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信任情境下公民参与的理论边界及实践调适 被引量:2
1
作者 胡象明 杨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65-71,共7页
公共信任和公民参与是公共领域相互关联的重要议题,两者的逻辑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单向线性关系。以公共信任为前提和目的,探究公民参与在公共信任限定的边界中如何有效推进公共信任的养成和提高。在对两者的内涵关系进行了初步梳理和理论... 公共信任和公民参与是公共领域相互关联的重要议题,两者的逻辑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单向线性关系。以公共信任为前提和目的,探究公民参与在公共信任限定的边界中如何有效推进公共信任的养成和提高。在对两者的内涵关系进行了初步梳理和理论调适的基础上,构建了两者的理论框架。针对既有理论框架中公共信任框定了公民参与有限、有序和有效的活动边界这一情况,提出公民参与通过信息有限性突破机制、公民性培育和文化系统建设、多层次和多领域制度设计以及可靠的公民利益实现路径等实践调适方式在边界范围内实现公共信任的养成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维度 公共信任 公民参与 代表性参与
下载PDF
参与主体维度下有效参与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红岩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9-134,共6页
公共决策和公共治理中有效社会参与的实现可以从参与主体、参与形式、参与程度、参与保障、参与效果评估等多维度融合的角度努力。在参与主体维度上,主体的代表性、积极性和可行能力是影响参与有效性的基础性要素。要使参与具有实质影... 公共决策和公共治理中有效社会参与的实现可以从参与主体、参与形式、参与程度、参与保障、参与效果评估等多维度融合的角度努力。在参与主体维度上,主体的代表性、积极性和可行能力是影响参与有效性的基础性要素。要使参与具有实质影响性和推进有效参与的实现,其可能的路径是:在参与代表性层面上,审慎确定利益相关者和参与主体,平衡公众与专家的角色冲突,增加弱势群体的参与机会和参与分量;在参与积极性层面上,建立社会参与的回应机制和需求表达机制,保护和培育社会主体的参与热情;在可行能力层面上,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升参与者整体的参与素养,并提高其组织化程度,以增强对话能力和对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参与 有效参与 参与主体 参与代表性 参与可行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