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消胶囊联合介入栓塞化疗术(TAE)治疗中晚期肝癌(附56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周炳刚 范玉琢 +3 位作者 景生虹 黄允宁 李万程 赵维 《陕西肿瘤医学》 1999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求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5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两组进行前瞻性对比治疗研究。治疗组31例,用平消胶囊联合介入栓塞化疗(TAE)术,对照组25例单用TAE术。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80.64%、68... 目的探求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5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两组进行前瞻性对比治疗研究。治疗组31例,用平消胶囊联合介入栓塞化疗(TAE)术,对照组25例单用TAE术。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80.64%、68%(P<0.05),进展率(PD)分别为0%和8%(P<0.001),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0.64%和64%(P<0.05),AKP变化也有显著差异。毒副反应治疗组校对照组明显少而轻。结论平消胶囊联合TAE术,治疗中晚期肝癌具有协同作用,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消胶囊 介入栓塞化疗术 TAE 中晚期肝癌
下载PDF
康莱特联合介入栓塞化疗术治疗中晚期肝癌 被引量:6
2
作者 梁素美 王静 宋健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825-826,共2页
目的探求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5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两组进行前瞻性对比治疗研究。治疗组31例,用康莱特注射及联合介入治疗栓塞化疗(TAE)术。对照组25例,单用TAE术。结果治疗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80.64%、68%(P<0... 目的探求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5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两组进行前瞻性对比治疗研究。治疗组31例,用康莱特注射及联合介入治疗栓塞化疗(TAE)术。对照组25例,单用TAE术。结果治疗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80.64%、68%(P<0.05),进展率(PD)分别为0%和8%(P<0.01),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4.64%和64%(P<0.03),不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少而轻。结论康莱特联合TAE术治疗中晚期肝癌具有协同作用,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莱特注射 介入栓塞化疗术 (TAE) 中晚期肝癌
下载PDF
放疗联合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术治疗宫颈癌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泽奎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5期802-804,共3页
目的研究对宫颈癌患者采用放射治疗联合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放射治疗,治疗组采用放射治疗联合介入治疗。根据WHO制定的评判标准并联合彩超、CT实... 目的研究对宫颈癌患者采用放射治疗联合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放射治疗,治疗组采用放射治疗联合介入治疗。根据WHO制定的评判标准并联合彩超、CT实际测量后,将2组肿瘤的缩小程度进行详细的对比,评价其治疗效果。对患者进行随访3年,观察2组患者疾病的复发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为97.2%,高于对照组的91.7%(P<0.05)。患者3年生存率治疗组为75.0%,与对照组的72.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肿瘤复发率、临床症状缓解率以及转移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副作用也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一的放射治疗相比,联合治疗在短期的有效率以及术后癌症的复发率等诸多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是联合治疗方法存在副作用较为明显的缺陷,因此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治疗 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术
下载PDF
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术在特殊部位妊娠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戚瑞虹 桂定清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1598-1601,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术(UACE)在特殊部位妊娠治疗中效果,减少终止妊娠式治疗的危害性。方法:将72例特殊部位妊娠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在给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杀胚后实施清宫术,实验组36例实施UACT,比较两组术...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术(UACE)在特殊部位妊娠治疗中效果,减少终止妊娠式治疗的危害性。方法:将72例特殊部位妊娠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在给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杀胚后实施清宫术,实验组36例实施UACT,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月经恢复及宫腔输卵管畅通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73.2±18.9)mL,少于对照组(112.5±32.4)mL(P<0.05);两组血β-HCG、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子宫输卵管造影显示输卵管畅通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对照组4例术中大出血,3例子宫穿孔,刮宫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9.44%,实验组无1例发生大出血及子宫穿孔。结论:UACE是治疗特殊部位妊娠的有效方法,可保留卵巢及输卵管的生理、解剖功能,安全、可靠,可作为特殊部位妊娠的首选保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部位妊娠 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术 甲氨蝶呤 出血
下载PDF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娟 田海龙 +2 位作者 朱涛 王岳 李晓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4期644-647,共4页
目的探究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50例。两组均于腹腔镜引导行肿瘤切除术,研究组在术后7 d辅以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治疗后随访2年。... 目的探究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50例。两组均于腹腔镜引导行肿瘤切除术,研究组在术后7 d辅以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治疗后随访2年。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及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水平、生存质量[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OL-LC)],统计两组术后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7 d的血清AST、TBIL、ALT水平均增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1个月血清CA19-9、AFP、GPC3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1个月两组QOL-LC评分均增高,且研究组[(185.74±12.34)分]较对照组[(164.30±11.55)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2年复发率为26.00%(13/50),低于对照组的50.00%(25/50),生存率为84.00%(42/50),高于对照组的64.00%(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辅助肿瘤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改善肺功能及生存质量,提升临床生存率,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肿瘤切除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 肝功能 血清肿瘤标志物 复发率 生存率
下载PDF
FOSB、SPP1基因表达对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生存期预测价值
6
