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高考改革选科的自我—他人决策差异:责任感的中介作用
1
作者 张湘一 刘玉佩 +1 位作者 陈锡友 丁道群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24年第3期57-67,共11页
以X省Y市4所普通高中的883名高一学生为对象,考察新高考改革选科中是否存在自我—他人决策差异,以及责任感在这一差异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新高考改革选科中存在自我—他人决策差异,责任感在这一差异中起着中介作用;相较于为自我选科... 以X省Y市4所普通高中的883名高一学生为对象,考察新高考改革选科中是否存在自我—他人决策差异,以及责任感在这一差异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新高考改革选科中存在自我—他人决策差异,责任感在这一差异中起着中介作用;相较于为自我选科,学生为他人选科时感知到的责任感较小,更倾向于为他人选择高兴趣—高难度的科目;学生自我选科时感知到的责任感较大,更倾向于为自己选择低兴趣—低难度的科目。因此,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和家长应深入了解高中生选科现状,树立“远景性”的选科导向,重视学生兴趣与潜能的发掘;科学认识选科责任,各方协同,助力学生合理选科;正视自我—他人选科差异,聚力优化选科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自我—他人决策差异 高考选科 调节聚焦理论 责任感
下载PDF
自我-他人决策差异:问题、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34
2
作者 刘永芳 王鹏 +3 位作者 庄锦英 钟俊 孙庆洲 刘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0-587,共8页
目前关于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研究在采用的任务、得到的发现及理论解释上均存在诸多矛盾或不一致的地方,且缺乏对此种现象深层心理机制的探讨。虽然一些研究者试图用心理距离假设来解释相关结果,但由于对心理距离的实验操纵过于简单,难... 目前关于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研究在采用的任务、得到的发现及理论解释上均存在诸多矛盾或不一致的地方,且缺乏对此种现象深层心理机制的探讨。虽然一些研究者试图用心理距离假设来解释相关结果,但由于对心理距离的实验操纵过于简单,难以形成解释力较强的理论模型。近年来我们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得失情境下自我-他人决策差异存在不对称性;直接操纵心理距离比操纵决策者角色和社会距离对诱发自我-他人决策差异更有效;决策者个体的自尊水平影响自我-他人决策差异。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自我-他人心理距离的本质、决策者角色转换引起的心理距离变化及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脑机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他人决策差异 风险偏好 心理距离 决策者角色 社会距离
下载PDF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自我-他人决策的理性差异及其机制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翠翠 陈彬 +2 位作者 刘磊鑫 原献学 汪祚军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79-885,共7页
生活充满抉择,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人们常需寻求他人建议,抑或直接请他人代己决策。诸多研究探讨了自我决策、向他人建议,以及代他人决策之间的差异。探究这种差异的动因之一在于考察何种条件下的决策更优或更"理性"。以往研... 生活充满抉择,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人们常需寻求他人建议,抑或直接请他人代己决策。诸多研究探讨了自我决策、向他人建议,以及代他人决策之间的差异。探究这种差异的动因之一在于考察何种条件下的决策更优或更"理性"。以往研究表明,自我决策或他人决策(向他人建议或代他人决策)均有可能更易违背理性决策原则,隐含着他人决策优于自我决策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传统智慧有一定的边界条件。研究者一般从认知(建构水平理论)、情绪(类型和卷入度),以及动机(调节聚焦理论)三种视角对自我-他人决策差异进行解释。本文作者提出基于理由的决策(reason-based account)假设来解释自我-他人决策在理性程度上的差异。未来研究可从决策过程及脑机制上深入考察自我-他人决策差异及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他人决策 风险偏好 决策偏差 建构水平理论 调节聚焦理论
下载PDF
异性交友决策任务上为不同心理距离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葳 刘永芳 +2 位作者 孙庆洲 胡启旭 刘毅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80-1590,共11页
