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的具身与搬取——对闵氏宗族祭祖活动中“仪式国家”的考察 被引量:6
1
作者 杜靖 李娟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76-88,共13页
传统中国是个仪式国家,当代中国依然如此。在山东临沂闵氏宗族搭建的祭祖仪式舞台上,当代中国幻化成种种符号而具身。国家具身的过程系将民间文化资源整合进新国家道统的过程。在当代语境下,国家与民间相互搬取和承认,一如历史上的合作... 传统中国是个仪式国家,当代中国依然如此。在山东临沂闵氏宗族搭建的祭祖仪式舞台上,当代中国幻化成种种符号而具身。国家具身的过程系将民间文化资源整合进新国家道统的过程。在当代语境下,国家与民间相互搬取和承认,一如历史上的合作一样密切。国家与民间之所以能够合作,一是基于现实双方互动的结果,一是历史惯习在背后发挥作用所致。国家通过仪式引导和管控民间社会,而民间愿意与之进行文化合谋,二者之间具备“共主体性”,这是仪式国家存在的基本理念。否则,国家与社会之间将会产生离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与社会 宗族祭仪 仪式国家 具身与搬取 共主体性
下载PDF
现代国家仪式的政治效能研究论纲
2
作者 王海洲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51,216,共12页
精准评估国家仪式是推进国家仪式研究的核心工作。本文基于“政治效能”概念来确定评估的方向,并分解出“过程效能”和“结果效能”两种类型,用于评估国家仪式的内在过程和外在结果。借助政治现象学方法,国家仪式的评估方案需遵循三个... 精准评估国家仪式是推进国家仪式研究的核心工作。本文基于“政治效能”概念来确定评估的方向,并分解出“过程效能”和“结果效能”两种类型,用于评估国家仪式的内在过程和外在结果。借助政治现象学方法,国家仪式的评估方案需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以国家仪式能否促进国家发展为首要内容;兼顾国家仪式的主客观要素;系统性地评估国家仪式。国家能力理论和政治认同理论能够分别实现评估“过程效能”和“结果效能”的目标,也能够接受三个原则的检验,所以适于充当此后指导评估实操的基本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仪式 政治效能 国家能力 政治认同 政治文明
下载PDF
乾隆时期"黑水营之战"相关国家仪式与文化
3
作者 锋晖 李泽昊 《西部蒙古论坛》 2024年第2期22-33,M0003,M0004,共14页
"黑水营之战"系乾隆时期平定回疆关键一战,大小和卓由此迅速败退灭亡,周边诸政权受到震慑纷纷归诚,清朝彻底统一西域。清朝中央政府通过立碑太学、国家典礼、绘像绘图、修典撰史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将军事大捷与西域一统,告成天... "黑水营之战"系乾隆时期平定回疆关键一战,大小和卓由此迅速败退灭亡,周边诸政权受到震慑纷纷归诚,清朝彻底统一西域。清朝中央政府通过立碑太学、国家典礼、绘像绘图、修典撰史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将军事大捷与西域一统,告成天下,宣谕中外。本文通过基础文献档案,梳理"黑水营之战"相关国家仪式与文化,进一步解析此战的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营之战 大一统 国家仪式 中华统绪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仪式机制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马丹丹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7,共10页
国家仪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外化景观和铸牢载体。它以国家为单元,是内蕴文化、历史、理论的共同体凝聚机制。具体而言,国家仪式通过可观、可感、可触的仪式空间、仪式符号、仪式主题,激活集体记忆、搭建象征体系、传输民族精神,呈... 国家仪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外化景观和铸牢载体。它以国家为单元,是内蕴文化、历史、理论的共同体凝聚机制。具体而言,国家仪式通过可观、可感、可触的仪式空间、仪式符号、仪式主题,激活集体记忆、搭建象征体系、传输民族精神,呈现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仪式图景。以国庆仪式为实证案例,全国各族人民在“知情意行”的逻辑中,确认民族身份、聚合爱国情感、凝聚价值共识、践行复兴伟业。新征程的国家仪式供给,需撷取历史时空资源、丰富中华符号操演、询唤现实行动自觉,以提升仪式内容的认同合力、话语的传播张力和样态的作用效力,实现有形、有感、有效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仪式 中华民族共同体 礼仪文化 民族记忆
下载PDF
新时代国家仪式建构集体记忆的具体实践、基本经验及启示——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为例
5
作者 曾利平 《科技传播》 2024年第18期70-75,共6页
