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09
篇文章
<
1
2
…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日文化在自他动词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伟
田谧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2年第4期60-64,共5页
日语自他动词是日语语法中的一个难点,主要表现在汉语的两用动词和日语的对应自他动词的使用方法上。在表示"动作—结果"这一意义时,汉语通过两用动词与其宾语的顺序来表示;而日语却要使用两个具有对立概念的对应自他动词来...
日语自他动词是日语语法中的一个难点,主要表现在汉语的两用动词和日语的对应自他动词的使用方法上。在表示"动作—结果"这一意义时,汉语通过两用动词与其宾语的顺序来表示;而日语却要使用两个具有对立概念的对应自他动词来表示。两者既有对应关系,又极为相似,因此使用时常常出现误用现象。通过从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语言习惯及文化心理方面对其进行探析,发现两者不同的使用倾向及日语对应自他动词使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文化
日语教学
两用动词
对应自他动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语自·他动词的原型范畴化与非范畴化诠释
被引量:
3
2
作者
叶磊
钱露露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56,共4页
原型范畴化和非范畴化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相辅相成的重要概念。前者擅长于静态的语义描写,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实施日语动词的自·他属性辨别、他动性程度判断以及"动助关系"选择;后者则强调动态的个性研究,能够适应语言...
原型范畴化和非范畴化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相辅相成的重要概念。前者擅长于静态的语义描写,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实施日语动词的自·他属性辨别、他动性程度判断以及"动助关系"选择;后者则强调动态的个性研究,能够适应语言创新及变异需要,对个别"非理想"的语言事实进行合理阐释。原型范畴化和非范畴化的有机结合体现出了强大的理论优势和广泛的解释力,在纠正传统范畴观固有缺陷的同时也为我们在认知视角下开展动词研究开辟了新的空间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
范畴化
非范畴化
自动词
他动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语自他动词的语用功能及文化心理
被引量:
8
3
作者
朱宪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7-160,共4页
日语自动词与他动词的用法不仅是一个语法问题,而且还深受日本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通过从语用功能的差异对日语自他动词进行分析,将自他动词的语用功能划分为体恤功能、道歉功能和待遇表达,并指出日本人崇尚和敬畏自然的自然观、对他...
日语自动词与他动词的用法不仅是一个语法问题,而且还深受日本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通过从语用功能的差异对日语自他动词进行分析,将自他动词的语用功能划分为体恤功能、道歉功能和待遇表达,并指出日本人崇尚和敬畏自然的自然观、对他人的敬畏以及崇尚"和"的心理是左右日本人使用自动词与他动词的根本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词
他动词:语用功能
文化心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日自他动词使用倾向不同原因探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政华
李伟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0年第12期99-102,共4页
日语自他动词是日语语法中的一个难点。中国学习者在使用时常出现误用现象,主要表现在自他动词的使用倾向方面。中国学习者使用他动词的倾向较为明显,而日本人却对自动词较为青睐,这也是出现误用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日语自他动词与汉...
日语自他动词是日语语法中的一个难点。中国学习者在使用时常出现误用现象,主要表现在自他动词的使用倾向方面。中国学习者使用他动词的倾向较为明显,而日本人却对自动词较为青睐,这也是出现误用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日语自他动词与汉语的两用动词对比,从两国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分析出日语是领会型、"自动词"式表述、带有"なる"性格的静态语言;汉语是说服型、"他动词"式表述,带有"する"性格的动态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应自他动词
两用动词
使用倾向
中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常见日语可能表达的误用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姜春梅
李慧明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90-93,共4页
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运用日语"可能表现"时,往往出现过度使用的倾向,本文从日语和汉语可能表现的比较分析,将常出现的语法错误分为:主语为无情物时;谓语本身具有可能含义时;谓语是有对他动词时的三种,分析...