使用中国文化背景下修订的Beisswanger等人的异性交友决策问卷,采用2种方法操纵自我-他人心理距离,考察了男女大学生在后果严重性不同的异性交友决策任务上为不同心理距离他人决策风险偏好的差异。实验1发现,被试为具体和笼统他人决策... 使用中国文化背景下修订的Beisswanger等人的异性交友决策问卷,采用2种方法操纵自我-他人心理距离,考察了男女大学生在后果严重性不同的异性交友决策任务上为不同心理距离他人决策风险偏好的差异。实验1发现,被试为具体和笼统他人决策时的风险偏好无显著差异,在后果不严重任务上比后果严重任务上更冒险,男性比女性更冒险。心理距离与决策者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男性为具体他人决策更冒险,而女性为笼统他人决策更冒险。实验2发现,被试为不相似他人比为相似他人决策更冒险,在后果不严重任务上比在后果严重任务上更冒险,男性比女性更冒险。后果严重性与决策者性别交互作用显著:男性在后果严重和不严重任务上的风险偏好无显著差异,而女性在后果不严重任务上比后果严重任务上更冒险。综合两个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相对于具体和笼统他人的区分而言,相似和不相似他人的区分是一种更加稳定和有效的区分自我-他人心理距离的方法。结合相关研究及理论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交友决策 自我-他人决策差异 心理距离 后果严重性 性别
下载PDF
解释水平视角下的自己-他人决策差异 被引量:94
5
作者 徐惊蛰 谢晓非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20,共10页
研究基于解释水平理论,考察自己决策和为他人提供建议是否存在认知和偏好上的差异。实验一采用2(自己决策/为他人建议)×2(价值:高/低)×2(可行性:高/低)被试间设计,165名被试代表自己或他人评价选项的吸引力。实验二采用3... 研究基于解释水平理论,考察自己决策和为他人提供建议是否存在认知和偏好上的差异。实验一采用2(自己决策/为他人建议)×2(价值:高/低)×2(可行性:高/低)被试间设计,165名被试代表自己或他人评价选项的吸引力。实验二采用3×2混合设计,81名被试代表自己、相似或不相似他人,为"高价值-低可行"和"低价值-高可行"两选项出价。结果支持了"自己-他人决策差异":自己决策比为他人提建议在更大程度上受可行性高低的影响,更为偏爱可行性高的选项;人际相似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上述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水平理论 自己-他人决策差异 建议者 人际相似性
下载PDF
解释水平导致的自己–他人决策差异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慧 陆静怡 谢晓非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4-1132,共9页
对自己–他人决策差异的现象进行综述,并从认知差异的角度整合自己–他人决策差异的原因,提出为自己和为他人决策时,决策者对决策问题的解释水平存在差异,前者采用低解释水平表征决策问题,后者则采用高解释水平。这一认知方式的差异进... 对自己–他人决策差异的现象进行综述,并从认知差异的角度整合自己–他人决策差异的原因,提出为自己和为他人决策时,决策者对决策问题的解释水平存在差异,前者采用低解释水平表征决策问题,后者则采用高解释水平。这一认知方式的差异进而导致相异的决策结果。意识到自己–他人决策差异及其原因既能加深对有限理性的理解,又有助于在实际决策中避免或利用这些差异,从而做出最佳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己–他人决策差异 认知差异 解释水平 损益的心理权重 有限理性
下载PDF
负折扣现象:跨期决策中的自我-他人决策差异 被引量:6
7
作者 孙红月 崔丽莹 李丹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70-976,共7页
负折扣现象作为一种违背时间折扣假定的现象越来越多地引起研究者关注。本文通过两种指标考察了为自己决策和为他人决策在负折扣现象上的差异。实验1运用二择一选择范式考察人们在为自己决策和为他人决策时对于何时发生负性事件的时间... 负折扣现象作为一种违背时间折扣假定的现象越来越多地引起研究者关注。本文通过两种指标考察了为自己决策和为他人决策在负折扣现象上的差异。实验1运用二择一选择范式考察人们在为自己决策和为他人决策时对于何时发生负性事件的时间偏好。结果发现,相比较于为他人决策,为自己决策时被试更倾向于选择早些发生负性事件,即更容易产生负折扣现象。实验2运用测量时间折扣率的经典范式考察了人们在为自己决策和为他人决策时的时间折扣率。结果发现,为自己决策时比为他人决策时的时间折扣率更小,更容易出现负折扣率。总体结果表明,为自己决策比为他人决策更容易出现负折扣现象。从情绪卷入的角度看,我们推测,为自己决策时由于更多的预期负性情绪卷入,从而导致更容易产生负折扣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折扣现象 预期负性情绪 情绪卷入 为自己决策 他人决策
下载PDF
高中生选科的自我-他人决策差异:预期内疚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湘一 韩梦琳 +2 位作者 周灿 陈锡友 丁道群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35-642,共8页
本研究首次探讨高中生选科的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结果发现:(1)当科目难度与兴趣存在冲突时,个体倾向于为自己选择低难度低兴趣科目,而为他人选择高难度高兴趣科目;(2)自我-他人决策差异存在程度效应:为近的社会距离他人(朋友)选科时自我... 本研究首次探讨高中生选科的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结果发现:(1)当科目难度与兴趣存在冲突时,个体倾向于为自己选择低难度低兴趣科目,而为他人选择高难度高兴趣科目;(2)自我-他人决策差异存在程度效应:为近的社会距离他人(朋友)选科时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缩小;(3)预期内疚在高中生选科的自我-他人决策差异中起中介作用:相较于为自己选科,为陌生人选择低难度低兴趣科目诱发更高的预期内疚,从而降低其为陌生人选择低难度低兴趣科目的偏好。这些发现拓展了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研究范畴,对家长、学校和教育咨询公司的选科指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他人决策差异 选科 高中生 预期内疚
