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王玉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050-053,共4页
探索治疗急性脑梗死运用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分析对象,随机划分成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与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后,予以不同临床治疗方案。结果 ①神经功能及日... 探索治疗急性脑梗死运用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分析对象,随机划分成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与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后,予以不同临床治疗方案。结果 ①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观察组NIHSS评分为5.26±1.5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06±1.73分,t=9.65;观察组BI评分为69.14±12.5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87±9.58分,t=7.66,P均<0.05。②血小板功能:观察组血小板计数为272.58±25.10109·L-1、血小板抑制率为76.68±7.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9.37±24.57109·L-1、63.17±7.33%,t=15.65、10.19,P均<0.05。③炎性因子水平:观察组hs-CRP、PCT、IL-2分别为16.45±4.38mg·L-1、0.50±0.17μg·L-1、7.74±1.45ng·L-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08±4.76mg·L-1、0.74±0.30μg·L-1、10.69±1.18ng·L-1,t=9.84、9.98、4.45,P均<0.05。④治疗效率: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χ2=4.23,P<0.05。结论 治疗急性脑梗死运用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疗法,不仅能帮助患者促进经功能功能恢复,提升日常生活能力,也可进一步改善血小板功能,缓减机体炎症反应,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治疗 替格瑞洛 NIHSS评分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强化他汀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92
2
作者 霍勇 葛均波 +8 位作者 韩雅玲 王建安 万征 李建平 钱菊英 王斌 项美香 孙跃民 代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强化他汀治疗专家共识>专家组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1期4-6,共3页
一、制定共识的必要性 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他汀类药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组以急性心肌缺血为共同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 一、制定共识的必要性 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他汀类药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组以急性心肌缺血为共同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ACS主要发生机制为易损斑块破裂或溃疡合并血栓形成和(或)血管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强化他汀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行介入治疗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16
3
作者 郭亮 高远 +4 位作者 张海山 关启刚 田文 贾大林 孙英贤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377-379,共3页
目的观察强化他汀治疗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1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接受介入治疗的ACS患者239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119)和强化治疗组(n=120),... 目的观察强化他汀治疗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1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接受介入治疗的ACS患者239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119)和强化治疗组(n=120),常规治疗组予阿托伐他汀20 mg(qN),强化治疗组入院采血后即刻予阿托伐他汀80mg口服,后予阿托伐他汀40mg(qN)维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治疗后1个月血脂[包括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及治疗后1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结果两组治疗后TC、LDL-C、hs-CRP均较治疗前下降,且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其中强化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浆ALT、Cr、血小板聚集率和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改变(P>0.05);强化治疗组心绞痛复发率和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心绞痛:15.0%vs.26.9%;心力衰竭:9.2%vs.18.5%,P<0.05),但两组再发心肌梗死及心源性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CS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术后早期服用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进一步降低血脂水平,减少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且不影响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他汀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强化他汀治疗对老年ACS患者PCI围手术期发生造影剂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 被引量:7
4
作者 曹明英 姚朱华 +1 位作者 蔡洪滨 李栋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431-2434,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CI围手术期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并观察强化他汀治疗对危险因素中胱抑素C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入选295例ACS患者,根据PCI围手术期他汀治疗方案及患者年龄的不同随机分为老年强...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CI围手术期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并观察强化他汀治疗对危险因素中胱抑素C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入选295例ACS患者,根据PCI围手术期他汀治疗方案及患者年龄的不同随机分为老年强化他汀治疗组(A组,68例),老年常规他汀治疗组(B组,70例),中青年强化他汀治疗组(C组,78例),中青年常规他汀治疗组(D组,79例)。所有患者PCI术前及术后2 d均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和肾功能。结果 (1)无论C组还是A组,术后胱抑素C呈明显下降(P〈0.05),且两组下降的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两组术后则呈升高的变化(P〈0.05)。hsCRP在每个组中得到明显抑制(P〈0.05),但B和D组的下降幅度较A和C组的缓慢(P〈0.05)。在血肌酐的变化中A组和C组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下降的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他汀治疗的两组呈升高的变化(P〈0.05)。(2)经过相关分析提示所有患者的胱抑素C的变化与hs-CRP的变化具有相关性(r=-0.177,95%CI:0.46-0.299,P〈0.01)。(3)A组(CIN)发生率低于B组(Х^2=8.02,P=0.005),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04,P=0.842),B组发生率高于D组(Х^2=4.45,P=0.035)。(4)经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CIN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血红蛋白、术前胱抑素C、术前hs-CRP、高血压、糖尿病、急诊PCI、低血压。结论 老年ACS患者经过强化他汀治疗明显减少PCI围手术期造影剂肾损害的发生,且与中青年患者组结果一致,其中机制可能与降低胱抑素C水平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他汀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 胱抑素C 炎症
下载PDF
接受择期PCI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表达及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胡泽平 王邦宁 +1 位作者 李嘉嘉 骆志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6-490,共5页
