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学者介入实践的合理性论证 被引量:7
1
作者 孙元涛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7,共9页
在学术专业化困境日渐加深、实践变革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介入实践不仅是为了影响实践,更是为了探究事理,它并不放弃理论建构的自觉意识与使命。无论是从逻辑上还是在经验中,介入实践都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但是,对于个人"是否愿意介... 在学术专业化困境日渐加深、实践变革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介入实践不仅是为了影响实践,更是为了探究事理,它并不放弃理论建构的自觉意识与使命。无论是从逻辑上还是在经验中,介入实践都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但是,对于个人"是否愿意介入实践"这样一个涉及主体价值选择的问题,在为自己所推重的价值进行辩护和提供论证的同时,亦需尊重其他合理的价值选择。在一个尊重民主的社会框架中,无论是责任伦理问题,还是个人的价值选择问题,都只能协商而无法强求,而协商的前提是尽量给出真诚的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实践 公共问题 事理研究 专业化 价值选择
下载PDF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育学者介入教育实践的意涵
2
作者 王莹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2-26,I0002,共6页
教育现代化提出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基于公共治理理论,这一目的的达成需要推动社会层面的多元主体参与教育公共治理中。教育学者是重要的参与主体,教育学者参与公共治理较为集中和相对有效的途径是通过介入教育实... 教育现代化提出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基于公共治理理论,这一目的的达成需要推动社会层面的多元主体参与教育公共治理中。教育学者是重要的参与主体,教育学者参与公共治理较为集中和相对有效的途径是通过介入教育实践的方式展开,教育学者在介入时,通过促进国家权力和政治价值的落实与公共价值的生成、揭示不平等权力关系并解放实践者潜能、重构学校内部权力关系和改革管理模式等,对教育公共治理的格局产生影响。为更好促进教育学者以介入方式参与教育治理,需要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和基础保障,提升学者专业性和实践影响力,促进多元组织间形成相互协作的关系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教育公共治理 教育学者 介入实践
下载PDF
西方左翼戏剧的介入实践与美学创造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时学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8-58,共11页
西方左翼戏剧美学在剧本、舞台空间、演出形式和观演关系等方面的创造和革新,除了受马克思主义社会介入观念的影响外,真正动因是工人运动的实际需要、左翼戏剧本身突出的意识形态本性以及现代戏剧观念和美学思潮的激荡,其直接的动力机... 西方左翼戏剧美学在剧本、舞台空间、演出形式和观演关系等方面的创造和革新,除了受马克思主义社会介入观念的影响外,真正动因是工人运动的实际需要、左翼戏剧本身突出的意识形态本性以及现代戏剧观念和美学思潮的激荡,其直接的动力机制在于由强烈的政治诉求引发的主体介入和参与。主要受现实政治和意识形态诉求推动的左翼戏剧改变了传统的戏剧惯例,跟戏剧艺术的先锋派一道创造了极具影响力的新的戏剧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左翼戏剧 介入实践 参与 美学创造
原文传递
教育学者在介入实践中发展的可能性与实现路径
4
作者 李太平 韩海棠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1-68,共8页
学院化生存方式固有的远离实践特征制约了教育学者的长远发展。介入实践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和生存方式,有助于教育学者提升社会责任感、坚守教育学立场,进而推动中国特色教育学建设。教育学者在介入实践中发展,应跨越边界,在“圈内人”和... 学院化生存方式固有的远离实践特征制约了教育学者的长远发展。介入实践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和生存方式,有助于教育学者提升社会责任感、坚守教育学立场,进而推动中国特色教育学建设。教育学者在介入实践中发展,应跨越边界,在“圈内人”和“圈外人”之间穿行;重塑关系,由与教育实践者的传统专业契约关系向反映性专业契约关系转变;优化行动反思模式,并行开展单路径学习与双路径学习;互动共生,积极参与组织建设以争取有利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立场 介入实践 学院化生存
原文传递
职前教师反思性实践介入机制:价值、模型与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户清丽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1-146,共6页
职前教师反思性实践介入机制是指教育实践教导共同体(大学导师与中学导师)介入到职前教师反思性实践过程的方式与策略,以便对职前教师的反思性实践发挥有效的启动、维持和监控作用。其介入机制表现为一个"三阶二维"结构,职前... 职前教师反思性实践介入机制是指教育实践教导共同体(大学导师与中学导师)介入到职前教师反思性实践过程的方式与策略,以便对职前教师的反思性实践发挥有效的启动、维持和监控作用。其介入机制表现为一个"三阶二维"结构,职前教师反思性实践从自发性阶段到理性阶段再到发展性阶段的转移,取决于各阶段职前教师反思性实践与教导共同体介入两个维度的交互质量。介入方案主要有预防性介入、补救性介入、提高性介入、评估性介入等。自发性阶段介入策略有技能培训、角色定位和目标导航,理性阶段介入策略有内容监控、策略支持和视角澄清,发展性阶段介入策略有实践程度评价和专业发展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性实践介入机制 介入价值 介入模型 介入策略
下载PDF
大学生对特殊性社会群体的“介入式”社会实践研究——以宁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为例
6
作者 曲正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14期146-148,共3页
"介入式"是医学领域中一种将药物通过某种手段直接送达病变处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其突出特点是针对性强、疗效好,因而成为现代医学的一种创新型方法。本文借用该名称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模式,就是强调和尝试... "介入式"是医学领域中一种将药物通过某种手段直接送达病变处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其突出特点是针对性强、疗效好,因而成为现代医学的一种创新型方法。本文借用该名称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模式,就是强调和尝试学生实践过程的纵深度、针对性和实际效果,以弥补以往大学生社会实践环节普遍存在的重形式、轻效果,表演性、走过场的问题,探索一种能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本文是宁夏大学教学改革课题项目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 特殊性社会群体 介入式”社会实践
下载PDF
农村艺术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大学生社会实践介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路敏 《黄河之声》 2013年第13期81-82,共2页
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培养良好思维方式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相比城市中的学校,农村中小学中艺术教育发展却仍然面临重重困境。在大量总结以往农村艺术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 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培养良好思维方式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相比城市中的学校,农村中小学中艺术教育发展却仍然面临重重困境。在大量总结以往农村艺术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介入点对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困境和发展作了的研究,希望依托艺术院校专业优势,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模式,为大学生艺术实践提供有益的尝试,实现活动管理制度化、艺术实践经常化、师资队伍专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艺术教育 社会实践介入
下载PDF
日本民俗学“在野之学”的新定义——菅丰“新在野之学”的倡导与实践 被引量:13
8
作者 陆薇薇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65,共9页
新在野之学(新公共民俗学)是日本当代民俗学者菅丰的代表性理论,是对日本民俗学草创期"在野之学"的回归和再构建。该理论旨在打破长期以来由日本学院派民俗学者主导的封闭的学术体系,消除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隔阂,寻求学院派... 新在野之学(新公共民俗学)是日本当代民俗学者菅丰的代表性理论,是对日本民俗学草创期"在野之学"的回归和再构建。该理论旨在打破长期以来由日本学院派民俗学者主导的封闭的学术体系,消除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隔阂,寻求学院派民俗学者、公共民俗学者、各类社会组织、普通民众等多样化行为体的协同合作。它要求民俗学者重视介入式的日常实践,成为当事人而不是旁观者;在实践过程中努力获得文化表现的正当性,谨记民俗传承人的权威性;植根于地方,将文化客体化并给予当地人必要的支持;对自我和他者的实践与研究以自反性、适应性的方式加以把握;不以实践为目的,而以民众的幸福为己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在野之学 新公共民俗学 协同合作 介入式日常实践 民众幸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