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夷治夷”:明清时期土司地区的国家治理手段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良品 李思睿 文军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8-94,共7页
"以夷治夷"是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对土司地区进行国家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明清中央政府运用"以夷治夷"手段主要基于历史经验和现实考量两方面的因素。明清统治者"以夷治夷"的举措有三:一是剿抚并施,二是土... "以夷治夷"是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对土司地区进行国家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明清中央政府运用"以夷治夷"手段主要基于历史经验和现实考量两方面的因素。明清统治者"以夷治夷"的举措有三:一是剿抚并施,二是土流并治,三是众建寡力。"以夷治夷"的手段虽然是明清中央王朝统治集团利益与土司地区民族首领统治集团利益相互结合的产物和长期博弈的结果,能达到分化少数民族、维护中央王朝统治的目的,但是这种手段在国家治理土司地区的过程中发挥着维护祖国统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夷治夷 明清时期 土司地区 国家治理 手段
下载PDF
论隋唐时期的“以夷攻夷”、“以夷制夷”和“以夷治夷” 被引量:4
2
作者 崔明德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28-34,共7页
隋唐时期,在中央王期的四周有许多少数民族政权,东北主要有契丹、奚、室韦和靺鞨,西北主要有突厥、回纥、吐谷浑,西南地区主要有吐蕃、南诏,等等。由于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民族格局变化等方面原因,这些政权大都与隋唐王朝发生战争及和... 隋唐时期,在中央王期的四周有许多少数民族政权,东北主要有契丹、奚、室韦和靺鞨,西北主要有突厥、回纥、吐谷浑,西南地区主要有吐蕃、南诏,等等。由于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民族格局变化等方面原因,这些政权大都与隋唐王朝发生战争及和好关系,有的对隋唐构成了严重威胁。 中央王朝应当如何处理与其他政权之间的关系呢?不同时期的不同君臣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唐太宗曾对侍臣们说:“北狄世为寇乱,今延陀崛强,须早为之所。朕熟思之,唯有两策:选徒十万,击而虏之,灭除凶丑,百年无事,此一策也;若遂其来请,结以婚姻,缓辔羁縻,亦是三十年安静,此亦一策也。未知何者为先?”在唐太宗看来,解除北狄的威胁只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战争彻底解决问题,二是通过和亲积极羁縻。唐武宗时的宰相李德裕也对这一问题作过概括:“自古御戎只有二道:一是厚加抚慰,二是以力驱除。”由于封建史学家对战争的议论及行动,对和亲及抚慰的记载和描述很多,便给后人造成了一种错觉,似乎战争、和亲及抚慰是隋唐王朝解决民族关系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政权 “以夷制夷” 中央王朝 以夷治夷 隋唐时期 以夷攻夷 民族关系 吐谷浑 阿史那 西突厥
下载PDF
论元明清三朝的蛮夷观 被引量:13
3
作者 方铁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7-123,共7页
蛮夷观是中原王朝治边思想的基础。元明清三朝的蛮夷观,较此前中原王朝的蛮夷观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将广义蛮夷划分为边疆蛮夷与邻邦之夷,在边疆蛮夷中区分"熟夷"和"生夷",并采取不同的治策。基于新型的蛮夷观... 蛮夷观是中原王朝治边思想的基础。元明清三朝的蛮夷观,较此前中原王朝的蛮夷观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将广义蛮夷划分为边疆蛮夷与邻邦之夷,在边疆蛮夷中区分"熟夷"和"生夷",并采取不同的治策。基于新型的蛮夷观,元明清对蛮夷地区积极经营,加强对边疆蛮夷的管理和改造,实现了中原王朝"以夷治夷"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清 蛮夷观 “熟夷” “生夷” 以夷制夷 以夷治夷
