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哭丧”中的儒家礼制、情感及孝道的虚饰化——基于对先秦儒家文本与后世丧礼实践的考察
1
作者 郭如一 沈毅 《清华社会学评论》 2024年第1期219-248,共30页
哭丧本源于周礼,是儒家丧礼中的仪节之一,先秦儒家对“哭礼”的强调意在表达“悲哀痛疾之至”的情感。然则,缘情制礼、情礼兼备的儒家理想在“哭丧”实践之中往往演变为某种实用化取向的外在孝道实践。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门阀士族制... 哭丧本源于周礼,是儒家丧礼中的仪节之一,先秦儒家对“哭礼”的强调意在表达“悲哀痛疾之至”的情感。然则,缘情制礼、情礼兼备的儒家理想在“哭丧”实践之中往往演变为某种实用化取向的外在孝道实践。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门阀士族制的发展,统治者大力提倡孝道,针对居丧行为制定了奖惩制度,甚至将其作为品评人物、选拔官吏的标准。由此,在门阀士族制官场的利益吸纳机制作用下,士大夫哭丧及代哭的仪式发展到顶峰,也造就了大批伪君子与沽名钓誉之徒。宋明以后,政治层面的科举制取代了门阀士族制,伴随着宗族制度的平民化进程,宋明理学倡导的孝德教育才得以进一步深入基层平民社会。由此,在民间社会之中,在面子舆论机制的作用下,出现了竞相攀比丧礼的排场问题,哭丧日益成为普通民众仪式化形式主义的“展演”。总体而言,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哭丧”的利益吸纳机制与宋明以后平民“哭丧”的面子舆论机制,都体现了某种形式主义对儒家内在情感的偏离,这种偏离实质上说明先秦儒家礼制与情感表达的孝道理想在后世实践之中为虚饰化的“孝名”所支配。直至今日,普通民众之中以“哭丧”博取“孝名”的形式主义化问题仍然广泛存在,其实质反映了儒家伦理化情感在“真有之情”与“应有之情”之间的内在张力及其现实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哭 礼制 孝道虚饰化
下载PDF
长联圣手 千古奇文——钟耘舫和他的三副长联评介
2
作者 任本命 《唐都学刊》 1991年第2期47-56,共10页
巴山蜀水,钟灵毓秀。古往今来,产生了不少诗人墨客、文章巨擘。古代的如扬雄、司马相如、陈子昂、李白以及“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苏洵、苏轼、苏辙等;现代的如郭沫若、巴金等人。他们的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 巴山蜀水,钟灵毓秀。古往今来,产生了不少诗人墨客、文章巨擘。古代的如扬雄、司马相如、陈子昂、李白以及“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苏洵、苏轼、苏辙等;现代的如郭沫若、巴金等人。他们的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清朝末年,在四川江津还诞生了一位奇人,名叫钟耘舫,他以善撰写对联名世。此人不但擅写对联,而且擅写长联。在号称中国“八大长联”中,他一个就占了两副!因此被誉为“长联圣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耘舫 长联 中国文学史 薛涛 联语 长歌代哭 词客 结绮 牢愁 以善
下载PDF
行走无悔
3
作者 林杨平 《吐鲁番》 2015年第3期70-71,共2页
题记——行走,是因为梦在前方。无悔,是因为爱的深沉。使命左宗棠抬棺进疆,流传"湖湘子弟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棵"保家卫国佳话!林则徐西贬伊犁,写下"苟利国家以生死,岂因祸福避趋之"胸纳百川豪情!西部,注定成为书写壮志,报效祖国,... 题记——行走,是因为梦在前方。无悔,是因为爱的深沉。使命左宗棠抬棺进疆,流传"湖湘子弟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棵"保家卫国佳话!林则徐西贬伊犁,写下"苟利国家以生死,岂因祸福避趋之"胸纳百川豪情!西部,注定成为书写壮志,报效祖国,实现人生理想的辽阔之地!于是,为了梦想,我走向西部。同时,也为了一份神圣的使命,那就是西部计划志愿者活动。西部计划志愿活动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为鼓励青年、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西部 志愿活动 西部计划 人生理想 湖湘 火洲 长歌代哭 志愿精神 静美 就这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