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姑溪河当涂水文站“8次代表潮”校测分析
1
作者 洪录平 《低碳世界》 2015年第20期128-129,共2页
由于姑溪河的综合整治工程,造成重建后当涂水文站测验河段与原测验河段的河床地形及断面流速分布相比已发生了较大变化,致使潮流量测验边界条件也发生了改变,过去分析的“8次代表潮”是否依然有代表性,需要做进一步分析。本文选取... 由于姑溪河的综合整治工程,造成重建后当涂水文站测验河段与原测验河段的河床地形及断面流速分布相比已发生了较大变化,致使潮流量测验边界条件也发生了改变,过去分析的“8次代表潮”是否依然有代表性,需要做进一步分析。本文选取当涂水文站2009年5月9日至5月24日(即农历四月十五至五月初一)连续进行半个月的潮流量测验资料为例,分析感潮河段大潮、小潮、常潮转换期间的潮量变化规律,并且验证了该站现采用的施测“八次代表潮”方案仍然具有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次代表潮 校测分析 当涂水文站 姑溪河
下载PDF
长江下游典型代表性潮型选择研究初探 被引量:6
2
作者 夏云峰 闻云呈 梁婷 《水道港口》 2010年第5期501-505,共5页
通过建立大通至长江口一维水沙数学模型,在实测资料验证的基础上计算得出沿程各站逐时潮位。利用计算得出的逐时潮位资料,研究了江阴、徐六泾和六效的高潮位以及日平均潮位与上游大通径流量的相关关系,分析上游径流与近河口河段潮位影... 通过建立大通至长江口一维水沙数学模型,在实测资料验证的基础上计算得出沿程各站逐时潮位。利用计算得出的逐时潮位资料,研究了江阴、徐六泾和六效的高潮位以及日平均潮位与上游大通径流量的相关关系,分析上游径流与近河口河段潮位影响趋势。通过一维水沙数学模型结合不同潮差累积频率的代表性潮型作为下游控制条件计算,在比较河段实测冲淤量与计算冲淤量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潮差累积频率的代表性潮型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界 代表潮 相关关系 适应性
下载PDF
高要水文站测潮代表线的验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梁中平 张平 季晓云 《肇庆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87-90,共4页
通过对高要水文站测潮代表线的验证,分析了由于近几年测潮代表线关系的变化,造成高要水文站潮流量偏小的原因,修改其关系线后,使枯水期日平均流量更能反映真实流量,从而为合理、科学地利用水资源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高要水文站 代表线 验证分析 流量
下载PDF
高要水文站测潮代表线验证修改
4
作者 梁中平 欧凌翟 +1 位作者 张志敏 张平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0年第1期16-18,23,共4页
根据高要水文站每年枯水期测潮期间对测潮代表线用ADCP进行的同步验证资料分析,发现测潮代表线所测流量与验证流量系统误差>±15%,需要修改原测潮代表线,同时为了使高要水文站枯水期潮流量更能反映真实流量,有必要对原测潮代表... 根据高要水文站每年枯水期测潮期间对测潮代表线用ADCP进行的同步验证资料分析,发现测潮代表线所测流量与验证流量系统误差>±15%,需要修改原测潮代表线,同时为了使高要水文站枯水期潮流量更能反映真实流量,有必要对原测潮代表线进行验证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线 验证修改 流量 流速
下载PDF
长周期动力地形模型中代表输入条件 被引量:9
5
作者 任杰 吴超羽 贾良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8-282,共5页
长周期动力地形模型是模拟长时间尺度地形演变过程的一种过程模型,其代表性输入条件是模型输入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给出长周期动力地形模型中合适的代表性输入条件,采用比较代表条件与真实条件下泥沙输运率近似的方法,确定合理的代表潮... 长周期动力地形模型是模拟长时间尺度地形演变过程的一种过程模型,其代表性输入条件是模型输入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给出长周期动力地形模型中合适的代表性输入条件,采用比较代表条件与真实条件下泥沙输运率近似的方法,确定合理的代表潮,通过计算分析,地形复杂的古珠江河口湾宜采用大于平均潮差约12.5%的3个代表潮为输入条件,这样,代表潮与真实潮产生的泥沙平均输运率,无论大小还是方向误差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动力地形模型 代表潮 输入条件
下载PDF
潮流量推算方法及其误差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杜迎燕 宋政峰 赵德友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69,共5页
通过误差比较,对代表潮平均法、代表潮连时序法、潮汐要素法等潮流量推算方法的应用进行评价,提出潮流量推算的方法建议。
关键词 流量 推算 精度 代表潮 汐要素
下载PDF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水文监测技术应用
7
作者 徐海东 胡国栋 《水资源研究》 2017年第1期71-79,共9页
长江口河势多变,潮流、含沙量时空变化复杂,航道治理难度大。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建设过程中,水文监测部门采用ADCP测流、GPS导航定位、OBS测沙等新技术与流速流向仪测流、横式采样器取分层悬移质含沙量等常规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路线... 长江口河势多变,潮流、含沙量时空变化复杂,航道治理难度大。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建设过程中,水文监测部门采用ADCP测流、GPS导航定位、OBS测沙等新技术与流速流向仪测流、横式采样器取分层悬移质含沙量等常规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收集了不同的上游来水和长江口区代表潮等水沙边界条件、工程的不同时期、航道的不同区段的潮流、含沙量资料。这些为工程设计、施工、维护、动态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工程的数模、物模的率定和验证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监测 深水航道 治理工程 代表潮 长江口
下载PDF
潮流量推算方法及其误差的研究
8
作者 杜迎燕 宋政峰 《上海水务》 2014年第3期63-66,共4页
通过误差比较,对代表潮平均法、代表潮连时序法、潮汐要素法等潮流量推算方法的应用进行评价,提出潮流量推算的方法建议。
关键词 流量 推算 精度 代表潮 汐要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