下载PDF
得失不对称:跨期选择中自我-他人决策差异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湘一 邓磊 +2 位作者 喻寒兵 陈锡友 丁道群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7-673,共7页
采用跨期选择任务范式,考察得失情境下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结果发现:(1)为自己决策比为他人决策更偏好于选择即刻选项;(2)损失情境比获益情境下更偏好于选择即刻选项;(3)获益情境下为自己决策与为他人决策在选择即刻选项上不存在显著差... 采用跨期选择任务范式,考察得失情境下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结果发现:(1)为自己决策比为他人决策更偏好于选择即刻选项;(2)损失情境比获益情境下更偏好于选择即刻选项;(3)获益情境下为自己决策与为他人决策在选择即刻选项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损失情境下为自己决策比为他人决策更偏好于选择即刻选项,表明得失情境下自我-他人决策差异存在不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他人决策差异 跨期选择 获益 损失 责任规避假说
下载PDF
价值取向对自我他人决策时公平规范执行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邵峰 齐春辉 +1 位作者 张志超 张振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4-840,共7页
社会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自己和他人分配结果的一种稳定偏好,影响着个体对提议公平性的认知及规范执行。同时,自我-他人决策差异也是影响规范执行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尚不清楚价值取向和社会距离如何影响公平规范执行。本研究选取了20名... 社会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自己和他人分配结果的一种稳定偏好,影响着个体对提议公平性的认知及规范执行。同时,自我-他人决策差异也是影响规范执行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尚不清楚价值取向和社会距离如何影响公平规范执行。本研究选取了20名合作者和20名个人主义者,使用单次匿名最后通牒博弈任务,考察了资产分配情景中价值取向对自我-他人决策时公平规范执行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比自我决策条件,合作者在替他人决策时更多的接受不公平提议,而公平提议的接受率不受社会距离的调节;个人主义者的提议接受率则不受社会距离和提议类型的交互影响;(2)合作者替他人决策时的接受阈限显著高于自我决策,而个人主义者在自我决策和替他人决策时的接受阈限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价值取向能够调节自我-他人决策时,人们对不公平提议的规范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取向 自我-他人决策 规范执行 最后通牒博弈
下载PDF
自我—他人决策及得失框架对安于现状偏差的影响
11
作者 陈功香 邢梦瑶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79-83,共5页
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自我—他人决策和得失框架对外源和内源的安于现状偏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自我决策时存在外源的安于现状偏差,损失框架下存在内源的安于现状偏差。自我—他人决策对外源的安于现状有影响(即自我决策时比为他人... 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自我—他人决策和得失框架对外源和内源的安于现状偏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自我决策时存在外源的安于现状偏差,损失框架下存在内源的安于现状偏差。自我—他人决策对外源的安于现状有影响(即自我决策时比为他人决策时被试更倾向维持他人之前的选择或者由外部环境造成的默认选项),而得失框架对内源的安于现状有影响(即损失框架下比收益框架下被试更倾向维持自己之前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于现状偏差 自我-他人决策 框架效应 解释水平理论
下载PDF
损失情境中价值与可行性对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鲁帅 闵昌运 +1 位作者 邱俊杰 张锋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探讨损失情境中价值与可行性对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影响。方法:在金钱损失情境考察某高校大学生的决策行为,同时匹配性别、年龄等变量。结果:决策对象与价值交互作用显著(F=6.034,P<0.05),但可行性与决策对象交互作用不显著(F=0... 目的:探讨损失情境中价值与可行性对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影响。方法:在金钱损失情境考察某高校大学生的决策行为,同时匹配性别、年龄等变量。结果:决策对象与价值交互作用显著(F=6.034,P<0.05),但可行性与决策对象交互作用不显著(F=0.053,P>0.05)。结论:低价值条件下,相对于自我决策,为他人决策更倾向于接受止损方案;损失情境中为自我-他人决策差异不符合解释水平理论的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失情境 自我-他人决策 价值 可行性 解释水平理论
下载PDF