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运用日语"可能表现"时,往往出现过度使用的倾向,本文从日语和汉语可能表现的比较分析,将常出现的语法错误分为:主语为无情物时;谓语本身具有可能含义时;谓语是有对他动词时的三种,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表达
无情物
有对他动词
动补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语自他动词的差异及其与语态的关系
被引量:
3
6
作者
陈玉泉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89-94,共6页
日语中的自他动词数量众多,形态变化各异,难以区别,而且还与其他种种语法的使用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起来还有相当的难度。通过多种方法对自他动词的差异进行探讨,可以进一步阐述其与日语语态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日本语
自动词
他动词
自他动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语自他动词的研究史与新发展
被引量:
6
7
作者
朱立霞
《外语研究》
2003年第2期28-30,42,共4页
本文对自他动词分类的先行研究进行综合考察 ,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用原型理论进行日语自他动词研究的方法。
关键词
日语
自动词
他动词
原型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语使动句式和他动词句式的语用特征
被引量:
2
8
作者
傅冰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7,共4页
从语用的角度探讨日语使动句式和他动词句式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新视角。日语使动句式可以用来表示特殊事态,在表达上具有主观感情色彩,而他动词句式多表示一般事态或客观事实。日语使动句式的表达意图在于一方对另一方的促使作用,而他动...
从语用的角度探讨日语使动句式和他动词句式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新视角。日语使动句式可以用来表示特殊事态,在表达上具有主观感情色彩,而他动词句式多表示一般事态或客观事实。日语使动句式的表达意图在于一方对另一方的促使作用,而他动词句式的表达意图一般在于主体的动作、行为本身,或者叙述一个客观事实。另外,当主体和对象都表示人时,使动句式多包含两种事态,而他动词句式多包含一种事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
使动句式
他动词句式
特殊事态
一般事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当代汉语他动词的增长及其在香港社会中的表现
被引量:
2
9
作者
黄大方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5期69-78,共10页
现当代汉语他动词用法有日益增加的趋势,其根源在于汉语的语法体系使得汉字具有转类灵活性,其远因是近代汉语受到翻译和欧化的影响,近因则是标语口号以及传媒在某些特定场合(如电视屏幕、报刊标题等)为求用语简洁乃至两行对称工整...
现当代汉语他动词用法有日益增加的趋势,其根源在于汉语的语法体系使得汉字具有转类灵活性,其远因是近代汉语受到翻译和欧化的影响,近因则是标语口号以及传媒在某些特定场合(如电视屏幕、报刊标题等)为求用语简洁乃至两行对称工整所致。而受其影响,这种用法在其他场合也屡见不鲜。本文还引述了现当代汉语他动词用法增加趋势在香港双语双方言社会中的表现,并分析了这一趋势其它方面的一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他动词增长
香港表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语复合动词中自、他动词的结合方式
被引量:
2
10
作者
柳小花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530-532,共3页
对从《复合动词资料集》中抽取的400个复合动词样本进行分类统计的结果是:自动词+自动词、他动词十他动词这两类自他性一致的结合方式约占总数的2/3,自动词+他动词、他动词+自动词这两类自他性不一致的结合方式约占总数的1/3。通过分析...
对从《复合动词资料集》中抽取的400个复合动词样本进行分类统计的结果是:自动词+自动词、他动词十他动词这两类自他性一致的结合方式约占总数的2/3,自动词+他动词、他动词+自动词这两类自他性不一致的结合方式约占总数的1/3。通过分析自动词与他动词的句子结构解释4类结合方式如何结合成复合动词;并通过自动词的下位分类,将复合动词的4类自他结合方式进一步细化为7类结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动词
他动词
自动词
结合方式
分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动词和他动词的对比与区分
被引量:
3
11
作者
夏润亭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9-21,共3页
本文介绍了日语自动词和他动词的概念、区分及其意义 ,以及成对的自、他动词表示被动、可能、存续时的用法对比等。
关键词
自动词
他动词
主语
宾语
有情物
无情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语咖啡(20) 识别他动词和自动词的小技巧
被引量:
1
12
作者
赵平
吴琴
+1 位作者
田村恭平
赵含嫣(插图)
《日语知识》
2012年第6期25-26,共2页
日语动词可分类为“他动词/他动词”和“自动词/自动词”,其概念与汉语或英语“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近似。
关键词
自动词
他动词
日语
不及物动词
咖啡
技巧
识别
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日被动句表现异同探析
被引量:
3
13
作者
裴国栋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72-74,92,共4页
被动句是语言表达的一种重要的方式,由于语言构造的不同必然在使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汉日被动句在分类、结构等方面的有同也有异,了解这些有利于我们在汉日互译中正确把握、使用好被动句。
关键词
被动句
有情主语
无情主语
被动主语
他动词
自动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动词使役态与他动词的使用方法辨析
被引量:
1
14
作者
季红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112-113,117,共3页
他动词构成的句子不考虑客体本身(有情物)的意志,主体对其施行的是强制性动作。自动词使役态构成的句子其特点是,无论是在主体允许下还是命令下的行为,其责任等都在于客体本身。因此,我们可以把他动词与自动词使役态的差异看作是直接作...
