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介入操作相关的DeWinter综合征2例
1
作者 刘东升 李国林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259-1261,共3页
De Winter综合征的概念于2008年被提出[1],其特点为:①胸前V1~V6导联“J”点压低1~3 mm,ST段呈上斜型下移,随后T波对称高尖;②QRS波群通常不宽或轻度增宽;③部分患者胸前导联R波上升不良;④多数患者aVR导联ST段轻度上抬。该病发生率低,... De Winter综合征的概念于2008年被提出[1],其特点为:①胸前V1~V6导联“J”点压低1~3 mm,ST段呈上斜型下移,随后T波对称高尖;②QRS波群通常不宽或轻度增宽;③部分患者胸前导联R波上升不良;④多数患者aVR导联ST段轻度上抬。该病发生率低,大规模研究较少,目前报道的病例中多以De Winter综合征为首发心电图表现,少数由STEMI演变而来,而无一例外的均是发生在PCI术前,笔者在回顾性整理病例的过程中发现了2例发生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De Winter综合征患者,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操作 AVR导联 QRS波群 心电图表现 ST段 STEMI PCI术 综合征
下载PDF
15389例Ⅰ类切口手术及血管介入操作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基云 王丹 +5 位作者 张彦杰 陆钊罡 马婧 王楠 景晶 吴文利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10期1244-1248,共5页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及血管介入操作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调取2019年我院所有Ⅰ类切口手术及血管介入操作...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及血管介入操作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调取2019年我院所有Ⅰ类切口手术及血管介入操作患者病历,对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品种选择、给药时间、用法与用量、疗程、合理用药点评以及手消毒考核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评价用药合理性及手消毒考核合格率。结果:共纳入15389例Ⅰ类切口手术及血管介入操作患者的病历,其中3823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24.84%。抽样点评1120份病历,其中999份病历合理,合理率为89.20%。累计抽查837名外科医师手消毒考核,合格医师811名,手消毒考核合格率为96.89%。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及血管介入操作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类切口手术 血管介入操作 抗菌药物 预防用药 合理用药 手消毒
下载PDF
把握适应证,规范介入操作,提高介入放射学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倪才方 朱晓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257-258,共2页
介入放射技术已在妇产科领域广泛应用,对产后大出血、子宫肌瘤和腺肌症的栓塞治疗、输卵管妊娠的血管内及经阴道终止妊娠等常用妇产科技术作一述评。尽管妇产科介入技术有其独特优势,但把握好适应证,规范介入操作,减少并发症,仍是需要... 介入放射技术已在妇产科领域广泛应用,对产后大出血、子宫肌瘤和腺肌症的栓塞治疗、输卵管妊娠的血管内及经阴道终止妊娠等常用妇产科技术作一述评。尽管妇产科介入技术有其独特优势,但把握好适应证,规范介入操作,减少并发症,仍是需要强调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技术 妇科 产科 适应证 介入操作
下载PDF
经下腔静脉肝内穿刺介入操作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余深平 杨建勇 +1 位作者 陈伟 庄文权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经下腔静脉 (IVC)肝内穿刺介入操作 ,包括肝静脉造影、第二肝门重建术 (RSHH)和直接肝内门腔分流术 (DIPS)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 11例经IVC肝内穿刺介入操作 ,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1例成功行经IVC内穿刺操作 ... 【目的】探讨经下腔静脉 (IVC)肝内穿刺介入操作 ,包括肝静脉造影、第二肝门重建术 (RSHH)和直接肝内门腔分流术 (DIPS)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 11例经IVC肝内穿刺介入操作 ,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1例成功行经IVC内穿刺操作 ,①经IVC肝内穿刺肝静脉造影及第二肝门重建术 :其中 7例行第二肝门重建术 ,术后门脉高压症状明显改善 5例 ,轻度改善 2例 ;1例IVC阻塞症状轻度改善 ;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 ,3例术后 8个月~ 3年均再无发生 ,1例术后 1个月再发急性出血 ;另 2例只行肝静脉造影 ;②直接肝内门腔分流术 :共 2例 ,术后门脉高压症状均明显改善 ,分别于术后 2年及 4年内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结论】①经IVC肝内穿刺肝静脉造影可准确评价肝静脉和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状况 ;②经IVC途径的第二肝门重建术穿刺安全 ,成功率高。重建通道效果明确 ,术后狭窄少 ;③DIPS优点是穿刺安全简便 ,分流效果好。保护正常肝静脉 ,减少胆道损伤 ,术后狭窄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下腔静脉 肝内穿刺 介入操作 临床应用 肝内门腔分流术
下载PDF