作者 燕普 蔡瑜 曾建挺 《西部医学》 2024年第7期992-997,共6页
目的探讨骨肉瘤原癌基凶同源物B(FOSB)、分泌性磷蛋白1(SPP 1)基因表达对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诊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1... 目的探讨骨肉瘤原癌基凶同源物B(FOSB)、分泌性磷蛋白1(SPP 1)基因表达对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诊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FOSB、SPP 1基因表达水平分为FOSB高表达组(n=52)、FOSB低表达组(n=63)及SPP 1高表达组(n=89)、SPP 1低表达组(n=26)。同时选取115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分析FOSB、SPP 1表达与中晚期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为期60个月的随访,Logistics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FOSB、SPP 1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SB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SPP 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OSB、SPP 1表达在中晚期肝癌患者肿瘤大小、Child-Pugh分级、淋巴转移、BCLC分期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存活组和死亡组在肿瘤大小、Child-Pugh分级、淋巴转移、BCLC分期、FOSB、SPP 1表达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Child-Pugh分级、淋巴转移、BCLC分期、FOSB低表达、SPP 1高表达均为中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随访时间60个月,患者生存率为17.39%(20/115),FOSB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9.7个月,明显高于FOSB低表达组的19.3个月(P<0.05);SPP 1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为40个月,明显高于SPP 1高表达组的18个月(P<0.05)。结论FOSB在中晚期肝癌患者中表达明显下调,SPP 1表达上调,其对预测中晚期肝癌患者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生存期具有一定的价值。FOSB、SPP 1有望成为评估介入术治疗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可协同肿瘤大小、Child-Pugh分级、淋巴转移、BCLC分期等临床指标预测或评估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SB SPP 1 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 中晚期肝癌 生存期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复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翔飞 常家伟 朱秋洁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313-314,共2页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复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复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血...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复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复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高于对照组的37.78%(P <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 MMP-9、 AFP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复发性肝癌效果较好,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AFP、 VEGF、 MMP-9水平,但可能会增加患者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肝癌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 阿帕替尼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肝癌患者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的循证护理效果分析
8
作者 钟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51-154,共4页
研究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TACE)术期间,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 以80例患者作为入选数量,选取地点为赣州市肿瘤医院,选取时间为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所患疾病类型为肝癌。平均分组为对照组(常规护... 研究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TACE)术期间,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 以80例患者作为入选数量,选取地点为赣州市肿瘤医院,选取时间为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所患疾病类型为肝癌。平均分组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循证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CD-RISC评分、并发症、QLICP-LI评分、PSQI评分方面结果对比,研究组均较优,P<0.05。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TACE术期间,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围手术期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序贯式心理护理联合赋能健康教育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9
作者 陈富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07-0110,共4页
分析和评价序贯式心理护理联合赋能健康教育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这一时间内本院接收的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共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的是序贯式心理护... 分析和评价序贯式心理护理联合赋能健康教育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这一时间内本院接收的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共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的是序贯式心理护理和赋能健康教育方案,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控制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序贯式心理护理联合赋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依从性,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态,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预后更理想,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 序贯式心理护理 赋能健康教育 心理状态
下载PDF
序贯式心理护理联合赋能健康教育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病人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杨甜甜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8期215-217,共3页