目的探讨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表达水平与ACS发生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同时观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择期PCI术的ACS患者75... 目的探讨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表达水平与ACS发生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同时观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择期PCI术的ACS患者75例,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常规组,强化组入院后予以阿托伐他汀40 mg/d,PCI术后持续,4周后减量至20 mg/d;常规组入院后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d,PCI术后持续,4周后仍维持20 mg/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入院时和4周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Gensini评分反映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1与正常对照者相比,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明显升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明显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UP)患者,3支病变者明显高于1支、2支病变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CS类型、冠脉狭窄积分、冠脉病变支数与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对其影响最大(P<0.05)。2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后两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常规组相比,强化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TCH、LDL-C降低更显著,HDL-C升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增加与ACS发生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明显降低行择期PCI术的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TOLL样受体4 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
下载PDF
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董媛媛 李悦 +3 位作者 刘双双 于彤彤 孙志军 孙兆青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12月行介入治疗的ACS患者112例,入院采血后立即予阿托伐他汀80 mg口服,此后每日予阿托伐他汀40 mg口服维持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血脂变... 目的观察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12月行介入治疗的ACS患者112例,入院采血后立即予阿托伐他汀80 mg口服,此后每日予阿托伐他汀40 mg口服维持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血脂变化,随访药物安全性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Cr)无改变(P>0.05)。治疗后1个月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如下(肌痛3.6%、无力10.7%、腹泻0.9%),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总发生率31.3%(心肌梗死后心绞痛24.1%、心力衰竭6.3%、心源性死亡0.9%)。结论 ACS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早期服用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血脂水平,且不影响肝肾功能,除无力外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强化他汀治疗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强化他汀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冠状动脉无复流及血浆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常快乐 王海昌 +5 位作者 陶凌 贾敏 廉坤 刘毅 杨璐 马新亮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606-609,共4页
目的研究强化他汀治疗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术中无复流发生率及血浆脂联素(AP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84例择期PCI患者随机分为强化他汀组及常规他汀组,强化他汀组患者在术前2天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 目的研究强化他汀治疗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术中无复流发生率及血浆脂联素(AP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84例择期PCI患者随机分为强化他汀组及常规他汀组,强化他汀组患者在术前2天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d进行预处理,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1个月。常规他汀组患者术前2天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共用1个月。分别检测术前、术后及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APN、hs—CRP、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观察术中无复流现象发生率及主要终点。结果30天内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两组患者LDL—C、hs.CRP水平均降低,APN、HDL—C水平均升高。强化他汀组患者LDL—C、hs—CRP水平较常规他汀组明显下降(P〈0.05),APN、HDL—C水平明显升高。强化他汀组患者术中发生无复流现象3例,常规他汀组发生无复流现象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他汀治疗能够降低择期PCI患者血浆炎性因子水平,升高血浆脂联素水平,减少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对择期PCI患者围手术期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他汀治疗 脂联素 无复流现象 PCI围手术期
下载PDF
PCI术后短期内应用强化他汀治疗对患者出血风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铁汉 孙黎明 +2 位作者 王怡练 徐海涛 董政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期120-122,共3页
目的研究短期内应用强化他汀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出血风险。方法将90例接受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A组(试验组)和B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规范化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在PCI围手术... 目的研究短期内应用强化他汀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出血风险。方法将90例接受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A组(试验组)和B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规范化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在PCI围手术期均予以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其中A组(45例)患者在PCI术前给予20 mg瑞舒伐他汀顿服,术后以每晚20 mg口服1个月,之后改为每晚10 mg口服治疗;B组(45例)在PCI术前后一直予以10 mg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及随访患者在术后1个月内的出血情况(牙龈出血、口腔鼻腔出血、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结果两组患者在PCI术中植入支架数量、围手术期抗凝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PCI术后1个月内出血发生率为35.7%,B组为1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短期内应用强化他汀治疗能增加患者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他汀治疗 PCI术 出血风险
下载PDF
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孟锐 李新建 +1 位作者 何水波 穆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3732-3734,共3页
