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C对β-伴大豆球蛋白诱导的仔猪肠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夏江英 杨菊 +4 位作者 宋天浩 庞莲凤 叶婷 任志华 邓俊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17-2025,共9页
为分析不同浓度维生素C(vitamin C,V_(C))对β-伴大豆球蛋白(7S)诱导的仔猪肠上皮细胞(IPEC-J2)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取对数生长期的IPEC-J2用于试验,随机分为对照组、7S模型组(5 mg·mL^(-1)7S)和V_(C)(25、50、100、200、400、600... 为分析不同浓度维生素C(vitamin C,V_(C))对β-伴大豆球蛋白(7S)诱导的仔猪肠上皮细胞(IPEC-J2)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取对数生长期的IPEC-J2用于试验,随机分为对照组、7S模型组(5 mg·mL^(-1)7S)和V_(C)(25、50、100、200、400、600、800、1000μmol·L^(-1))保护组。细胞培养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LDH、ALP、DAO、IFABP1含量和IL-1β、IL-6、TNF-α、IL-4、IL-10的分泌水平,用qRT-PCR法检测IL-1β、IL-6、TNF-α、IL-4和IL-10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7S可显著(P<0.01)降低IPEC-J2活力、破坏细胞膜完整性,上调细胞促炎性因子和下调抗炎因子的产生;与7S模型组相比,同时添加7S和V_(C)的试验组细胞活力增加,细胞上清液中LDH、ALP、DAO、IFABP1含量显著(P<0.01)降低,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分泌水平降低,抗炎因子IL-4和IL-10的分泌水平升高。因此,不同浓度V_(C)均可保护由7S诱导引起的仔猪肠上皮细胞损伤,100μmol·L^(-1) V_(C)的修复和保护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Β-伴大豆球蛋白 仔猪肠上皮细胞 膜完整性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体外氧化应激仔猪肠上皮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胡胜兰 肖昊 +2 位作者 王丽 黄琳 蒋宗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699-6708,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揭示大豆异黄酮对氧化应激条件下仔猪肠上皮细胞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在FeSO_(4)/H_(2)O_(2)建立仔猪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大豆异黄酮处理48 h后,测定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免疫细... 本试验旨在揭示大豆异黄酮对氧化应激条件下仔猪肠上皮细胞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在FeSO_(4)/H_(2)O_(2)建立仔猪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大豆异黄酮处理48 h后,测定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免疫细胞因子分泌以及相关信号通路。试验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和氧化对照组。结果表明:与氧化对照组相比,添加10~40μmol/L大豆异黄酮后显著提高了细胞增殖率(P<0.05),显著降低了细胞凋亡率(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氧化处理显著提高了细胞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细胞内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P <0.05);10~80μmol/L大豆异黄酮组细胞内TNF-α含量显著低于氧化对照组(P<0.05);此外,氧化处理提高了细胞内核因子-κB(NF-κB)含量和Jun N-末端蛋白激酶(JNK)活性。添加20μmol/L大豆异黄酮对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NF-κB蛋白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综上所述,添加大豆异黄酮可提高体外氧化应激仔猪肠上皮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并通过调控NF-κB和JNK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仔猪肠上皮细胞 抗氧化 炎症反应 信号通路
下载PDF
硫酸小檗碱对猪轮状病毒感染的IPEC-J2中TGF-β_1、EGFR、EGF、IGF_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徐环叶 李妹玲 +7 位作者 陈立功 王丽叶 孟利佳 崔欢 张诚 白晓 王迎春 董世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83-2291,共9页
利用猪轮状病毒(PoRV)感染仔猪肠黏膜上皮细胞(IPEC-J2)建立损伤模型,研究硫酸小檗碱(BS)对PoRV感染的IPEC-J2中TGF-β_1、EGFR、EGF、IGF_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构建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的重组质粒,绘制荧光标准曲线,采用实时荧光定... 利用猪轮状病毒(PoRV)感染仔猪肠黏膜上皮细胞(IPEC-J2)建立损伤模型,研究硫酸小檗碱(BS)对PoRV感染的IPEC-J2中TGF-β_1、EGFR、EGF、IGF_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构建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的重组质粒,绘制荧光标准曲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BS对PoRV感染的IPEC-J2中TGF-β_1、EGFR、EGF、IGF_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PoRV能够显著引起IPEC-J2变性和坏死脱落,用BS药物组的IPEC-J2则生长基本良好;同时计算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各因子mRNA表达的差异倍数,显示BS有促进病毒损伤IPEC-J2中TGF-β_1和EGFR mRNA表达,抑制EGF和IGF_1mRNA表达的作用。可见在肠黏膜细胞损伤修复过程中,BS能够显著促进TGF-β_1和EGFR基因表达,但是抑制EGF和IGF_1基因表达,表明BS对各细胞因子在修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时间存在明显差异。BS可能通过调节损伤的肠黏膜上皮细胞修复因子的基因表达,进而调控肠上皮细胞的增殖、转化,对受损肠黏膜起到保护和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小檗碱 仔猪黏膜上皮细胞 猪轮状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TGF-β1 EGFR EGF IGF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