探究序贯式心理护理联合赋能健康教育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病人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判定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1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常规护理干预者归为参照组,序贯式心理... 探究序贯式心理护理联合赋能健康教育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病人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判定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1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常规护理干预者归为参照组,序贯式心理护理联合赋能健康教育者归为研究组,简列患者临床知信行水平、心理情绪、自我效能、自护能力、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各项相关数据,统计对比,对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判定。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知识维度、信念维度、行为维度各项知信行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参照组,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病人采用序贯式心理护理联合赋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知信行水平,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促使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提高,同时,很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可确保治疗安全性,应用效果确切,获得患者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 序贯式心理护理 赋能健康教育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云飞 王瑞瑞 +1 位作者 马雪敏 杨琳潞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43-145,155,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介入治疗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接受TACE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护理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n=32,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介入治疗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接受TACE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护理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n=32,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和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可提高TACE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模式 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 肝癌 效果
下载PDF
益气活血中药防治肝癌介入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炳胜 刘秀芳 +4 位作者 丁瑞亮 张海 李成云 王涛 王丽端 《中国中医急症》 2004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防治肝癌化疗栓塞(TACE)术后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将16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在TACE前后服用益气活血中药并相关西药,对照组只用相关西药。采用吲哚淀青绿15min潴留率(ICGR15)测定肝脏储备...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防治肝癌化疗栓塞(TACE)术后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将16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在TACE前后服用益气活血中药并相关西药,对照组只用相关西药。采用吲哚淀青绿15min潴留率(ICGR15)测定肝脏储备功能,观察发热、腹痛、腹水、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肝脏储备功能比较,以治疗组为优;治疗组发热、腹痛病例均少于对照组,其程度亦轻于对照组;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亦以治疗组为佳。结论益气活血中药防治TACE术后综合征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中药 肝癌 介入化疗栓塞后综合征 临床研究 介入化疗栓塞 肝储备功能
下载PDF
介入热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孙志强 王徽 陈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42-843,共2页
介入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一直被公认为治疗中晚期肝癌首选治疗方法,但因反复性介入治疗引起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致肿瘤复发;多次应用化疗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术后残存肿瘤细胞分泌大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导致肿瘤新生血管再生,肿瘤细... 介入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一直被公认为治疗中晚期肝癌首选治疗方法,但因反复性介入治疗引起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致肿瘤复发;多次应用化疗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术后残存肿瘤细胞分泌大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导致肿瘤新生血管再生,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化疗栓塞 中晚期肝癌
下载PDF
介入热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贵军 孙勤学 +1 位作者 龚夏珍 胡艳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4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热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52例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介入热化疗栓塞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中CR12例,PR12例,有效率达92.31%;而对照组患者中CR10例,PR8例... 目的探讨介入热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52例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介入热化疗栓塞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中CR12例,PR12例,有效率达92.31%;而对照组患者中CR10例,PR8例,有效率为69.23%,经统计学分析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6,P<0.05)。治疗组患者中血清AFP水平明显下降6例,中度下降10例,轻度下降7例,升高3例;而对照组患者中血清AFP水平明显下降3例,中度下降7例,轻度下降5例,升高11例,经统计学分析发现治疗组患者的血清AFP下降率(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57.6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26,P<0.05)。两组均有部分患者出现轻度化疗反应等表现。结论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介入热化疗栓塞术治疗可明显改善近期症状,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化疗栓塞 肝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介入化疗栓塞术对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振磊 邹晓平 +1 位作者 诸葛宇征 朱浩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4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栓塞术对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介...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栓塞术对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生化指标[甲胎蛋白(alpha-fetal protein,AFP)、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及预后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D4^+水平和CD4^+/CD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CD4^+水平和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FP、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组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1年及3年生存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切除治疗相比,介入化疗栓塞术在保证预后的前提下,可明显改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临床上应根据个体化原则,为患者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化疗栓塞 老年 原发性肝癌 细胞免疫功能 预后
下载PDF
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晚期肝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剑霄 吴万垠 +1 位作者 邓宏 龙顺钦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16期38-40,共3页
