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家“仁政德治”价值观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魏世梅 李亚飞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4-57,共4页
儒家的"仁政德治"价值观的精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官当政者,要爱民重民、仁政施民;二是全民修身,重视道德教化;三是德主刑辅,以德去刑。扬弃儒家的"仁政德治"价值观,对于今天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启示:... 儒家的"仁政德治"价值观的精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官当政者,要爱民重民、仁政施民;二是全民修身,重视道德教化;三是德主刑辅,以德去刑。扬弃儒家的"仁政德治"价值观,对于今天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启示:以德治吏,加强官德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先行任务;以德化民,提倡全民修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支撑;尚德尚法、德法兼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仁政德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启示
下载PDF
儒家仁政德治管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2
作者 信德俭 丁临菊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1998年第2期72-74,共3页
综观我国两千多年的文明史,在管理思想上百家争鸣,各树一帜,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可以分为儒、墨、道、法,兵等学说,它们共同构筑了博大精深的中国管理思想之宝藏,虽然它们产生于漫长的封建社会,但至今对指导我们的管理工作仍然闪烁着不朽... 综观我国两千多年的文明史,在管理思想上百家争鸣,各树一帜,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可以分为儒、墨、道、法,兵等学说,它们共同构筑了博大精深的中国管理思想之宝藏,虽然它们产生于漫长的封建社会,但至今对指导我们的管理工作仍然闪烁着不朽的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管理思想 仁政德治 道德教育 领导者 人民群众 道德修养 董仲舒 社会风尚 为政以德 修身为本
下载PDF
从“仁政德治”中领会孔子思想的精髓
3
作者 袁曙光 张静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02年第3期52-53,共2页
“仁政德治”是孔子的重要思想 ,他把“礼”建在“仁”的基础上 ,再把“仁”纳入道德的统一之中 ,又把道德作为政治的基础。这种紧密相连的关系 ,组成了孔子的思想体系 ,并把这种思想体系具体到社会中的人 ,使每一个人都在道德的约束下... “仁政德治”是孔子的重要思想 ,他把“礼”建在“仁”的基础上 ,再把“仁”纳入道德的统一之中 ,又把道德作为政治的基础。这种紧密相连的关系 ,组成了孔子的思想体系 ,并把这种思想体系具体到社会中的人 ,使每一个人都在道德的约束下进行社会活动 ,推动社会的发展 ,净化人的心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政德治 儒家文化 孔子思想
下载PDF
菅原道真对《论语》德治仁政思想的接受
4
作者 彭英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6期127-129,共3页
在日本平安前期大量派遣遣唐使,积极主动吸收唐文化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唐风文化"背景下,儒家经典《论语》成为官学机构的必读书籍。文人官僚菅原道真官至宰相,其对《论语》德治仁政思想的接受颇具代表性。从平安前期社会对《... 在日本平安前期大量派遣遣唐使,积极主动吸收唐文化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唐风文化"背景下,儒家经典《论语》成为官学机构的必读书籍。文人官僚菅原道真官至宰相,其对《论语》德治仁政思想的接受颇具代表性。从平安前期社会对《论语》的接受背景切入,围绕菅原道真的"尊王忠君"思想、强调执政者个人的品性修养和自觉以及"富之教之"的民本思想三个方面,探讨菅原道真对《论语》德治仁政思想的具体接受,有利于丰富平安前期日本社会对儒家文化的接受这一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菅原道真 《论语》 德治仁政思想 接受
下载PDF
汉文帝与历史上的“德治仁政”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斯风 《河北学刊》 2002年第3期146-149,共4页
“德治仁政”是古代中国人所希冀的理想目标。按照儒家的观念,其核心就是一个“仁”字,“惟仁者宜在高位”,主张以统治者个人的高尚品行来影响和治理天下。综观周秦至清的历代王朝,能够与所谓“德治仁政”相联系的,惟有西汉王朝的文帝... “德治仁政”是古代中国人所希冀的理想目标。按照儒家的观念,其核心就是一个“仁”字,“惟仁者宜在高位”,主张以统治者个人的高尚品行来影响和治理天下。综观周秦至清的历代王朝,能够与所谓“德治仁政”相联系的,惟有西汉王朝的文帝时期。而这种局面之所以出现,又有着其复杂独特的历史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汉文帝 '德治仁政'