新时代国家仪式是由国家政府部门主导的,通过图像、器物等可感可知的具象化符号进行重复操演的象征性活动。国家仪式通过在特定时空场域进行仪式操演,能够传递、唤醒、强化和刻写集体记忆。梳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在... 新时代国家仪式是由国家政府部门主导的,通过图像、器物等可感可知的具象化符号进行重复操演的象征性活动。国家仪式通过在特定时空场域进行仪式操演,能够传递、唤醒、强化和刻写集体记忆。梳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在具体开展流程中的基本经验:合理设置传播主流价值观念的仪式主题,坚持精心设计可感可知的多元符号系统,坚持适当打造庄严肃穆的仪式时空场域,以规训身体实践为准则进行重复性操演,以此实现对集体记忆的建构。以史启今,总结新时代国家仪式建构集体记忆的基本经验能为今后开展国家仪式提供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国家仪式 集体记忆 阅兵仪式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仪式机制效能提升研究
6
作者 王幸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1-14,24,共5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仪式机制架构,既包含耦合共进的“政治—文化—生态”共同体意识横向架构,又囊括相辅相成的“固定化—弹性化”共同体意识纵向架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仪式机制演进经历了历时性逻辑、共时性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仪式机制架构,既包含耦合共进的“政治—文化—生态”共同体意识横向架构,又囊括相辅相成的“固定化—弹性化”共同体意识纵向架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仪式机制演进经历了历时性逻辑、共时性逻辑和超时空逻辑,据此围绕时间维度下的国家仪式考量、空间维度下的国家仪式辨析、系统维度下的国家仪式发展三大切面进行了逻辑梳理。在实践过程中,主流媒体应把握舆论动向,夯实国家仪式效能基础;教育衔接促进情感认同,实现国家仪式精神共鸣;社会力量推动行为实践,形成国家仪式凝聚力量,以此来最大化提升国家仪式机制效能,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仪式机制 精神动力 历时性
下载PDF
国家仪式:共同体认同建构的象征维度 被引量:5
7
作者 曾楠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29,共7页
国家仪式即国家权力机构动员群体展开的程序性、重复性、规范性的象征性活动。国家仪式是以特定时空、鲜明主题、象征符号构筑的政治象征体系,它唤醒集体记忆、传播主流价值、连接能指所指,以记忆再生产、观念再生产、权力再生产,生产... 国家仪式即国家权力机构动员群体展开的程序性、重复性、规范性的象征性活动。国家仪式是以特定时空、鲜明主题、象征符号构筑的政治象征体系,它唤醒集体记忆、传播主流价值、连接能指所指,以记忆再生产、观念再生产、权力再生产,生产出国家在场的以权力遵从信任、主流价值内化、利益共通共享为核心的共同体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15次国庆大阅兵,呈现出了国家仪式建构共同体认同的实践图景。当前合理挖掘时空资源,有效传播主流价值,精心设计象征符号,推进国家仪式供给规范化、传播大众化、效能持续化,是优化国家仪式建构共同体认同的策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仪式 共同体认同 象征
下载PDF
国家仪式的德育功能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段立国 周佳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3-28,共6页
国家仪式承载着国家意志、民族精神与人民信仰,是一个国家文化传统、历史记忆、政治信念、民族情感、核心价值等的仪式化表达,具有丰富的表现形态。国家仪式因其高度的政治权威性、明确的价值指向性以及广泛的人民参与度而成为社会教化... 国家仪式承载着国家意志、民族精神与人民信仰,是一个国家文化传统、历史记忆、政治信念、民族情感、核心价值等的仪式化表达,具有丰富的表现形态。国家仪式因其高度的政治权威性、明确的价值指向性以及广泛的人民参与度而成为社会教化的重要载体和方式,在政治导向、价值治理、凝心聚力、道德教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德育功能,成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仪式 教化 价值治理 德育功能
下载PDF
国家仪式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研究——国庆大会的仪式过程解读
9
作者 黄晶 潘守永 《理论观察》 2023年第10期141-147,共7页
