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虎杖苷对间质性肺病模型小鼠免疫炎性代谢性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张正菊 焦扬 +7 位作者 刘慧 李国栋 马卫国 王亚南 顾文 王达利 相瑞阳 孟凤仙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288-296,共9页
目的 探讨虎杖苷(Polydatin, PD)对博来霉素(Bleomycin, BLM)诱导肺间质病变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20±2)g,经BLM气管内滴注诱导间质性肺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模型组... 目的 探讨虎杖苷(Polydatin, PD)对博来霉素(Bleomycin, BLM)诱导肺间质病变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20±2)g,经BLM气管内滴注诱导间质性肺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模型组6只、阳性药组6只、PD高、中、低剂量组各6只,另选6只未造模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予蒸馏水10 ml/(kg·d),阳性药组给予泼尼松7.5 mg/(kg·d),PD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PD 200 mg/(kg·d)、100 mg/(kg·d)、50 mg/(kg·d)剂量灌胃给药,其中PD高剂量组2次/d灌胃给药。干预4周后处死小鼠,采集肺组织标本。以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RT-PCR技术检测肺组织AMPKα1、PPARγ、PGC-1α 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AMPKα1、pAMPKα1、PPARγ、PGC-1α、HMGB1、TGF-β1、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病理改变(P<0.01),主要表现在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阳性药组肺组织炎症病变较模型组有改善(P<0.05);PD各治疗组小鼠出现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较模型组有改善(P<0.05)。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AMPKα1、PPARγ、PGC-1α mRNA转录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有下降趋势,阳性药及PD各治疗组小鼠肺组织中AMPKα1、PPARγ、PGC-1α mRNA转录水平较模型组均有升高趋势;阳性药组及PD各组间变化无明显差异。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HMGB1、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AMPKα1、pAMPKα1、PPARγ、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及PD高剂量组AMPKα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D高、低剂量组pAMPKα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D中剂量组PPAR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阳性药组HMGB1、PD低剂量组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治疗组HMGB1、TGF-β1、NF-κB p65较模型组均有下降趋势;阳性药组及PD各组间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 PD能够改善CTD-ILD模型小鼠肺组织炎症病理损伤,改善肺间质纤维化病理改变,抑制免疫炎性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AMPKα1/PPARγ/PGC-1α信号通路,抑制下游免疫炎性因子HMGB1、NF-κB的高表达,改善肺组织免疫炎性损伤;抑制纤维化细胞因子TGF-β1的释放,改善肺组织免疫炎性损伤及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病 虎杖苷 免疫炎性代谢损伤 AMPKα1/PPARγ/PGC-1α信号通路
下载PDF
推拿改善T2DM大鼠糖脂代谢性炎性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康 孟凤仙 +5 位作者 钮妍 薛恬珏 国生 沈潜 魏培栋 付国兵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3108-3113,共6页
目的:观察推拿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腹直肌组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_(α2)(AMPK_(α2))、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T2D... 目的:观察推拿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腹直肌组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_(α2)(AMPK_(α2))、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T2DM大鼠代谢性炎性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40只Wistar大鼠,随机取出6只为空白组,其余高脂高糖饮食联合低剂量(35 mg/kg)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T2DM模型,成模大鼠32只随机分入模型组、西药组、推拿组及西药推拿组。空白组及模型组每日灌胃蒸馏水,西药组每天以250 mg/kg标准进行二甲双胍灌胃1次,推拿组每日给予推拿手法治疗1次,西药推拿组在相同给药标准基础上每日加用推拿治疗1次。