下载PDF
简析中日关于《二十一条》中的铁路交涉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毓坤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1-75,共5页
关键词 日本 北京政府 二十一条 福建铁路 建筑权 中国政府 以夷治夷 英国 扬子 优先权
下载PDF
“一国两制”的历史述略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正奇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1期13-16,20,共5页
“一国两制”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本文把“一国两制”纳入中国社会的历史长河中进行考察,旨在探索它的历史渊源、社会背景、不同社会形态的表现形式及其深远影响。
关键词 一国两制 殷人治殷 以夷治夷 胡汉分治 历史反思
下载PDF
重评明朝在东北实施的羁縻政策
6
作者 孙明材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9-223,共5页
明朝建立后,为尽快稳定东北边疆,曾广设羁縻卫所,以推行对外夷而言颇具诱惑力的羁縻政策——只要对明称臣并"以时朝贡",便可高度自治。关于明廷在东北地区实施的羁縻政策,学界评价不一。事实上,关于羁縻政策的评价不应止于功... 明朝建立后,为尽快稳定东北边疆,曾广设羁縻卫所,以推行对外夷而言颇具诱惑力的羁縻政策——只要对明称臣并"以时朝贡",便可高度自治。关于明廷在东北地区实施的羁縻政策,学界评价不一。事实上,关于羁縻政策的评价不应止于功过本身,还应尽力推求功过背后的内容:尽管明廷在东北地区实施的羁縻政策确有成效——使诸多外夷主动来朝,但也应看到,这些外夷之所以有此选择,有其不良企图——私购禁品与窥探边情;尽管明廷在东北地区实施的羁縻政策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并不意味着羁縻政策本身存在问题,明王朝之所以最终为女真所灭,是执政者关于这一政策的认识和落实出了问题——无论外夷累次犯边之时,还是一夷侵扰他夷、可能导致夷不能制夷之时,明廷多未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东北 羁縻政策 以夷治夷 以夷制夷
下载PDF
论林则徐筹海思想的战略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黄保万 《东南学术》 CSSCI 1995年第6期57-60,65,共5页
关键词 林则徐 反侵略斗争 战略原则 战略思想 以夷治夷 战略特点 长江中游 持久战 商业贸易 诱敌深入
下载PDF
“大良”新说
8
作者 陈斌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6期107-109,共3页
“大良”是壮族的一个支系。明·邝露《赤雅》卷上曾说:“獠之有侗,犹僮之有大良也。”至于何以称为“大良”,一种意见认为:“大良”即“大狼”,“良”、“狼”同声,译写字形之异而已。但笔者以为:“大良”并非“大狼”。其理由是:... “大良”是壮族的一个支系。明·邝露《赤雅》卷上曾说:“獠之有侗,犹僮之有大良也。”至于何以称为“大良”,一种意见认为:“大良”即“大狼”,“良”、“狼”同声,译写字形之异而已。但笔者以为:“大良”并非“大狼”。其理由是: 首先,“大良”与“大狼”两种名称有着不同的内涵。“大良”乃是汉族封建官僚和文人,对所谓“归化”封建统治,耕田、编户、输税、性驯的部分壮族人口的称呼,其全称实应为“大良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人口 桂西地区 汉族 户籍制度 封建国家 支系 封建统治者 称呼 译写 以夷治夷
下载PDF
介绍《隋唐民族关系探索》
9
作者 李季平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12-112,共1页
介绍《隋唐民族关系探索》李季平崔明德同志研究多年的课题《隋唐民族关系探索》已经面世(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探索》),欣阅一过,给我留下的基本印象是:资料翔实,分析深入,持论执中,颇多创见。兹予简介,以飨读... 介绍《隋唐民族关系探索》李季平崔明德同志研究多年的课题《隋唐民族关系探索》已经面世(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探索》),欣阅一过,给我留下的基本印象是:资料翔实,分析深入,持论执中,颇多创见。兹予简介,以飨读者。一、对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进行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关系 隋唐时期 以夷制夷 西北少数民族 安史乱军 以夷治夷 现实意义 以夷攻夷 经验教训 重要问题
