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患者-家庭为中心护理对青少年及成年初期炎症性肠病的影响及启示 被引量:6
1
作者 熊宇 杜泽园 《临床消化病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16-320,共5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受遗传、环境、感染、免疫、肠道菌群失衡、饮食结构改变等多因素影响,从而发生慢性、持续性肠道炎症反应的疾病,以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受遗传、环境、感染、免疫、肠道菌群失衡、饮食结构改变等多因素影响,从而发生慢性、持续性肠道炎症反应的疾病,以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为主要类型,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多见。我国IBD发病率约为3.64/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显示,超过25%的患者在成年前(<18岁)起病,13~18岁青少年已成为IBD高发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青少年 成年初期 以患者-家庭为中心护理
原文传递
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ICU中的应用现状(综述)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源慧 唐龙 +2 位作者 王凤艳 韦荣庆 王波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72-73,76,共3页
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近年在国外护理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较满意结局,但国内重症监护病房(ICU)仍未大范围开展。该文综述PFCC在ICU的应用及障碍,为我国开展PFCC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以患者家庭为中心 护理
下载PDF
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照护模式在成人ICU应用的最佳证据总结
3
作者 郭绮莹 董燕燕 +3 位作者 凌冬兰 于婷婷 卢慕荣 于红静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0期950-956,共7页
目的检索、筛选和评价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照护模式在成人ICU应用的相关证据,并形成最佳证据总结,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国内外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指南网、数据库及相关学会网站,纳入的文献类型包括临床决策... 目的检索、筛选和评价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照护模式在成人ICU应用的相关证据,并形成最佳证据总结,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国内外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指南网、数据库及相关学会网站,纳入的文献类型包括临床决策、最佳实践、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和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14日。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由研究团队对证据归类整合。结果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3篇、指南2篇、系统评价7篇、专家共识1篇。从改善环境、医护与家属举行沟通会、增加家属陪伴、提高对家属的支持度、为患者提供舒缓治疗、提供延续性护理6个方面共总结24条最佳证据。结论该研究总结了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照护模式在成人ICU应用的最佳证据,建议医护人员根据临床情境、患者和家庭情况制订个体化干预方案,改善ICU患者—家庭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照护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对老年冠心病术后患者开展医院-社区-家庭链式康复护理的价值研究
4
作者 陈甘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 研究分析对老年冠心病术后患者开展医院-社区-家庭链式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43例)及常规... 目的 研究分析对老年冠心病术后患者开展医院-社区-家庭链式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43例)及常规组(43例),常规组开展冠心病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医院-社区-家庭链式康复护理,持续12个月,评价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二级预防效果与预后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LVEF高于常规组,LVEDd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2个月内,观察组患者复发再入院、冠心病并发症、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等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MLHFQ评分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链式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术后患者中,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与二级预防效果,提升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老年患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医院-社区-家庭链式康复护理 心功能 二级预防效果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运用于癫痫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评价
5
作者 司艳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58-0161,共4页
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运用于癫痫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的癫痫患者48例,抽签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前者主要采用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式,后者采用常规护理,分析家庭功能FAD评分和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评分和满意... 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运用于癫痫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的癫痫患者48例,抽签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前者主要采用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式,后者采用常规护理,分析家庭功能FAD评分和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评分和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癫痫患者护理过程中,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式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为中心 护理干预 癫痫患者
下载PDF
ICU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照护理念的演变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董婧琦 李尊柱 张欣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66,71,共5页
运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从概念演变史、属性、先决条件、结局、同义词与近义词、测评指标6个方面进行分析。ICU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照护的4个属性为尊重、参与、沟通与信息共享和合作。先决条件是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的了解和态度、IC... 运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从概念演变史、属性、先决条件、结局、同义词与近义词、测评指标6个方面进行分析。ICU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照护的4个属性为尊重、参与、沟通与信息共享和合作。先决条件是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的了解和态度、ICU环境布局以及组织文化因素。结局包括住院时间,患者与家属的生理、心理症状和生活质量,与护理相关的满意度等。澄清ICU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照护这一理念的内涵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对其的了解与重视,为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照护的实践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患者-家庭为中心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照护服务
下载PDF
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白血病患儿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5
7
作者 张艳花 张瑞丽 +2 位作者 徐桂芝 王瑛玮 赵翠芳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3期2045-2048,2051,共5页
