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明代的宫廷教育——内書堂讀書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偉凱
郭文明
-
机构
天津南開大學歷史研究所
-
出处
《紫禁城》
1994年第3期17-17+49,49,共2页
-
文摘
内書堂是明代宮廷中為了對內臣進行文化教育而設立的一種專門性機構。本來明朝立國初年,太祖朱元璋定制:“內侍毋許識字。”雖然他本人也任用過通書算的內侍為內廷官員,掌理典簿文籍、御寶圖書,但這些人是“僅識字”,而“不明其義”。其子明成祖永樂皇帝,違其父制,“令吏部聽選敎官入內教書。”而當其曾孫宣宗朱瞻基即位後。
-
关键词
典簿
朱瞻基
令吏
宣宗
通書
司主事
書堂
鼓司
外廷
魏忠
-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秦平行文书中的“令史”与“卒人”
- 2
-
-
作者
陈伟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古文字研究》
2016年第1期443-448,共6页
-
文摘
秦县际平行文书中的"令史"之称,是一种比较特别的用法。在目前所见简牍资料中,比较完整的有以下诸例:(1)……告法(废)丘主:士五(伍)咸阳才(在)某里曰丙,坐父甲谒鋈其足,迁蜀边县,令终身毋得去迁所论之,迁丙如甲告,以律包。今鋈丙足,令吏徒将传及恒书一封诣。令史可受代吏徒,以县次传诣成都,成都上恒书太守处,以律食。法(废)丘已传,为报。敢告主。
-
关键词
令吏
父甲
令史
简牍
文书
秦
太守
成都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腹(黄享)行义杀子
- 3
-
-
作者
吴稚甫
-
出处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37-37,共1页
-
文摘
墨者有钜子(即巨子,战国时对墨家领袖的尊称)腹(黄享)(音吞),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黄享)对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发语词)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正道,大原则)也。王虽为之赐(恩惠,恩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使杀之。子,人之所私(偏爱)也。忍其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吕氏春秋·去私》
-
关键词
黄享
钜子
令吏
秦惠王
许惠
去私
杀人者
吕氏春秋
以行
公义
-
分类号
K225.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廉政古鉴
- 4
-
-
作者
向荣
-
出处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6-46,共1页
-
文摘
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亲朋和下属,不搞特权,自古以来就是廉政的一个重要特征。春秋时期,墨家的著名学者腹(黄享)之子犯了死罪,秦惠王可怜他年迈体衰,膝下只此一子,决定赦免他儿子。然而腹(黄享)说:“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
-
关键词
黄享
秦惠王
子犯
令吏
杀人者
春秋时期
品德高尚
秦王
杨展
伏波将军
-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掣肘
- 5
-
-
作者
江行
-
出处
《文史知识》
1983年第1期98-99,共2页
-
文摘
掣(che),拉、扯。掣肘,拉动臂膀,后来用以比喻别人做事情的时候,从旁牵制。这个典故出自《吕氏春秋·具备》。[原文]宓子贱治亶父(地名),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鲁君亲近的官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亶父。邑吏(指亶父官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
-
关键词
宓子贱
令吏
吕氏春秋
君太
吏书
于君
子是
-
分类号
H13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陶渊明到底为什么归隐?
- 6
-
-
作者
易健贤
-
出处
《文史知识》
1985年第4期114-114,共1页
-
文摘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因而解职归田,'对腐朽的统治阶级表现了一种孤高的态度',这似乎已成为一种定论。但陶渊明解职归田,真是因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吗?并非如此。
-
关键词
林云铭
为五斗米折腰
陶元
归去来辞
束带
令吏
四川大学学报
消极避世
公田
立德
-
分类号
I206.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谈谈语文教学中的“讲”
- 7
-
-
作者
岑春选
-
机构
启东市吕四港镇秦潭中心小学
-
出处
《才智》
2008年第6期106-106,共1页
-
文摘
在阅读教学中,强调以"读"为主,并非排斥必要的"讲"。教师的"讲"与学生的"读"是密切相关的;读是基础,而讲则是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去更好地读的手段。讲就是一种有指导的教学作用。一、讲要力求深入浅出。如何讲才使学生既明白又不繁琐,这就要求教师深钻教材领会其意。
-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少年闰土
秦王
赵王
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
爱国主义精神
将相和
令吏
人物形象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