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酵母系统在生物燃料制备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登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6期32-37,共6页
不同类型生物燃料制备的技术路线已打通,但生物燃料对底物需求的局限性和不太理想的产物产率等因素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如何以经济有效的方式生产现有的生物燃料或开发新的生物燃料品种成为关键问题。酿酒酵母以及多种不同类型的酵母... 不同类型生物燃料制备的技术路线已打通,但生物燃料对底物需求的局限性和不太理想的产物产率等因素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如何以经济有效的方式生产现有的生物燃料或开发新的生物燃料品种成为关键问题。酿酒酵母以及多种不同类型的酵母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研究人员利用代谢工程学和合成生物学工具,在改善工程酵母细胞生产生物燃料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代谢工程学和合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为有效设计和构建复杂的酵母系统提供了技术依据,重新设计的酵母代谢系统不仅能够利用更广谱的碳源,增强菌株对产物和抑制剂的耐受性,提高生物燃料产率,降低生物燃料生产成本,还能生产多种类型的生物燃料。但工程酵母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技术性障碍,如异源基因的宿主相容性差、缺乏高效的细胞编辑工具、延伸底物转化率低、宿主对产物诱导的毒性耐受性差等。虽然目前工程酵母系统的生物燃料产量还无法达到工业化水平,但随着对酵母细胞代谢机理的深入研究,利用更加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工具,不断攻克商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障碍,生物燃料的潜力必将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酵母 生物燃料 代谢工程学 合成生物学 底物碳源 耐受性
下载PDF
番茄香气品质改良综述
2
作者 孙志颖 刘斯超 +8 位作者 成丽娜 程令颜 涂燕云 刘显凤 许涛 高翔 齐明芳 王峰 李天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3-360,共8页
番茄作为设施栽培的重要经济作物,其挥发物质具有抗癌、抗炎、吸引种子传播者等特性,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商品等级和消费者的接受度,是衡量果实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故成为改良番茄品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番茄的香气受到基因型、成... 番茄作为设施栽培的重要经济作物,其挥发物质具有抗癌、抗炎、吸引种子传播者等特性,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商品等级和消费者的接受度,是衡量果实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故成为改良番茄品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番茄的香气受到基因型、成熟度、栽培条件和采后贮藏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番茄脂肪酸衍生物、氨基酸衍生物、苯丙烷类物质和萜类化合物四种类型的挥发物合成途径已被揭示。近年来,由于育种家们对番茄果实农艺性状的不断追求,番茄的风味品质随着驯化育种的进程在不断下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番茄果实品质要求也有所提高,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提升番茄风味品质是番茄育种工作者的重要目标之一。传统的育种技术过程缓慢、复杂且具有物种间的局限性,而代谢工程学具有准确、直接、高效的特点,可以定向地通过外源基因的引入和调控内源基因对番茄香气进行改良,提高改良效率。番茄香气关键数量性状基因座(QTL)的发掘也为代谢工程学提供理论支持。综述了番茄果实的挥发性成分及影响因素、挥发物合成机制、挥发物代谢合成酶的重要性和代谢工程学香气品质改良措施,并分析了代谢工程学对番茄香气改良的不足,指出了番茄香气改良的未来潜在研究方向,以期为阐明番茄果实香气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挥发性物质 代谢工程学 香气改良 品质育种
下载PDF
2016年十大新兴技术展示创新力量
3
作者 许恬 《中国科技产业》 2016年第9期62-65,共4页
芯片器官带来生物学新视野 很多重要的生物学研究和实用药物测试只能通过研究某个器官在工作时的"一举一动"才能进行,一项新技术能在微芯片上培育功能性的人类器官模块,这种"芯片器官"或许可满足这一需要,使科学家能以前所未有的... 芯片器官带来生物学新视野 很多重要的生物学研究和实用药物测试只能通过研究某个器官在工作时的"一举一动"才能进行,一项新技术能在微芯片上培育功能性的人类器官模块,这种"芯片器官"或许可满足这一需要,使科学家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研究生理学机制和行为,为药物研发提供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芯片 创新力量 格贝尔 新兴技术 唐纳德 钙钛矿 块链 威斯 石墨烯 代谢工程学
下载PDF
展示创新力量 改变人类生活(下)——2016年十大新兴技术
4
作者 聂双 《中国对外贸易》 2016年第9期59-61,共3页