磁导航技术遥控介入操作的原理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方冬平 郭成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5期382-386,共5页
关键词 介入操作 导航技术 遥控 计算机程序 相对位置 介入器械 介入医学 操作原理
下载PDF
子宫动脉血管内介入操作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少波 周顺科 +2 位作者 李平 侯庆荣 谢太喜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55-156,共2页
近年来,国内外已熟练开展利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治疗子宫肌瘤,且已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盆腔空间相对狭窄,血管分支多,各血管分支易前后重叠,子宫动脉开口起源复杂,走行迂曲,髂内动脉与髂总动... 近年来,国内外已熟练开展利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治疗子宫肌瘤,且已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盆腔空间相对狭窄,血管分支多,各血管分支易前后重叠,子宫动脉开口起源复杂,走行迂曲,髂内动脉与髂总动脉之间的夹角变化大,因此,子宫动脉起源、开口的清晰显示,熟练的子宫动脉内插管操作及适度的栓塞是该项技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术 介入操作 动脉血管 临床治疗效果 ARTERY 血管分支 子宫肌瘤 髂总动脉
下载PDF
磁导航技术遥控心脏介入操作的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果 郭成军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9年第6期493-495,共3页
关键词 介入操作 导航技术 遥控 应用 心脏 自动控制技术 手术操作方式 科学基础
下载PDF
放射性介入操作中的剂量和健康效应研究现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良安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3年第4期174-177,共4页
介入性放射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在一些计算机新技术和生物工程新材料基础上利用放射诊断学手段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它的出现,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也开始注意到它可能给病人造成辐射损伤。在一些放射性介入的操作中,病人... 介入性放射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在一些计算机新技术和生物工程新材料基础上利用放射诊断学手段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它的出现,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也开始注意到它可能给病人造成辐射损伤。在一些放射性介入的操作中,病人接受剂量可能大到能引起病人的皮肤和眼晶体损伤,因而病人的辐射防护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重视,而且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介入操作 介入性放射学 剂量效应 健康效
下载PDF
放射性介入操作中病人接受剂量水平研究现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良安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0年第1期24-27,共4页
介入性放射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在一些计算机新技术和生物工程新材料基础上利用放射诊断学手段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它的出现 ,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但也开始注意到它可能给病人造成辐射损伤。在一些放射性介入的操作中 ,... 介入性放射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在一些计算机新技术和生物工程新材料基础上利用放射诊断学手段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它的出现 ,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但也开始注意到它可能给病人造成辐射损伤。在一些放射性介入的操作中 ,病人接受剂量可能大到能引起病人的皮肤和眼晶体损伤 ,因而病人的辐射防护问题已引起国内外广泛的重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介入操作 病人 测量 接受剂量
下载PDF
动脉介入操作致动脉内膜剥脱一例
10
作者 杨芳芳 邢杨波 +1 位作者 郭航远 杨彪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方法目前因其与经股动脉相比较有明显的优越性,从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介入杂志发表这篇个案就是希望能够促进这个方法的正确应用。读者通过阅读从中受益。受审稿专家委托,我对这个病例做一点评。从本例患者的...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方法目前因其与经股动脉相比较有明显的优越性,从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介入杂志发表这篇个案就是希望能够促进这个方法的正确应用。读者通过阅读从中受益。受审稿专家委托,我对这个病例做一点评。从本例患者的介入治疗过程看,术者术前准备充分,穿刺顺利,造影过程出现痉挛,导管退出困难。术者分析本例桡动脉介入操作致动脉内膜剥脱、桡动脉闭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术前镇静不充分。(2)桡动脉、尺动脉频谱舒张期反向波消失可能为原因之一,应加以警惕。(3)操作仍不够轻柔,忌"粗暴"。