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远古至汉唐的“武当山”
- 1
-
-
作者
饶铮
-
出处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89年第Z1期30-35,共6页
-
文摘
武当山,古称“太和山”、“嵾上山”、“仙室山”……素有“天下第一山”之称。 武当山位于湖北西北部,为大巴山脉东段分支,起自湖北、陕西两省边境,止于襄樊市南、隔汉江和洪山遥对,连绵四百余里。主峰武当山(一称太和山、紫霄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山势峻拔,有上下十八盘等险路及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诸胜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曾在此题写了“第一山”三个大字。此山又是道教名山之一,相传历代均有名人在此修炼飞升,其修炼居所,在山上组成了一个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落。
-
关键词
紫霄峰
第一山
道教名山
八盘
遥对
建筑群落
天柱峰
规模宏伟
仙室
山世远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武当山:九阍初近莫谈天
- 2
-
-
作者
杨颖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
2024年第8期39-39,共1页
-
文摘
5与敬美少参登太和绝顶二首·其一[明]王世贞季夏朔日凉修然,我携叔申朝上玄。双璧乍联堪代月,九阍初近莫谈天。青羊涧暖虹腰度,白马岩高练影悬。暂似五城鳌顶会,诘朝分手傍风烟。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仙室山等,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绵延八百里,是闻名遐迩的道教圣地,也是武当道教的发源地。
-
关键词
道教圣地
仙室
武当山
武当道教
湖北省十堰市
王世贞
八百里
太和山
-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道教胜地——武当山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王宜峨
-
出处
《中国道教》
1982年第2期85-97,共13页
-
文摘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均县南,《水经注·沔水条》曰:“沔水又东南径武当县故城东,又东曾水注之,水导源于县南武当山,一曰太和山,亦曰参上山,山形特秀,又曰仙室。”明时尊为太岳,复称元岳。武当山发源秦岭,为大巴山北脉,周环八百余里,长江南绕,汉水北回,层峰叠嶂,标奇孕秀,是我国著名的风景胜地。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称武当山为“气吞泰华银河近。
-
关键词
道教思想
仙室
太和宫
张三丰
沔水
遇真宫
紫霄宫
水经注
武当县
三教合一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道教节目(三)
- 4
-
-
作者
袁志鸿
-
出处
《中国道教》
CSSCI
1990年第4期59-60,共2页
-
文摘
真武大帝诞辰真武,又称玄武、或玄帝。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一○一二年)为避“天尊圣祖”赵玄朗(赵宋王朝的祖宗神)之讳,改称真武。其诞辰为三月初三日午时。道书载:玄帝乃先天始气,太极别体,下降托生于净乐国善胜皇后。因念道专一,舍俗入道,居武当山(是山一名太和、一名仙室、一名大岳)。修烁期间感悟老妪“铁棒磨成针”之语的点化,道心益坚。四十九岁得上道功成飞升,为镇北方之神,号真武。赵宋以降,各代朝庭对真武十分尊崇,宋大中祥符(1008—1016)间尊为“镇天真武灵应祜圣帝君,”元丰间(1078—1085)
-
关键词
真武
大中祥符
赵宋王朝
大岳
玄朗
北宋真宗
仙室
朝庭
道书
上道
-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武当山与道教
- 5
-
-
作者
王光德
-
出处
《中国道教》
1988年第2期11-12,共2页
-
文摘
武当山属于秦岭山脉,在湖北省西北部,原为均州古城所辖。据《武当福地总集》载:武当山一名太和,一名大岳,一名仙室,乃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相传:北极真武玄天上帝修真得道显化去处,道成归根复位,显名亿劫,同天地悠久,日月齐并。武当旧名太和,谓非玄武不足以当之,故名武当山。武当周围八百余里,突起七十二峰,三十六岩横亘于长江、汉江之间。进入武当山区,只见高峰栉比,谷间幽邃,潭泉相映景色秀丽,胜似“五岳”,素有天下名山之称。武当山供奉“真武神”(原称“玄武”,因宋代、清代避讳,改称“元武”、“真武”),始于唐、宋元时有相当规模的发展,犹盛于明。明永乐年间。
-
关键词
玄天上帝
太和宫
修真
仙室
亿劫
真武
紫霄宫
七十二峰
道成归
湖北省西北部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