目的临床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不同剂量普伐他汀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76例,按病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35例、ACS组41例,招募健康对照组38例,ACS组随机分为普伐他汀20 mg组22例和普伐他汀40 mg组19例治... 目的临床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不同剂量普伐他汀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76例,按病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35例、ACS组41例,招募健康对照组38例,ACS组随机分为普伐他汀20 mg组22例和普伐他汀40 mg组19例治疗,其他治疗按指南无差异,在入选后即刻、治疗14 d后抽外周静脉血,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等实验室化验指标。结果 ACS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有统计学差异(P<0.05),ACS患者不同剂量普伐他汀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除降脂作用外,还有调节ACS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强化他汀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他汀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失衡
下载PDF
强化他汀治疗对择期PCI患者冠脉无复流及血浆APN与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常快乐 王海昌 +4 位作者 廉坤 贾敏 刘毅 马新亮 陶凌 《心脏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观察强化他汀治疗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中出现无复流风险及其血浆脂联素(APN)、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70例择期PCI患者随机分... 目的:观察强化他汀治疗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中出现无复流风险及其血浆脂联素(APN)、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70例择期PCI患者随机分为强化他汀组(强化组,n=35)及常规他汀组(常规组,n=35),强化组阿托伐他汀每日80 mg,2 d术前进行预处理,2 d后每日40 mg,服1月,常规组术前每日20 mg,2 d,术后长期服用。分别检测术前及术后1月、3月hs-CRP、HDL-C、LDL-C、APN;观察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主要终点是30 d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死亡,心肌梗死或计划外的血管重建)。结果:两组均未出现MACE,均无明显不良反应。1月后两组APN、HDL-C均有上升,强化组APN:(8±4)mg/L,常规组:(6±3)mg/L;强化组上升明显(P<0.05)。两组hs-CRP、LDL-C均有下降,强化组hs-CRP:(3.2±2.1)mg/L,常规组:(4.5±2.3)mg/L;强化组显著性下降(P<0.05);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术中无复流3例,常规组5例,两组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他汀治疗能够降低择期PCI患者血浆炎性因子水平,升高血浆APN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他汀治疗 脂联素 无复流现象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他汀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动脉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怀昌 吴华锋 张继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20-922,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汀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将13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降脂+生活干预,69例)和对照组(生活干预,66例),降脂药采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一片,半年后观察结束。结果半年后,两组在降低体重、血... 目的探讨阿托伐汀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将13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降脂+生活干预,69例)和对照组(生活干预,66例),降脂药采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一片,半年后观察结束。结果半年后,两组在降低体重、血脂、减轻脂肪肝及肝功能损伤较治疗前有明显疗效(P<0.05);在降低动脉弹性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可以有效降脂、减轻体重、降低血糖,改善NAFLD患者脂肪肝程度,逆转动脉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他汀治疗 动脉弹性
下载PDF
围手术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水 朱军 +2 位作者 倪伟 陈波 王连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85-1788,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即刻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择期行PCI术的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8例,...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即刻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择期行PCI术的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8例,强化他汀治疗组32例。在术前、术后24 h分别测定肌酸激酶MB(creatine kinase-MB,CK-MB)、肌钙蛋白T(cTroponinT,cTnT)。结果:常规及强化他汀治疗组中,PCI术后24 h CK-MB>3倍正常参考值上限(3UNL)(14.3%vs 9.4%,OR:0.62,95%CI:0.13~3.05,P=0.695)及CK-MB>1 UNL(21.4%vs 9.4%,OR:0.38,95%CI:0.09~1.69,P=0.281)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cTnT>3 UNL(7.1%vs 6.3%,OR:0.88,95%CI:0.11~6.59,P=1.000)及cTnT>1 UNL的发生率(14.3%vs 12.5%,OR:0.86,95%CI:0.19~3.80,P=1.000)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CI围手术期给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没有降低围手术期心肌坏死及梗死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近期保护作用 强化他汀治疗
下载PDF
早期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MMP-8及TIMP-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水利 王鹏 +2 位作者 张艳利 张蒙 常快乐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12-51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和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ACS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常规他汀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和强化他汀组(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1月后观察两组...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和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ACS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常规他汀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和强化他汀组(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1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MMP-8和TIMP-1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中MMP-8均下降,强化组下降明显(P<0.05),而TIMP-1均有升高,强化组上升显著(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ACS患者血清MMP-8水平和升高TIMP-1水平,抑制炎性反应,促进斑块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强化他汀治疗 基质金属蛋白酶8 组织抑制因子1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静脉溶栓后强化他汀治疗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上官亚菲 张艳 +2 位作者 范玉兰 熊涛 刘承灵 《中外医疗》 2020年第27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静脉溶栓后强化他汀治疗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该院神经内科治疗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比两组的预后、神经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静脉溶栓后强化他汀治疗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该院神经内科治疗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比两组的预后、神经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P<0.05),mR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MMP-9、IL-6、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后出血转化、脑实质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静脉溶栓后强化他汀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和改善,降低炎症反应对脑组织的损伤,减少溶栓后出血几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静脉溶栓 强化他汀治疗 预后 神经功能