笔者根据资料和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除了上述原因外,最大的可能原因还是术者经验不足,操作不当有关。具体就是旋转导管的过程中只做水平旋转,没有纵向移动;从而造成桡动脉内膜与导管的缠绕形成损伤。对于术者如何"粗暴",文章中并未交待。对于术者在退出过程中的策略,笔者亦有不同看法,除了应用解痉和血管活性药物外,应该强调的是一定要送入导丝至造影管远端,松解导管与桡动脉内膜的缠绕(逆时针旋转),缓慢退出,而不是强行退出,一般情况下不用特别长的时间即可退出,也不用切开。对于经桡动脉途径进行介入治疗术者,一般应该在有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并接受过相关途径培训,或者在有经验的术者指导下进行。否则应该禁止进行,这样才能确保患者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操作 内膜剥脱 致动脉 经桡动脉途径 介入治疗术 股动脉途径 血管活性药物 治疗方法
下载PDF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操作69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宋杰 黄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895-896,共2页
目的 :探讨国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检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 2 0 0 1年 4月至2 0 0 3年 5月间住院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适宜患者 69例。结果 :5例穿刺未成功 ( 5 / 69,占 7 2 % ) ;因右锁骨下动脉扭曲而造影失败 1... 目的 :探讨国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检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 2 0 0 1年 4月至2 0 0 3年 5月间住院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适宜患者 69例。结果 :5例穿刺未成功 ( 5 / 69,占 7 2 % ) ;因右锁骨下动脉扭曲而造影失败 1例 ,造影成功率为 98 4% ( 63 / 64 ) ;10例接受IVUS ;行切割球囊冠脉成形术 17例 ,3例随后植入了支架 ;6例因支架内再狭窄而行血管内放射治疗。 2 8例行PTCA/支架术 ,共植入支架 3 2枚 ,其中 1例PTCA未成功 ,手术成功率 96 4% ( 2 7/ 2 8)。有 2例患者用 8F鞘 ,术中疼痛明显 ,5例术后局部轻度淤血。出院时所有患者的桡动脉搏动良好。术后 3个月内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4例随访时桡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 ,但无手部缺血或功能障碍。结论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局部并发症少 ,不影响抗凝药物的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途径 冠状动脉 介入操作 经皮冠状动脉 并发症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开放性MR引导下颅脑介入操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雪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1期47-48,共2页
目的:总结颅脑外伤患者在开放性MR的引导下进行颅脑介入操作时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择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均在开放性MR的引导下进行介入治疗,并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本组80例患者局部疼痛17... 目的:总结颅脑外伤患者在开放性MR的引导下进行颅脑介入操作时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择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均在开放性MR的引导下进行介入治疗,并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本组80例患者局部疼痛17例,少量渗血8例,血压降低3例,肢体麻木7例,癫痫发作1例。护理后的NIHSS评分优于护理前(P<0.05)。结论:在开放性MR的引导下实施颅脑介入治疗可以减少或避免给颅脑组织带来损伤,再辅以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则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MR 影像学引导 颅脑损伤 介入操作
下载PDF
外周血管介入操作后应用血管缝合器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冯璐 郝大洁 何海燕 《实用医技杂志》 2018年第4期450-451,共2页
随着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广泛开展,股动脉成为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最常用的动脉入路。以往外周血管介入操作后,股动脉鞘常规处理方法为拔除后徒手压迫,以达到股动脉穿刺点止血的目的[1]。传统徒手压迫方法是测量活化的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 随着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广泛开展,股动脉成为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最常用的动脉入路。以往外周血管介入操作后,股动脉鞘常规处理方法为拔除后徒手压迫,以达到股动脉穿刺点止血的目的[1]。传统徒手压迫方法是测量活化的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 of whole blood,ACT)〈180 s时才能拔除鞘管,拔除后压迫止血时间多在20 min以上,徒手按压未见明显出血后需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12-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管 介入操作 血管缝合器 护理观察 应用 股动脉穿刺点 全血凝固时间 压迫方法
