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动脉瘤患者15例围介入治疗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5
1
作者 田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529-1530,共2页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病因,早期病死率达36%,且反复出血者病死率达70%以上[1],故一旦发现宜尽早治疗[2]。目前,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介入治疗期 护理
下载PDF
中央型肺癌介入治疗期的护理配合
2
作者 张桂凤 曹芳 +1 位作者 廖九娇 李静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68-69,共2页
本组168例,男性150例,女性18例,年龄30~70岁,平均51岁,右中央型肺癌134例,左中央型肺癌34例,肺部肿块直径大于3cm者152例,小于3cm者16例,分别经过1~6次肺血管内治疗。术后复查,大部分患者肿块明显缩小,有部分肺部肿块消失... 本组168例,男性150例,女性18例,年龄30~70岁,平均51岁,右中央型肺癌134例,左中央型肺癌34例,肺部肿块直径大于3cm者152例,小于3cm者16例,分别经过1~6次肺血管内治疗。术后复查,大部分患者肿块明显缩小,有部分肺部肿块消失,全部患者自感咳嗽、胸痛减轻或消失,食欲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期 患者 反应 护理配合 水化治疗 中央型肺癌
下载PDF
浅谈围介入治疗期护理体会
3
作者 次仁卓嘎 《西藏科技》 2013年第9期62-63,共2页
围介入治疗是以介入治疗为中心,从确定手术日起到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文章主要围绕围介入治疗期间的各种护理要点,包括介入治疗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处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总结并详细描述在此期间的护理体会。... 围介入治疗是以介入治疗为中心,从确定手术日起到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文章主要围绕围介入治疗期间的各种护理要点,包括介入治疗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处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总结并详细描述在此期间的护理体会。虽然介入治疗手术安全、方便、治疗率高,但也是一种创伤性检查与治疗,存在医疗风险及护患纠纷,通过围介入治疗期的护理,使患者增加疾病及创伤的耐受性,有助于最佳的状态接受检查与治疗,预防或减少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期 护理 体会
下载PDF
42例肝癌病人围介入治疗期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沈丽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9期56-57,共2页
目的:总结肝癌病人介入治疗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42例肝癌病人行肝动脉插管化疗前后的护理资料。结果:42例肝癌病人经肝动脉插管化疗均获成功,部分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疼痛、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均经精... 目的:总结肝癌病人介入治疗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42例肝癌病人行肝动脉插管化疗前后的护理资料。结果:42例肝癌病人经肝动脉插管化疗均获成功,部分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疼痛、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均经精心护理后好转,未发生不可逆转的并发症。结论:加强术前指导和心理护理、术中严密观察、术后全面有效地精心护理是保障病人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期 护理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围介入治疗期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及不同药物配伍的效应 被引量:6
5
作者 佘守章 许学兵 +4 位作者 许立新 刘继云 谢晓青 邓才元 陈春林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89-592,共4页
目的 研究子宫动脉栓塞(UAE)围介入治疗期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及其不同配伍镇痛效应和不良反应。方法 80例行UAE介入治疗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成四组,RD0组(n=20):采用PCEA法,镇痛药0.2%罗哌卡因(Rop)+0.004%吗啡(Mor),RD... 目的 研究子宫动脉栓塞(UAE)围介入治疗期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及其不同配伍镇痛效应和不良反应。方法 80例行UAE介入治疗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成四组,RD0组(n=20):采用PCEA法,镇痛药0.2%罗哌卡因(Rop)+0.004%吗啡(Mor),RD1组(n=20):RD0组镇痛药中加入0.005%氟哌利多(Dro);RD2组(n=20):RD0组镇痛药中加入0.01%Dro,RD0~RD2组硬膜外腔穿刺(T11~12)置管后接PCA泵按LCP模式镇痛,即负荷量(6ml)+待续量(2ml/h+PcA剂量(2ml/次),锁定时间10min;C组(n=20,对照):口服尼美舒利或肌注盐酸哌替啶镇痛。双盲观察各组VAS评分、BCS舒适评分、Ramesay评分、术后恢复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UAE导丝导管操作及栓塞时C组病人盆腔疼痛和继发性痛性痉挛发生率为90%,而RD0~RD2组无此现象;介入治疗后VAS评分、BCS评级、术后恢复时间RD0~RD2组明显优于C组(P<0.05)。PCEA各组病人围介入治疗期均安静合作,精神状态良好,C组病人烦躁不安发生率较多;恶心、呕吐发生率RD0组及C组高于RD1组及RD2组(P<0.05)。结论 UAE围介入治疗期PCEA法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用药法,且副反应少,术后恢复快;PCEA配方中适量加入Dro(0.005%)可减少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 介入治疗期 药物配伍 治疗性栓塞 病人自控镇痛 硬膜外注射 不良反应 镇痛效应
原文传递
心血管介入治疗期护理管理的效果
6
作者 王静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第10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期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其护理管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后,所有患者身体康复状况良好,且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护理...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期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其护理管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后,所有患者身体康复状况良好,且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达98.3%(59/60)。结论对于心血管介入治疗期患者实施护理管理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 介入治疗期 护理管理
原文传递