共干预8周,分别记录第2、4、8周的空腹血糖(Fast Blood Glucose,FBG)值,并运用realtime-PCR测定腹直肌AMPK_(α2)、NF-κB及IL-6基因转录,Western-blot测定腹直肌AMPKα2及NF-κB蛋白含量,ELISA测定IL-6蛋白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及西药推拿组FBG在第2、4、8周时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推拿组FBG在第4、8周时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西药组比较,西药推拿组在第4周降糖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推拿组比较,西药推拿组在第4、8周时降糖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0周时比较,各观察组FBG在第2、4、8周时,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AMPK_(α2)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推拿组、西药推拿组AMPK_(α2)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F-κBmRNA转录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NF-κBmRNA转录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NF-κB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推拿组NF-κB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P <0. 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L-6 mRNA转录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推拿组及西药推拿组IL-6基因转录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推拿可改善T2DM大鼠的空腹血糖,并通过上调骨骼肌AMPK_(α2)基因转录与蛋白表达,下调NF-κB、IL-6基因转录与蛋白表达,发挥其改善糖脂代谢性炎性损伤的手法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2型糖尿病 AMPK 代谢性炎性损伤 分子机制
下载PDF
豚鼠脊髓损伤早期骨代谢指标变化特征 相关生化指标成为评估脊髓损伤早期骨质疏松危险性的价值(英文)
3
作者 李泽兵 凯拉什 赵颖川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1期157-159,共3页
背景:脊髓损伤后早期可发生一系列代谢和内分泌的变化,表现为骨吸收活跃,骨形成相对减少。在脊髓损伤早期通过测定血尿中这些物质的含量,间接了解骨代谢的情况,对识别和判定脊髓损伤早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豚鼠脊髓... 背景:脊髓损伤后早期可发生一系列代谢和内分泌的变化,表现为骨吸收活跃,骨形成相对减少。在脊髓损伤早期通过测定血尿中这些物质的含量,间接了解骨代谢的情况,对识别和判定脊髓损伤早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豚鼠脊髓损伤早期骨代谢指标和骨量的变化,探讨脊髓损伤对骨代谢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康复医学科。材料:实验于2004-03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康复医学研究所完成。健康雄性豚鼠23只,体质量427-710 g,平均570 g,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将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造成脊髓损伤模型)10只,对照组13只,两组用标准饲料在相同环境下饲养2周。方法:以显微外科手术小剪刀切割实验组豚鼠脊髓1.5 mm,术后30 min 苏醒后,可见双下肢硬瘫,肌张力高,双下肢浅深感觉消失,但尿便无失禁;对照组假手术但同样暴露脊髓后直接关闭。两组用标准饲料在相同环境下饲养2周。收集两组实验动物的尿液、血清和胫骨标本,测定血清骨碱性磷酸酶、尿吡啶酚/肌酐、尿钙/尿肌酐值。两样本间用t检验及 H检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实验动物骨密度及骨干重灰重比较。②两组实验动物骨形成的生化指标比较。结果:两组各有10只动物纳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实验动物骨密度及骨干重灰重比较:两组的骨密度、骨干重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 实验组骨灰重值较对照组小[(0.284±0.050)和(0.361±0.064)mg],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54,P<0.05)。②两组实验动物骨形成的生化指标比较:实验组骨碱性磷酸酶值较对照组小[(0.640+0.240)和 (1.328±0.606)U/L],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H=9.499,P<0.05);实验组尿吡啶酚/肌酐值和尿钙/尿肌酐值均较对照组大(尿吡啶酚/肌酐: 0.206±0.080和0.117±0.037;尿钙/尿肌酐:0.003±0.003和0.002±0.002).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H=9.676,4.124.P<0.05)。结论:脊髓损伤早期可出现骨质吸收加速,并影响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功能,早期即可发生骨代谢异常。早期识别骨代谢异常是防治脊髓损伤后并发症的重要关键因素,骨代谢生化指标对脊髓损伤早期骨质疏松危险性的评估有较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和骨组织/代谢 骨质疏松/代谢 骨质吸收 疾病模型 动物 脊髓损伤/代谢
下载PDF
小儿遗传代谢病性脑损伤与生化检测指标关系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鹢超 吴虹 +3 位作者 王华 刘远新 曹蓓 程春香 《湖南中医杂志》 2005年第3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氨、血糖、血气、乳酸、丙酮酸、酮体、尿酸、乳清酸、血脂、铜蓝蛋白等生化检测指标在临床诊断或筛查小儿遗传代谢病性脑损伤的价值。方法以本院2004年5月前126例小儿难治性脑损伤病患儿、2004年6~11月264例脑损伤性疾病的... 目的探讨血氨、血糖、血气、乳酸、丙酮酸、酮体、尿酸、乳清酸、血脂、铜蓝蛋白等生化检测指标在临床诊断或筛查小儿遗传代谢病性脑损伤的价值。方法以本院2004年5月前126例小儿难治性脑损伤病患儿、2004年6~11月264例脑损伤性疾病的患儿或高危儿为对象;以血氨等生化检测指标作为研究方法(并联);以GC-MS、MS-MS等定性或定量检测结果作为研究对照。评估采用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26例中有77例、264例中有39例都具有一项或几项生化检测指标显著性改变,分别有72例和36例被证实为小儿遗传代谢病性脑损伤。从上述390例中随机化抽取300例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X2=261.49,P<0.001,说明生化检测指标的应用价值与GC-MS、MS-MS等标准诊断方法比较,其差别具有高度显著性。结论血氨等生化检测指标在临床诊断或筛查小儿遗传代谢病性脑损伤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疾病 先天性 小儿 遗传代谢病性脑损伤 脑外伤