仪式是人类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作为重要的文化实践,仪式蕴含着一个族群丰富的文化要素和生存逻辑。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为典型代表的当代中国国家庆典仪式,在人民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国民精神发挥着举... 仪式是人类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作为重要的文化实践,仪式蕴含着一个族群丰富的文化要素和生存逻辑。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为典型代表的当代中国国家庆典仪式,在人民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国民精神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它是社会记忆的贮存器,通过唤起和刻写社会记忆,搭建人与人、人与国家之间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关联,在此基础上发挥仪式宏观上整合和强固社会、微观上“升华”个体的功能,建构国家认同。在国家认同的基础上,70周年大会通过彰显国家实力、呈现盛世图景和国内外两方面的舆论作用,实现国民的心理优势,建立和强化人民对实现民族理想的信心,最终生成民族自信,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仪式 社会记忆 国家认同 民族自信
下载PDF
国家公祭仪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增“同”机理和路径
10
作者 徐缙 李乐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76,共9页
形成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国家公祭仪式通过引导主流价值、凝聚集体价值信仰、规范集体成员行为在认知的基础上形成情感认同、理性认同和行为认同,通过这三个心理过程来推动和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鉴于铸牢中华... 形成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国家公祭仪式通过引导主流价值、凝聚集体价值信仰、规范集体成员行为在认知的基础上形成情感认同、理性认同和行为认同,通过这三个心理过程来推动和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鉴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同阶段的差异性,在情感认同阶段,应发挥公祭仪式的民族精神驱动力,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理性认同阶段,应不断积累公祭仪式的价值感染力,强化民族共同体身份意识;在行为认同阶段,应积极增强公祭仪式的团结汇聚力,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祭仪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认同
下载PDF
以国家公祭仪式增进大学生国家认同
11
作者 杨许月 陈大文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3年第4期90-94,100,共6页
国家公祭仪式是高度凝聚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的政治仪式,是增进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方式。通过仪式时空唤醒记忆以提升身份认同,仪式符号表征意义以增进文化认同,仪式操演规范行为以强化政治认同。这一作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时空... 国家公祭仪式是高度凝聚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的政治仪式,是增进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方式。通过仪式时空唤醒记忆以提升身份认同,仪式符号表征意义以增进文化认同,仪式操演规范行为以强化政治认同。这一作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时空局限、符号单调、操演刻板等问题,影响国家认同的范围、基础与实效。要扩展仪式传播途径,延伸认同范围;丰富仪式设计内容,营造认同氛围;注重仪式双向互动,激励认同行为,进而增进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祭仪式 大学生 国家认同
下载PDF
国家仪式与共同体认同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进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43,共8页
国家仪式作为表现权力技术实践的政治活动,通过仪式符号的拟剧展演,强化国家凝聚的共同体认同。国家仪式符号能指与所指蕴含的隐喻象征,生成以集体记忆为介质的精神共同体,并且再生产出以国家在场的道德、政治合法性和民族国家为核心的... 国家仪式作为表现权力技术实践的政治活动,通过仪式符号的拟剧展演,强化国家凝聚的共同体认同。国家仪式符号能指与所指蕴含的隐喻象征,生成以集体记忆为介质的精神共同体,并且再生产出以国家在场的道德、政治合法性和民族国家为核心的共同体认同。这种精神共同体的认同脉络是通过国家仪式的形象化操演、象征化认知和人格化隐喻,使看不见的符号国家变为看得见的令人爱戴的国家。因此,从身份认知、情感同化和价值内化维度构建共同体认同的逻辑线条,充分运用选编仪式脚本、组合仪式符号、社会化仪式动员和重复性操演等方式,构建共同体认同的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仪式 集体记忆 共同体 认同