1例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择期冠脉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雪松 王美荣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8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特殊并发症,观察其护理及择期冠脉介入治疗的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方法根据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特点择期进行冠脉介入治疗,严密观察病情,使患者达到最佳健康状态,同时根据不同的并发症制定相应的...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特殊并发症,观察其护理及择期冠脉介入治疗的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方法根据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特点择期进行冠脉介入治疗,严密观察病情,使患者达到最佳健康状态,同时根据不同的并发症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各种并发症引起的各器官损害功能均恢复正常,狭窄及病变的血管再通,患者恢复出院。结论加强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动态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前期表现,制定及时完善的护理措施,运用冠脉介入治疗的新手段使患者达到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子宫动脉栓塞围治疗期硬膜外镇痛和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佘守章 许学兵 +3 位作者 许立新 陈春林 刘继云 谢晓青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7期3217-3219,共3页
目的:研究2g/L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子宫动脉栓塞(UAE)围介入治疗期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应、不良反应和对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自愿行UAE介入治疗的子宫肌瘤或腺肌病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3组,L组(n=30):采用PCEA法... 目的:研究2g/L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子宫动脉栓塞(UAE)围介入治疗期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应、不良反应和对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自愿行UAE介入治疗的子宫肌瘤或腺肌病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3组,L组(n=30):采用PCEA法,镇痛药2g/L左旋布比卡因(LBup)+0.04g/L吗啡(Mor)+0.02g/L氟哌利多(Dro),PCA以LCP模式给药,即负荷剂(6mL)+持续剂量(2mL/h)+PCA剂量(2mL/次),锁定时间10min;R组(n=30):镇痛药为2g/L罗哌卡因(Rop)+0.04g/LMor+0.02g/LDro,PCEA方法同L组;C组(n=20,对照):用传统口服药物或肌注盐酸哌替啶法镇痛。双盲观察各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CS舒适评分、Ramesay评分、术后恢复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情况。结果:UAE手术操作期间C组患者盆腔疼痛和继发性痛性痉挛发生率为90%,远高于L组和R组;介入治疗后L组和R组VAS评分、BCS评级明显优于C组(P<0.05)。L组和R组术后下床时间平均为(15.1±4.6)h,C组则为(27.9±6.7)h(P<0.05);L组和R组平均总住院时间为(10.3±2.7)d,而C组平均总住院时间为(13.6±3.9)d(P<0.05);围介入治疗期C组患者烦躁不安发生率较L组和R组多;恶心发生率C组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UAE围介入治疗期2g/L左旋布比卡因用于PCEA法镇痛效果好,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布比卡因 子宫动脉栓塞 介入治疗期 康复 硬膜外自控镇痛 不良反应 子宫肌瘤
下载PDF
肝癌围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
9
作者 陆娟 彭光银 《全科护理》 2014年第15期1410-1411,共2页
[目的]探索总结肝癌病人围介入治疗期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101例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情况。[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病人顺利度过术前的焦虑、恐惧期,手术期,术后不良反应期,未发生严重... [目的]探索总结肝癌病人围介入治疗期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101例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情况。[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病人顺利度过术前的焦虑、恐惧期,手术期,术后不良反应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积极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稳定病人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减少治疗不良反应,缩短住院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期 护理
下载PDF
肺癌介入治疗后心律失常7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0
作者 阎小纺 贺继刚 +2 位作者 宋华志 刘琴珍 黄庆翔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1期7-9,共3页
木文报道1991年3月至1993年12月用介入法治疗无手术指征中央型肺癌72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7例,其中心性猝死1例、房颤2例、频发房早2例、室上速1例、I°房室传导阻滞1例,部分病人伴有ST—T改变。本文还对无手术指征的中央型肺癌介入... 木文报道1991年3月至1993年12月用介入法治疗无手术指征中央型肺癌72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7例,其中心性猝死1例、房颤2例、频发房早2例、室上速1例、I°房室传导阻滞1例,部分病人伴有ST—T改变。本文还对无手术指征的中央型肺癌介入治疗后出现循环系统、心电生理变化的可能因素提出讨论,并认为对肺癌的围介入治疗期给予综合预防,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介入治疗 猝死 心律紊乱 介入治疗期
下载PDF
临床路径化护理管理在高龄老年PCI围术期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11
