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份塑造之 “他者目光”——齐白石、夏寿田早期交游中的“文雅”与“世俗”
1
作者 杭春晓 《美术大观》 2024年第1期113-119,共7页
19、20世纪之交,齐白石因入王闿运门下而获身份重构之契机。伴随着新社交圈的出现,乡野木匠的“出身”,也在“他者目光”中转向了陶渊明式的“高逸形象”。但这一转变,并非自然与平滑的过程,而是在“文雅”的修辞与“世俗”的现实之间... 19、20世纪之交,齐白石因入王闿运门下而获身份重构之契机。伴随着新社交圈的出现,乡野木匠的“出身”,也在“他者目光”中转向了陶渊明式的“高逸形象”。但这一转变,并非自然与平滑的过程,而是在“文雅”的修辞与“世俗”的现实之间纠缠不清。作为阶层逆袭的个体,齐氏无力塑造新的“价值体系”来对抗精英阶层固有的文化结构。因此,他所谓的个性表达,也无法真正突破传统文人为其塑造的价值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白石 身份 他者目光 文雅 世俗
下载PDF
自我认同与他者目光:论西方儿童文学中的镜子意象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海燕 《昆明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5-10,共6页
镜子作为认识自我的工具,任时世变迁仍不断流传,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也不例外。儿童文学中的"镜子"以各自不同的形式折射出作家们对"自我"和"他者"的思考。它不仅帮助主体确认自我形象,引导主体自我反省,而... 镜子作为认识自我的工具,任时世变迁仍不断流传,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也不例外。儿童文学中的"镜子"以各自不同的形式折射出作家们对"自我"和"他者"的思考。它不仅帮助主体确认自我形象,引导主体自我反省,而且也担当着"他人之眼"的角色——镜子被视作为外部要求的传达者,将权威的社会准则加之于个人身上。此外,镜子还通过反射和相似的形象,对真实这一概念提出了挑战,在"有形"之中印证着"无形"世界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儿童文学 镜子意象 自我反省 他者目光 有形世界 无形世界
下载PDF
爱情:他者的目光与规训——评《李米的猜想》 被引量:1
3
作者 师爽 《电影评介》 2009年第8期22-23,共2页
《李米的猜想》这部影片中所有的人都在寻找,寻找能够确认自身的"他者"的存在,用"他者"来证实自我的身份。其实与其说所有的人都在寻找"他者",不如说所有的人都在寻找自己,都在寻找能确认自己的那个人。... 《李米的猜想》这部影片中所有的人都在寻找,寻找能够确认自身的"他者"的存在,用"他者"来证实自我的身份。其实与其说所有的人都在寻找"他者",不如说所有的人都在寻找自己,都在寻找能确认自己的那个人。而那个"他者"在寻找未果并且不确定的情况下,就演化为寻找者寻找自身理想中的"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者目光 规训 交换机制 反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