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效增强重组腈代谢酶系表达活性的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史悦 孙旭东 +2 位作者 于慧敏 罗晖 沈忠耀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3-26,28,共5页
讨论并提出了有效增强重组腈代谢酶系表达活性的多种策略。根据所选用的载体和宿主的不同表达特性,同时克隆目的基因上、下游的正向调控序列可直接增强酶表达水平;强化翻译后的修饰,可有效提高活性;除了常用的大肠杆菌克隆表达体系外,... 讨论并提出了有效增强重组腈代谢酶系表达活性的多种策略。根据所选用的载体和宿主的不同表达特性,同时克隆目的基因上、下游的正向调控序列可直接增强酶表达水平;强化翻译后的修饰,可有效提高活性;除了常用的大肠杆菌克隆表达体系外,开发新型宿主-载体系统可为重组酶的活性表达提供新的途径;随着生物信息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已知三维结构的蛋白对目标酶进行突变位点设计及结构与功能预测,将有望加快腈代谢酶系的定点突变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水合 代谢酶系 表达活性 载体 重组
下载PDF
木糖代谢酶系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纯强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70-173,153,共5页
自然界中,许多细菌和一些酵母、丝状真菌都能利用木糖。在原核生物中,木糖代谢一般须有三种酶参与,即木糖通透酶、木糖异构酶和木酮糖激酶。在木糖通透酶作用下,木糖进入细胞,然后被木糖异构酶异构化为木酮糖。
关键词 木糖代谢酶系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甘草对药物代谢I相反应酶系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新 陈卫平 奚丽君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1年第6期499-501,共3页
目的:探讨甘草影响药物代谢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200μg/ml的甘草水提物诱导人正常肝细胞L-02,48小时后收获肝细胞,Real-timePCR基因芯片检测甘草组和空白组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甘草组与空白组比较,全部84个基因中有10条差异表达... 目的:探讨甘草影响药物代谢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200μg/ml的甘草水提物诱导人正常肝细胞L-02,48小时后收获肝细胞,Real-timePCR基因芯片检测甘草组和空白组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甘草组与空白组比较,全部84个基因中有10条差异表达明显的基因,其中上调和下调的基因各有5条;所有差异表达基因均只涉及药物I相代谢反应中的氧化反应。结论:应用Real-timePCR芯片技术筛选了甘草水提物诱导L-02细胞中参与I相代谢反应的差异表达基因,反映出甘草主要参与调节其中的氧化反应,且对于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催化的氧化反应呈负相调控状态,占60%;而对非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催化的氧化反应呈正相调控状态,占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药理学 @药物代谢I相反应/药物作用 基因表达 体外研究
下载PDF
鲜食橄榄发育成熟过程中多酚及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谢倩 张诗艳 +2 位作者 叶清华 王威 陈清西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4-784,共11页
【目的】酚类物质由于本身的涩味而影响果实的鲜食品质,探究不同品种(系)橄榄果实中多酚及与酚类代谢相关酶的变化规律,以期探究影响果实鲜食的酚类物质及关键酶。【方法】选用涩味明显的普通橄榄‘檀头23’及适宜鲜食的实生变异株系—... 【目的】酚类物质由于本身的涩味而影响果实的鲜食品质,探究不同品种(系)橄榄果实中多酚及与酚类代谢相关酶的变化规律,以期探究影响果实鲜食的酚类物质及关键酶。【方法】选用涩味明显的普通橄榄‘檀头23’及适宜鲜食的实生变异株系——涩味较淡、回甘明显的清橄榄‘马坑22’为试验材料,研究其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动态变化和苯丙烷类3个代谢相关酶(PAL、C4H、4CL)和多酚分解相关酶(PPO、POD)的活性变化。【结果】在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马坑22’总酚、鞣花酸、没食子酸甲酯与金丝桃苷的含量显著低于‘檀头23’(p <0.05),且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似‘;马坑22’酚类物质合成酶(C4H、4CL)活性显著低于‘檀头23’,酚类物质分解酶PPO的活性在成熟后期出现活性高峰且显著高于‘檀头23’,使得两个品种(系)中酚类物质含量出现明显差异。【结论】总酚及多酚组分间的含量差异导致普通橄榄和清橄榄苦涩味不同,其中鞣花酸、没食子酸甲酯与金丝桃苷之间的差异可能是导致鲜食橄榄口感风味不同的重要影响因子;PPO、C4H、4CL活性的协调差异调控与橄榄酚类物质含量的差异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多酚组分 苯丙烷类代谢酶系
下载PDF
拟除虫菊酯对昆虫神经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及其代谢抗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浩哲 翁盈盈 +5 位作者 周倩 李玟 胡景超 王平 杨陈雨 王世贵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420-431,共12页
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虫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研究表明,昆虫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是拟除虫菊酯的靶标位点,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是其次级靶标,钙离子通道和氯离子通道等其他离子通道是其潜在作用位点.乙酰胆碱酯酶和... 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虫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研究表明,昆虫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是拟除虫菊酯的靶标位点,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是其次级靶标,钙离子通道和氯离子通道等其他离子通道是其潜在作用位点.乙酰胆碱酯酶和ATP酶与昆虫运动行为能力直接相关,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细胞色素P450酶系等代谢酶系的突变与昆虫拟除虫菊酯的代谢抗性直接有关.在长期拟除虫菊酯暴露下,昆虫的生存会受到极大威胁,并对生态平衡造成潜在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 电压门控通道 胆酰能信号通路 GABA信号通路 代谢酶系
下载PDF
肝纤维化状态下小肠药物代谢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小玲 汪晖 +1 位作者 吴基良 廖长秀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9-384,共6页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时小肠药物代谢功能的变化 ,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在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上 ,测定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药物代谢酶、抗氧化酶及膜流动性变化 ,并与急性肝损伤、慢性肝硬化大鼠小肠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时小肠药物代谢功能的变化 ,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在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上 ,测定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药物代谢酶、抗氧化酶及膜流动性变化 ,并与急性肝损伤、慢性肝硬化大鼠小肠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肝纤维化大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药物代谢Ⅰ相酶红霉素N 脱甲基酶 (CYP3A)、7 乙氧异口恶唑O 脱乙基酶 (CYP1A1)和苯胺羟化酶 (CYP2E1)活性分别增加 2 .2 ,0 .6和 0 .3倍 ,而Ⅱ相酶葡糖醛酸转移酶 (UDPGT)和α 、π 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T)活性则分别减少 15 % ,4 3%和 5 7% ,同时膜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加 ,抗氧化酶活性减弱 ,膜流动性降低。急性肝损伤时 ,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 ,而肝硬化时上述指标与肝纤维化组变化一致 ,并进一步增强。结论肝纤维化可影响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药物代谢功能 ,使Ⅰ相氧化功能增强 ,Ⅱ相结合反应减弱。小肠抗氧化功能降低可能与Ⅰ相氧化代谢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小肠 药物代谢Ⅰ相和Ⅱ相 抗氧化 流动性