作者 涂国红 李晓倩 +2 位作者 张曙红 宋新娜 鲁晓春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nary intervention,PCI)围术期临床路径化护理管理体系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6年12月入院的186例老年PCI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 目的探讨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nary intervention,PCI)围术期临床路径化护理管理体系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6年12月入院的186例老年PCI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根据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路径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患者满意度、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焦虑、抑郁等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住院天数(16.2±6.4)d明显短于对照组(18.7±7.2)d,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烦躁、失眠、腹胀、腰酸背痛、穿刺点出血血肿发生率、焦虑、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老年PCI围术期临床路径化护理管理体系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焦虑抑郁的情况,提高护理工作满意率,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 老年 重症监护室 多学科 临床路径化
下载PDF
Study of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of Endostar combined with TACE on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被引量:2
12
作者 Xiuheng Qi Zhenming Wu Qi Liu Shiyu Yu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8年第10期568-570,共3页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of Endostatin(YH-16,Endostar),combined with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 on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Methods:Thirty pa...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of Endostatin(YH-16,Endostar),combined with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 on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Methods:Thirt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The patients received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of Endostar combined with TACE.The efficacy was evaluated strictly after 1-2 cycles according to RECIST criteria and the value of AFP;quality of life(QOL)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Karnofsky scores.Adverse effects were evaluated too.Results:29 cases' efficacy was evaluated among the total 30 cases.The KP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the treatment(80.39 ± 8.37 vs 73.93 ± 9.22,P = 0.002).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objective response rate(CR and PR) and the rate of AFP negative change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P = 0.021,P = 0.046).The adverse effects were not obvious.Conclusion:The QOL and preliminary efficiency of patients of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ay be improved by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of Endostar combined with TACE,the rate of AFP negative change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oo,and there are little of adverse effects.It is worthy to clinical generalization and further clinical obser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STAR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下载PDF
Interventional and synthetic therapy of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喜才 贺能树 +9 位作者 孙建中 王松 吉训明 范海伦 王金胜 张长林 杨建国 吕提文 李建华 张国欣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883-1885,155-156,共3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METHODS: Thirty-three patients with HCC were synthetically treated by systematic measures. Amo...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METHODS: Thirty-three patients with HCC were synthetically treated by systematic measures. Among them, percutaneous port-catheter system (PCS) implantation via the femoral artery was performed in 21 cases. Patients with haemorrhage were treated with 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 and fibroraas, and patients with hepatic encephalopathy by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 and arginine. RESULTS: All indwelling catheters of PCS were patent and no catheter tip dislocations were observed. Of 33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CC, the mean survival rate was 20.1 months and 12 (36%) patients survived more than 2 years.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CC were treated by synthetic measures. Survival was prolonged, quality of life w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was further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ULT Aged Carcinoma Hepatocellular Catheters Indwelling FEMALE Humans Liver Neoplasms Male Middle Aged Survival Ra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