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德育管理 培养仁智勇的现代中国人 被引量:1
1
作者 闫慧珠 《中华少年》 2017年第36期1-1,共1页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工作始终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创新德育管理,培养'仁、智、勇'全面发展的现代中国人。探索特色鲜明的德育之路。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促进学生的'智慧'生...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工作始终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创新德育管理,培养'仁、智、勇'全面发展的现代中国人。探索特色鲜明的德育之路。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促进学生的'智慧'生成,塑造学生的'勇毅'品格。提升生命的幸福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德育管理 培养 仁智勇 现代中国人
原文传递
孙中山“至孔子而绝”的道德思想探析
2
作者 蔡志栋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3期89-93,共5页
孙中山认为现代自由人格的规划不可割断与传统的联系,主张继承并发扬"至孔子而绝"的道德思想。其内涵包含仁智勇三义。智不仅指的是和善良意志比较接近的"良心",而且也表现为对是非善恶的理性判断。仁指的是博爱,... 孙中山认为现代自由人格的规划不可割断与传统的联系,主张继承并发扬"至孔子而绝"的道德思想。其内涵包含仁智勇三义。智不仅指的是和善良意志比较接近的"良心",而且也表现为对是非善恶的理性判断。仁指的是博爱,这种解释既吸收了儒家,又借鉴了墨家,而且还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大勇"的实质是为了群体的利益而舍生取义。在具体道德条目上,孙中山主张确立志气、责任、信义、诚,以群体的长远利益为目标的功利。孙中山对志的自由选择、坚韧持一、后果责任等性质作出了肯定;主张废弃忠君意义上的忠,确立对国家、对民众、对事业之忠。尽管孙中山对信义的理解侧重于内在的道德品质,还没有进入现代的契约论的范畴。但是,孙中山注意到了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智)、自愿性(意志)等特征;同时,在对"良知"的认识中,孙中山也注意到了道德性的自然性,丰富了我们对道德行为的特性的理解。孙中山主张改变政治制度以塑造自由人格,也是触及了培养自由人格的一个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仁智勇 志气 道德条目 自由人格
下载PDF
“三达德”之变体及其历史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若晖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59,80,共9页
先秦儒学以仁、智、勇为"三达德"。武士之勇以行动为目的,武士自身成为工具;谋士之智以获胜为目的,以他人为工具。孔子在二者之上镇之以"仁",揭示人不是工具而是目的。兼具仁、智、勇"三达德"的君子必将... 先秦儒学以仁、智、勇为"三达德"。武士之勇以行动为目的,武士自身成为工具;谋士之智以获胜为目的,以他人为工具。孔子在二者之上镇之以"仁",揭示人不是工具而是目的。兼具仁、智、勇"三达德"的君子必将从道不从君。商鞅、韩非试图以法家理念重新拆分三者:"仁",被简化为"亲亲"而不能推及仁民爱物;"智",被束缚在国家机器中成为处理行政事务的"贤"而不再具有是非之心;"勇",在军功爵之名利诱导下以行动为工具追求"尊",其哲学根基是人的行为必基于欲求。由此,法家以欲求构建制度,国家结构被二分为"尊亲"与"忠贤",尊爵被皇亲国戚垄断,其内以亲亲之爱维系;小圈子之外则明尊卑等级,以忠贤之德为晋身之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仁智勇 法家 尊贤亲
原文传递
“财大气粗”的上海财经大学
4
作者 孟卓钺 《中学生博览》 2021年第32期58-59,共2页
说到上海财经大学,是不是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浓厚的物质气息和金融精英的衣冠楚楚?!这想法可有点儿平庸了,上海财经大学以"厚德博学,经济匡时"为校训,是说要凝聚师生们的仁智勇敢,报效国家。对于财大人,这个名字看上去财大气... 说到上海财经大学,是不是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浓厚的物质气息和金融精英的衣冠楚楚?!这想法可有点儿平庸了,上海财经大学以"厚德博学,经济匡时"为校训,是说要凝聚师生们的仁智勇敢,报效国家。对于财大人,这个名字看上去财大气粗,实际饱含着每一位才子最美好的青春、说不尽的情怀,还有沉甸甸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训 上海财经大学 厚德博学 仁智勇 报效国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