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歌与“介入文学”关系新论——萨特《什么是文学?》的文类学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军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4-139,共6页
萨特《什么是文学?》是存在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关于"介入文学"是否包括诗歌,迄今学界意见分歧不一。萨特在论说"介入文学"过程中透露出来的显著的文类界限意识,是我们揭开诗歌是否介入这一矛盾之谜的抓手。从文字... 萨特《什么是文学?》是存在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关于"介入文学"是否包括诗歌,迄今学界意见分歧不一。萨特在论说"介入文学"过程中透露出来的显著的文类界限意识,是我们揭开诗歌是否介入这一矛盾之谜的抓手。从文字表面感性层次看,全文无不显示出文学艺术皆可介入的倾向性;得出"要求诗人介入委实愚不可及"的结论是有前提条件的假说;一切自由文学艺术都是介入文学艺术等观点证明诗歌当是介入文学。鲜明的文类界限意识支持萨特首选散文来解答文学本质观,也让我们领悟并理解了"介入文学"的多样性、多元化,正是文类界限意识中的文类性质的纯粹性、理想性奠定了回击当代诗歌批评家对于"介入文学"讽刺与质疑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介入文学 文类 自由 萨特
下载PDF
从介入文学到文化民主——法国作家安德烈·马尔罗与儒道思想关系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丽娟 王大智 《社科纵横》 2016年第10期144-147,共4页
安德烈·马尔罗是20世纪法国介入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文化部长。马尔罗的小说创作、艺术思想及致力于文化民主化的行动中都跃动着儒道思想的影子,是跨越东西方文化一种哲学思考。
关键词 安德烈·马尔罗 儒道思想 介入文学 文化民主
下载PDF
介入文学之辩护
3
作者 赵姣奕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28-130,共3页
身兼作家、文学批评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者等身份的萨特提出了著名的"介入文学"观。文章依照此文学观的建构框架,仔细梳理三个关键问题:什么是写作,为什么写作,为谁写作。在阐释的过程中重视此文学观的哲学思辨色彩,摒弃... 身兼作家、文学批评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者等身份的萨特提出了著名的"介入文学"观。文章依照此文学观的建构框架,仔细梳理三个关键问题:什么是写作,为什么写作,为谁写作。在阐释的过程中重视此文学观的哲学思辨色彩,摒弃庸俗社会批评的惯常理解,准确把握"介入文学"的确切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文学 作家 读者群 自由
下载PDF
“介入文学”的悖论——萨特与维尔高尔和午夜出版社的“文学与介入”之争
4
作者 刘晖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共1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萨特凭借文学理论(《什么是文学?》)和创作实践成为“介入文学”旗手,将“抵抗文学”的介入立场激进化,提出“极限处境文学”,试图在冷战开启的两种意识形态斗争中走中间路线,调和文学形式与政治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萨特凭借文学理论(《什么是文学?》)和创作实践成为“介入文学”旗手,将“抵抗文学”的介入立场激进化,提出“极限处境文学”,试图在冷战开启的两种意识形态斗争中走中间路线,调和文学形式与政治内容。巴特和罗伯-格里耶以文学形式、结构语言学和符号学为武器,通过新批评和新小说质疑“介入文学”的非形式,深化了“什么是文学”的追问。本文以伯努瓦·德尼的《文学与介入:从帕斯卡尔到萨特》为参照,描述萨特与维尔高尔和午夜出版社围绕“介入文学”的竞争与互动,揭示“介入文学”与文学现代性之间的张力,阐明“介入文学”是作家通过修辞技艺制作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文学 处境文学 新小说 符号学 修辞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对网络文学批评的介入及其限度
5
作者 张斯琦 郁越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1,共7页
中国网络文学已走过20多年的历程,相关研究覆盖了网络文学的多个层面,批评界也适时介入网络文学发展之中。然而,网络文学批评的发展深度与其广泛的受众根基、庞大的作品总量相比,呈现出极不相称、极不平衡的状态。无论是对单个文本的剖... 中国网络文学已走过20多年的历程,相关研究覆盖了网络文学的多个层面,批评界也适时介入网络文学发展之中。然而,网络文学批评的发展深度与其广泛的受众根基、庞大的作品总量相比,呈现出极不相称、极不平衡的状态。无论是对单个文本的剖析与阐释,还是对网络文学批评范式的建构性研究,都未在业界学界引起共鸣。2023年以来,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强力进发,介入文学、绘画、音乐等文艺创作的核心领域,动摇了人类作为创作者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文艺创作 人工智能技术 批评界 介入文学 文学批评范式 主体地位 核心领域
下载PDF
论科马克·麦卡锡的问题意识与文学介入
6
作者 刘曼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4,共7页