建议者选择及其中的自我—他人决策差异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修欣 王希 王晓明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年第2期112-120,共9页
基于社会认知的热情-能力模型,探讨了当面临高热情-低能力和高能力-低热情的建议者时,人们会如何选择以及这种选择中的自我-他人决策差异。实验1探讨为自己和为他人选择之间的差异;实验2探讨为自己和建议他人选择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 基于社会认知的热情-能力模型,探讨了当面临高热情-低能力和高能力-低热情的建议者时,人们会如何选择以及这种选择中的自我-他人决策差异。实验1探讨为自己和为他人选择之间的差异;实验2探讨为自己和建议他人选择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人们倾向为自己选择高热情-低能力建议者,为他人选择高能力-低热情建议者;(2)为自己选择和建议他人选择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人们在为自己选择时更看重热情维度,为他人选择时更看重能力维度;而为他人选择与建议他人选择可能是不同的心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议者选择 自我-他人决策差异 热情 能力
下载PDF
时间距离对自我–他人决策偏好的影响
14
作者 蔡滢 孙天义 《社会科学前沿》 2021年第8期2250-2259,共10页
解释水平理论认为,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在对事物进行表征时具有不同的解释水平,而这种解释水平的不同是由于觉察者和目标之间的心理距离不同。本研究选择了心理距离的其中一个维度——时间距离,并探究了在不同时间距离... 解释水平理论认为,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在对事物进行表征时具有不同的解释水平,而这种解释水平的不同是由于觉察者和目标之间的心理距离不同。本研究选择了心理距离的其中一个维度——时间距离,并探究了在不同时间距离和选项条件下,人们的决策是否存在认知偏好上的差异。实验一探究了时间距离对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影响,实验二验证了在不同时间距离下,人们决策对象的不同会使得人们对“价值”和“可行性”两个维度的偏好不同。结果发现,在不同时间距离下,为自己决策和为他人决策之间存在差异,同一选项在时间距离较远时会具有较小的吸引力;当价值和可行性发生冲突时,决策对象的不同会使得人们在“价值–可行性”两个维度上的偏好不同,为他人决策的被试会更注重选项的价值,并且时间距离的延长也会使得被试更注重价值高的选项。这表明,时间距离是影响自我–他人决策偏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他人决策差异 解释水平理论 时间距离 价值–可行性
下载PDF
为他人做决策:多维度心理机制与决策体验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陆静怡 尚雪松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45-1552,共8页
在管理咨询、代理投资等行业,甚至是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不可避免地需要为他人做决策。因此,探讨为他人决策者的决策规律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研究多关注为他人决策者的个人心理机制,忽视了人际心理机制;多关注决策结果,忽略了决... 在管理咨询、代理投资等行业,甚至是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不可避免地需要为他人做决策。因此,探讨为他人决策者的决策规律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研究多关注为他人决策者的个人心理机制,忽视了人际心理机制;多关注决策结果,忽略了决策体验。本项目拟探索(1)为他人决策者的个人与人际心理机制;(2)为他人决策者的决策体验的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如何受多维度心理机制的影响;(3)为他人决策者的个体差异如何影响多维度心理机制与决策体验。最终希望构建一个完整的关于为他人决策者的多维度心理机制与决策体验的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己–他人决策差异 社会决策 人际机制 决策体验 个体差异
下载PDF
就业焦虑和框架效应对自我和他人创业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段彩彬 周会 许晓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45-50,共6页
目的:考察就业焦虑和框架效应对自我和他人创业决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89名大四本科生为被试,采用2(就业焦虑:高、低)×2(框架效应:正、负)被试间设计,进行实验研究。结果:(1)自我决策时,低就业焦虑的被试比高就业焦虑的被试更... 目的:考察就业焦虑和框架效应对自我和他人创业决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89名大四本科生为被试,采用2(就业焦虑:高、低)×2(框架效应:正、负)被试间设计,进行实验研究。结果:(1)自我决策时,低就业焦虑的被试比高就业焦虑的被试更倾向于冒险创业(F=234.548,p<0.01),负性框架下的被试比正性框架下的被试更倾向于冒险创业(F=20.532,p<0.01);(2)他人决策时,高、低就业焦虑(F=20.532,p<0.01)和正性、负性框架下(F=1.406,p=0.237)的被试均倾向于冒险创业。结论:就业焦虑和框架效应对自我和他人创业决策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焦虑 框架效应 创业决策 自我决策 他人决策
下载PDF