下载PDF
论儒家的德治思想 被引量:1
6
作者 岑贤安 《学术论坛》 2002年第6期98-102,共5页
儒家对以德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独到的贡献。儒家创始人孔子总结夏殷周三代的治国经验 ,首先提出为政以德的思想。孟子加以补充发挥 ,提出仁政德治的思想。从此 ,以德治国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治国思想。
关键词 仁德 为政以德 仁政德治 儒家 德治思想
下载PDF
论“汉承秦制”与“汉变秦治”——汉朝的政体改良与大政方针
7
作者 祁志祥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5-164,共10页
汉朝吸取“秦亡于暴”与“秦亡于专”的“秦鉴”,[1]在政治制度和治国方针方面作了重大改革,但同时,也保留了秦朝维护皇权统一、防止诸侯割据、天下分裂的合理制度内核,形成了“汉承秦制”与“汉变秦治”互补的政治模式,为后世历朝历代... 汉朝吸取“秦亡于暴”与“秦亡于专”的“秦鉴”,[1]在政治制度和治国方针方面作了重大改革,但同时,也保留了秦朝维护皇权统一、防止诸侯割据、天下分裂的合理制度内核,形成了“汉承秦制”与“汉变秦治”互补的政治模式,为后世历朝历代所遵循。所谓“汉承秦制”,是指汉代继承秦朝实行的直接向皇帝负责的郡县制,同时恢复并改良了封建制,一方面用它笼络皇室子弟,共同拱卫皇家天下,另一方面削弱封国的实力,确保它们无法与中央分庭抗礼。于是,郡县为经,封国为纬,寓封建于郡县之中,成为汉朝在制度建设上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所谓“汉变秦治”,是指汉代吸取秦暴而亡的教训,以儒家仁政德治学说为本体论,以道家清虚无为学说为方法论,制定了爱民利民、与民养生、长治久安的大政方针。郡国一体和仁政德治,是汉朝留给后世的两大政治遗产。准确、深刻地理解汉代政治的双重特征,意义重大而非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政治制度 郡国一体 政治方针 仁政德治
下载PDF
简论中华文明民本民主优良传统
8
作者 洪迪 《台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3-29,51,共8页
先秦典籍表明,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光辉源头上,早已富有尊民为神、民主一切,以民为本、为政以德,顺天应人、仁者无敌的民本民主精神。民本是民主的实质与基础,乃成其必然的先导。民本民主的实际体现在于施仁政或曰实行德治,即施仁德... 先秦典籍表明,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光辉源头上,早已富有尊民为神、民主一切,以民为本、为政以德,顺天应人、仁者无敌的民本民主精神。民本是民主的实质与基础,乃成其必然的先导。民本民主的实际体现在于施仁政或曰实行德治,即施仁德于全体民众,与民同忧乐。而“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原则,体现了公天下的民本民主精神,新天子必须应人顺天,获得全民拥戴。上古尧、舜、禹“禅让”,实际上是全民公决,纵然在尔后数千年间不进反退,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的当今,理应将中华文明的民本民主优良传统,以最现代的实质与形式,予以大力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本民主 仁政德治 顺天应人 中华文明 优良传统
下载PDF
先秦儒家与法家政治思想的比较
9
作者 杜伟升 《今古文创》 2023年第34期70-74,共5页
先秦儒家提倡“德治仁政”,重视君子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起到的引导作用,希望君主“正己修身”,以自身高尚的品格来化育百姓,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儒家虽然主张“德治仁政”,但并不反对法律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只不过认为法治发... 先秦儒家提倡“德治仁政”,重视君子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起到的引导作用,希望君主“正己修身”,以自身高尚的品格来化育百姓,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儒家虽然主张“德治仁政”,但并不反对法律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只不过认为法治发挥作用的前提必须在礼制基础之上;法家反对儒家以“仁义”治国,主张以“法治”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要“因道全法”,法律“必因人情”,使百姓从中获利,同时提倡用“轻罪重刑”的方法来达到“以刑去刑”的目的,法家也重视君主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明君能够“置法自治,立仪自正”,充分发挥人臣之力,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治仁政 无为 君主
下载PDF
从出土文献看孔子刑罚思想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桐生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6-88,共3页