他动词构成的句子不考虑客体本身(有情物)的意志,主体对其施行的是强制性动作。自动词使役态构成的句子其特点是,无论是在主体允许下还是命令下的行为,其责任等都在于客体本身。因此,我们可以把他动词与自动词使役态的差异看作是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的差异。他动词为直接作用,自动词使役态为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词使役态
他动词
使用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日语能力测试N2样题及解析(2)——言语知识(文字·语彙·文法)
被引量:
2
15
作者
刘子璇
张岩
《日语知识》
2010年第12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のだ
句子
意思
选项
他动词
玩具
N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语被动句用法辨析
被引量:
1
16
作者
陈玉泉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61-64,共4页
日语被动句是日语语言中最重要的六大语态之一。其用法貌似简单易懂,实则纷繁复杂,受制条件颇多,要准确地理解、掌握、应用它谈何容易,故在学习运用过程中会时常发现其在遣词造句时依然错误频出。对此,以容易混淆出错的被动问题作为切...
日语被动句是日语语言中最重要的六大语态之一。其用法貌似简单易懂,实则纷繁复杂,受制条件颇多,要准确地理解、掌握、应用它谈何容易,故在学习运用过程中会时常发现其在遣词造句时依然错误频出。对此,以容易混淆出错的被动问题作为切入点展开较为详尽的探讨,以期对被动语法知识运用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
被动用法
自他动词
定语确立
长幼有序
惯用词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自动词与他动词的教学指导
被引量:
2
17
作者
孙丽华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35期322-322,共1页
主要总结了关于自动词与他动词的教学指导。
关键词
自动词
他动词
教学指导
英语学习
学习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语自他动词与态相关的误用分析
被引量:
1
18
作者
王茜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118-120,共3页
日语自他动词是日语语法中的一个难点,尤其在和其他语态相关联时使用起来更加有难度。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常常按照汉语思维习惯去套用日语,出现误用现象。本文从自他动词与被动表现、使役表现和可能表现相关的误用三方面入手,归...
日语自他动词是日语语法中的一个难点,尤其在和其他语态相关联时使用起来更加有难度。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常常按照汉语思维习惯去套用日语,出现误用现象。本文从自他动词与被动表现、使役表现和可能表现相关的误用三方面入手,归纳总结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常见的错误,并从社会文化心理方面探讨产生这些误用的原因,以期帮助中国学生解决有关母语干涉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词
他动词
语态
误用
母语干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日语自他动词性质的日语复合动词分类
被引量:
2
19
作者
柳小花
《黑河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03-105,共3页
运用自动词、他动词性质对日语动词分析的模式,从两个单个动词结合成复合动词的结合方式,以及格支配的角度,探讨复合动词的自动词、他动词性质的判断方法。复合动词自他性类型有三种:只能作自动词的复合动词、只能作他动词的复合动词以...