下载PDF
猕猴急性脊髓全横断损伤血清的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唐涛 程建华 +5 位作者 杨树广 高健 黄涛 王滨 董芳霆 刘少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5818-5823,共6页
背景:脊髓损伤通过非靶标代谢组学分析可用于发现和识别代谢物变化,分析其与脊髓损伤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并进一步探讨继发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和机制。目的:检测分析猕猴脊髓全横断损伤后血清代谢物变化,探讨其与脊髓损伤病理生理过... 背景:脊髓损伤通过非靶标代谢组学分析可用于发现和识别代谢物变化,分析其与脊髓损伤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并进一步探讨继发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和机制。目的:检测分析猕猴脊髓全横断损伤后血清代谢物变化,探讨其与脊髓损伤病理生理过程的关系,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对5只成年猕猴脊髓全横断损伤前1 d(正常对照),损伤后3 h(超急性期)及3 d(急性期)血清进行气相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非靶标检测,通过与质谱图库比对,指认代谢产物,查找差异代谢物,并映射至相关代谢通路,分析病理生理过程和作用机制。结果与结论:质谱分析共识别出358个谱峰,14个代谢物被认定为差异代谢物,包括小分子有机酸,氨基酸,脂肪酸和糖。结果显示,全横断脊髓损伤急性期与氨基酸代谢、三羧酸循环和丙酮酸代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猕猴 脊髓损伤 代谢组学 气相飞行时间质谱 三羧酸循环 氨基酸代谢 丙酮酸代谢 主成分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替米沙坦对代谢综合征肾损伤患者尿酸代谢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龙利 覃慧群 +4 位作者 张继波 余建峰 金晟 徐敏 刘浩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86-791,共6页
目的评估替米沙坦对代谢综合征肾损伤患者尿酸代谢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2019年1月—2020年1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门诊和住院治疗187例代谢综合征肾损伤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替米沙坦40 mg(... 目的评估替米沙坦对代谢综合征肾损伤患者尿酸代谢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2019年1月—2020年1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门诊和住院治疗187例代谢综合征肾损伤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替米沙坦40 mg(A组)、替米沙坦80 mg(B组)和对照组(C组),分析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后血尿酸(UA)、肾小球滤过率(eGFR)、空腹血糖、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指标,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尿酸、eGFR、血糖、血脂、炎症反应指标的变化。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尿酸的下降幅度与炎性反应指标的变化幅度以及eGFR变化幅度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血尿酸、空腹血糖、血脂、hs-CRP、IL-6、TGF-β_(1)、MCP-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eGFR显著升高,且B组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血尿酸、eGFR、空腹血糖、血脂、hs-CRP、IL-6、TGF-β_(1)、MCP-1水平与治疗前比无明显变化(P>0.05);分析替米沙坦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值的关系,ΔUA与ΔeGFR(r=0.814,P<0.01)具有较强的相关性,ΔUA与Δhs-CRP(r=0.563,P<0.01)、ΔIL-6(r=0.632,P<0.01)、ΔTGF-β_(1)(r=0.556,P<0.01)和ΔMCP-1(r=0.557,P<0.01)呈正相关;ΔeGFR与Δhs-CRP (r=0.596,P<0.01)、ΔIL-6(r=0.628,P<0.01)、ΔTGF-β_(1)(r=0.603,P<0.01)和ΔMCP-1(r=0.434,P<0.01)呈正相关。结论替米沙坦可以有效地降低尿酸并抑制代谢综合征肾损伤患者微炎症反应,保护肾功能,且呈剂量依赖,血尿酸下降幅度越大,炎症指标下降幅度也越明显,eGFR的变化幅度也越显著,血尿酸升高可能是促进代谢综合征肾损伤患者微炎症反应从而导致肾损伤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代谢综合征肾损伤 高尿酸血症 微炎症反应
下载PDF
肝细胞内糖原含量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汤礼军 田伏洲 +1 位作者 王雨 李晓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 探讨细胞内糖原含量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机理。方法 对3组糖原含量显著不同的兔肝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组织形态学、肝脏酶学、组织ATP含量及细胞膜Na+K+ATP酶,Ca2+ATP酶活性进行观察。结果 糖原含量高的肝... 目的 探讨细胞内糖原含量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机理。方法 对3组糖原含量显著不同的兔肝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组织形态学、肝脏酶学、组织ATP含量及细胞膜Na+K+ATP酶,Ca2+ATP酶活性进行观察。结果 糖原含量高的肝脏,其细胞能量代谢旺盛、细胞膜Na+K+ATP酶及Ca2+ATP酶活性强、组织结构及功能损伤轻。结论 缺血前增加肝糖原负荷可显著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糖原/分析 肝/化学 再灌注损伤/代谢 肝/代谢