理事会在遴选榜单时,非常看重一个标准:某项技术的发展是否以2016年为重要转折点。近日,据《科学美国人》网站报道,世界经济论坛在夏季达沃斯年会上发布了2016年度+大新兴技术,这份榜单由该论坛的新兴技术跨界理事会编纂,与《科学美... 理事会在遴选榜单时,非常看重一个标准:某项技术的发展是否以2016年为重要转折点。近日,据《科学美国人》网站报道,世界经济论坛在夏季达沃斯年会上发布了2016年度+大新兴技术,这份榜单由该论坛的新兴技术跨界理事会编纂,与《科学美国人》杂志合作发表。他们相信这十大技术展示了创新的力量,能够改变人类的生活,以及变革工业的面貌并保护我们的星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技术 创新力量 夏季达沃斯 重要转折点 钙钛矿 块链 光伏电池 代谢工程学 分类账 科技风险投资
下载PDF
Advancements in biocatalysis:From computational to metabolic engineering 被引量:1
5
作者 Aqib Zafar Khan Muhammad Bilal +1 位作者 Tahir Rasheed Hafiz M.N.Iqbal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61-1868,共8页
Through several waves of technological research and un‐matched innovation strategies,bio‐catalysis has been widely used at the industrial level.Because of the value of enzymes,methods for producing value‐added comp... Through several waves of technological research and un‐matched innovation strategies,bio‐catalysis has been widely used at the industrial level.Because of the value of enzymes,methods for producing value‐added compounds and industrially‐relevant fine chemicals through biological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A broad spectrum of numerous biochemical pathways is catalyzed by enzymes,including enzymes that have not been identified.However,low catalytic efficacy,low stability,inhibition by non‐cognate substrates,and intolerance to the harsh reaction conditions required for some chemical processes are considered as major limitations in applied bio‐catalysis.Thus,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catalysts with multi‐catalytic features along with higher efficacy and induced stability are important for bio‐catalysis.Implementation of computational science with metabolic engineering,synthetic biology,and machine learning routes offers novel alternatives for engineering novel catalysts.Here,we describe the role of synthetic biology and metabolic engineering in catalysis.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for catalysis and the choice of an algorithm for predicting protein‐ligand interactions are discussed.The importance of molecular docking in predicting binding and catalytic functions is reviewed.Finally,we describe future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CATALYSIS ENZYME Metabolic engineering Synthetic biology
下载PDF
甲羟戊酸合成途径的上游酶系在大肠杆菌中的构建
6
作者 钟云鹏 倪孟祥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11年第5期377-381,共5页
为在大肠杆菌中构建萜类化合物代谢工程学研究与应用平台,首先需要在工程菌中重组甲羟戊酸合成途径的相关酶系。该实验采用分子克隆方法在大肠杆菌中构建了甲羟戊酸合成途径的上游酶系,其中包括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羟甲戊二酰辅酶A合... 为在大肠杆菌中构建萜类化合物代谢工程学研究与应用平台,首先需要在工程菌中重组甲羟戊酸合成途径的相关酶系。该实验采用分子克隆方法在大肠杆菌中构建了甲羟戊酸合成途径的上游酶系,其中包括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羟甲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和截短的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DNA测序结果证明载体构建是成功的,气相色谱法检测结果也表明该实验构建的工程菌可以用于生物合成甲羟戊酸。该实验构建的工程菌可以为下一步在大肠杆菌中构建完整的甲羟戊酸合成途径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羟戊酸合成途径 萜类 代谢工程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