运用自动词、他动词性质对日语动词分析的模式,从两个单个动词结合成复合动词的结合方式,以及格支配的角度,探讨复合动词的自动词、他动词性质的判断方法。复合动词自他性类型有三种:只能作自动词的复合动词、只能作他动词的复合动词以及自他性质不稳定的复合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
复合动词
自动词
他动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日语动词中部分含有被动意义动词的研究
被引量:
2
20
作者
杨海茹
《嘉兴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91-94,共4页
日语动词中部分动词在形式上不通过"レル"或"ラレル"的变化,而在词汇意义上就具有被动意义,以该类动词是否可以取得动作、作用所涉及的对象为出发点,将该类被动动词分为自被动动词和他被动动词进行分析。
关键词
自动词
他动词
被动动词
自被动动词
他被动动词
名词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日文化在自他动词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伟
田谧
机构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石家庄经济学院
出处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2年第4期60-64,共5页
基金
南通大学校级课题(10W032)
南通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09R05)
文摘
日语自他动词是日语语法中的一个难点,主要表现在汉语的两用动词和日语的对应自他动词的使用方法上。在表示"动作—结果"这一意义时,汉语通过两用动词与其宾语的顺序来表示;而日语却要使用两个具有对立概念的对应自他动词来表示。两者既有对应关系,又极为相似,因此使用时常常出现误用现象。通过从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语言习惯及文化心理方面对其进行探析,发现两者不同的使用倾向及日语对应自他动词使用的特点。
关键词
中日文化
日语教学
两用动词
对应自他动词
Keywords
Sino - Japanese Culture
Japanese teaching
Medial-verbs
Paired-Japanese Vi. and Vt.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语自·他动词的原型范畴化与非范畴化诠释
被引量:
3
2
作者
叶磊
钱露露
机构
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56,共4页
基金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精品工程外语类研究项目"认知语言学视阈下的日语动词教学"(编号:13.Jssky.jwhw-43)研究成果
文摘
原型范畴化和非范畴化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相辅相成的重要概念。前者擅长于静态的语义描写,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实施日语动词的自·他属性辨别、他动性程度判断以及"动助关系"选择;后者则强调动态的个性研究,能够适应语言创新及变异需要,对个别"非理想"的语言事实进行合理阐释。原型范畴化和非范畴化的有机结合体现出了强大的理论优势和广泛的解释力,在纠正传统范畴观固有缺陷的同时也为我们在认知视角下开展动词研究开辟了新的空间和思路。
关键词
原型
范畴化
非范畴化
自动词
他动词
分类号
H314.2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语自他动词的语用功能及文化心理
被引量:
8
3
作者
朱宪文
机构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7-160,共4页
文摘
日语自动词与他动词的用法不仅是一个语法问题,而且还深受日本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通过从语用功能的差异对日语自他动词进行分析,将自他动词的语用功能划分为体恤功能、道歉功能和待遇表达,并指出日本人崇尚和敬畏自然的自然观、对他人的敬畏以及崇尚"和"的心理是左右日本人使用自动词与他动词的根本原因所在。
关键词
自动词
他动词:语用功能
文化心理
Keywords
intransitive verb
transitive verb
pragmatic function
cultural psychology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日自他动词使用倾向不同原因探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政华
李伟
机构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0年第12期99-102,共4页
文摘
日语自他动词是日语语法中的一个难点。中国学习者在使用时常出现误用现象,主要表现在自他动词的使用倾向方面。中国学习者使用他动词的倾向较为明显,而日本人却对自动词较为青睐,这也是出现误用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日语自他动词与汉语的两用动词对比,从两国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分析出日语是领会型、"自动词"式表述、带有"なる"性格的静态语言;汉语是说服型、"他动词"式表述,带有"する"性格的动态语言。
关键词
对应自他动词
两用动词
使用倾向
中日
Keywords
Paired-Japanese Vi. and Vt. Medial-verbs Use-tendency Chinese-Japanese
分类号
H363 [语言文字—日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见日语可能表达的误用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姜春梅
李慧明
机构
吉林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90-93,共4页
文摘
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运用日语"可能表现"时,往往出现过度使用的倾向,本文从日语和汉语可能表现的比较分析,将常出现的语法错误分为:主语为无情物时;谓语本身具有可能含义时;谓语是有对他动词时的三种,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教学建议。
关键词
可能表达
无情物
有对他动词
动补结构
Keywords
expression of ability
lifeless
transitive verb
resultative construction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语自他动词的差异及其与语态的关系
被引量:
3
6
作者
陈玉泉
机构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89-94,共6页
文摘
日语中的自他动词数量众多,形态变化各异,难以区别,而且还与其他种种语法的使用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起来还有相当的难度。通过多种方法对自他动词的差异进行探讨,可以进一步阐述其与日语语态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日本语
自动词
他动词
自他动词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语自他动词的研究史与新发展