下载PDF
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小肠黏膜超微结构与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刚 朱军 +2 位作者 李建珉 付爱军 邹西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6期83-85,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弥漫性脑损伤后大鼠肠黏膜超微结构和上皮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分析二者在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12/2005-12在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动物实验室进行。将雄性Wistar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伤后1... 目的:观察弥漫性脑损伤后大鼠肠黏膜超微结构和上皮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分析二者在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12/2005-12在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动物实验室进行。将雄性Wistar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伤后1,2,4,8,12,24,48,72,168h共9个时相组,每组15只。采用Marmarou脑损伤动物模型法对损伤组致大鼠重型弥漫性脑损伤,对照组只切开头皮,不行落体致伤,而后缝合切口。严格依照1,2,4,8,12,24,48,72,168h时间点,依次对各组大鼠回盲部近端2cm处切取直径为1mm小肠组织圈。对照组术后立即处死,处理同实验组。透射电镜下比较对照组和致伤组大鼠肠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观察伤后小肠黏膜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计数各组凋亡细胞的发生率。结果:实验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对照组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微绒毛高而密,排列整齐,细胞间紧密连接完整,线粒体等细胞器结构正常。致伤组微绒毛短而稀,不规则,可见紧密连接开放,线粒体肿胀,内嵴断裂。②TUNEL法显示凋亡细胞胞核为棕褐色,固缩呈断片状,主要位于绒毛顶部,且随致伤时间的延长有由上向下发展的趋势。伤后1h细胞凋亡计数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47±1.26),(2.16±0.83)个/100个细胞,P>0.05],伤后2h直至168h凋亡细胞数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6.17±2.23),(13.79±2.99),(16.68±2.91),(21.74±3.75),(16.16±2.63),(14.05±3.06),(16.26±2.90),(7.32±2.50)个/100个细胞,P<0.01]。结论:弥漫性脑损伤后,肠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包括紧密连接开放等是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形态学基础,黏膜上皮细胞凋亡过度在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代谢 肠黏膜/病理生理学 上皮细胞/超微结构 细胞 凋亡
下载PDF
重型脑损伤患者脑氧供需变化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许继元 李茂琴 史载祥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2068-2068,共1页
关键词 损伤/代谢 氧/代谢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神经元铁死亡: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的调控 被引量:3
10
作者 段昭远 吴明莉 +3 位作者 罗萌 高静 李瑞青 冯晓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56-1962,共7页
背景:铁死亡作为一种以脂质过氧化为特征的铁离子依赖性细胞死亡方式,与脊髓损伤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是铁死亡的重要调节因子,在脊髓损伤后神经元铁死亡的调控中有着关键作用。目的:针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在脊... 背景:铁死亡作为一种以脂质过氧化为特征的铁离子依赖性细胞死亡方式,与脊髓损伤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是铁死亡的重要调节因子,在脊髓损伤后神经元铁死亡的调控中有着关键作用。目的:针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在脊髓损伤后神经元铁死亡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总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在脊髓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的应用前景,以探索脊髓损伤新的治疗策略,同时为靶向铁死亡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及万方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利用Mesh检索“ferroptosis”“GPx4”“spinal cord injury”完善检索词,再通过主题词(标题/摘要)进行检索。英文检索词为:“GPx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ferroptosis,spinal cord injury,SCI,Spinal Cord Trauma”;中文检索词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铁死亡,脊髓损伤”等。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7月,最终纳入74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①铁死亡作为新近发现的细胞死亡方式,已有证据表明参与到脊髓损伤病理生理过程当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被认为是铁死亡重要的调节因子,在脊髓损伤中发挥着关键作用。②研究显示多种抑制剂及药物可通过恢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活性来抑制脂质过氧化继而调控脊髓损伤后神经元铁死亡,在多项基础研究中都显示出了改善神经功能损伤的功效,但在临床试验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③因此,通过靶向铁死亡治疗脊髓损伤可能是未来研究中可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铁代谢:脊髓损伤 铁死亡 脂质活性氧 谷胱甘肽
