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侗语芋头话的昵称变调研究
- 1
-
-
作者
杨通银
-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国际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研究院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5-661,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侗族大歌和侗族语言结构关系研究"(11AAY006)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996)
+3 种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资助项目(PAPD)
江苏高校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第四期"333"人才工程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汉语和侗台语若干语法范畴形式与功能研究"的支持
-
文摘
表昵称时,侗语芋头话的部分亲属称谓词存在有规律的变调,包括统一变成阴类送气调1’-35,部分称谓词还伴随有主要短元音变长的现象,或者仅复制称谓词的韵母,同时声调变为阴类送气调1’-35。本文描述此一现象的音系学特征,并试图探究其在构词和语义方面的特殊功能,解释其可能来源和形成演变机制,认为其与侗台语民族盛行的从孩称和强化高调有直接关联。
-
关键词
侗语
昵称
变调
儿语
从孩称
小称
-
Keywords
Kam (Dong) language
affective forms
tone sandhi
child language
diminutive forms
teknonymy
-
分类号
H272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
-
题名试析毛南族“名从幼称”的文化功能
- 2
-
-
作者
陆天桥
-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
-
出处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6-111,共6页
-
文摘
毛南族的"名从幼称"系统与同属汉藏语系的其它民族的"亲从子称"和"亲从孩称"有诸多不同。该系统的基准是"最幼儿"而不一定是"子"或"孩",即非但中老年可采用"从幼称",而且青少年也遵循"从幼称"的原则。传统上要求毛南人必须一生中多次改名,以适应这个称谓系统。故该文化特性的功能是确保毛南族群的再生产。
-
关键词
称谓
从子称
从孩称
文化结构
-
Keywords
Naming
Teknonymy
Cultural structure
-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