被引量:
6
7
作者
朱立霞
机构
北京大学日语系
出处
《外语研究》
2003年第2期28-30,42,共4页
文摘
本文对自他动词分类的先行研究进行综合考察 ,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用原型理论进行日语自他动词研究的方法。
关键词
日语
自动词
他动词
原型理论
分类号
H364 [语言文字—日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语使动句式和他动词句式的语用特征
被引量:
2
8
作者
傅冰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
出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7,共4页
基金
上海外国语大学首届研究生基金项目
文摘
从语用的角度探讨日语使动句式和他动词句式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新视角。日语使动句式可以用来表示特殊事态,在表达上具有主观感情色彩,而他动词句式多表示一般事态或客观事实。日语使动句式的表达意图在于一方对另一方的促使作用,而他动词句式的表达意图一般在于主体的动作、行为本身,或者叙述一个客观事实。另外,当主体和对象都表示人时,使动句式多包含两种事态,而他动词句式多包含一种事态。
关键词
日语
使动句式
他动词句式
特殊事态
一般事态
Keywords
Japanese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transitive constructions
special event
ordinary event
分类号
H364.3 [语言文字—日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当代汉语他动词的增长及其在香港社会中的表现
被引量:
2
9
作者
黄大方
机构
汕头大学外语系
出处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5期69-78,共10页
文摘
现当代汉语他动词用法有日益增加的趋势,其根源在于汉语的语法体系使得汉字具有转类灵活性,其远因是近代汉语受到翻译和欧化的影响,近因则是标语口号以及传媒在某些特定场合(如电视屏幕、报刊标题等)为求用语简洁乃至两行对称工整所致。而受其影响,这种用法在其他场合也屡见不鲜。本文还引述了现当代汉语他动词用法增加趋势在香港双语双方言社会中的表现,并分析了这一趋势其它方面的一些情况。
关键词
汉语
他动词增长
香港表现
Keywords
the Chinese language
increase in transitiveusage
Hong Kong
manifestation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语复合动词中自、他动词的结合方式
被引量:
2
10
作者
柳小花
机构
河南城建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530-532,共3页
文摘
对从《复合动词资料集》中抽取的400个复合动词样本进行分类统计的结果是:自动词+自动词、他动词十他动词这两类自他性一致的结合方式约占总数的2/3,自动词+他动词、他动词+自动词这两类自他性不一致的结合方式约占总数的1/3。通过分析自动词与他动词的句子结构解释4类结合方式如何结合成复合动词;并通过自动词的下位分类,将复合动词的4类自他结合方式进一步细化为7类结合方式。
关键词
复合动词
他动词
自动词
结合方式
分类
Keywords
compound verb
transitive verb
intransitive verb
combination way
classification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动词和他动词的对比与区分
被引量:
3
11
作者
夏润亭
机构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出处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9-21,共3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日语自动词和他动词的概念、区分及其意义 ,以及成对的自、他动词表示被动、可能、存续时的用法对比等。
关键词
自动词
他动词
主语
宾语
有情物
无情物
分类号
H360 [语言文字—日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语咖啡(20) 识别他动词和自动词的小技巧
被引量:
1
12
作者
赵平
吴琴
田村恭平
赵含嫣(插图)
机构
淮海工学院
出处
《日语知识》
2012年第6期25-26,共2页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SJB740003)
文摘
日语动词可分类为“他动词/他动词”和“自动词/自动词”,其概念与汉语或英语“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近似。
关键词
自动词
他动词
日语
不及物动词
咖啡
技巧
识别
汉语
分类号
H364 [语言文字—日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日被动句表现异同探析
被引量:
3
13
作者
裴国栋
机构
运城学院银海外语学校
出处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72-74,92,共4页
文摘
被动句是语言表达的一种重要的方式,由于语言构造的不同必然在使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汉日被动句在分类、结构等方面的有同也有异,了解这些有利于我们在汉日互译中正确把握、使用好被动句。
关键词
被动句
有情主语
无情主语
被动主语
他动词
自动词
Keywords
passive sentences
animate subject
inanimate subject
actor
passive subject
transtive verb
分类号
H365.9 [语言文字—日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动词使役态与他动词的使用方法辨析
被引量:
1
14
作者
季红
机构
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出处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112-113,117,共3页
文摘
他动词构成的句子不考虑客体本身(有情物)的意志,主体对其施行的是强制性动作。自动词使役态构成的句子其特点是,无论是在主体允许下还是命令下的行为,其责任等都在于客体本身。因此,我们可以把他动词与自动词使役态的差异看作是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的差异。他动词为直接作用,自动词使役态为间接作用。
关键词
自动词使役态
他动词
使用意义
Keywords
intransitive verb employment state
transitive verb
employment function
分类号
H364 [语言文字—日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日语能力测试N2样题及解析(2)——言语知识(文字·语彙·文法)
被引量:
2
15
作者
刘子璇
张岩
机构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出处
《日语知识》
2010年第12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のだ
句子
意思
选项
他动词
玩具
N2
分类号
H [语言文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语被动句用法辨析
被引量:
1
16
作者