下载PDF
纳洛酮对神经元GluR2表达的影响及缺氧损伤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利人 陈力学 刘宝松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4445-4447,共3页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缺氧损伤神经元膜表面AMPA(amino-3-hyoroxy-5-methylisoxazole-4-propionicacid,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口恶唑丙酸)受体在谷氨酸受体第二亚单位(GluR2,glutamic acid receptor 2)表达的影响及其对神经细胞凋亡的...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缺氧损伤神经元膜表面AMPA(amino-3-hyoroxy-5-methylisoxazole-4-propionicacid,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口恶唑丙酸)受体在谷氨酸受体第二亚单位(GluR2,glutamic acid receptor 2)表达的影响及其对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取体外培养12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建立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采用流式细胞和双重免疫荧光技术定量观察神经元凋亡数量、胞膜表面GluR2含量变化及纳洛酮的调节作用。结果:纳洛酮可上调缺氧损伤后神经元膜GluR2的含量(P<0.05),减少缺氧诱导的神经元凋亡的数量(P<0.01)。结论:纳洛酮通过上调神经元膜表面GluR2含量,减少神经元凋亡,减轻继发性脑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药理学 再灌注损伤/药物疗法/病理学/代谢 受体 AMPA/代谢/药物作用 神经元/细胞学/药物作用 细胞凋亡/药物作用 动物 体外研究
下载PDF
代谢物衍生型损伤相关分子模式与自身免疫相关疾病 被引量:1
12
作者 康娜 刘思辰 +1 位作者 段庆辉 刘万里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391-4402,共12页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通常起源于受损细胞的内源性成分,并且通过激活机体细胞上的DAMPs感受器来引发细胞活化和后续炎症反应等.未能被及时清除的DAMPs可能会导致持续的炎症,从而促进免疫相关...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通常起源于受损细胞的内源性成分,并且通过激活机体细胞上的DAMPs感受器来引发细胞活化和后续炎症反应等.未能被及时清除的DAMPs可能会导致持续的炎症,从而促进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和进展.目前,关于DAMPs的研究论述已全面深入.本文综述了一类基于代谢物衍生分子的DAMPs(metabolism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MAMPs),即源自脂质、葡萄糖、核苷酸和氨基酸的代谢衍生分子来源的DAMPs.本文总结这类MAMPs在促进炎症反应中的分子机制,同时也对其参与的自身免疫相关疾病进行初步的探讨.此外,本综述以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自身免疫相关疾病为例,对以MAMPs为靶点的潜在新型治疗策略进行深入剖析.综上所述,本文总结MAMPs的研究现状,同时提出以MAMPs为靶点针对免疫相关疾病的靶向治疗措施和药物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物衍生型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脂质代谢 葡萄糖代谢 核苷酸代谢 氨基酸代谢 免疫相关疾病
原文传递
中药致肝毒性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尚 孙向明 +2 位作者 许颖 臧宝珊 李文兰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257-259,270,共4页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中药在诸多疾病的应用治疗上成果斐然,但不可否认的是,治疗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毒副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众所周知,肝脏是机体内负责能量合成和物质代谢的中心器官,特别容易受到药物的损害,成为药源性组织损...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中药在诸多疾病的应用治疗上成果斐然,但不可否认的是,治疗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毒副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众所周知,肝脏是机体内负责能量合成和物质代谢的中心器官,特别容易受到药物的损害,成为药源性组织损伤的主要靶器官之一.近年来,其作用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主要包括中药对肝脏细胞的直接损伤、氧化损伤、代谢损伤等.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中药致肝毒性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临床上中药的应用以及其作为保健品的开发,提供可靠的借鉴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致肝毒性 氧化损伤 代谢损伤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机理及药物干预靶点 被引量:36
14
作者 汪倩 徐瑞娟 杨劲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1年第3期247-252,共6页