上个世纪有关专家就预言,21世纪的古代文学研究将表现为两方面的突破:一是理论观念的提高,二是出土文献的影响,且出土文献将为研究的重中之重。目前,不断面世的出土文献中的新材料以及由此研究而产生的学术思路,正在极大地推动着古代文... 上个世纪有关专家就预言,21世纪的古代文学研究将表现为两方面的突破:一是理论观念的提高,二是出土文献的影响,且出土文献将为研究的重中之重。目前,不断面世的出土文献中的新材料以及由此研究而产生的学术思路,正在极大地推动着古代文学的研究,并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2000年后逐渐面世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处于先秦至汉初文学经典形成阶段,涉及传统文化中一些核心的内容,不仅是珍贵的新资料,也是出土文献研究的热点。我们组织有关专家联袂进行的这组笔谈,就是在对传统文献的省视中,抉幽显微,展示相关出土文献在文字考释、思想研究、文本解读以及文体学分析方面所呈现的新观点,并希望以此进一步丰富推动出土文献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学说 刑罚思想 出土文献 《论语》 仁政德治 政治思想 政治主张 礼仪规范
下载PDF
论先秦儒家政治哲学思想 被引量:2
11
作者 孔祥安 《学术探索》 CSSCI 2013年第2期1-5,共5页
孔、孟、荀代表的先秦儒家,力倡修身为政、民为邦本、选贤使能、富民强国、礼主刑辅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哲学思想。自汉武帝以后,这一儒家政治思想便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政体的主体意识和人们社会生活的主导思想,深刻影响中国封建社会... 孔、孟、荀代表的先秦儒家,力倡修身为政、民为邦本、选贤使能、富民强国、礼主刑辅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哲学思想。自汉武帝以后,这一儒家政治思想便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政体的主体意识和人们社会生活的主导思想,深刻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两千余年。其所蕴含的丰富合理内涵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至今仍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为政以德 仁政德治 哲学思想
下载PDF
王符德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欣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64-66,共3页
“德”是历代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必然论及的重要范畴之一 ,汉末社会批判思想家王符以儒家为宗 ,兼容道法 ,表达了颇具社会批判特色的德论思想 ;通过批判骄奢淫靡之风 ,重申了作为君子人格之根本标志的伦理德性 ;通过批判巫祝迷信盛行 ,力... “德”是历代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必然论及的重要范畴之一 ,汉末社会批判思想家王符以儒家为宗 ,兼容道法 ,表达了颇具社会批判特色的德论思想 ;通过批判骄奢淫靡之风 ,重申了作为君子人格之根本标志的伦理德性 ;通过批判巫祝迷信盛行 ,力倡以民为基、知贤用贤、德法并用的仁政德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符 中国古代思想 社会批判思想 伦理德性 仁政德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13
作者 向莉 谢洪兰 《中国市场》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81-82,共2页
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孕育了许多成功的管理经验和独特的管理思想。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提出来的民本思想以"仁"、"和"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弘扬人本精神的个人管理、社会管理和国家管理的思想体系,与现代企业人... 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孕育了许多成功的管理经验和独特的管理思想。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提出来的民本思想以"仁"、"和"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弘扬人本精神的个人管理、社会管理和国家管理的思想体系,与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理念一脉相承。民本思想的精髓"正己正心"、"仁政德治"以及"以和为贵"等观点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本思想 以人为本 正己正心 仁政德治 以和为贵
下载PDF
柳宗元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光裕 《零陵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12-17,52,共7页
关键词 柳宗元 民本思想 生人之意 中央集权 安居乐业 “君权天授” 孟子 仁政德治 政治权 民主权利
下载PDF
试论孔子君臣民的社稷观
15