目的探讨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patient-and family-centered Care,PFCC)干预对白血病患儿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儿科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标危型接受诱导治疗的患儿及其家长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patient-and family-centered Care,PFCC)干预对白血病患儿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儿科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标危型接受诱导治疗的患儿及其家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儿科血液病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特点、患儿家长的心理特点以及化疗方案中的药物反应对患儿及其家长应用PFCC理念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儿童生命质量癌症模块量表(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TM cancer module,Peds QLTM)3.0中文版对其生命质量进行测评。结果应用PFCC理念进行护理干预后2组2~4岁患儿家长得分、5~7岁和8~9岁患儿自评得分和家长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FCC理念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患者家庭为中心护理 白血病 患儿 生命质量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个性化护理模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9
8
作者 周冬梅 臧丽 +2 位作者 张青 王爱凤 赵松青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4期1783-1786,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常累及直肠和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临床上常以腹泻、腹痛和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1].由于患者自身以及家属对于该病的认识不足以及治疗后的...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常累及直肠和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临床上常以腹泻、腹痛和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1].由于患者自身以及家属对于该病的认识不足以及治疗后的保健和延续性护理了解很少,患者的遵医依从性较差,不按时服药和随意终止用药的情况十分普遍,导致病情反复发作,患者长期受到该病的折磨[2].为了提高UC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首先于2016年1月起对所收治的UC患者实施以"家庭为中心"个性化护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自我管理能力 家庭为中心 护理模式 个性化 患者 肠道炎症性疾病 慢性非特异性
下载PDF
美国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1
9
作者 田鹏 刘海杰 +1 位作者 李正红 于双成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7年第3期38-39,共2页
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是一种尊重和响应患者的喜好、需求和价值观念以确保患者的价值观念,指导所有临床决策的一种护理模式。它在美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逐步走向美国医学教育事业。描述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PFCC)模式的产生与... 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是一种尊重和响应患者的喜好、需求和价值观念以确保患者的价值观念,指导所有临床决策的一种护理模式。它在美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逐步走向美国医学教育事业。描述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PFCC)模式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在美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希望对我国全科医学教育提供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患者家庭为中心护理 美国医学教育 全科医学教育
下载PDF
家长对于以患者及家庭为中心护理重要性认知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戎艳鸣 张玉侠 +2 位作者 楼建华 顾莺 陆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4期203-204,共2页
目的描述儿科病房住院患儿家长对于以患者及家庭为中心护理重要性的认知,识别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79例患儿家长,采用问卷调查患儿家长对于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的重要性认知进行调查。结果总体得分为3.40分,常规信息支持维度得分最高... 目的描述儿科病房住院患儿家长对于以患者及家庭为中心护理重要性的认知,识别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79例患儿家长,采用问卷调查患儿家长对于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的重要性认知进行调查。结果总体得分为3.40分,常规信息支持维度得分最高,影响因素包括患儿年龄、家长学历、患儿兄弟姐妹人数以及过去住院次数。结论护理人员应该提供家长需要的信息、让家长成为医疗团队的一员、鼓励家长们的互助、帮助家长和患儿一起应对住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 以患者家庭为中心护理 认知
下载PDF
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的实施现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冯芳茗 楼建华 +1 位作者 徐红 马圣念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7期39-43,共5页
目的:调查某儿科医院实施"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Patient-and Family-Centered Care,PFCC)现状,比较患者家属、管理者和医护人员对PFCC现状评价的差异,确定迫切需要改进的方面。方法:运用描述比较性设计,以美国Dallas儿... 目的:调查某儿科医院实施"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Patient-and Family-Centered Care,PFCC)现状,比较患者家属、管理者和医护人员对PFCC现状评价的差异,确定迫切需要改进的方面。方法:运用描述比较性设计,以美国Dallas儿童医学中心设计的以患者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量表为研究工具,运用方便抽样,对80名患者家属、22名管理者及108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医院实施PFCC处于中间阶段;中美儿科医院在实施PFCC方面存在差异;患者家属对实施PFCC的评价高于医护人员和管理者;提供咨询服务是最迫切需要改进的方面;护士和患者家属是实施PFCC的重要促进因素。结论:把PFCC理念融入医院硬件建设较易实施,而真正把其核心概念落实到医疗护理的各个方面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持续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患者家庭为中心护理 儿科护理 家庭
下载PDF
“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的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邓叶青 谢婉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2期126-129,共4页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的服务范畴与服务内容都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服务对象也由以患者为中心转向以个人、家庭和群体为中心,从以照顾患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康复治疗相结合的卫生保健为中心。
关键词 家庭为中心 护理学科 临床应用 患者 服务内容 服务对象 卫生保健 康复治疗
下载PDF
ICU以患者-家庭为中心探视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丛丛 姜永梅 +5 位作者 刘翠 尚全伟 崔孟元 袁美玲 朱福香 杨秀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2期173-176,180,共5页
目的基于PFCC照护理念构建ICU探视方案,为改革我国ICU探视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PFCC理念为指导,运用文献回顾法和半结构访谈法设计ICU-PFCC探视方案初稿,选取18位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确立ICU-PFCC探视方案。结果17位专家完成两... 目的基于PFCC照护理念构建ICU探视方案,为改革我国ICU探视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PFCC理念为指导,运用文献回顾法和半结构访谈法设计ICU-PFCC探视方案初稿,选取18位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确立ICU-PFCC探视方案。结果17位专家完成两轮函询,两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4.4%、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0.92;两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16(P<0.01)、0.141(P<0.01)。最终确立了包含4项核心原则,11项实施项目,59项具体内容的ICU-PFCC探视方案。结论本研究制订的ICU-PFCC探视方案既借鉴了国外相关理论和临床实践指南,又结合我国国情,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可为我国ICU探视制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患者-家庭为中心 重症监护病房 探视方案 德尔菲法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脑外伤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彭海容 彭晓娟 谭亚贵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第1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脑外伤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80例脑外伤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协助日常生活护理,提供心理辅导,指导肢体...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脑外伤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80例脑外伤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协助日常生活护理,提供心理辅导,指导肢体功能锻炼、饮食和服药等。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分别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和Barthel氏指数量表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所得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讨论。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是由“治疗性”向“照顾性”转变,通过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护理,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为中心 护理模式 脑外伤 偏瘫患者