下载PDF
构建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仪式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6-88,共3页
本文从人类的各种古老仪式、民间仪式、日常生活仪式、节日仪式、庆典仪式等出发,提出"民族国家仪式"的概念,呼吁构建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仪式,指出它是中华民族古老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时代的象征、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象征... 本文从人类的各种古老仪式、民间仪式、日常生活仪式、节日仪式、庆典仪式等出发,提出"民族国家仪式"的概念,呼吁构建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仪式,指出它是中华民族古老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时代的象征、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象征。结合仪式的有关特点,文章对构建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仪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了研究,重点是对精神文化内核、具体表现模式、电视传播等的探讨。本文对构建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仪式作了初步的探究,但愿能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 民族国家仪式 概念 构建 精神内核 具体模式 电视传播
下载PDF
操演的政治:现代国家仪式与民初政治合法性建构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辉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63,共8页
现代国家仪式作为中华民国建立之初政权合法性建构的重要工具和措施,有其产生背景与契机,中国传统礼仪、节日文化为现代国家仪式产生提供本土资源,而随着近代中国逐步开放,西方现代仪式知识的传入及传播为现代国家仪式产生提供域外资源... 现代国家仪式作为中华民国建立之初政权合法性建构的重要工具和措施,有其产生背景与契机,中国传统礼仪、节日文化为现代国家仪式产生提供本土资源,而随着近代中国逐步开放,西方现代仪式知识的传入及传播为现代国家仪式产生提供域外资源。民国成立为现代国家仪式提供制度保障的同时,也利用国家仪式操演,昭示新民族国家、新政府成立,并提供正统与道统支持,构建"革命"与"共和"作为民国"新传统",为新政权提供合法性支持。国家仪式及其政治文化,从传递社会记忆、维护政治秩序、构建文化传统、动员社会等方面形塑、表达和强化剧烈转型的民初社会的政治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国家仪式 政权合法性 政治文化 民初
下载PDF
古代国家仪式在传统危机管理中的作用--以祭祀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郅强 尉馨元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8-84,107,共8页
祭祀是古人通神、祭祖的一种礼俗仪式,常用来祈福求好、禳灾避祸。本文主要讨论了祭祀的起源和存在形式,分析了在自然灾害危机中常祀、非常祀、报祭等不同祭祀仪式在传统危机管理中的价值,以及祭祀在社会性危机中对获取政权合法性、缓... 祭祀是古人通神、祭祖的一种礼俗仪式,常用来祈福求好、禳灾避祸。本文主要讨论了祭祀的起源和存在形式,分析了在自然灾害危机中常祀、非常祀、报祭等不同祭祀仪式在传统危机管理中的价值,以及祭祀在社会性危机中对获取政权合法性、缓和社会矛盾和治理战乱等方面起到的教化作用,以期对现代危机治理提供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祀 传统危机文化 国家仪式 危机管理
下载PDF
论国家公祭仪式精神向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的转换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波 汪盛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112-117,共6页
通过对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史料研究及对侵华战争牺牲者贡献论、谢罪宿命论等历史虚无主义言论的歪理拨正,不难发现国家公祭仪式所彰显的正义精神、人本精神、至善精神的实质就是要坚持唯物史观。然而,仪式精神本身不会直接摄入理解者的意... 通过对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史料研究及对侵华战争牺牲者贡献论、谢罪宿命论等历史虚无主义言论的歪理拨正,不难发现国家公祭仪式所彰显的正义精神、人本精神、至善精神的实质就是要坚持唯物史观。然而,仪式精神本身不会直接摄入理解者的意识流,需要以定性定论之根由、以理性爱国之智慧、以因事而化之路径实现向人学在场的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的转换。当国家公祭仪式精神转换成虚拟社群情境的多向交互表达、大众生活情境的日常话语表达以及综合课程情境的人文素养表达,就能够达到助益当代青年大学生练就正义心、提升敬畏心、涵养善良心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祭仪式 微观思想政治教育 转换 青年大学生
