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儒学及现象学视域下“见”字的哲学语境辨析——以“以羊易牛”典故为例 |
丁洁云
王新越
|
《外语教育研究》
|
2024 |
0 |
|
2
|
“见”的伦理困境及其反思——从《孟子》“以羊易牛”说起 |
陈林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
3
|
|
3
|
论道德意识的起源及其存在论基础——对孟子论“以羊易牛”典故的一种分析 |
黄凯旋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4
|
德育的道德发生学基础与机制——以“以羊易牛”为中心的考察 |
郭晓林
潘世莲
|
《教育文化论坛》
|
2021 |
1
|
|
5
|
悲悯与自由的人文烛光——“以羊易牛”和“庖丁解牛”的比较 |
宋献普
|
《读写月报》
|
2024 |
0 |
|
6
|
“以羊易牛”与仁慈美德 |
童建军
马丽
|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7
|
“见”字的道德语境探析——以“以羊易牛”典故为例 |
王毅鹏
|
《汉字文化》
|
2022 |
1
|
|
8
|
“以羊易牛”的德性伦理学辩护及其问题 |
马丽
|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9
|
读《齐桓晋文之事》,学议论说理 |
郭传斌
|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
2017 |
1
|
|
10
|
孟子散文论辩技巧浅探 |
颜廷文
|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
1985 |
1
|
|
11
|
“君子远庖厨”辨义 |
王介平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
0 |
|
12
|
孟子与韩愈的论辩艺术浅析 |
王连弟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
13
|
《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艺术特色 |
夏麟勋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5 |
0 |
|
14
|
孟子论辩艺术初探 |
唐树芝
|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
1989 |
0 |
|
15
|
羊年赏“羊”联 |
文伯
|
《消防月刊》
|
2003 |
0 |
|
16
|
賢賢易色——試論早期儒家思想中的慾望理念 |
王安國
韓宇嬌
|
《出土文献》
|
2012 |
0 |
|
17
|
文化园地 |
|
《农家之友》
|
2002 |
0 |
|
18
|
孟子论牛羊之别新解 |
彭锋
|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19
|
《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读“对齐宣王问章”和“许行章” |
王洲明
|
《文史知识》
|
1987 |
0 |
|
20
|
警惕“精神贿赂” |
王经朴
|
《党建》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