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家为本的家校合作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曲丽君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73-74,共2页
家校合作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家校合作模式中,“以家为本”的合作模式更为复杂和多样。本文重点阐述了“以家为本”的模式分析框架及合作活动类型。
关键词 合作 校合作 模式 "以家为本"的校合作模式
下载PDF
以家为家:中国家庭抗逆力的一种理论图鉴 被引量:2
2
作者 陶宇 《新视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88,共9页
西方家庭抗逆力研究是社会工作领域的一大理论流派,但其仍然难以充分回应我国本土的家庭问题,亟需研究者立足中国文化、汇聚中国智慧,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家庭在面对逆境的历史记忆与日常实践中,孕育着一种具有本土文化底色的家庭... 西方家庭抗逆力研究是社会工作领域的一大理论流派,但其仍然难以充分回应我国本土的家庭问题,亟需研究者立足中国文化、汇聚中国智慧,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家庭在面对逆境的历史记忆与日常实践中,孕育着一种具有本土文化底色的家庭抗逆力理论图式。在此图式中,家庭本位是家庭抗逆力信念系统的核心要义,它强调以家庭为载体超越个体逆境的离散性,形成了认知、剖析和应对逆境的主体意识。刚柔相济的伦理关系是信念系统得以践行的“结构—功能”基础,持续型构着家庭抗逆力的实践场域。家庭抗逆力的实践机制是一个张弛有度的动态过程,包括减少创伤面与凝聚家族核心轴的收缩阶段、回归常态化与逐层联结关系的平缓阶段、家庭再审视与选择性再出发的伸展阶段。中国家庭抗逆力理论图鉴的文化建构与实践演绎,诠释着中国家庭从抗逆到发展、从缺憾到能力、从家庭出发到再回归家庭的生命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 庭抗逆力 信念系统 伦理关系
下载PDF
提升中国家庭竞争力的思考
3
作者 汪涛 李红艳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4-121,共8页
家庭竞争力是家庭在竞争中为实现家庭价值最大化所体现出来的资源与能力总和。尽管家庭之间的家庭价值有时难以比较,但追求家庭价值所表现出的资源与能力是可以比较的。家庭竞争力属于微观层面的竞争力,是竞争力体系的有效调控和监测工... 家庭竞争力是家庭在竞争中为实现家庭价值最大化所体现出来的资源与能力总和。尽管家庭之间的家庭价值有时难以比较,但追求家庭价值所表现出的资源与能力是可以比较的。家庭竞争力属于微观层面的竞争力,是竞争力体系的有效调控和监测工具,通过直接和间接渗透到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等方面影响国家竞争力。提升中国家庭竞争力对于把握知识经济机遇、破解发展方式转型诸多难题、应对社会矛盾高发期挑战、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国家竞争力提升都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应加快实施"以家为核"的发展战略,构建面向未来、融入世界、推动发展的中国家庭竞争力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竞争力 提升 以家为核
下载PDF
血缘组织在中国古代国家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4
作者 胡祥琴 晁天义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77-82,95,共7页
血缘组织在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过程中没有遭到破坏,而是作为国家建立的基础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古代国家的这种独特产生方式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导致了血缘伦理的政治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古代专制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使得国... 血缘组织在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过程中没有遭到破坏,而是作为国家建立的基础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古代国家的这种独特产生方式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导致了血缘伦理的政治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古代专制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使得国家时期的家庭组织具有规模可观、功能强大、结构复杂的显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缘组织 古代国 以家代国”
下载PDF
浅谈家校合作“双向”体系的实践探索
5
作者 孙惠莲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1年第9期209-210,共2页
家长与教师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关键人,在家校合作中,家长和教师是否真的共同发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是否真的做到彼此生成和发展,是否真的促进孩子“五育”并举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实践探索中,我们凸显两个层面,一是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 家长与教师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关键人,在家校合作中,家长和教师是否真的共同发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是否真的做到彼此生成和发展,是否真的促进孩子“五育”并举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实践探索中,我们凸显两个层面,一是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发挥监督职能;二是学校服务于家庭,对家长进行培训,提高其培育子女的本领。在家校合作中实践探索 “双向”体系,让家长成为学校发展的生力军,让教师成为家长成长的催化剂,教师成长带动家长成长,最终让孩子成长为完整、丰富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合作 以家为本 以校为本
下载PDF
从《以家人之名》看原生家庭对个体性格塑造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春燕 《西部广播电视》 2020年第23期120-122,共3页
近年来,几部现实题材的电视剧都从不同角度深入观照了“家庭”的本质,同时也以不同的叙事视角关注原生家庭之殇。本文通过分析电视剧《以家人之名》里的人物所呈现的个体性格特点,来对“原生家庭”这一概念作出深刻的阐释和剖析,并试图... 近年来,几部现实题材的电视剧都从不同角度深入观照了“家庭”的本质,同时也以不同的叙事视角关注原生家庭之殇。本文通过分析电视剧《以家人之名》里的人物所呈现的个体性格特点,来对“原生家庭”这一概念作出深刻的阐释和剖析,并试图引发人们对如何塑造和更新家庭文化这一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 个体性格 庭文化 以家人之名》