陈玉泉
机构
福州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61-64,共4页
文摘
日语被动句是日语语言中最重要的六大语态之一。其用法貌似简单易懂,实则纷繁复杂,受制条件颇多,要准确地理解、掌握、应用它谈何容易,故在学习运用过程中会时常发现其在遣词造句时依然错误频出。对此,以容易混淆出错的被动问题作为切入点展开较为详尽的探讨,以期对被动语法知识运用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关键词
日语
被动用法
自他动词
定语确立
长幼有序
惯用词组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自动词与他动词的教学指导
被引量:
2
17
作者
孙丽华
机构
长春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35期322-322,共1页
文摘
主要总结了关于自动词与他动词的教学指导。
关键词
自动词
他动词
教学指导
英语学习
学习方法
分类号
H31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语自他动词与态相关的误用分析
被引量:
1
18
作者
王茜
机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118-120,共3页
基金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度青年教师自选课题(201232Y)
文摘
日语自他动词是日语语法中的一个难点,尤其在和其他语态相关联时使用起来更加有难度。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常常按照汉语思维习惯去套用日语,出现误用现象。本文从自他动词与被动表现、使役表现和可能表现相关的误用三方面入手,归纳总结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常见的错误,并从社会文化心理方面探讨产生这些误用的原因,以期帮助中国学生解决有关母语干涉的问题。
关键词
自动词
他动词
语态
误用
母语干涉
Keywords
transitive verb
intransitive verb
voice
misuse
interference of the native language
分类号
G62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日语自他动词性质的日语复合动词分类
被引量:
2
19
作者
柳小花
机构
河南城建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黑河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03-105,共3页
文摘
运用自动词、他动词性质对日语动词分析的模式,从两个单个动词结合成复合动词的结合方式,以及格支配的角度,探讨复合动词的自动词、他动词性质的判断方法。复合动词自他性类型有三种:只能作自动词的复合动词、只能作他动词的复合动词以及自他性质不稳定的复合动词。
关键词
日语
复合动词
自动词
他动词
Keywords
verb
compound verb
intransitive verb
transitive verb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日语动词中部分含有被动意义动词的研究
被引量:
2
20
作者
杨海茹
机构
嘉兴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嘉兴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91-94,共4页
文摘
日语动词中部分动词在形式上不通过"レル"或"ラレル"的变化,而在词汇意义上就具有被动意义,以该类动词是否可以取得动作、作用所涉及的对象为出发点,将该类被动动词分为自被动动词和他被动动词进行分析。
关键词
自动词
他动词
被动动词
自被动动词
他被动动词
名词句
Keywords
intransitive verbs
transitive verbs
passive verbs
intransitive of passive verbs
transitive of passive verbs
preceding nouns
分类号
H364.2 [语言文字—日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日文化在自他动词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
李伟
田谧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日语自·他动词的原型范畴化与非范畴化诠释
叶磊
钱露露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日语自他动词的语用功能及文化心理
朱宪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日自他动词使用倾向不同原因探究
杨政华
李伟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常见日语可能表达的误用分析
姜春梅
李慧明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日语自他动词的差异及其与语态的关系
陈玉泉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日语自他动词的研究史与新发展
朱立霞
《外语研究》
200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日语使动句式和他动词句式的语用特征
傅冰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现当代汉语他动词的增长及其在香港社会中的表现
黄大方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日语复合动词中自、他动词的结合方式
柳小花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自动词和他动词的对比与区分
夏润亭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日语咖啡(20) 识别他动词和自动词的小技巧
赵平
吴琴
田村恭平
赵含嫣(插图)
《日语知识》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汉日被动句表现异同探析
裴国栋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自动词使役态与他动词的使用方法辨析
季红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新日语能力测试N2样题及解析(2)——言语知识(文字·语彙·文法)
刘子璇
张岩
《日语知识》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日语被动句用法辨析
陈玉泉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关于自动词与他动词的教学指导
孙丽华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日语自他动词与态相关的误用分析
王茜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基于日语自他动词性质的日语复合动词分类
柳小花
《黑河学院学报》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关于日语动词中部分含有被动意义动词的研究
杨海茹
《嘉兴学院学报》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6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