下载PDF
2017 ACC关于ASCVD风险管理中降低LDL-C非他汀治疗的专家共识更新要点解读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虹 邝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18-121,共4页
在去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ACC2016)上,发布了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管理中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非他汀治疗专家共识,总结了15项要点.目前他汀类药物治疗占据了基石样的地位,但如果有效地与非他汀类... 在去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ACC2016)上,发布了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管理中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非他汀治疗专家共识,总结了15项要点.目前他汀类药物治疗占据了基石样的地位,但如果有效地与非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能进一步降低ASCVD患者的风险,将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他汀治疗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薛建辉 沈琦博 彭涵智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2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8月收治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治疗总...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8月收治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用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等血脂指标水平均优于A组,且血脂降低到正常水平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并降低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 阿托伐他汀治疗 用药疗效
下载PDF
短期强化他汀治疗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华 陈桂坚 彭志坚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1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短期强化他汀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接受PCI治疗的5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成功实施PCI治疗,术后口服瑞舒伐他汀。观察组用药剂量为10... 目的:探讨分析短期强化他汀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接受PCI治疗的5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成功实施PCI治疗,术后口服瑞舒伐他汀。观察组用药剂量为10 mg/次,1次/d;对照组用药剂量为20 mg/次,1次/d;两组患者的临床疗程皆为8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SD、LVEDD、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LVEF水平更高(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应用短期强化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 强化他汀治疗 冠心病 PCI 心脏功能
下载PDF
围手术期强化他汀治疗对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炎性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张健 石宇杰 +7 位作者 王冠男 张亮 王中鲁 董洪玲 杜新平 任长杰 王华亭 文国瓒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8期146-147,152,共3页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中强化他汀治疗对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的炎性因子以及肾功能方面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菏泽鲁心医院、济南市中心人民医院等院于2013年12月—2016年3月接受肾动脉狭窄手术治疗的患者2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中强化他汀治疗对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的炎性因子以及肾功能方面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菏泽鲁心医院、济南市中心人民医院等院于2013年12月—2016年3月接受肾动脉狭窄手术治疗的患者2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观察组,在手术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以及反映肾功能的指标,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围手术期中采用强化他汀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CRP、IL-6的值、炎性因子水平分别(5.17±2.07)、(25.58±3.96)和(163.67±5.31),而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中的CRP、IL-6、血肌酐值在手术后的值分别为(6.35±1.95)、(32.12±4.73)和(169.75±5.19),手术后CRP、IL-6的值,血肌酐值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中强化他汀治疗有助于对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炎性因子及肾功能的改善,具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强化他汀治疗 肾动脉狭窄
下载PDF
舒血宁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血脂异常3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春梅 周毛措 《青海医药杂志》 2010年第5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舒血宁合并辛伐他汀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采用辛伐他汀常规治疗;观察组33例在辛伐他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治疗;比较两组的调脂疗效。结果:观察组甘油三酯下降明显小于对照组(P... 目的:探讨舒血宁合并辛伐他汀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采用辛伐他汀常规治疗;观察组33例在辛伐他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治疗;比较两组的调脂疗效。结果:观察组甘油三酯下降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血脂异常较单用辛伐他汀治疗可明显降低甘油三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血宁联合辛伐他汀治疗 血脂异常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评价他汀治疗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研究进展
20
作者 宋昌鹏 陈步星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2期155-160,共6页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可引起急性心脑血管事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他汀治疗可延缓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但目前临床上缺少评价他汀治疗对斑块影响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技术。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high-resolution ma...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可引起急性心脑血管事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他汀治疗可延缓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但目前临床上缺少评价他汀治疗对斑块影响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技术。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作为一项新兴组织成像技术,具有良好的组织一致性,能够准确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判定及定量分析斑块内各组分(包括纤维帽、富含脂质核心、钙化及出血等),通过选择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作为对比剂还可以评价斑块内炎症水平。本文就HR-MRI评价他汀治疗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颈动脉 斑块 他汀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