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劲松教授从脾肾论治痛风的经验
1
作者 高梓恬 李勇 +1 位作者 冯婵 金劲松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83-85,共3页
痛风是尿酸生成过多或尿酸排泄不良,尿酸盐晶体沉积引起肢体关节疼痛,久之累及肾脏的疾病,严重影响人体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将其归属于“痹证”“浊瘀痹”“历节”等范畴。金劲松教授认为痛风的主要病机在于脾肾... 痛风是尿酸生成过多或尿酸排泄不良,尿酸盐晶体沉积引起肢体关节疼痛,久之累及肾脏的疾病,严重影响人体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将其归属于“痹证”“浊瘀痹”“历节”等范畴。金劲松教授认为痛风的主要病机在于脾肾两虚、湿热瘀结,治疗应当从脾肾出发,重视脾肾两脏在水液代谢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焦的气机升降枢纽之职,从源头阻断痰、湿、瘀等病理产物的生成,强调健脾益肾、利湿活血、通畅气机与治未病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从脾肾论治 名医经验
下载PDF
王灵台教授从痰从脾肾论治肥胖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经验
2
作者 朱晓骏 孙学华 +5 位作者 陈博武 余卓 郑超 张鑫 郑彦希 高月求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44-545,共2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全球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中国的患病率处于中上水平,发病率逐年提高。来自上海、北京等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普通成人B超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10年内从15%增至31%[1],51.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全球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中国的患病率处于中上水平,发病率逐年提高。来自上海、北京等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普通成人B超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10年内从15%增至31%[1],51.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通常合并肥胖[1]。减少体质量是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最重要的治疗措施,能减轻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也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痰论治 从脾肾论治 肥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王灵台
下载PDF
痛风从脾肾论治 被引量:10
3
作者 邹慧 黄德珍 苗春华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02-103,共2页
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经验 ,认为脾肾功能失调是导致痛风发生的本质所在 ,主要病机为脾失健运 ,肾失气化 ,导致湿浊内生 ,痰浊阻滞经络。提出调补脾肾为主 ,佐以活血通络法治疗。
关键词 痛风 从脾肾论治 活血通络法 湿浊 调补 失健运 根据 本质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血瘀证从脾肾论治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方利 刘健 +2 位作者 朱福兵 章平衡 谈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14-2115,共2页
近年来,众多医家认为肾虚血瘀为强直性脊柱炎基本病因病机,而瘀血既为重要的致病因素,也是其重要病理产物,并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文章通过从古代文献中探索强直性脊柱炎与血瘀证关系,分析其临床表现,发现强直性脊柱炎血瘀证从脾肾论治理... 近年来,众多医家认为肾虚血瘀为强直性脊柱炎基本病因病机,而瘀血既为重要的致病因素,也是其重要病理产物,并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文章通过从古代文献中探索强直性脊柱炎与血瘀证关系,分析其临床表现,发现强直性脊柱炎血瘀证从脾肾论治理论基础,为强直性脊柱炎血瘀证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血瘀证 从脾肾论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从脾肾论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齐亚军 刘健 +2 位作者 曹云祥 汪四海 刘磊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3年第3期60-62,共3页
笔者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西医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和分析后发现,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脾肾关系密切。"从脾肾论治"的观点亦得到了大量临床研究的验证,为其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从脾肾论治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苏励从脾肾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 被引量:8
6
作者 陈薇薇 苏励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6期24-27,共4页
介绍苏励教授从脾肾着手,确立健脾滋肾、益气固表、养阴凉血、活血化瘀、清解热毒等五重治法合力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从脾肾论治 名医经验 苏励
下载PDF
从脾肾论治痤疮 被引量:6
7
作者 罗瑞静 李淑 +4 位作者 王英杰 武宗琴 彭勇 李斌 柴维汉 《河南中医》 2016年第7期1240-1242,共3页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对痤疮的认识历史悠久,本文结合西医对痤疮发病的认识,通过"性激素水平变化与中医肾之间的关系"以及"皮脂腺分泌异常与中医脾胃之间的关系"探讨痤疮西医主要发病机制与中医"...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对痤疮的认识历史悠久,本文结合西医对痤疮发病的认识,通过"性激素水平变化与中医肾之间的关系"以及"皮脂腺分泌异常与中医脾胃之间的关系"探讨痤疮西医主要发病机制与中医"脾肾"的密切关系,认为"肾阴不足及脾胃运化失常"是痤疮发病关键病机所在;并从中医"五行学说"出发,结合痤疮发病特点,运用"生克制化"原理全面阐述"脾肾"在痤疮发病中的关键作用;最后从中医病机学说入手,强调"疾病病机"的重要性,认为"脾肾同病"是痤疮发病关键病机,并提出从脾肾论治痤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从脾肾论治 “先后天同病” “先后天同