美国当代杰出小说家科马克·麦卡锡以敏锐的问题意识将所忧所思介入小说创作,思考并反思社会问题、战争问题和生态问题。在对社会问题的介入中,麦卡锡将家庭衰败与贫穷、酗酒、吸毒和犯罪等问题建立起因果联系,认为家庭衰败导致的... 美国当代杰出小说家科马克·麦卡锡以敏锐的问题意识将所忧所思介入小说创作,思考并反思社会问题、战争问题和生态问题。在对社会问题的介入中,麦卡锡将家庭衰败与贫穷、酗酒、吸毒和犯罪等问题建立起因果联系,认为家庭衰败导致的儿童社会化不足和精神问题让衰败家庭中成长的群体成为社会问题人群,饱受贫穷之苦,步上酗酒、吸毒和犯罪的道路。在对战争问题的介入中,麦卡锡通过回顾美国历史上发生的战争揭示战争带来的苦难并警示未来核战的危险,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的和平立场。在对生态问题的介入中,麦卡锡追溯农耕畜牧社会到工业社会日益严峻的自然环境问题,想象未来的生态灾难,勾勒出生态不断恶化的进展过程,传达作者对生态问题的认识与焦虑。通过不断介入人类共同存在和可能面临的问题,麦卡锡积极引导读者认识、思考和反思这些问题,谨防灾难性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马克·麦卡锡 问题意识 文学介入
下载PDF
再论萨特的“介入文学”与巴特的“作者之死”——兼与毕晓商榷 被引量:5
7
作者 彭俞霞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6-113,共8页
萨特和巴特在二战后都受到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影响,审视批判文学史中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萨特强调文学应从内容上介入,巴特则认为形式也有责任。两人对诸如"文学""写作"等持不同定义,却并非代表"介入&qu... 萨特和巴特在二战后都受到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影响,审视批判文学史中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萨特强调文学应从内容上介入,巴特则认为形式也有责任。两人对诸如"文学""写作"等持不同定义,却并非代表"介入"与"非介入"两极。本文通过还原诸如"介入文学""作者之死""零度写作"等文学批评术语的历史语境和文本语境,尝试厘清两入不同的"介入"观,并回应毕晓发表于《国外文学》2014年第2期上的同名论文,以警惕国内批评界对萨特和巴特的误读与盲目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文学 作者之死 零度写作 萨特 巴特
原文传递
论萨特的“介入文学”与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 被引量:3
8
作者 毕晓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1,156,共9页
"写作"作为文学中必不可少的中介因素,自始至终占据着重要地位,萨特与罗兰·巴特就此提出过各自不同的观点。前者以"介入"为口号提出以"自由"为目的的写作观,后者以语言和风格之必然为前提形成了&qu... "写作"作为文学中必不可少的中介因素,自始至终占据着重要地位,萨特与罗兰·巴特就此提出过各自不同的观点。前者以"介入"为口号提出以"自由"为目的的写作观,后者以语言和风格之必然为前提形成了"零度写作"这一概念。然而,萨特的自由包含着自由之背叛,巴特的零度实质则是以必然论为依托来逃避作者的责任。在此基础上,结合巴赫金的相关理论,一直以来被忽视的以"同情"为标准的写作观需要重新被引入人们的视野,这有利于学界对"文学写作"这一观念进行更加细致的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特 介入文学 罗兰·巴特 自由 必然
原文传递
西方文论关键词 介入文学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天舒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2-126,共15页
"介入文学"是20世纪法国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主张文学应当介入社会,参与政治与意识形态的论争。介入文学诞生于二战后,经由萨特的文学理论与实践而发展至顶峰,在上世纪60年代之后逐渐没落。在萨特的思想中,文学应当服务社会,... "介入文学"是20世纪法国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主张文学应当介入社会,参与政治与意识形态的论争。介入文学诞生于二战后,经由萨特的文学理论与实践而发展至顶峰,在上世纪60年代之后逐渐没落。在萨特的思想中,文学应当服务社会,作品的思想应高于形式,作者应呈现完全在场的状态,并为大众写作。这些特征一方面让文学与社会紧密地捆绑在一起,但另一方面却也消解了文学自身的价值,削弱了作品的文学性。加缪、巴塔耶与阿多诺,分别批判了介入文学的极端政治倾向、功利主义与容易被文化工业所利用的问题;而巴特则在介入文学退潮时期,对其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论反思,力图重新平衡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文学 介入 萨特 文学现代性 知识分子 社会
原文传递
知识性写作与介入文学现场 被引量:3
10
作者 贺绍俊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共3页
我在这篇文章里想谈两个话题,一个是正在兴起的知识性写作,另一个是如何让批评介入文学现场。两个看似独立的话题,其实又有一定的关联性。一、让批评介入文学现场在刚刚结束的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评奖中,何平的《批评的返场》榜上有名。何... 我在这篇文章里想谈两个话题,一个是正在兴起的知识性写作,另一个是如何让批评介入文学现场。两个看似独立的话题,其实又有一定的关联性。一、让批评介入文学现场在刚刚结束的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评奖中,何平的《批评的返场》榜上有名。何平是大学教授,但他并没有将自己拘禁在学术研究的圈子里,而是对文学批评充满着热情,也投入很多的精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文学 介入文学 文学批评 何平 学术研究 关联性 知识性 大学教授
原文传递
萨特存在论三阶段与文学介入说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岳川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8-165,共8页
