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初说法图与法身信仰——初说法从释迦到卢舍那的转变
被引量:
5
1
作者
殷光明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5,共11页
在佛教史上,以释迦的入灭为契机,佛陀被认为不仅是历史的存在,而且是法理永存的体现。信徒对法轮常转、佛法永存的期待,成为法身思想之先导,而表现释迦如来初说法的初转法轮图,也就承载着法身如来的理念,成为超越时空的法身如来像之母...
在佛教史上,以释迦的入灭为契机,佛陀被认为不仅是历史的存在,而且是法理永存的体现。信徒对法轮常转、佛法永存的期待,成为法身思想之先导,而表现释迦如来初说法的初转法轮图,也就承载着法身如来的理念,成为超越时空的法身如来像之母胎。作者通过初转法轮图像的发展和演变,论证了法身佛从释迦到卢舍那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说法图
法身信仰
从释迦到卢舍那的转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释迦三尊到华严三圣的图像转变看大乘菩萨思想的发展
被引量:
15
2
作者
殷光明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0,共10页
随着大乘菩萨思想在我国的发展,犍陀罗时期作为主流题材的释迦与弥勒、观音组合的三尊像,发展成为卢舍那(释迦)与文殊、普贤组合的华严三圣像。这一造像题材的发展、变化,既有经典义理的主导,也有一定时期佛教思潮和流派的影响,还有佛...
随着大乘菩萨思想在我国的发展,犍陀罗时期作为主流题材的释迦与弥勒、观音组合的三尊像,发展成为卢舍那(释迦)与文殊、普贤组合的华严三圣像。这一造像题材的发展、变化,既有经典义理的主导,也有一定时期佛教思潮和流派的影响,还有佛教图像艺术自身的演变与发展,作者对此作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迦
三尊
华严三圣
图像
转变
大乘菩萨思想的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卢舍那示现三重本末成道——莫高窟第36窟三幅说法图新解
被引量:
1
3
作者
梁尉英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16,共8页
卢舍那示现三重本末成道——莫高窟第36窟三幅说法图新解梁尉英第36窟位于莫高窟中区第一层,实际上就是第35窟的前室。第35窟是唐窟,经西夏重修,第36窟是五代所重修。①敦煌遗书P.3564《莫高窟功德记》记载了五代重...
卢舍那示现三重本末成道——莫高窟第36窟三幅说法图新解梁尉英第36窟位于莫高窟中区第一层,实际上就是第35窟的前室。第35窟是唐窟,经西夏重修,第36窟是五代所重修。①敦煌遗书P.3564《莫高窟功德记》记载了五代重修第36窟事,此次重修的功德主是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舍那
佛
释迦
佛
敦煌莫高窟
莲花
“本”
菩提树
《大正藏》
示现
天台宗
毗卢遮那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邂逅四川石窟之美
4
《廉政瞭望》
2024年第13期29-30,共2页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广元市利州区工农镇千佛社区嘉陵江左岸,整个造像分布在南至石柜阁、北至窟区界墙长388米的山崖上。现存龛窟950余龛,共计尊像7900余尊。造像始凿于北魏晚期,主要开凿于北朝至唐代,唐代最为兴盛,五代、宋、元、...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广元市利州区工农镇千佛社区嘉陵江左岸,整个造像分布在南至石柜阁、北至窟区界墙长388米的山崖上。现存龛窟950余龛,共计尊像7900余尊。造像始凿于北魏晚期,主要开凿于北朝至唐代,唐代最为兴盛,五代、宋、元、清时期主要为妆彩。主要题材有阿弥陀佛、卢舍那佛、释迦佛、菩萨像等,题材极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像
卢舍那
佛
阿弥陀佛
石窟
石柜阁
菩萨像
嘉陵江
释迦
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说法图与法身信仰——初说法从释迦到卢舍那的转变
被引量:
5
1
作者
殷光明
机构
敦煌研究院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5,共11页
文摘
在佛教史上,以释迦的入灭为契机,佛陀被认为不仅是历史的存在,而且是法理永存的体现。信徒对法轮常转、佛法永存的期待,成为法身思想之先导,而表现释迦如来初说法的初转法轮图,也就承载着法身如来的理念,成为超越时空的法身如来像之母胎。作者通过初转法轮图像的发展和演变,论证了法身佛从释迦到卢舍那的转变。
关键词
初说法图
法身信仰
从释迦到卢舍那的转变
分类号
K87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B949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释迦三尊到华严三圣的图像转变看大乘菩萨思想的发展
被引量:
15
2
作者
殷光明
机构
敦煌研究院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0,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敦煌石窟中的华严图像研究"(10XKG0005)
文摘
随着大乘菩萨思想在我国的发展,犍陀罗时期作为主流题材的释迦与弥勒、观音组合的三尊像,发展成为卢舍那(释迦)与文殊、普贤组合的华严三圣像。这一造像题材的发展、变化,既有经典义理的主导,也有一定时期佛教思潮和流派的影响,还有佛教图像艺术自身的演变与发展,作者对此作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释迦
三尊
华严三圣
图像
转变
大乘菩萨思想的发展
Keywords
Shakyamuni with Manjushri and Samantabhadra
Vairochana in the center with Samantabhadra and Manjushri
The Transition of the form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elementary teachings of Mahayana school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卢舍那示现三重本末成道——莫高窟第36窟三幅说法图新解
被引量:
1
3
作者
梁尉英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16,共8页
文摘
卢舍那示现三重本末成道——莫高窟第36窟三幅说法图新解梁尉英第36窟位于莫高窟中区第一层,实际上就是第35窟的前室。第35窟是唐窟,经西夏重修,第36窟是五代所重修。①敦煌遗书P.3564《莫高窟功德记》记载了五代重修第36窟事,此次重修的功德主是唐...
关键词
卢舍那
佛
释迦
佛
敦煌莫高窟
莲花
“本”
菩提树
《大正藏》
示现
天台宗
毗卢遮那佛
分类号
K879.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邂逅四川石窟之美
4
出处
《廉政瞭望》
2024年第13期29-30,共2页
文摘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广元市利州区工农镇千佛社区嘉陵江左岸,整个造像分布在南至石柜阁、北至窟区界墙长388米的山崖上。现存龛窟950余龛,共计尊像7900余尊。造像始凿于北魏晚期,主要开凿于北朝至唐代,唐代最为兴盛,五代、宋、元、清时期主要为妆彩。主要题材有阿弥陀佛、卢舍那佛、释迦佛、菩萨像等,题材极为丰富。
关键词
尊像
卢舍那
佛
阿弥陀佛
石窟
石柜阁
菩萨像
嘉陵江
释迦
佛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初说法图与法身信仰——初说法从释迦到卢舍那的转变
殷光明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释迦三尊到华严三圣的图像转变看大乘菩萨思想的发展
殷光明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卢舍那示现三重本末成道——莫高窟第36窟三幅说法图新解
梁尉英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邂逅四川石窟之美
《廉政瞭望》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