下载PDF
从脾肾论治肥胖相关性肾病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成福 王小琴 +1 位作者 范为民 黄飞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2年第5期268-270,共3页
肥胖相关性肾病(obesity—related glomerulopa—thy,ORG)是Weisinger等在1974年首次报道。本病临床表现为肥胖、蛋白尿、高脂血症、高血压等,部分患者可缓慢进展至慢性肾功能不全。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诊断要点如下:①肾脏... 肥胖相关性肾病(obesity—related glomerulopa—thy,ORG)是Weisinger等在1974年首次报道。本病临床表现为肥胖、蛋白尿、高脂血症、高血压等,部分患者可缓慢进展至慢性肾功能不全。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诊断要点如下:①肾脏病变前存在明确肥胖,肥胖的定义为体重指数≥28kg/m^2和(或)腰围男性≥85cm或女性≥8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相关性 从脾肾论治 慢性功能不全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高脂血症 脏病变 体重指数
下载PDF
从脾肾论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汪四海 方朝晖 +6 位作者 赵进东 储俊 方舟 熊国慧 金力 叶霖 毕正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年第4期59-61,66,共4页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已成为骨折的一个重要病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存在着不良反应、不能耐受、疗效不确切等问题,中医从肾论治或从脾肾论治,初显疗效和优势,但是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其病因病机...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已成为骨折的一个重要病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存在着不良反应、不能耐受、疗效不确切等问题,中医从肾论治或从脾肾论治,初显疗效和优势,但是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其病因病机,通过循证医学手段统一其辨证分型;同时设计严谨的临床或动物实验以探索其作用机制,期待不久的将来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上取得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糖尿病 从脾肾论治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从脾肾论治慢性尿酸性肾病2则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耀琪 储水鑫 唐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7期637-638,共2页
慢性尿酸性肾病是指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于肾脏而引起的肾脏病变。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医药卫生状态的改善,其发病率逐年增多,以中老年男性发病率较高。因此,
关键词 慢性尿酸性 从脾肾论治 脏病变 高尿酸血症 尿酸盐沉积 中老年男性 卫生状态 饮食结构
下载PDF
从脾肾论治神经源性膀胱 被引量:5
11
作者 任亚锋 刘承梅 +1 位作者 王永福 宋琳琳 《中医研究》 2018年第2期11-12,共2页
《黄帝内经》的从脾肾论治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发展,该理论越来越多的运用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治疗。对从脾肾论治理论的相关文献、临床及试验研究进行整理,从从脾肾论治神经源性膀胱理论的形... 《黄帝内经》的从脾肾论治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发展,该理论越来越多的运用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治疗。对从脾肾论治理论的相关文献、临床及试验研究进行整理,从从脾肾论治神经源性膀胱理论的形成、神经源性膀胱目前的治疗现状和待解决问题、从脾肾论治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运用等方面,探讨目前从脾肾论治理论在神经源性膀胱中的运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从脾肾论治理论 探讨
下载PDF
小儿单纯性血尿从脾肾论治心得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登洲 韩培英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9-60,共2页
通过长期临床观察 ,认为小儿单纯性血尿的病机在于脾气虚弱、肾阴亏损、脾肾两虚三个方面。在临床辨证中应详察细辨 ,才能准确指导遣药组方 。
关键词 小儿 单纯性血尿 中医 病机 从脾肾论治 益气止血法 滋阴补止血法 双补敛血法
下载PDF
浅谈从脾肾论治再生障碍性贫血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文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11期642-642,共1页
关键词 从脾肾论治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从脾肾论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食欲不振 被引量:2
14
作者 毛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4-495,共2页
