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曾景祥谈工笔画——以线立骨
1
作者 曾景祥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0年第2期138-138,共1页
以线来概括和表现形体,是人类的共性。从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钵上的猪纹,到乌克兰翠坡群集出土的几何纹,从中国宋代李公麟的《维摩诘图》,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素描(速写),莫不如此。然而,线在中国画中的发展、... 以线来概括和表现形体,是人类的共性。从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钵上的猪纹,到乌克兰翠坡群集出土的几何纹,从中国宋代李公麟的《维摩诘图》,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素描(速写),莫不如此。然而,线在中国画中的发展、成熟、完善,使之完全区别于外国画家之用线,则得益于老庄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阴阳相克相生",影响着历代画家。他们要求绘画作品的最高境界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从不注重惟妙惟肖地再现自然对象。于是,线就成了奇妙无比的造型媒介。线是画家观察、分析、理解对象后抽象出来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笔画 以线立骨 李公麟 造型功能 审美功能 线 宋代 形体 线 阴柔之美
原文传递
试析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骨法用笔”和“应物象形” 被引量:2
2
作者 陆炜邦 《艺术家》 2020年第4期26-26,共1页
一、以骨法用笔分析当代工笔人物的线条“以线立骨”一向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所讲求的,线条是中国画中尤为关键的表现方式,是一种简练、概括的艺术语言。“以形写神”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审美准则,在工笔人物画里,线条作为表现物象的重要... 一、以骨法用笔分析当代工笔人物的线条“以线立骨”一向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所讲求的,线条是中国画中尤为关键的表现方式,是一种简练、概括的艺术语言。“以形写神”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审美准则,在工笔人物画里,线条作为表现物象的重要载体,发挥了尤为关键的作用。“六法论”中的“骨法用笔”则体现于此,“骨”和“肉”是相对的,肉无骨则软,因此要讲究用笔的力量、气度、深度和意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用笔 工笔人物画 以形写神 应物象形 六法论 当代工笔人物 以线立骨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
下载PDF
工笔人物画“不似之似”的造型艺术特色
3
作者 周知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213-214,共2页
中国绘画长期以来追求"以形写神"和"不似之似"的绘画手法,充分认识和把握住精简夸张的造型手法、程式化造型的规律和以线立骨抓住形体特征的绘画方法,有助于提升造型能力和更好的进行工笔人物画的创作。
关键词 不似之似 造型 精简夸张 程式化 以线立骨
下载PDF
试论工笔画的艺术特点 被引量:2
4
作者 曾景祥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98-101,共4页
本文从中西绘画的比较分析中,总结、归纳出工笔画以线立骨、以工写意、程式化的表现手段、装饰性的画面效果等四个方面的主要艺术特点。
关键词 工笔画 以线立骨 以工写意 程式化 装饰性
下载PDF
汉漆器云气纹饰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牧原 辛艺华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73,共2页
本文以汉漆器云气纹饰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由意义到纹饰的融合,去思考凝练在手工艺人心目中的审美情趣,认为云气纹饰所表现出的以线立骨、飞动之美的审美特征,充分体现了汉漆器云气纹饰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 汉代云气纹 以线立骨 飞动美 融合
原文传递
实验水墨画散论 被引量:5
6
作者 刘骁纯 《美术观察》 1996年第6期10-11,共2页
一、非文人笔墨 实验水墨画与新文人画最直观的不同在笔墨,简言之,可称为非文人笔墨。 文人笔墨,指传统文人画确立的笔墨规范,它有两大支柱:(1)书法用笔。它强调“写”,强调“书画同法”,强调中锋为本和以线立骨,用笔强调一波三折、逆... 一、非文人笔墨 实验水墨画与新文人画最直观的不同在笔墨,简言之,可称为非文人笔墨。 文人笔墨,指传统文人画确立的笔墨规范,它有两大支柱:(1)书法用笔。它强调“写”,强调“书画同法”,强调中锋为本和以线立骨,用笔强调一波三折、逆入平出、藏头护尾等书法规范,在强调力度时,重点强调的是线的力度,如:锥画沙、虫蚀木、屋漏痕、折钗股、万毫齐力,积点成线等。(2)程式化。《芥子园画传》可以视为文入画图像程式的总汇。这套程式符号的实质是将造型归纳为类字符,以便于发挥书法用笔。 因此造型程式是为笔墨程式服务的,程式化是为书法用笔服务的。文入画程式规范的核心即书法用笔系统的笔墨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水墨 程式规范 笔墨程式 西方文化 书法 以线立骨 传统文人画 程式化 林风眠 艺术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