参照群体和信息可信性对大学生自我—预期他人消费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晓明 朱泓 杨昭宁 《心理研究》 2014年第1期67-71,共5页
以24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3×2×2混合设计,探讨不同参照群体和信息可信性高低对大学生自我—预期他人消费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1)信息可信性主效应显著,被试倾向于选择信息可信性高的消费品。(2)决策者角色主效应显著,预期... 以24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3×2×2混合设计,探讨不同参照群体和信息可信性高低对大学生自我—预期他人消费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1)信息可信性主效应显著,被试倾向于选择信息可信性高的消费品。(2)决策者角色主效应显著,预期他人消费决策时比自我决策时,被试更倾向于选择购买消费品。(3)参照群体和信息可信性的交互作用显著,在高信息可信性下参照群体的选择差异显著,被试更易参照知己好友而选择购买。(4)参照群体、决策者角色和高信息可信性的交互作用显著,在高信息可信性和参照群体一定情况下,预期他人决策比自我决策更愿购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照群体 信息可信性 自我一预期他人决策 大学生消费决策
下载PDF
医疗情境中的年龄与自我他人决策差异
18
作者 杜秀芳 陈瑶瑶 任玉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在医疗情境中,年轻人和老年人为不同角色决策时的差异。方法:采用2(年龄:年轻人、老年人)×3(生命质量权重:高、中、低)×3(决策角色:陌生人、亲人、自我)的混合实验设计。因变量为被试对两个质量调整生命年基本相等,... 目的:探讨在医疗情境中,年轻人和老年人为不同角色决策时的差异。方法:采用2(年龄:年轻人、老年人)×3(生命质量权重:高、中、低)×3(决策角色:陌生人、亲人、自我)的混合实验设计。因变量为被试对两个质量调整生命年基本相等,但生命质量权重和生命长度不同的方案的选择倾向性。结果:与生命质量高长度短的选项相比,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生命质量低但长度长的选项;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为自己决策时更倾向于选择生命质量高长度短的选项,而为亲人和为陌生他人决策时都倾向于选择生命质量低但长度长的选项。结论:在医疗决策过程中决策者会权衡生命质量与生命长度,为自己和为他人决策时分别赋予生命质量和生命长度不同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决策 自我他人决策 质量调整生命年
原文传递
社会规范对自我他人风险决策差异的影响
19
作者 朱亿萧 闫巩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03-706,共4页
目的探讨社会规范在自我他人风险决策差异中的作用,并以此解释前人在自我他人风险决策差异中的不一致结果。方法以68名北京某大学在校学生为被试,采用2(决策对象:给自己做决策,给他人做决策)×2(决策类型:做冒险决策不违背社会规范... 目的探讨社会规范在自我他人风险决策差异中的作用,并以此解释前人在自我他人风险决策差异中的不一致结果。方法以68名北京某大学在校学生为被试,采用2(决策对象:给自己做决策,给他人做决策)×2(决策类型:做冒险决策不违背社会规范,做冒险决策违背社会规范)两因素被试内设计,通过操纵不同的决策情境,来观察被试决策的冒险程度以及反应时的差异。结果对于决策结果,决策类型主效应显著,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做决策更加冒险(P<0.01),决策类型和决策对象交互作用显著(P<0.01)。对于决策反应时,决策对象主效应显著(P<0.05),给自己做决策时所用时间更短,决策对象和决策类型交互作用显著(P<0.05)。结论 1在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给他人做决策更加冒险。2给他人做决策时被试更加谨慎,特别是在违背规范的条件下,给他人做决策的时间更长。社会规范可以解释前人研究中自我他人风险决策差异中结果不一致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他人决策 风险决策 社会规范
下载PDF
社会价值取向对自我-他人风险决策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银玲 虞祯 买晓琴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95-908,共14页
以往关于为自己和代他人决策的冒险行为研究结果不一致,这可能是因为以往的研究没有考虑决策情境和决策者人际特质等因素对于决策行为的影响。社会价值取向(social value orientation,SVO)是一种典型的人际特质,是个体在对自我和他人资... 以往关于为自己和代他人决策的冒险行为研究结果不一致,这可能是因为以往的研究没有考虑决策情境和决策者人际特质等因素对于决策行为的影响。社会价值取向(social value orientation,SVO)是一种典型的人际特质,是个体在对自我和他人资源分配时所表现出的社会偏好,通常分为亲社会者和亲自我者。为探究SVO对自我-他人风险决策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为自己和陌生人分别完成多轮混合赌博游戏的任务。结果发现亲自我比亲社会者代他人决策更冒险。用模型量化的损失厌恶和对潜在损失的敏感度部分中介了自我-他人风险决策差异,但只有对他人潜在损失的敏感度部分中介自我-他人决策的SVO效应。说明SVO会影响自我-他人风险决策,且该效应可以通过对他人利益的关心程度起作用,所以在自我-他人风险决策的研究中应将SVO这一决策者的人际特质因素考虑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决策 社会价值取向 自我-他人决策 损失厌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