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刚柔相济,以刚为主”才是中国文化的主线——与何中华先生商榷
1
作者
王春华
于联凯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5-65,158,共12页
何中华教授《柔性智慧:中国文化的主线——以〈论语〉为中心考察》一文认为,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柔性的智慧,这一柔性特征典型地体现在《论语》中。这一判断难以成立。从《论语》来看,毋宁说,“刚柔相济,以刚为主”才是孔...
何中华教授《柔性智慧:中国文化的主线——以〈论语〉为中心考察》一文认为,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柔性的智慧,这一柔性特征典型地体现在《论语》中。这一判断难以成立。从《论语》来看,毋宁说,“刚柔相济,以刚为主”才是孔子思想的主线。何文认为,柔性智慧的一大特征是尚文不尚武,并举《颜渊》《卫灵公》两篇中的章节予以佐证,这种论证是不够充分的。实际上,孔子很重视军事,孔子之后中国历代也并没有抛弃军事而“尚文不尚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家所提倡的“为仁”,向来包含着刚性与柔性两种因素,“杀身成仁”即主要是刚性因素在起作用。孔子及后世儒家大多既重德又重法,在政治理念与实践上堪称“刚柔并济”。总体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中庸”与“水”德都具有刚柔两个方面的属性,就此而言,“刚柔相济,以刚为主”才是中国文化的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刚
柔相济
以刚为主”
孔子
军事
德法
原文传递
题名
“刚柔相济,以刚为主”才是中国文化的主线——与何中华先生商榷
1
作者
王春华
于联凯
机构
临沂大学沂蒙文化研究院
临沂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5-65,158,共12页
文摘
何中华教授《柔性智慧:中国文化的主线——以〈论语〉为中心考察》一文认为,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柔性的智慧,这一柔性特征典型地体现在《论语》中。这一判断难以成立。从《论语》来看,毋宁说,“刚柔相济,以刚为主”才是孔子思想的主线。何文认为,柔性智慧的一大特征是尚文不尚武,并举《颜渊》《卫灵公》两篇中的章节予以佐证,这种论证是不够充分的。实际上,孔子很重视军事,孔子之后中国历代也并没有抛弃军事而“尚文不尚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家所提倡的“为仁”,向来包含着刚性与柔性两种因素,“杀身成仁”即主要是刚性因素在起作用。孔子及后世儒家大多既重德又重法,在政治理念与实践上堪称“刚柔并济”。总体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中庸”与“水”德都具有刚柔两个方面的属性,就此而言,“刚柔相济,以刚为主”才是中国文化的主线。
关键词
“
刚
柔相济
以刚为主”
孔子
军事
德法
Keywords
Combining Hardness with Softnes
The Main Line of Chinese Culture
Confucius
Military
Virtue and Law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刚柔相济,以刚为主”才是中国文化的主线——与何中华先生商榷
王春华
于联凯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