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童哲 陈卓 +4 位作者 王梅芳 陆毅 余杰 余著成 徐林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93-95,103,共4页
2019年越冬季和2020年繁殖季期间,利用固定距离抽样法、红外相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有鸟类150种,隶属15目46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分别为白颈... 2019年越冬季和2020年繁殖季期间,利用固定距离抽样法、红外相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有鸟类150种,隶属15目46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分别为白颈长尾雉和黄腹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6种,包括黑冠鹃隼、赤腹鹰、蛇雕等。从区系组成来看,保护区鸟类分布型以东洋界种为主(85种,占比56.67%),居留型以留鸟为主(82种,占比54.67%)。保护区鸟类F指数为21.61,G-F指数为0.91,说明保护区鸟类物种多样性较高且其科、属分布较为合理,但G指数为1.91,说明其属间差异较小,加上保护区范围内人为活动较为频繁,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通过加大对鸟类保护宣传力度、开展鸟类生活习性研究和严格依法处置捕鸟猎鸟违规违法行为等保护策略,显著提升了鸟类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生物多样性 保护策略 仙霞岭保护区
下载PDF
1991—2021年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覆被动态变化遥感监测
2
作者 金伟 余著成 +4 位作者 徐全 熊胜 王梅芳 陈卓 童哲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4年第4期84-94,共11页
【目的】分析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覆被动态变化,评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方法】以1991、2001和2021年三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最大似然法和转移矩阵对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覆被动态变化及其转变... 【目的】分析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覆被动态变化,评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方法】以1991、2001和2021年三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最大似然法和转移矩阵对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覆被动态变化及其转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最大似然法能够较准确地提取保护区土地覆被类型,总体精度在90%以上,阔叶林易被错分为针叶林。保护区土地覆盖类型以阔叶林为主,其次是针叶林和竹林。(2)1991—2021年,无林地和竹林面积显著减少,分别减少了77.74%和55.91%。阔叶林和针叶林面积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19.26%和114.44%。(3)保护区土地覆被转入和转出面积最大的类型分别是阔叶林和竹林,分别为1 916和1 201 hm^(2);阔叶林增加主要来源于竹林和无林地,两者分别占阔叶林转入总面积的53.08%和30.48%。需要对毛竹林入侵针叶林和阔叶林现象加强管控,避免生物多样性退化。【结论】近30年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质量显著提升,自然保护区建设为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土地覆被 遥感监测 动态变化 转移特点
下载PDF
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多样性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余著成 金伟 +3 位作者 陈卓 童哲 刘宝权 周晓 《浙江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53-60,共8页
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通过网格化配合红外相机调查、铗夜法和网捕法调查,对浙江省江山市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兽类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兽类8目23科63种,其中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 3科5种、翼手目Chiroptera 3科14... 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通过网格化配合红外相机调查、铗夜法和网捕法调查,对浙江省江山市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兽类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兽类8目23科63种,其中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 3科5种、翼手目Chiroptera 3科14种、灵长目Primates 1科2种、鳞甲目Pholidota1科1种、兔形目Lagomorpha 1科1种、啮齿目Rodentia 5科17种、食肉目Carnivora 6科18种、偶蹄目Artiodactyla 3科5种;与2016年保护区成立时的记录资料相比较,新增兽类8种,分别是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大菊头蝠Rhinolophus luctus、中菊头蝠Rh.affinis、皮氏菊头蝠Rh.pearsoni、中华菊头蝠Rh.sinicus、大棕蝠Eptesicus serotinus、华南水鼠耳蝠Myotis laniger和斑蝠Scotomanes ornatus,而狼Canis lupus、赤狐Vulpes vulpes、豺Cuon alpinus、金猫Pardofelis temminckii、云豹Neofelis nebulosa、金钱豹Panthera pardus 6种兽类在本地区已近30年不曾记录发现,且红外相机第一次在本地区拍摄到黑熊Ursus thibetanus和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的影像资料;根据不同兽类的生活习性和生境,保护区内兽类可分为地栖生态类群、树栖生态类群和飞行生态类群3种生态类群;在动物地理区划上,主要表现出以东洋界物种为主,东洋界和古北界物种相混杂和过渡现象的华中区典型特征;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兽类 多样性 红外相机
下载PDF
江山仙霞岭自然保护区黑麂资源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卓 余著成 +4 位作者 周晓 余杰 王梅芳 童哲 徐林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122-126,130,共6页
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根据保护区地形图、植被分布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按公里网格布设了89台红外相机及30条样线,以红外相机法与样线法对仙霞岭自然保护区内黑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14个公里网格相机拍摄到黑麂活动影像,黑麂相对多... 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根据保护区地形图、植被分布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按公里网格布设了89台红外相机及30条样线,以红外相机法与样线法对仙霞岭自然保护区内黑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14个公里网格相机拍摄到黑麂活动影像,黑麂相对多度为3.38,拍摄率为0.34%,其分布范围为红外相机拍摄到各兽类分布范围的第8位;黑麂分布集中区位于保护区内的高峰、大龙岗等核心区,种群密度为(7.25±2.63)只/km^(2),全区密度为(4.77±1.36)只/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麂 红外相机 种群密度 仙霞岭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土壤保护及生态林业建设浅析
5
作者 郑理敏 王梦薇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8期193-195,共3页
天然林保护战略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它的实施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天然林保护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直接影响着生态林业的建设及自然环境的改善。因此,进行天然林保护区土壤保护无论对于生态林业建设还是生态环境的改... 天然林保护战略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它的实施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天然林保护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直接影响着生态林业的建设及自然环境的改善。因此,进行天然林保护区土壤保护无论对于生态林业建设还是生态环境的改善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浙江省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林业建设与天然林保护的含义入手,阐述天然林保护区土壤保护的作用及实施意义,分析天然林保护区土壤保护当前存在的问题,包括治理难度大、周期长;责任划分尚不清晰;先进技术得不到充分利用;行业发展不成熟,并给出关于土壤保护的相应对策建议,同时围绕天然林保护区探究生态林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土壤保护 生态林业 浙江省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