食欲不振中医称纳呆或纳少,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之一.食欲不振使患者营养摄入严重不足、体力恢复延缓,导致患者不能很好耐受化疗,对治疗的依从性不佳,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对治疗丧失信心,最终影响临床疗效.笔... 食欲不振中医称纳呆或纳少,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之一.食欲不振使患者营养摄入严重不足、体力恢复延缓,导致患者不能很好耐受化疗,对治疗的依从性不佳,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对治疗丧失信心,最终影响临床疗效.笔者根据《内经》:"肾为胃之关"的论述,采用脾肾双补法改善肿瘤化疗后食欲不振,效果满意.肿瘤的形成多数医家认为是"因虚而发".正气虚弱,责之于脏腑,不外脾肾.肿瘤形成的基础为脏腑虚损,尤以脾肾不足为主.现结合临床经验,探讨从脾肾论治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食欲不振治疗的指导作用.说明从脾肾论治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食欲不振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脾肾论治 恶性肿瘤 化疗 食欲不振
下载PDF
从脾肾论治痛风63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安富 夏良佳 王忠志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4期158-159,共2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目前西医对于此病虽有确切疗效,但难于根治,复发率高,且副作用较大。笔者从治本出发,以运脾除湿、益肾化气法治疗痛风63例,对改善症状、降低及控制血尿酸水平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痛风 从脾肾论治
下载PDF
孙玉信教授从脾肾论治30年全身体臭验案1则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亚辉 柴小涵 高青 《国医论坛》 2017年第6期55-55,共1页
体臭,一般教材称为体气,是身体散发出臭气的一种皮肤病,发于腋下的称为"腋臭",即人们常说的"狐臭";发于足部者称为"足臭"[1]。腋臭、狐臭均为常见性疾病,而本文所说的体臭病是指全身散发臭味的一种疾病,临床十分罕见。孙玉信教授... 体臭,一般教材称为体气,是身体散发出臭气的一种皮肤病,发于腋下的称为"腋臭",即人们常说的"狐臭";发于足部者称为"足臭"[1]。腋臭、狐臭均为常见性疾病,而本文所说的体臭病是指全身散发臭味的一种疾病,临床十分罕见。孙玉信教授系河南省首届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临床致力于疑难杂病的辨证治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孙师从脾肾论治的体臭验案1则整理如下,以飨同道。张某,男,49岁,2013年2月6日初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臭 从脾肾论治 芳香药 验案
下载PDF
胡国华从脾肾论治滑胎经验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海霞 朱春兰 《河南中医》 2020年第1期65-68,共4页
胡国华教授认为滑胎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脾肾不足,以虚为主,母体冲任虚损,不能固摄胎元,以致胎元不健而堕,治疗从脾肾论治,提出以健脾补肾安胎为治疗大法,临床收效颇显。胡教授诊治滑胎经验:孕前培本,调经助孕;孕后防治,健脾固肾安胎;心神... 胡国华教授认为滑胎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脾肾不足,以虚为主,母体冲任虚损,不能固摄胎元,以致胎元不健而堕,治疗从脾肾论治,提出以健脾补肾安胎为治疗大法,临床收效颇显。胡教授诊治滑胎经验:孕前培本,调经助孕;孕后防治,健脾固肾安胎;心神同治,助孕安胎。另外,胡教授推崇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胎 复发性流产 从脾肾论治 胡国华
下载PDF
从五运六气浅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从脾肾论治” 被引量:3
18
作者 陶银 蒋开平 +1 位作者 李建鸿 胡洪涛 《中医药通报》 2011年第4期29-31,共3页
目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治疗尚无有效的疗法。中医多亿脏腑辨证施治和辨病用药为主,未能因人、因地、因时综合考虑。本文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从五运六气角度出发,探索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以及与本病密切相关的脏腑(脾... 目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治疗尚无有效的疗法。中医多亿脏腑辨证施治和辨病用药为主,未能因人、因地、因时综合考虑。本文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从五运六气角度出发,探索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以及与本病密切相关的脏腑(脾肾),提出少阳、太阴主膜原,先有湿邪内伏太阴,外邪引动,导致发病;并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运六气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从脾肾论治
下载PDF
从脾肾论治痛风性肾病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雪楠 董志刚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4期53-54,共2页
痛风性肾病属"痹症""历节病"等范畴,与脾肾不足、痰瘀湿浊密切相关,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脾肾亏虚是致病之本,痰瘀湿浊是致病之标,当从脾肾论治。健脾则脾之运化升清功能正常,水谷得以化生精液,湿浊之邪难以生成;补... 痛风性肾病属"痹症""历节病"等范畴,与脾肾不足、痰瘀湿浊密切相关,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脾肾亏虚是致病之本,痰瘀湿浊是致病之标,当从脾肾论治。健脾则脾之运化升清功能正常,水谷得以化生精液,湿浊之邪难以生成;补肾能使肾藏精、主水、分清泌浊功能正常,精微物质得以保留,湿浊之邪得以排泄;化痰祛湿,泄浊通络,活血化瘀,经脉流畅,则痰瘀湿浊之邪不能滞留为害。急性发作期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明显加剧,邪气实,以风湿热痹及风寒湿痹为主,方选二陈汤;慢性稳定期正虚邪恋,脾肾虚衰为主,方选温脾汤。临症辨证加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 从脾肾论治 功能损害 二陈汤 不足 痰瘀湿浊 中医药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从脾肾论治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钱先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2年第6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从脾肾论治 发病机理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