下载PDF
脑血管介入操作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排尿障碍发生率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京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年第10期102-104,共3页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脑血管病逐渐成为常见病。由于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一旦发生脑卒中事件,致残率极高。脑血管病患者康复费用高昂,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如何预防脑血管病再次发作广受关注。介入检查为脑血管检查...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脑血管病逐渐成为常见病。由于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一旦发生脑卒中事件,致残率极高。脑血管病患者康复费用高昂,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如何预防脑血管病再次发作广受关注。介入检查为脑血管检查的金标准,超早期颅内动脉溶栓可以大大减少致残率,血管内支架治疗可以有效扩张狭窄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患者 排尿障碍 护理模式 介入操作 发生率 血管内支架治疗 介入检查 动脉溶栓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操作途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玲 Limbruno Ugo 《中国医药导刊》 2003年第3期180-181,184,共3页
目的:经桡动脉途径(TRA)近来已被作为一种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途径,现将在欧洲的TRA的病例与在中国经股动脉途径(TFA)的病例进行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同时将两组人群的病变程度进行比较。方法:选择在比萨大学心胸科的病例1300人作... 目的:经桡动脉途径(TRA)近来已被作为一种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途径,现将在欧洲的TRA的病例与在中国经股动脉途径(TFA)的病例进行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同时将两组人群的病变程度进行比较。方法:选择在比萨大学心胸科的病例1300人作为A组[包括195名因TRA失败而经肱动脉和股动脉的病例(15%)]。B组由400名来自中国北方某一城市TFA行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的病例。A组中应用了冠脉血管内超声、压力导丝、切割球囊和放射治疗等技术。C组包括50例中国该城市2003年TRA冠脉介入诊断和治疗的病例。结果: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人群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1)。A组病人病变较B组严重,手术过程也较B组复杂。平均操作时间在B组和A组分别为冠脉造影(30±5)和(50±5)min,介入治疗(65±2)和(81±4)min(P<0.01)。在A组病例中,有2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成功地接受了直接PTCA和支架植入。A组中有1名中国人成功地接受了TRA的介入治疗。在TRA的病例中90%术后当日下床活动。在C组中。平均手术时间与TRA者相似。在B组中有几例住院期间并发症,多数为局部穿刺血管的并发症。两组病人出院后随访2个月均无与穿刺血管相关的并发症。结论:TRA的冠心病诊断和治疗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下床早,出院早,住院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操作途径 对比 经桡动脉途径 介入治疗 经股动脉途径
下载PDF
主动脉腔内全程重塑装置用于修复残余主动脉夹层的介入操作技巧
16
作者 马晓海 张洪博 +4 位作者 张臣 程章 乔环宇 李守明 刘永民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351-354,共4页
残余主动脉夹层(AD)可能导致主动脉持续扩张甚至动脉瘤形成,或影响内脏分支致脏器灌注不良,由于其特殊解剖特点,仍然是目前外科手术或腔内介入治疗的难点。由镍钛合金编织的双层三维(3D)立体网状结构构建的主动脉腔内全程重塑装置(AERD... 残余主动脉夹层(AD)可能导致主动脉持续扩张甚至动脉瘤形成,或影响内脏分支致脏器灌注不良,由于其特殊解剖特点,仍然是目前外科手术或腔内介入治疗的难点。由镍钛合金编织的双层三维(3D)立体网状结构构建的主动脉腔内全程重塑装置(AERD)有助于残余AD的修复。但由于这种装置与传统覆膜支架的设计理念不同,其操作过程需要完全不同的技巧。现回顾57例应用AERD治疗残余夹层的患者资料,总结AERD装置的介入操作技巧,以期促进该技术的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介入操作 动脉瘤形成 主动脉腔 腔内介入治疗 覆膜支架 临床推广 立体网状结构
原文传递
外周血管介入操作后应用血管缝合器的护理效果
17
作者 崔丽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120-123,共4页
