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史解诗:统编语文教材中的杜甫诗教学建议
1
作者 陈松泉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4年第8期52-55,共4页
现行统编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材选入十几首杜甫诗,这些诗是丰富而多元的。教师可尝试“以史解诗”:把握“个人史”,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引导学生把握杜甫的诗歌创作史,联系杜甫的人生经历,理解杜甫诗的精神意蕴;了解“社会史”,联系... 现行统编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材选入十几首杜甫诗,这些诗是丰富而多元的。教师可尝试“以史解诗”:把握“个人史”,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引导学生把握杜甫的诗歌创作史,联系杜甫的人生经历,理解杜甫诗的精神意蕴;了解“社会史”,联系杜甫所处的时代,引导学生将具体的诗歌放入当时的“社会史”背景之下加以理解;关联“文学史”,将杜甫诗放在文学发展史的背景下,或从文学接受史的角度,引导学生品析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 以史解诗 统编教材
下载PDF
以史解诗
2
作者 李伟昊 《大学生》 2022年第8期38-39,共2页
大二下学期时,我和几位同学申请到了一个关于杜甫的大学生研究项目,需要对唐代尤其是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做一番详细的考察。安史之乱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杜甫一直没有放弃过对这个问题的追索。总结起来说,杜甫认为“上层社会”过度奢侈... 大二下学期时,我和几位同学申请到了一个关于杜甫的大学生研究项目,需要对唐代尤其是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做一番详细的考察。安史之乱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杜甫一直没有放弃过对这个问题的追索。总结起来说,杜甫认为“上层社会”过度奢侈的生活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从而激化了社会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史之乱 上层社会 以史解诗 社会贫富分化 杜甫 必然性 大学生
原文传递
黄道周《诗表》的诗学观及其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夏德靠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75-79,共5页
《诗表》是黄道周撰作的有关《诗经》年代学方面的著作。它虽然继承《诗谱》以史解诗之传统,但不同于《诗谱》依据天文地理学知识的编排方式,它的十二部、三十六表的划分是建立在历史学基础之上的。《诗表》历史伦理主义建构显然超越了... 《诗表》是黄道周撰作的有关《诗经》年代学方面的著作。它虽然继承《诗谱》以史解诗之传统,但不同于《诗谱》依据天文地理学知识的编排方式,它的十二部、三十六表的划分是建立在历史学基础之上的。《诗表》历史伦理主义建构显然超越了《诗谱》,它对于明代另一部《诗经》年代学著作《诗经世本古义》起着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表》 年代学 以史解诗 《诗》学意义
下载PDF
读陈寅恪有关杜诗诸文札记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新生 《杜甫研究学刊》 2012年第3期50-57,共8页
陈寅恪先生最有影响的史学研究方法,就是诗史互证。他对杜诗的研究,一面以史家法度与手段笺证诗文,进行一种逆向的观察比照,一面又按照史学宗旨与准绳利用诗文,以补史传载记的不足;并认为没有对唐代历史和地理的精细知识,就不能对杜诗... 陈寅恪先生最有影响的史学研究方法,就是诗史互证。他对杜诗的研究,一面以史家法度与手段笺证诗文,进行一种逆向的观察比照,一面又按照史学宗旨与准绳利用诗文,以补史传载记的不足;并认为没有对唐代历史和地理的精细知识,就不能对杜诗做出准确的理解。陈先生精心发展出古典同异俱泯的方法,用杜诗证唐史、用杜诗解《哀江南赋》,以延伸他的文化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杜诗 以诗证史 以杜解庾 以史解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