法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萨特虽已逝世多年,但其思想在中国学术界仍然有着相当的影响。萨特在哲学上关注"虚无"和"非在"的内在关系,坚持"存在先于本质",凸显了人的存在的痛苦有限,在文学上主张文学表达存... 法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萨特虽已逝世多年,但其思想在中国学术界仍然有着相当的影响。萨特在哲学上关注"虚无"和"非在"的内在关系,坚持"存在先于本质",凸显了人的存在的痛苦有限,在文学上主张文学表达存在的偶然荒谬,强调"人是自由的",要不断地行动和选择;在文学理论上张扬"文学介入说",坚持作家必须通过作品对当代社会、政治事件表态,从而保卫日常生活中的自由精神。他的《什么是文学》对中国20世纪后半期思想变革和个体生存话语关注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 虚无 人学辩证法 文学介入 为今天而写
下载PDF
政治意向与伦理思辨:卡米拉·夏姆斯的文学介入——以《战火家园》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诗海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58-63,共6页
将《战火家园》置于当代英国社会的政治生活语境,沿着文化批评和精神分析的伦理学路径加以解读,不仅可以扩宽文学研究范式的维度,也可以挖掘作品深层的伦理价值和独有的现实意义。通过探讨作家的政治洞察以理解政治意向、分析作品的表... 将《战火家园》置于当代英国社会的政治生活语境,沿着文化批评和精神分析的伦理学路径加以解读,不仅可以扩宽文学研究范式的维度,也可以挖掘作品深层的伦理价值和独有的现实意义。通过探讨作家的政治洞察以理解政治意向、分析作品的表达方式以把握核心内容、突出人物的伦理行动以彰显伦理内涵,《战火家园》深刻的政治意蕴和伦理价值一步步展开在读者面前。由此,卡米拉·夏姆斯通过饱含伦理意识的叙事活动和充满理性意识的行动诉求,使《战火家园》具有映射现实、介入社会的力量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火家园》 政治意向 伦理思辨 文学介入
下载PDF
从文学的介入之用到文学的无用之用:试论巴塔耶的文学观
13
作者 赵天舒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9-137,共9页
本文试图通过比对萨特的介入文学观念和巴塔耶与之相对立的文学愿景,探讨巴塔耶独特的文学观。介入文学的核心意义在于文学的介入之用,其三个重要原则分别是文学服务社会,文学承载意义,文学是社会历史的积极推动力。针对萨特的观点,巴... 本文试图通过比对萨特的介入文学观念和巴塔耶与之相对立的文学愿景,探讨巴塔耶独特的文学观。介入文学的核心意义在于文学的介入之用,其三个重要原则分别是文学服务社会,文学承载意义,文学是社会历史的积极推动力。针对萨特的观点,巴塔耶提出了文学无用的思想:文学是至尊的耗费行为,文学呈现世界的未知,文学的核心是无用的否定性。这种思考体现了巴塔耶对文学现代性传统的继承与反思:文学作为一种反抗社会与历史的否定性力量,呈现出一种无用的特征,但这种无用性并非否定一切,而是在更深的维度中思考人的存在,以求解放主体性,恢复人的主体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文学 至尊性 耗费 未知 无用的否定性 主体性
下载PDF
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中的文学介入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银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120-121,共2页
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于目的语的理解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局限于语言结构性知识的讲解,以致授课对象对课程认知理解以及其本身的思维灵活性受到限制。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解读能够丰富学生的认知维度,激... 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于目的语的理解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局限于语言结构性知识的讲解,以致授课对象对课程认知理解以及其本身的思维灵活性受到限制。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解读能够丰富学生的认知维度,激发其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文化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英语 文学介入 课堂教学
下载PDF
试论萨特的文学介入理论
15
作者 史可悦 《戏剧之家》 2021年第32期191-192,共2页
"介入文学"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概念,是对文学现代性的回应。萨特的文学介入理论倡导作家通过写作积极介入社会生活,借助语言改变社会,保卫个体存在的自由。介入理论的泛化是萨特对自身整体化哲学的调整。介入... "介入文学"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概念,是对文学现代性的回应。萨特的文学介入理论倡导作家通过写作积极介入社会生活,借助语言改变社会,保卫个体存在的自由。介入理论的泛化是萨特对自身整体化哲学的调整。介入文学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文学服务于社会,具有即时性;"思想高于形式";"作者完全在场";"为大众写作"以及"文学性的丢失"。巴特、巴塔耶、布朗肖、阿多诺等理论家在不同程度上对介入文学持有异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文学 萨特 巴特 零度写作
下载PDF
解构主义的萨特:介入式的文学批评及其反思
16