下载PDF
国家仪式的舞台与想象的共同体——近代日本公共空间之创造 被引量:2
17
作者 青木信夫 徐苏斌 《新建筑》 2012年第5期10-13,共4页
公共空间在建立国民国家的过程中扮演了国家仪式的舞台的角色。作为新首都的中心,东京皇居前广场在明治维新之后举行了很多国家仪式。通过研究分析最初的国家仪式天皇巡幸,皇居前广场的宪法颁布式,以及和皇居前广场相关的国民教育型公... 公共空间在建立国民国家的过程中扮演了国家仪式的舞台的角色。作为新首都的中心,东京皇居前广场在明治维新之后举行了很多国家仪式。通过研究分析最初的国家仪式天皇巡幸,皇居前广场的宪法颁布式,以及和皇居前广场相关的国民教育型公共空间上野公园和军事性公共空间青山练兵场,探究日本近代与前近代完全不同的、具备国民国家形成初期的公共空间特征同时详细阐述日本举行首都国家仪式的公共空间在共同体意识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仪式 共同体 公共空间 日本 皇居 广场 公园 练兵场
下载PDF
国家纪念仪式对国家认同的涵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庆林 《视听》 2018年第7期190-191,共2页
传播不仅传递信息,也能涵化共识。国家纪念仪式作为一种传播形式,具有涵化国家认同的作用。这表现在:国家纪念仪式传达着国家的共同信仰,召唤着国人的集体记忆;国家纪念仪式营造了一个涵化国家认同的神圣场域;国家纪念仪式确认国人的公... 传播不仅传递信息,也能涵化共识。国家纪念仪式作为一种传播形式,具有涵化国家认同的作用。这表现在:国家纪念仪式传达着国家的共同信仰,召唤着国人的集体记忆;国家纪念仪式营造了一个涵化国家认同的神圣场域;国家纪念仪式确认国人的公民身份并阐述公民身份的内涵;国家纪念仪式将"国家"这一抽象符号的所指真实可感地展现了出来。同时,要避免商业场和不良社会心态的消极影响,仪式的设计要主动适应受众需求,以充分发挥国家纪念仪式涵化国家认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纪念仪式 国家认同 涵化 集体记忆
下载PDF
国家节日的仪式在场及规约——延安新秧歌运动的文化阐释
19
作者 李静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95-100,共6页
在传统民间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中,庆典或节日仪式作为一种文化表演,是基于一定文化传统对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加以程式化的表述性行为。但相对而言,前者具有一种阈限期娱神亦娱人的释放或调整功能,后者则强调特定话语场域政治目标... 在传统民间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中,庆典或节日仪式作为一种文化表演,是基于一定文化传统对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加以程式化的表述性行为。但相对而言,前者具有一种阈限期娱神亦娱人的释放或调整功能,后者则强调特定话语场域政治目标指向中的节制与规范。延安时期的新秧歌运动已经明显地表现了出来了这一特点。伴随新生共和国的建立,陕北秧歌从农村而及城市、从西北边地而及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逐渐成为代表共和国政治文化的红色仪典。新秧歌的这一发展轨迹及其作为国家仪式在一系列革命节日中的在场与规约,不仅凸显了其在国家政治文化和民众节日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也深刻地反映了权威政治话语的力量和上层文化对民间文化的影响,以及特定政党意识形态的文化建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秧歌运动 国家仪式 革命节日 在场 规约
下载PDF
西汉国家祭祀仪式与身份认同——以《郊祀歌》为中心的考察
20
作者 段永升 《唐都学刊》 2021年第3期71-77,共7页
汉武帝时期制作的《郊祀歌》有着明确的现实政治目的。他大力推尊祭祀太一神,降格五帝神的举措,实质上是以人间天子比附太一神,以臣子象征五帝神的统治思想的神学化处理。汉武帝借助这一神学化手段,不仅确认了其天子身份合法性,而且也... 汉武帝时期制作的《郊祀歌》有着明确的现实政治目的。他大力推尊祭祀太一神,降格五帝神的举措,实质上是以人间天子比附太一神,以臣子象征五帝神的统治思想的神学化处理。汉武帝借助这一神学化手段,不仅确认了其天子身份合法性,而且也增强了臣子对其帝王身份的认同感。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汉武帝巧妙地实现了自己巩固天子地位,推尊皇权,提高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绝对领导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现实政治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郊祀歌》 国家祭祀仪式 身份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