作者 张顺发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3-58,64,共7页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他的政治思想,不仅深深地渗透于中华民族,并且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人类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宝库之一。在人类社会向着高度文明发展的今天,研究和总结孔子君臣民的社稷观,无疑是有着一定现实意...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他的政治思想,不仅深深地渗透于中华民族,并且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人类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宝库之一。在人类社会向着高度文明发展的今天,研究和总结孔子君臣民的社稷观,无疑是有着一定现实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君臣民 统治阶级 社稷 仁政德治 民本思想 论语 “礼” 社会属性 惠民利民
下载PDF
墨子的人才思想
16
作者 王洪亮 《职业时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8S期1-1,共1页
墨子重视通过教育培养人才进而达到改良社会的目的。他的理想社会就是“兼相爱,交相利”,这就决定了他培养人才的标准就是“兼士”(贤士),通过他们去实现贤人政治或仁政德治,以取代现实中用人以亲、以势.以财而不问其贤能与否的... 墨子重视通过教育培养人才进而达到改良社会的目的。他的理想社会就是“兼相爱,交相利”,这就决定了他培养人才的标准就是“兼士”(贤士),通过他们去实现贤人政治或仁政德治,以取代现实中用人以亲、以势.以财而不问其贤能与否的腐败政治。墨子出于“兼相爱”的政治目的提出了培养“兼士”与“贤士”的人才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思想 培养人才 理想社会 贤人政治 人才标准 仁政德治 政治目的 墨子
下载PDF
陈榕门宦海黜陟心态钩沉
17
作者 冯力行 唐国英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6年第3期1-10,共10页
关键词 乾隆 陈宏谋 唯心主义宿命论 门宦 仁政德治 “数” 黜陟 广西 巡抚 《清史列传》
下载PDF
儒学在陕南的发展及其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耕之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陕南 儒学研究 儒学教育 世家大族 楚文化 今文经学 消极因素 积极因素 仁政德治 《后汉书》
下载PDF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19
作者 韩星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35-38,共4页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两千多年来,他和他创立的学说对中华民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他本人又是一个社会政治活动家,注重实践活动。仅...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两千多年来,他和他创立的学说对中华民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他本人又是一个社会政治活动家,注重实践活动。仅就教育方面来说,孔子二十多岁就设帐授徒,开始了“教师”生涯。孔子的教学生活是与他的社会政治活动结合在一块儿交插进行的,即使在旅途中,他还“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孔子世家》),这与今天不同。因为孔子所办的学校,没有固定的场所,没有固定的时间表,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孔子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这样在教学活动中体悟、总结出来的,虽然没有理论的系统性,却是十分丰富和具有实效的,在此,我仅谈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爱国主义教育 论语 平等观念 鸟兽草木之名 社会政治活动 “有教无类” 仁政德治 基本原则
下载PDF
儒教形成之原因考略
20
作者 朱法贞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6-107,共2页
儒教教主孔子,在生前是极不得志的,他周游列国,被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累累若丧家之犬”,这已是信史。“亚圣”孟子的“仁政”、“德治”之说,亦被视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终不见用。然而在他们身后,儒学却逐渐成为封建伦... 儒教教主孔子,在生前是极不得志的,他周游列国,被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累累若丧家之犬”,这已是信史。“亚圣”孟子的“仁政”、“德治”之说,亦被视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终不见用。然而在他们身后,儒学却逐渐成为封建伦理纲常的正统真传,被推崇备至达两千多年;孔孟其人亦被不断神化而终成至尊的“圣人”。这样的命运,恐怕连他们自己也远出所料的。因为孔子自己就曾说过:“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其实,以两汉神学、宋明理学诸形式出现的后儒,在其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宋明理学 伦理学说 孔孟学说 先秦儒学 仁政德治 统治者 孟子 封建专制主义 圣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