下载PDF
唐代政治开放的五个重要标志
10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唐代政治 封建君主专制 司法制度 社会舆论监督 以夷治夷 多元权力 严密的监督 政治格局 形成和完善 封建法律
下载PDF
鄂尔泰对黔东南苗族用兵史实
11
作者 张岳奇 《贵州文史丛刊》 1986年第1期39-46,共8页
历代王朝对少数民族的处理,多采取“以夷制夷”政策。贵州一地,如水西安氏、播州杨氏、思南田氏等等,都是抓住一个奴隶主,由他统治,对皇朝年年进贡,受羁縻,听调遣,不作乱,如此而已。剑河等地苗族却没有一个奴隶主可以利用,而且苗寨林立... 历代王朝对少数民族的处理,多采取“以夷制夷”政策。贵州一地,如水西安氏、播州杨氏、思南田氏等等,都是抓住一个奴隶主,由他统治,对皇朝年年进贡,受羁縻,听调遣,不作乱,如此而已。剑河等地苗族却没有一个奴隶主可以利用,而且苗寨林立,各寨自主,统治者“以夷治夷”之策无法实施,只好暂时搁置听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泰 以夷治夷 以夷制夷 雍正皇帝 播州杨氏 历代王朝 副将军 苗疆 《清实录》 苗民
下载PDF
明清两代对东边北疆的管辖与贡赏联姻制度
12
作者 李桂芹 《黑河学刊》 1992年第2期114-124,共11页
明清时期,中国东北边疆有十几个民族。明清政府为加强对东北边疆地区的管辖与经营,除设机构、派员镇守外,还对边疆少数民族,实行“以夷治夷”的羁縻政策。鼓励少数民族首领入贡,封授官职、厚加赏赐,并进一步加强联姻结亲。从而加强了中... 明清时期,中国东北边疆有十几个民族。明清政府为加强对东北边疆地区的管辖与经营,除设机构、派员镇守外,还对边疆少数民族,实行“以夷治夷”的羁縻政策。鼓励少数民族首领入贡,封授官职、厚加赏赐,并进一步加强联姻结亲。从而加强了中央政府与边疆各民族的政治、经济联系,增进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本文仅就管辖、贡赏、联姻三个方面做一探讨,愿与史学界的同道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边疆 三姓副都统 明清政府 萨尔罕锥 宁古塔 奴儿干都司 以夷治夷 羁縻政策 盛京户部 边疆少数民族
下载PDF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运用评价机制自主管理班级
13
作者 张雪宁 《西部教育研究(陕西)》 2022年第7期58-59,共2页
其实任何一种管理,无外乎三个要素:管理者、管理对象、手段方法。运用评价机制自主管理模式中,管理的主体是学生,管理对象也是学生,方法就是学生运用评价机制自己管理自己。古有“以夷治夷”,今有 “以港治港”,这是治国理念;课堂教学... 其实任何一种管理,无外乎三个要素:管理者、管理对象、手段方法。运用评价机制自主管理模式中,管理的主体是学生,管理对象也是学生,方法就是学生运用评价机制自己管理自己。古有“以夷治夷”,今有 “以港治港”,这是治国理念;课堂教学提倡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大到治国、小到课堂教学都是可行的,所以学生自主管理理论运用到班级管理中也是可行的。在这种管理模式中,老师和学生不再是管理者和管理对象(被管理者)的对立关系,学生自己是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班主任起到调节和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管理,这样一来师生关系变成亲密的合作关系。这一关系转变,班级管理起来就省事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级管理 师生关系 引导作用 自主管理模式 班主任 以夷治夷 管理对象 课堂教学
下载PDF
施、罗乃在梦中耳!——歪批《水浒》
14
作者 牧惠 《瞭望》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2期34-35,共2页