由于对乙酰氨基酚用药普遍性和广泛性,其肝毒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对乙酰氨基酚肝脏代谢、转运以及与Keap1-Nrf2通路有关的生理性调控机制,阐述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机理,包括代谢损伤和氧化应激损伤两大理论。并以此为... 由于对乙酰氨基酚用药普遍性和广泛性,其肝毒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对乙酰氨基酚肝脏代谢、转运以及与Keap1-Nrf2通路有关的生理性调控机制,阐述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机理,包括代谢损伤和氧化应激损伤两大理论。并以此为基础从吸收、代谢、转运等方面对其治疗靶点及干预药物加以综述。其中,Keap1-Nrf2抗氧化解毒通路和转运蛋白环节与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关系的研究在近几年逐渐增多,有望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的有效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 代谢损伤 氧化应激 Keap1-Nrf2通路
下载PDF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馨苓 张丽 陈源汉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2-343,共2页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我国导致终末期肾病的第二位病因。延缓、阻止及逆转肾病进展是肾脏病学界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我们在DKD诊治方面做了一些研究,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仍存在许多难题。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代谢性肾损伤 诊治
下载PDF
糖尿病前期血压、血脂、血尿酸代谢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尹鱼群 那军 《预防医学论坛》 2022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综合探索血压、血脂、血尿酸水平对糖尿病前期肾脏损伤的影响。方法2018-2019年在盘锦市大洼区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开展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通过比较不同糖代谢损伤组别人群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 目的综合探索血压、血脂、血尿酸水平对糖尿病前期肾脏损伤的影响。方法2018-2019年在盘锦市大洼区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开展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通过比较不同糖代谢损伤组别人群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差异,利用Amos23.0建立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和BMI等与U-mAlb的路径模型,分析不同糖代谢损伤(IGR)组别的早期肾损伤状况,分析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早期肾损伤的影响。结果调查的430名常住居民中糖耐量正常(NGT)、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单纯糖耐量低减(I-IGT)、糖耐量低减合并空腹血糖受损(IGT/IFG)、2型糖尿病标准(DM)组的微量白蛋白尿(MAU)患病率分别为3.88%(9/232)、6.85%(5/73)、11.76%(4/34)、12.20%(5/41)和12.00%(6/50),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路径模型结果显示,口服葡萄糖2 h血糖值(2 hBG)是尿微量白蛋白(U-mAlb)仅有的直接效应变量,标准总效应值为0.16,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血尿酸、收缩压、舒张压和BMI对U-mAlb的标准间接效应分别为0.06、0.03、0.06、0.01、0.004、0.006和0.02,甘油三酯(TG)、血尿酸、收缩压、舒张压和BMI对血糖水平也有显著的直接和间接作用。结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即已发生,血糖水平是此人群早期肾损伤的最直接因素,通过控制血压、血脂、血尿酸和BMI水平间接预防和干预糖代谢损伤人群的肾损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代谢损伤 损伤 尿微量白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原文传递
针刺对大鼠脑组织神经生物学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泽斌 王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73-576,共4页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探讨针刺预处理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6只,3只为正常对照组,另3只为针刺预处理组。针刺组先行“肾俞”“百会”针刺预处理,出针后0.5h断头取脑。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基因表达...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探讨针刺预处理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6只,3只为正常对照组,另3只为针刺预处理组。针刺组先行“肾俞”“百会”针刺预处理,出针后0.5h断头取脑。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基因表达差异分析。结果针刺预处理后0.5h,大鼠脑组织表达变化大于2倍的基因共265个,20个基因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8个基因表达上调,12个基因表达下调;涉及神经元信号传递类(离子通道、递质、受体、第二信使)基因11个,涉及转录调控类基因5个,涉及代谢酶类基因2个,涉及热休克反应类基因1个,涉及细胞骨架类基因1个。结论一些针刺诱导的基因表达产物在针刺预处理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刺预处理后神经细胞功能状态的改变可能是其随后发挥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寡核苷类排列序列分析 再灌注损伤/针灸疗法 再灌注损伤/代谢 针刺疗法/方法
下载PDF