探究血管缝合器在外周血管介入操作的应用与护理效果。方法 将84例外周血管介入操作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n=42)接受常规按压止血护理,研究组(n=42)接受血管缝合器止血护理;观察、分析研究数据,比较2组护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2021... 探究血管缝合器在外周血管介入操作的应用与护理效果。方法 将84例外周血管介入操作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n=42)接受常规按压止血护理,研究组(n=42)接受血管缝合器止血护理;观察、分析研究数据,比较2组护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2021年9月-2022年9月。结果 研究组各项指标数据更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管介入操作治疗后,予以患者血管缝合器应用辅助止血有显著效果,既可加速患者止血时间,又能有效规避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尽早恢复肢体制动功能,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管介入操作 血管缝合器 护理
下载PDF
老年患者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王琳 陈佳佳 +3 位作者 吴昱章 魏雅丽 唐琦 张宣仪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3期819-822,829,共5页
目的评估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操作(Transradial percutaneous coronary procedures,TR-PCP)导致上肢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18年11月—2021年12月于静安区中心医院首次TR-PCP的患者,收集基线临床信息、TR-PCP术中和术后相... 目的评估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操作(Transradial percutaneous coronary procedures,TR-PCP)导致上肢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18年11月—2021年12月于静安区中心医院首次TR-PCP的患者,收集基线临床信息、TR-PCP术中和术后相关资料,采用快速手臂、肩部和手部残疾(快速DASH)问卷量表在出院前评价上肢功能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计入选408例患者,其中19(4.7%)例出院前快速DASH评分>0分,平均(12.1±8.2)分(2.3~47.7)。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OR 1.19,95%CI 1.07~1.33)、术后桡动脉压迫时长大于12 h(OR 8.12,95%CI 2.30~28.07)、应用辅助压迫装置(OR 7.84,95%CI 1.76~34.80)为导致术后短期出现上肢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TR-PCP引发上肢功能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存在一定影响,多见于老年、术后桡动脉压迫时间长、应用辅助压迫装置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操作 并发症 上肢功能障碍 快速DASH问卷
下载PDF
政策干预对9808例心脏介入操作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崔扬文 胡必杰 +2 位作者 马坚 高晓东 周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73-1675,共3页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管理措施对医院心脏介入操作(CI)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2年11月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收集施行CI的患者资料,包括住院天数、介入操作类型、抗菌药物使用、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比较政...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管理措施对医院心脏介入操作(CI)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2年11月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收集施行CI的患者资料,包括住院天数、介入操作类型、抗菌药物使用、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比较政策干预前后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和术后疑似感染率,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结果共收集10 135例患者资料,排除操作时或前3d内有发热或其他感染者,共纳入研究9808例,男性占64.8%,年龄(58.1±14.9)岁,住院时间(5.3±3.2)d;政策干预前、后,冠状动脉造影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分别为78.0%和5.2%;使用强度分别为每100床日数12.1和7.1;同期术后疑似感染率分别为1.9%和2.6%(P=0.078);心脏电生理联合射频消融术在政策干预前后的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分别为87.8%和22.8%;抗菌药物使用强度100个床日数为14.8和4.6;同期疑似感染率为4.1%和4.6%(P=0.548)。结论抗菌药物政策干预显著降低了CI中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且术后疑似感染率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介入操作 抗菌药物 预防性使用 疑似感染率 干预
原文传递
运用CT透视引导介入操作 被引量:7
20
作者 林尔坚 余深平 +4 位作者 张翎 许达生 杨旭峰 谢红波 严超贵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8-228,共1页
关键词 CT透视 引导介入操作 针刺活检 介入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