下载PDF
“以家代室”的利弊
7
作者 刘德亮 《中国乡村医药》 2001年第9期58-58,共1页
我地属经济与医药卫生比较落后区域.在国家"乡村医生管理条例"尚未出台与"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尚未普及时,我地村级卫生机构仍然以"以家代室"方式服务.这是20世纪80年代农村搞责任田大包干时原"... 我地属经济与医药卫生比较落后区域.在国家"乡村医生管理条例"尚未出台与"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尚未普及时,我地村级卫生机构仍然以"以家代室"方式服务.这是20世纪80年代农村搞责任田大包干时原"大队合作医疗室"解体后自然形成的.20多年的延续,比较根深蒂固.这也是很多地方搞"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的难度之一.笔者在基层担任乡村医生13年,深知"以家代室"有利有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卫生 以家代室 利弊分析
下载PDF
家族小说及其定义问题探究
8
作者 任少凡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73-176,共4页
我国学术界围绕家族小说展开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取得了极大成就,但在这样蓬勃的学术环境下,关于家族小说的定义以及分类问题至今没有一个明确且被广泛接受的阐释。一方面,受中国传统“家国同构”文化结构的影响,很多学者将家族小... 我国学术界围绕家族小说展开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取得了极大成就,但在这样蓬勃的学术环境下,关于家族小说的定义以及分类问题至今没有一个明确且被广泛接受的阐释。一方面,受中国传统“家国同构”文化结构的影响,很多学者将家族小说“以家喻国”的特点内化为其定义,造成了相关论述有失偏颇的问题。另一方面,家族小说研究的泛化问题也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本文旨在探讨家族小说的定义问题,并尝试从宏观层面探讨可行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小说 以家喻国 国同构
下载PDF
《论语》中行政思想浅析
9
作者 高景才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7年第6期8-9,13,共3页
孔子主张以家治国,“仁”政与“礼”治并用的办法,并建立起严格的等级制度,以维护“礼”,约束“仁”。他强调要尊重客观规律,使民以时。要求统治者要修身正己,勤政务政,同时,为政要清正廉洁,在用人选人上应不唯亲,要以贤才为标准。
关键词 《论语》 以家治国 仁政 礼治 修身正己 举贤授能 敬事节用 客观规律
下载PDF
靖江市村级卫生机构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10
作者 卢兵 高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年第8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村级卫生机构 靖江市 城市化进程 村卫生室 以家代室 乡村医生 硬件设备 设施条件
下载PDF
家长视野下家校合作教育现状调查
11
作者 肖新燕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12-216,共5页
以苏州大学马忠虎教授提出的以校为本和以家为本两种合作模式作为分析框架,从以家为本和以校为本两种角度对目前乌鲁木齐市小学在家长视野下家校合作的现状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发现问题,分析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校合作 长视野 以校为本 以家为本
原文传递
家族史·英雄志·民族情——“年代剧”的创作特色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胜利 张遵璐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61,共4页
自电视剧《大宅门》的热播始,一批以清末民初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一时间段作为历史背景的所谓"年代剧"陆续涌现荧屏。这些电视剧往往从不同角度演绎那个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社会中家族的命运和为之奋斗的平民英雄的成败荣辱,... 自电视剧《大宅门》的热播始,一批以清末民初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一时间段作为历史背景的所谓"年代剧"陆续涌现荧屏。这些电视剧往往从不同角度演绎那个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社会中家族的命运和为之奋斗的平民英雄的成败荣辱,从中彰显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显示出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感。本文以《大宅门》、《金粉世家》、《大染坊》、《京华烟云》、《闯关东》、《走西口》、《中国往事》、《凤穿牡丹》等电视剧作为"年代剧"的范本,将"年代剧"的创作特色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家族史、英雄志、民族情。这种创作特色的形成,是"年代剧"在历史题材剧与现实题材剧、官方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夹缝之间得以崛起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剧” 以家喻国 平民英雄 民族情感
原文传递
传统童年观念的社会学研究——基于乡村民众的底层立场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友缘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5-67,共13页
乡村民众的传统童年观念在现代理性二分的思维方式下沦为被改造与弃绝的非理性的童年观念,传统童年观念的多元面向隐匿。文章基于底层乡村民众的立场,以质性访谈法探究1930年代生人至1960年代生人的童年观念,尝试呈现哑然无声的底层童... 乡村民众的传统童年观念在现代理性二分的思维方式下沦为被改造与弃绝的非理性的童年观念,传统童年观念的多元面向隐匿。文章基于底层乡村民众的立场,以质性访谈法探究1930年代生人至1960年代生人的童年观念,尝试呈现哑然无声的底层童年观念。首先,以家为本位是乡村民众传统童年观念的主要特征。家,是人们看待童年的根本基点。童年以是否成家为边界,而产生如此边界的区隔机制即是以家为中心扩展开来的人情网络。童年的意义与价值局限于家族的框架内。其次超越理性是传统童年观念的内在精神,体现为对儿童超能与脆弱的认识以及乡村民众童年的绵延性体验。传统童年观念的内涵为反思现代童年观提供新的启示。乡村民众童年的绵延体验消解了由儿童及成人的理性划分,体现出某种生长的力量。儿童与成人的这一模糊划分挑战了现代童年观念的进化论取向。童年观念现代化的过程并非是弃绝自身的过程,而是需要一份基于本土根基的坚守与澄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民众 传统童年观念 社会学 以家为本 童年的绵延体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