下载PDF
留置三向瓣膜式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的家庭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巧 毛素琴 方宝娟 《护理与康复》 2006年第2期151-152,共2页
关键词 三向瓣膜式中心静脉导管 家庭护理服务 肿瘤患者 留置时间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术 住院时间 经外周静脉 多疗程化疗 安全性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自我管理干预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汪娅君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8年第6期709-711,共3页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最常用的方法,能明显延长生存期,但大部分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较差,影响生活质量水平。研究显示,优质护理服务可增加患者自我效能感,降低手术...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最常用的方法,能明显延长生存期,但大部分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较差,影响生活质量水平。研究显示,优质护理服务可增加患者自我效能感,降低手术对生活质量的负性影响[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术后患者 护理服务 家庭为中心 TACE 管理干预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arterial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ICU患者家属满意度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洁 张斯秀 徐翠荣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21,共3页
目的对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patient and family-centered care,PFCC)对ICU患者家属满意度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改善国内的ICU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提高家属满意度。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对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进行概述,从家庭参与... 目的对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patient and family-centered care,PFCC)对ICU患者家属满意度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改善国内的ICU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提高家属满意度。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对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进行概述,从家庭参与、家庭支持、沟通支持、决策支持、人文关怀等方面对满意度的影响进行总结。结果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提高了家属的参与度,改善了与家属的沟通,促进了家属参与医疗决策,注重了人文关怀的落实,从而满足了家属的需求,提高了满意度。结论目前国内针对ICU患者家属满意度的相关研究处于发展阶段,有待开展多中心、前瞻性、深层次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患者 家属 家庭为中心护理 满意度
下载PDF
基于CFIR框架的“医院-社区-家庭”联动下癌痛患者居家护理促进和障碍因素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宋莹婵茜 杨青 文彦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21期2010-2015,共6页
目的探究“医院-社区-家庭”联动下癌痛患者居家护理方案推行的障碍和促进因素,为癌痛居家护理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CFIR),结合文献与临床实际,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角度构建访谈提纲,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 目的探究“医院-社区-家庭”联动下癌痛患者居家护理方案推行的障碍和促进因素,为癌痛居家护理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CFIR),结合文献与临床实际,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角度构建访谈提纲,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访谈9名医务工作者,10名癌痛患者,11名癌痛患者家属,通过Nvivo 11.0录入访谈数据并分析。结果对于推进“医院-社区-家庭”联动下癌痛患者居家护理事业,共有8个促进因素,2个中性因素和14个障碍因素。其中,内部因素(实施氛围、可用资源、文化、协作与沟通、成熟度)共确定了5个促进因素,1个中性因素,6个障碍因素;外部因素(患者的需求与资源、外部政策与激励)共确定了3个促进因素、1个中性因素和8个障碍因素。结论“医院-社区-家庭”联动下癌痛患者居家护理的推行符合当前癌痛患者及患者家属的需求,符合中国分级诊疗的趋势,但仍存在部分障碍,呼吁各级机构参与和推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下的居家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癌痛患者 居家护理 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在成人ICU应用进展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奇 李真 +2 位作者 李尊柱 孙建华 罗红波 《护理学报》 2020年第9期23-26,共4页
目的总结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在成人ICU应用情况,为ICU医务人员改善患者和家属结局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研究文献,从概述、应用现况、应用挑战和展望等角度进行综述。结果目前常见的护理干预... 目的总结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在成人ICU应用情况,为ICU医务人员改善患者和家属结局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研究文献,从概述、应用现况、应用挑战和展望等角度进行综述。结果目前常见的护理干预形式包括跨学科家庭会议、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查房、开放患者家属探视和陪伴、患者家庭培训和教育等。结论目前,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在ICU应用涉及多个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仍需结合现有证据和临时实践情况,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家庭照护 以患者家庭为中心 ICU护理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肠造口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谭勤 郭思思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4期597-599,共3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肠造口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该科2018年1-12月行永久性肠造口术的患者60例,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和出院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肠造口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该科2018年1-12月行永久性肠造口术的患者60例,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和出院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出院后1、3、6个月采用中文版造口患者适应量表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2组肠造口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结果观察组肠造口患者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提高肠造口患者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其正确积极地面对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为中心 护理 肠造口患者 社会适应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