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考古学的以今见古和求真之路
- 1
-
-
作者
卢昉
-
机构
西安美术学院
-
出处
《文教资料》
2016年第3期50-51,共2页
-
基金
2015年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陕西汉代美术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对策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5JK1557)
-
文摘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公众的文化需求显著提升,加之海昏侯大墓等重要考古遗址的相继发现,对古代文明的寻根探源日益成为热潮,考古学的学科普及与推广亟待开展。然而,由于客观及主观条件的局限,相关工作一直存在诸多不足与偏差。作为考古工作者,作者认为,考古学的研究道路是一条在理性与理想双重作用下"以今见古"、不断探索追寻的求"真"之路。
-
关键词
考古学
以今见古
二重证据法
-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金瓶梅》的年代背景之谜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薛洪勣
-
机构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
出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8-144,共7页
-
文摘
今见本《金瓶梅》的故事编年,表面上用的是宋代政和纪年系统,同时又暗含着一个宋代宣和纪年系统,后者又影指明代的嘉靖纪年。《金瓶梅》早稿用的是宣和纪年系统,晚稿用的是政和纪年系统。由于作者未能最后统一修改定稿,因而这两种纪年系统都留存在今见本《金瓶梅》中。从《金瓶梅》文本的年代背景的矛盾状况中,可以鉴别出百回本《金瓶梅》,哪些部分是作者原稿,哪些部分是他人的补作、续作。如果所论不误,这对阅读和研究《金瓶梅》可能会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金瓶梅》
今见本
政和纪年
宣和纪年
嘉靖纪年
-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通雅》研究二题
被引量:2
- 3
-
-
作者
袁津琥
-
机构
四川绵阳师范专利学校
-
出处
《文献》
2000年第4期165-173,共9页
-
文摘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无可、愚者、墨历、木立、桐山等,安徽桐城人.是明末清初我国杰出的学者.他出生在一个四代传《易》的家庭,其名当即取义于《易·系辞上》:"卦之德,方以知."方氏出身名门,又得以遍交当时知名学者,故成就卓著.举凡哲学、语言学、文学、地理、历史、数学、生物、医学、书法、绘画等,靡不毕精.其学问之全面,东汉张衡以后,一人而已.①……
-
关键词
《通雅》
今见
清中叶
清儒
《义府》
方以智
《广雅疏证》
-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孟子四端说探源
- 4
-
-
作者
常森
-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文史知识》
2018年第2期111-115,共5页
-
文摘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亦即学界通常说的《孔子诗论》)彰显了一个被堙没千百年的事实:"性"原本是早期《诗经》学乃至一般诗学的核心范畴之一。《诗论》谓孔子(前551-前479)由《葛覃》(今见《毛诗·周南》)、《甘棠》(今见《召南》)、《木瓜》(今见《邶风》)、《有杕之杜》(今见《唐风》)诸诗,把握了"民性"(亦即人性)的多种面相,诸如"祗(敬)初""见其美,必欲反其本""甚贵其人,必敬其位,悦其人,必好其所为,恶其人者亦然",以及"人不可触"等等。
-
关键词
今见
孟子
四端
《诗论》
有杕之杜
战国楚竹书
《毛诗序》
《诗经》学
葛覃
邶风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