作者 郑海婷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0-215,共6页
萨特在文学批评中引进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哲学思考,把文学评论当成战场,力图使自己的声音盖过批评对象的声音,形成了"介入式的文学批评"。他的《辩证理性批判》试图引进外在的第三项来打破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布朗肖则更进一... 萨特在文学批评中引进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哲学思考,把文学评论当成战场,力图使自己的声音盖过批评对象的声音,形成了"介入式的文学批评"。他的《辩证理性批判》试图引进外在的第三项来打破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布朗肖则更进一步,主张通过越界的行动不断反观自身。他们都主张生成困难化和复杂化的机制,打破结构的静态循环,赋予其动态性:这在不同程度上呼应了解构主义对结构主义的批判性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特 介入式的文学批评 第三项 越界
下载PDF
时代书写与人民书写——文学的介入之思考
17
作者 葛荣凯 《今古文创》 2022年第31期31-33,共3页
毛泽东曾于1942年做《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72年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也发表了关于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两次讲话都针对当时的文艺创作与时代语境提出了多个问题,其中的理论主张有共识也有细微的差异。这两次座谈的文艺理论... 毛泽东曾于1942年做《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72年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也发表了关于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两次讲话都针对当时的文艺创作与时代语境提出了多个问题,其中的理论主张有共识也有细微的差异。这两次座谈的文艺理论主张和萨特的文学介入理论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将通过对比二者异同,思考其理论的演进逻辑并联系文学创作在当下的需要与未来的前景,展开具体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工作座谈会 介入文学 文艺与政治
下载PDF
细读萨特的“文学介入”理论
18
作者 陈力士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13-116,共4页
萨特在《什么是文学中》中提出了"文学介入"理论,"文学介入"旨在揭露不同阶级的人的处境,起到干预社会的作用,达到引起行动的效果。狭义的"介入"指向政治介入,揭露一定阶级的人的处境。广义的"介入&... 萨特在《什么是文学中》中提出了"文学介入"理论,"文学介入"旨在揭露不同阶级的人的处境,起到干预社会的作用,达到引起行动的效果。狭义的"介入"指向政治介入,揭露一定阶级的人的处境。广义的"介入"指涉现实生活世界,包括了政治生活在内的人的生存、生活状况。文学介入依据词语与物的对应关系,在意识中呈现对象,依靠"作者—读者",通过"揭示—被揭示"的方式实现。文学介入是以意识的自由为前提,通过"作者-读者"交互显示自身的自由的方式,揭示人的自由。自由始终在场,人的自由,自由的人始终是"文学介入"关注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特 文学介入 现象学 自由
下载PDF
谈英语学习中文学的介入
19
作者 朱柄融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217-218,共2页
在当今的国际交往中,英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很多人出于各种原因需要学习英语,但是英语的庞大词汇量和语法往往使很多学习者失去兴趣。本文认为文学作品在提高英语的学习兴趣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大量地阅读... 在当今的国际交往中,英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很多人出于各种原因需要学习英语,但是英语的庞大词汇量和语法往往使很多学习者失去兴趣。本文认为文学作品在提高英语的学习兴趣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大量地阅读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提高文学修养,更能够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英语学习 文学介入
下载PDF
文学介入和自由——萨特的文学观
20
作者 王丹丹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6-88,共3页
萨特最主要的观点就是他的文学介入论,从自由的角度号召文学对世界的整体介入。他的哲学中包含了他的自由观和介入观以及人对世界的责任观,具体表现为对极端写作主义的批评和人道主义精神。萨特的"介入理论"充分肯定了人与生... 萨特最主要的观点就是他的文学介入论,从自由的角度号召文学对世界的整体介入。他的哲学中包含了他的自由观和介入观以及人对世界的责任观,具体表现为对极端写作主义的批评和人道主义精神。萨特的"介入理论"充分肯定了人与生活的联系,肯定了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关系,从他的存在主义哲学中对文学提出了期望,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他的介入观也使人在此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文学介入 责任 作者和读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