下载PDF
CYP19A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乳腺癌患者遗传易感性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柯媛 陈基强 +1 位作者 黄艳 卢庭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4130-4133,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乳腺癌患者细胞色素氧化代谢酶系19A1亚族(CYP19A1)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与患者遗传易感性、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12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12例老年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 目的观察老年乳腺癌患者细胞色素氧化代谢酶系19A1亚族(CYP19A1)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与患者遗传易感性、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12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12例老年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临床病理特征、乳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及CYP19A1基因多态性,分析CYP19A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乳腺癌患者遗传易感性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体质量指数(BMI)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量饮酒占比、CYP19A1 r4646位点基因C/C突变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偏高、大量饮酒、CYP19A1 r4646位点基因C/C突变与老年乳腺癌患者的遗传易感性有关(OR>1,P<0.05);不同肿瘤淋巴结转移(TNM)、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增殖细胞相关抗原(Ki67)表达的乳腺癌患者CYP19A1基因多态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P19A1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TNM分期、ER阳性、PR阳性、HER-2阳性、Ki67阳性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CYP19A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乳腺癌患者遗传易感性及肿瘤分期、ER表达、PR表达、HER-2表达、Ki67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细胞色素氧化代谢酶系2D6亚族 基因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下载PDF
Effects of frying oil and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on xenobiotic-metabolizing enzyme system of rodents 被引量:2
8
作者 Ya-YenChen Chiao-MingChen +2 位作者 Pi-YuChao Tsan-JuChang Jen-FangLi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89-392,共4页
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frying oil and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H. cordata), a vegetable traditionally consumed in Taiwan, on the xenobiotic-metabolizing enzyme system of rodents. METHODS: Forty-eight Sprague... 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frying oil and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H. cordata), a vegetable traditionally consumed in Taiwan, on the xenobiotic-metabolizing enzyme system of rodents. METHODS: Forty-eight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fed with a diet containing 0%, 2% or 5% H. cordata powder and 15% fresh soybean oil or 24-h oxidized frying oil (OFO) for 28 d respectively. The level of microsomal protein, total cytochrome 450 content (CYP450) and enzyme activities including NADPH reductase, ethoxyresorufin 0-deethylase (EROD), pentoxyresorufin 0-dealkylase (PROD), aniline hydroxylase (ANH), aminopyrine demethylase (AMD), and quinone reductase (QR) were determined. QR represented phase Ⅱ enzymes, the rest of the enzymes tested represented phase Ⅰ enzymes. RESULTS: The oxidized frying oil feeding produc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phase Ⅰ and Ⅱ enzyme systems, including the content of CYP450 and microsomal protein, and the activities of NADPH reductase, EROD, PROD, ANH, AMD and QR in rats (P<0.05). In addition, the activities of EROD, ANH and AMD decreased and QR increased after feeding with H. cordata in OFO-fed group (P<0.05). The feeding with 2% H. cordata diet showed the most significant effect. CONCLUSION: The OFO diet induces phases I and II enzyme activity, and the 2% H. cordata diet resulted in a better regulation of the xenobiotic-metabolizing enzym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ying oil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Xenobiotic metabolizing enzyme syste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