由于其人不可能见到马克思又不那么服帖孔圣人,甚至可以说是调皮捣蛋,金圣叹这个人,封建文人骂他“左”(旁门左道之左),马克思主义者批他右(站在封建主义立场),左右不是人。他斩掉《水浒》尾巴,添上卢俊义惊噩梦,也成了反动的罪证。其实... 由于其人不可能见到马克思又不那么服帖孔圣人,甚至可以说是调皮捣蛋,金圣叹这个人,封建文人骂他“左”(旁门左道之左),马克思主义者批他右(站在封建主义立场),左右不是人。他斩掉《水浒》尾巴,添上卢俊义惊噩梦,也成了反动的罪证。其实,同全本的尾巴宋徽宗一梦比,金圣叹所写这一梦,要合理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 金圣叹 卢俊义 灵应侯 孔圣人 上跳 花几 三国演义 以夷治夷 剑把
原文传递
“以夷制夷”——外交谋略之三
15
作者 靳文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3期28-28,共1页
提起中国的外交战略,外国人总喜欢抬出“以夷制夷”这四个字来。已故的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在《漫长的革命》一书中就写道:“‘以夷制夷’,这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基本原则,可与罗马及其后继者奉若神明的‘分而治之’原则相比拟。”... 提起中国的外交战略,外国人总喜欢抬出“以夷制夷”这四个字来。已故的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在《漫长的革命》一书中就写道:“‘以夷制夷’,这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基本原则,可与罗马及其后继者奉若神明的‘分而治之’原则相比拟。”斯诺的话是不错的。“以夷治夷”作为外交战略,中国确是自古有之。据认为,最先提出这个“以夷制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夷制夷 埃德加·斯诺 以夷治夷 外交战略 中国国家利益 自古有之 读通鉴论 经世奇才 以制 任尚
原文传递
买未来
16
作者 孙语希 陆美娟 《湖北招生考试》 2004年第18期21-21,共1页
镜,镜中有个我,镜中有个我的未来。买镜,买来了镜里的我,也买下了我的未来。长安古道,西风劲起。辇车中的他,轻抚着手中的铜镜,喃喃:“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车轮滚滚,碾过繁华的古街,扬起... 镜,镜中有个我,镜中有个我的未来。买镜,买来了镜里的我,也买下了我的未来。长安古道,西风劲起。辇车中的他,轻抚着手中的铜镜,喃喃:“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车轮滚滚,碾过繁华的古街,扬起阵阵古风,青史悠悠翻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镜 以铜为镜 车轮滚滚 以古为镜 辇车 以明 廊腰 奏事 以夷治夷 帝道
原文传递
关于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土司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欧潮泉 《教学与研究》 1958年第3期47-51,共5页
“土司制度”是一种阴险的民族压迫政策,大民族主义者用这种“以夷治夷”的办法来实现他们对少数民族的统治。根据可靠的史料来看,从十三世纪中叶忽必烈用兵中国南方之际,便开始对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采用这种统治政策了。公元一二五二... “土司制度”是一种阴险的民族压迫政策,大民族主义者用这种“以夷治夷”的办法来实现他们对少数民族的统治。根据可靠的史料来看,从十三世纪中叶忽必烈用兵中国南方之际,便开始对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采用这种统治政策了。公元一二五二年——一二五三年元军征服了彝族最大的两个部落“乌白二蛮”,至元九年(公元一二七二年)元军进入大小凉山,“平定”建昌的彝族,元史地理志泸沽县对当时的形势作了如下描述:“……其裔蒲德遣其侄建?内附,建?既叛,杀,蒲德自为酋长,并有诸部,至元九年平之。”由于这种情况,元朝统治者觉得有通过政治手段把这些新开拓地区巩固起来的必要,因此采取措施,“至元十二年析其地置总管府五,州二十三,建昌其一也,设罗罗斯宣慰司以总之。”(元史地理志建昌路),当时罗罗斯宣慰司所统领的五个总管府即是原来的建昌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凉山地区 土司制度 彝族 民族主义者 以夷治夷 改土归流 宣慰司 十七年 四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