目的比较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体外高频热疗与单纯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9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9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行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对照组行单纯介入化疗栓塞... 目的比较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体外高频热疗与单纯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9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9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行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对照组行单纯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3.7%(14/19),对照组总有效率40%(8/2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毒副反应未增加。0.5年、1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提高了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且不增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化疗栓塞 体外高频热疗
下载PDF
宫颈癌术前动脉介入化疗栓塞与全身化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晓峰 赵维敬 +1 位作者 杜静 袁赟 《武警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849-852,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术前动脉介入化疗栓塞与全身化疗对宫颈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1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2组,介入组(n=58)术前应用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化疗组(n=55)术前应用全身化疗... 目的比较分析术前动脉介入化疗栓塞与全身化疗对宫颈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1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2组,介入组(n=58)术前应用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化疗组(n=55)术前应用全身化疗,两组均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切除率和生存质量。结果介入组化疗后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化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化疗组,根治性手术率、淋巴结转移率均优于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降低;消化道反应,以恶心、呕吐常见;神经性毒性,主要表现为肌痛、关节痛,均未见明显差异。两组手术后血清VEGF-D、VEGF-C、VEGF-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手术后血清VEGF-D、VEGF-C、VEGF-A水平均低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术后1年的生存质量总评分与化疗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前动脉介入化疗栓塞对于宫颈癌疗效明确,可提高根治手术率,降低了肿瘤负荷,减少了亚临床转移,且不良反应与传统化疗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动脉介入化疗栓塞 全身化疗 宫颈癌 肿瘤切除率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老年晚期肝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老年晚期肝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外科住院部老年晚期肝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化疗,研究组采用... 目的:探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老年晚期肝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外科住院部老年晚期肝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化疗,研究组采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ic Transaminase,AST)与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amino Transferase,ALT)等肝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DBil、TBil、AST与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上述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研究组上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副反应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老年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满意,有助于明显改善肝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 还原型谷胱甘肽 老年 晚期肝癌 肝功能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癌介入化疗栓塞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梁彦玲 崔付超 姬广森 《癌症进展》 2018年第7期858-861,共4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癌介入化疗栓塞术后的并发症。方法选取接受治疗并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170例。依照甲胎蛋白(AFP)的水平分成阳性组(AFP﹥26 ng/ml)和阴性组(AFP≤26 ng/ml);肝功能分级分为肝功能A级组和B级组;体内肿块形...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癌介入化疗栓塞术后的并发症。方法选取接受治疗并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170例。依照甲胎蛋白(AFP)的水平分成阳性组(AFP﹥26 ng/ml)和阴性组(AFP≤26 ng/ml);肝功能分级分为肝功能A级组和B级组;体内肿块形态分为弥漫型组、结节型组和巨块型组;患者肿瘤血供分为肿块的乏血供组和肿块的富血供组。调查各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之间的差异。结果患者肿瘤血供中乏血供42例(24.7%),富血供128例(75.3%);肿块分型中弥漫型37例(21.8%),结节型63例(37.1%),巨块型70例(41.2%);肝功能A级105例(61.8%),B级65例(38.2%);甲胎蛋白阳性98例(57.6%),阴性72例(42.4%)。富血供患者发热、胃肠道反应、肝功能不全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乏血供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肿块分型患者发热、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肝功能不全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分级为B级的患者骨髓抑制和肝功能不全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癌介入化疗栓塞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发热、胃肠道反应、肝功能不全和骨髓抑制,如果患者手术后注意饮食,小心护理,一般可治愈这些并发症。因此肝癌介入化疗栓塞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化疗栓塞 并发症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无水乙醇灌注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6期183-184,共2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无水乙醇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介入化疗栓塞术,研究组予以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无水乙醇灌注,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无水乙醇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介入化疗栓塞术,研究组予以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无水乙醇灌注,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1年与2年内的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1年及2年内的生存率,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介入化疗栓塞术对比,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无水乙醇灌注治疗可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1年与2年内的生存率,且毒副反应均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化疗栓塞 无水乙醇灌注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