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汉语“V+到/在NP_L”结构的句法构造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1
1
作者 沈阳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5-120,191,共16页
本文提出现代汉语"V+到/在NP_L"结构的形式变化和语义差异是谓语层(VP)动词的"位移特征"和动词后附加语层(PP)介词(到/在)的"功能投射"相互作用的结果,即谓语动词位移特征的强弱诱发和制约了动词后介词(... 本文提出现代汉语"V+到/在NP_L"结构的形式变化和语义差异是谓语层(VP)动词的"位移特征"和动词后附加语层(PP)介词(到/在)的"功能投射"相互作用的结果,即谓语动词位移特征的强弱诱发和制约了动词后介词(到/在)表"方向"或"存在"的终点投射选择。本文同时假设,汉语动词前后表"方向、存在"的处所PP并非移位形成或独立生成,而是在"同形生成"的基础上通过结构和动词选择的"互补删除"实现的,汉语处所PP位置的历时演变现象也可看作是这种操作的句法后果。本文还提出,"V+到/在NP_L"结构而非动趋式才是汉语典型的"位移一终点"结构,与其他语言的同类结构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位移特征 介词投射 位移-终点结构 介词词组位置 同形生成和互补删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