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画入书见意态——孙其峰书法创作浅见
1
作者 路洪明 路潇濛 《大学书法》 2024年第3期30-35,共6页
孙其峰作为中国当代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书画艺术大家,对于他的书法成就,研究者已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剖析得比较透彻,社会上也有“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的定论。因此,笔者将从书画同源着手,循着他书画创作实践的轨迹,站在以画入书... 孙其峰作为中国当代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书画艺术大家,对于他的书法成就,研究者已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剖析得比较透彻,社会上也有“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的定论。因此,笔者将从书画同源着手,循着他书画创作实践的轨迹,站在以画入书的角度,剖析他书法创作中对画法与字态的独特认识,从而探寻孙其峰先生书法结字的生动之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其峰 艺术 以画入书 法创作 终身成就奖 法成就 结字 美术教育家
下载PDF
以画入书——周韶华书法艺术发展第四个时期的新思考
2
作者 杨豪良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86-90,共5页
周韶华"以画入书"的观念由来已久,2002年出版的《周韶华书法艺术》是其"以画入书"观念的第一次综合体现。2012年《天人交响——周韶华书法艺术展》及相关活动的整体推出,宣告了周韶华书法艺术进入第四个时期。此期... 周韶华"以画入书"的观念由来已久,2002年出版的《周韶华书法艺术》是其"以画入书"观念的第一次综合体现。2012年《天人交响——周韶华书法艺术展》及相关活动的整体推出,宣告了周韶华书法艺术进入第四个时期。此期,周韶华高调抛出"以画入书"的书法创作观,则是一种新的信号,也提出了新问题,引发了新论争,并给世人带来若干认知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画入书 周韶华法艺术 新思考
下载PDF
我来说说“以画入书”
3
作者 范扬 《艺术品》 2020年第1期10012-10021,共10页
人们常说“以书入画”.我来说说“以画入书”。书法的用笔、用线、用墨、间架结构、章法布白是有很多讲究的.对于画画来说.确是拿来有用的。也有人先写字,后来画画儿,书法之用笔入了画法,由书家兼任了画家。如吴昌硕先写字,后画画儿,成... 人们常说“以书入画”.我来说说“以画入书”。书法的用笔、用线、用墨、间架结构、章法布白是有很多讲究的.对于画画来说.确是拿来有用的。也有人先写字,后来画画儿,书法之用笔入了画法,由书家兼任了画家。如吴昌硕先写字,后画画儿,成就了一位大画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架结构 吴昌硕 用墨 布白 以画入书 用笔
原文传递
八大山人的书画互渗
4
作者 李一 《文艺评论》 2003年第5期88-92,共5页
关键词 八大山人 艺术 艺术风格 笔法 以画入书
下载PDF
放任恣纵 清逸横生——浅析八大山人“以书法兼之画法”
5
作者 董传芳 《美术大观》 2013年第3期32-33,共2页
本文通过八大山人各时期书法创作和绘画创作的研究与分析,以其书法的"以书法兼之画法"为重点,浅析八大山人的书法艺术与其绘画之间的互相影响。
关键词 八大山人 花鸟 以画入书
下载PDF
黄宾虹金文书法初探
6
作者 周炎土 《书画世界》 2023年第12期62-63,共2页
作为近现代的艺术大师,黄宾虹在金文书法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黄宾虹对金文的学习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其作品也相应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其金文书法取法甲骨文、金文、六国的文字,甚至古文抄本及宋元法帖,不拘一格。黄宾虹成熟期的金文... 作为近现代的艺术大师,黄宾虹在金文书法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黄宾虹对金文的学习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其作品也相应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其金文书法取法甲骨文、金文、六国的文字,甚至古文抄本及宋元法帖,不拘一格。黄宾虹成熟期的金文作品风格古雅醇厚、苍茫奇崛,体现了深厚的文人气质,以及追求内美、“以画入书”的审美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宾虹 金文 内美 以画入书
下载PDF
“以画入书”的创新途径
7
作者 姚远 《书法》 2024年第8期81-85,共5页
清代学者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言道:“字画本自同工,字贵写,画亦贵写。以书法透人于画,而画无不妙;以画法参人于书,而书无不神。故曰:善书者必善画;善画者亦必善书。”1以书法透入于画,亦即“以书入画”的观点早在传统文人画中得到广... 清代学者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言道:“字画本自同工,字贵写,画亦贵写。以书法透人于画,而画无不妙;以画法参人于书,而书无不神。故曰:善书者必善画;善画者亦必善书。”1以书法透入于画,亦即“以书入画”的观点早在传统文人画中得到广泛呈现,并得到普遍重视及深入领会。然而,以画法参入于书,亦即“以画入书”虽然也同样在绘画和书法中有所应用,但对此方面的理论探讨相对较少且浅薄,因此尚需进一步探索,需要用视觉艺术的视角反思书法字形和章法,开拓创新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人 周星莲 视觉艺术 以画入书 创新途径 清代学者
原文传递
从与林散之的比较看潘天寿书法的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贞华 《书画世界》 2004年第7期23-35,2-4,共16页