深度剖析母猪产程与死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想 《猪业科学》 2015年第1期118-119,共2页
我国PSY(15头左右)与欧美国家(30头以上)之间的巨大差距主要原因是围产期胎儿死亡率过高,其中产死胎是第1位的,30%的母猪在分娩过程中有1~2头以上的仔猪发生死亡,且约有5%~10%的发育正常仔猪在分娩中死亡。从产程过长与仔... 我国PSY(15头左右)与欧美国家(30头以上)之间的巨大差距主要原因是围产期胎儿死亡率过高,其中产死胎是第1位的,30%的母猪在分娩过程中有1~2头以上的仔猪发生死亡,且约有5%~10%的发育正常仔猪在分娩中死亡。从产程过长与仔猪脐带断裂过早、呼吸障碍、代谢损伤和仔猪过大4个方面深度剖析了产程与死胎之间的关系,说明产程过长是导致死胎比例增加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程过长 脐带断裂 呼吸障碍 代谢损伤 仔猪过大
下载PDF
JAK/STAT通路对缺血再灌注心肌NF-κB和C 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沈诚 范士志 +2 位作者 陈建明 李志平 何勇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研究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nus k inase/s igna 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通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大鼠心肌组织NF-κB和C 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工作心脏灌注模型,大鼠... 目的:研究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nus k inase/s igna 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通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大鼠心肌组织NF-κB和C 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工作心脏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JAK抑制剂-AG 490治疗组、STAT抑制剂-RM P治疗组。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 estern印迹法测定心肌NF-κB活性,酶标法测C aspase-3活性。结果:AG 490及RM P治疗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I/R组,高于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肌组织NF-κB和C aspase-3活性在缺血再灌注后有显著性增加(P<0.01)。AG 490及RM P处理后,NF-κB和C aspase-3活性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有明显下降(P<0.01);NF-κB活性增加时C aspase-3含量也相应升高,反之亦相同,两者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结论:抑制JAK/STAT通路的活化有助于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代谢 反式激活因子类/代谢 心肌再灌注损伤/代谢 NF-kB/代谢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代谢
下载PDF
秦苓液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组织NLRP3信号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相瑞阳 张正菊 +7 位作者 杨蕾 王洁 卜祥伟 张红红 顾文 张承承 白华 孟凤仙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5期872-879,共8页
目的观察秦苓液对尿酸性肾病大鼠NLRP3、Caspase-1、IL-18、NF-κB 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抑制尿酸性肾病大鼠免疫炎性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灌胃伴酵母饲料喂养方法造模,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秦苓... 目的观察秦苓液对尿酸性肾病大鼠NLRP3、Caspase-1、IL-18、NF-κB 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抑制尿酸性肾病大鼠免疫炎性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灌胃伴酵母饲料喂养方法造模,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秦苓液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选6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组。各组分别用药连续干预6周和8周后采用RT-PCR、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肾组织NLRP3、Caspase-1、NF-κB、IL-18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及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IL-1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6周时和8周时模型组NLRP3、IL-18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8周时模型组Caspase-1基因转录水平显著上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6周时和8周时秦苓液各剂量组NLRP3、NF-κB蛋白表达水平及6周时高、中剂量组和8周时低剂量组NLRP3基因转录水平显著下调,8周时低剂量组Caspase-1基因转录水平显著下调,6周时和8周时各剂量组IL-18基因转录水平及6周时高、中剂量组IL-18蛋白表达水平和8周时各剂量组IL-18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P<0.01)。结论秦苓液抑制尿酸性肾病模型大鼠炎性代谢性损伤,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NLRP3、Caspase-1的水平,抑制IL-18激活NF-κB,进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性肾病 秦苓液 NLRP3信号途径 炎性代谢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