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代古文经学以礼统法思想及其形成原因窥探
1
作者 汪荣 荣霞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3-98,共6页
两汉是经学的昌明时代,经学思想在汉代是官方的正统思想。经学中的礼法思想与汉代政治紧密结合,成为汉代法律思想的主流。西汉后期,随着古文经数量增多,古文经学逐渐形成一种同今文经学抗衡的学术和政治势力。而这一变化与汉代古文经学... 两汉是经学的昌明时代,经学思想在汉代是官方的正统思想。经学中的礼法思想与汉代政治紧密结合,成为汉代法律思想的主流。西汉后期,随着古文经数量增多,古文经学逐渐形成一种同今文经学抗衡的学术和政治势力。而这一变化与汉代古文经学重视礼法建构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古文经学 以礼统法 原因
下载PDF
以礼统法——晚周秦汉儒法竞合之归宿与中国政治文明精神之定格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巍 《齐鲁学刊》 CSSCI 2021年第5期59-80,共22页
儒家传述早期中国之治理典型而倡导“导德齐礼”的德礼仁政之治,法家主张耕战强国严刑峻法的法治。秦王朝的建立实践了法家的政治法律主张,它的二世而亡也促使汉代等后继王朝寻访回由儒家所开发的以礼统法的结构与精神,以王道统摄霸道... 儒家传述早期中国之治理典型而倡导“导德齐礼”的德礼仁政之治,法家主张耕战强国严刑峻法的法治。秦王朝的建立实践了法家的政治法律主张,它的二世而亡也促使汉代等后继王朝寻访回由儒家所开发的以礼统法的结构与精神,以王道统摄霸道。荀子不是“阳儒阴法”的始作俑者,更不是“秦政”的教师爷,而是尊王贱霸“以礼统法”的先驱;汉代也不仅有“汉承秦制”的因循沿袭,更有“汉改秦制”之历史努力。到东汉班固著《汉书》以《刑法志》列《礼乐志》之后,反映一代治体之要,亦兼以明历史源流,其“礼乐”在先“刑法”在后之格局为后世楷模,大体谨遵勿替;具有法典性质的《白虎通义》将“三纲”等伦理政治法条规定下来,皆象征着中华以礼统法的治体格局及其政治文明精神之渐趋定型、定局、定格。从礼治与法治关系的角度探讨中国政治文明的传统精神,严格来讲,不是“儒法合流”“礼法合治”或“礼法合一”,而是“以礼统法”才足以概括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礼统法 儒家 荀子 三纲
下载PDF
论法与孔子的礼治思想 被引量:2
3
作者 袁宗建 《菏泽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34-36,83,共4页
礼治是孔子全部政治思想的核心和出发点。孔子强调“为国以礼”,但他并不否定法。他的礼治思想不排斥法,相反他把法看作是礼治的重要一环。具体实践中,应以礼统法,以法复礼。礼治是目的,法治是手段。
关键词 孔子 政治思想 "为国以礼" 以礼统法
下载PDF
小议董仲舒“春秋决狱”
4
作者 董明珠 毛克洵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7-9,共3页
"春秋决狱"曾在中国法制史发展中产生过重要影响,它通过以礼司法的契入点和以礼统法的立法指导以及对以礼注律的推动,最终达到了以礼入法、礼法融合的目的。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分析,总结历史经验,为当今... "春秋决狱"曾在中国法制史发展中产生过重要影响,它通过以礼司法的契入点和以礼统法的立法指导以及对以礼注律的推动,最终达到了以礼入法、礼法融合的目的。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分析,总结历史经验,为当今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决狱 董仲舒 以礼统法 以礼注律
下载PDF
试论荀子人性思想对我国社会公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5
作者 罗碧纯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第6期13-15,共3页
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本文论述了荀子的人性思想及其法治主张,结合我国社会公德... 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本文论述了荀子的人性思想及其法治主张,结合我国社会公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这一人性思想对于我国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人性思想 社会公德 以礼统法 促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