林散之与潘天寿作为二十世纪的艺术大师,其诗、书,画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全面、深厚的人文修养,为他们在艺术上融会贯通创造了条件。林散之与潘天寿在书法创作中都大胆吸收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和创作观念,走的又都是碑帖兼容的道路,虽... 林散之与潘天寿作为二十世纪的艺术大师,其诗、书,画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全面、深厚的人文修养,为他们在艺术上融会贯通创造了条件。林散之与潘天寿在书法创作中都大胆吸收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和创作观念,走的又都是碑帖兼容的道路,虽然由于生活经历、性情、师承、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他们『以书入画』的途径和对碑与帖的取舍各不相同,但最终都能殊途同归,各臻妙境。通过与林散之的比较可以看出,潘天寿深入传统,勇于创新,其书法艺术独具魅力。他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创作思想,对艺术品格和境界的自觉追求,对书法空间性的拓展在现代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画入书 碑帖兼容 人文修养 艺术品格 法空间性的拓展
下载PDF
碑帖之外的视觉革命:“画学书”研究
9
作者 张亚圣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75-178,共4页
所谓"画学书",即是将绘画中的笔墨观念和造型技巧等渗透到书法的创作中,有别于传统"书家书"的概念,又与学者熟知的"画家书"在源流上和"以画入书"的深入程度上迥然有别。同时,"画学书"... 所谓"画学书",即是将绘画中的笔墨观念和造型技巧等渗透到书法的创作中,有别于传统"书家书"的概念,又与学者熟知的"画家书"在源流上和"以画入书"的深入程度上迥然有别。同时,"画学书"并不颠覆传统书法的守则,甚至对于艺术家的绘画水平也有着不同一般的要求。总体而言,"画学书"的理念早在宋代就有苏轼、米芾等人倡导过,但仅仅是理念的先行一步,直到明末清初和清中期才于实践中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并在二十世纪达到其巅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画入书 视觉革命 碑帖
原文传递
杨维桢"画法即书法所在"观点摭谈
10
作者 周广胜 吕金光 《中国书法》 CSSCI 2019年第19期187-188,共2页
元末杨维桢在《图绘宝鉴序》中云"书与画一耳…画法即书法所在……",言即书就是画,画就是书,应把绘画理念运用到书法创作中。观杨维桢作品,其章法、墨法的表现,正是由于植入了绘画之法而迥异于前人。杨维桢"画法即书法所... 元末杨维桢在《图绘宝鉴序》中云"书与画一耳…画法即书法所在……",言即书就是画,画就是书,应把绘画理念运用到书法创作中。观杨维桢作品,其章法、墨法的表现,正是由于植入了绘画之法而迥异于前人。杨维桢"画法即书法所在"之观点,是对赵孟頫"书画同源""书法入画"思想的发展,并成为中国行草书法创作风格转向的里程碑。本文试从该理念的提出、具体表现、根源分析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摭谈,希望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技法 以画入书 墨色植 有意识
原文传递
赵孟頫的古木竹石图与书画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永年 《收藏家》 2021年第10期147-152,共6页
书法与绘画的关系,是中国美术史上特有的问题,影响至为深远。书画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书入画,二是以画入书。赵孟向来被认为是在以书入画上影响重大的人物。对赵氏的"以书入画"以往的著述大致有两种诠释,一种以为是"... 书法与绘画的关系,是中国美术史上特有的问题,影响至为深远。书画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书入画,二是以画入书。赵孟向来被认为是在以书入画上影响重大的人物。对赵氏的"以书入画"以往的著述大致有两种诠释,一种以为是"运用书法于绘画之中,丰富了以线造型为主的中国画的形式美"。另一种以为关键在于"追求以书法用笔来融合自我与物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史 法用笔 以线造型 赵孟頫 关系 以画入书 法与绘
原文传递
石如飞白木如籀 写竹还应八法通——书画双栖,我永远的追求
12
作者 周广胜 《现代艺术》 2020年第6期50-51,共2页
学书、学画,人人路数不尽相同。有的学书不画,有的学画不书,有的能书能画、书画双栖。而余以为,能书能画、书画双栖,才是书画人永远的追求。以书入画、以画入书,以书法之用笔经营绘画,以绘画之审美态度来研究书法,是我多年来的态度。我... 学书、学画,人人路数不尽相同。有的学书不画,有的学画不书,有的能书能画、书画双栖。而余以为,能书能画、书画双栖,才是书画人永远的追求。以书入画、以画入书,以书法之用笔经营绘画,以绘画之审美态度来研究书法,是我多年来的态度。我之前对绘画很陌生,染习绘画不过十年,但近三十年的书法学习,锤炼了我的笔墨功夫,学绘画后,我还算用功,进步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习 审美态度 以画入书 双栖 笔墨
原文传递
不破不立有新法:徐渭对挂轴书法的视觉形式创造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正成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18,共15页
徐渭在前期创作中挂轴较少,即使有也是幅面较小,到万历八年(一五八○)六十岁以后的晚年,书写高堂大轴骤然增多,这应该就是他对笔法创造更为成熟的时期。而这期间,徐渭在笔法、章法、墨法的视觉形式上进行了新的创造,开启了近古五百年来... 徐渭在前期创作中挂轴较少,即使有也是幅面较小,到万历八年(一五八○)六十岁以后的晚年,书写高堂大轴骤然增多,这应该就是他对笔法创造更为成熟的时期。而这期间,徐渭在笔法、章法、墨法的视觉形式上进行了新的创造,开启了近古五百年来的书法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渭 形式 挂轴 以画入书 墨法
原文传递
开放的书法——读林阳书法文论有感
14
作者 吴雪 《艺术品》 2020年第4期117-117,共1页
现在关于书法的文章不可谓不多,但多数是对当代书家的评论,或者是对书写技法的探讨,或者是对书法史的重新审视,而从多方面研究当前书法面临的问题的文章不多,特别是从社会与文化的视角来分析书法本体的种种问题的更是少之又少。读林阳... 现在关于书法的文章不可谓不多,但多数是对当代书家的评论,或者是对书写技法的探讨,或者是对书法史的重新审视,而从多方面研究当前书法面临的问题的文章不多,特别是从社会与文化的视角来分析书法本体的种种问题的更是少之又少。读林阳书法文论《以画入书—换个角度看书法》会让你有茅塞顿开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史 法本体 以画入书 社会与文化 林阳 写技法 文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