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凤兮凤兮何去来——从《论语》看孔子的仕隐情结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孟庆茹
-
机构
北华大学师范人文学院
-
出处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1-14,共4页
-
文摘
《论语》记载了孔子对隐逸问题的深刻思考。孔子的基本仕隐观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但救世精神及仁政理想又使孔子突破其仕隐观的束缚,积极求仕。最后,孔子在理想成空的情况下怀道归隐。使孔子实现从仕到隐这一人生转折的是中庸思想,仕隐情结伴随孔子的一生。
-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仕隐情结
道
周礼
仁政
-
Keywords
LunYu'
Confucius
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of withdrawing from official career
Tao
Benevolent government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苦痛中的抉择——仕隐情结在苏轼词作中的情感转化
- 2
-
-
作者
孔现红
-
机构
淮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24-27,共4页
-
文摘
苏轼的一生中始终交织着强烈的入世精神与浓郁的归隐情怀。在其词作中,可以感受到仕与隐的矛盾冲突在苏轼内心世界的激荡。同时也能从中读出苏轼内心仕与隐的情感转化的流程:由杭州通判时的“致君尧舜”发展到密州时的旷达、洒脱;再到黄州时的乐观、超脱;居惠州、儋州时的自在适性。苏轼将儒家入世哲学与释道出世精神相融合,成为调和仕宦和退隐矛盾的典范。
-
关键词
仕隐情结
情感转化
入世
旷达
超脱
-
Keywords
feeling of being an offician or being a hermit
feeling transition
to be an offician
broad- minded
unconventional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王绩仕隐情结新解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海燕
-
机构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
出处
《求索》
CSSCI
2012年第2期188-190,184,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CZW02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08JC751002)
+1 种基金
北京市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北方工业大学科研启动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王绩少年时代所倾慕的陶渊明和公孙弘成为促成他仕隐情结的关键因素。陶渊明代表的是王绩的自然天性,公孙弘则是他的世俗理想。王绩一生三仕三隐,显示了其自然天性与世俗理想的冲突。王绩最终成了陶渊明式的隐士,因而公孙弘式的抱负就成了他永远的隐忧。
-
关键词
王绩
陶渊明
公孙弘
仕隐情结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