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印度陆块新生代两次仰冲事件及其构造驱动机制:论印度洋、特提斯和欧亚板块相互作用 |
王二七
孟恺
许光
樊春
苏哲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2
|
基底仰冲—俯冲碰撞对盖层构造的影响物理模拟实验 |
王子煜
|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3
|
试论板缘仰冲作用及其对板内构造的影响 |
罗璋
|
《南方国土资源》
|
1993 |
2
|
|
4
|
俯冲和仰冲的共轭现象 |
林强
|
《国外地质科技》
|
1997 |
0 |
|
5
|
蛇绿岩就位机制研究 |
朱云海
潘元明
张克信
王国灿
陈能松
侯光久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1
|
|
6
|
喜马拉雅碰撞带陆壳增厚和隆升机制——一种陆壳构造演化模式 |
崔军文
武长得
朱红
邓宗策
冯晓枫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
1990 |
5
|
|
7
|
北祁连缝合带油葫芦沟蛇绿岩中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
李冰
胡道功
陈宣华
张耀玲
吴环环
王超群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8
|
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的三维密度扰动成像 |
杨文采
邱隆君
于常青
侯遵泽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7
|
|
9
|
个旧锡矿花岗岩的氧氢碳稳定同位素研究 |
黄福生
穆治国
陈成业
汪志芬
|
《岩矿测试》
CAS
|
1983 |
4
|
|
10
|
青藏高原的崛起与塔西南坳陷的形成和演化 |
张玉宾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
1999 |
7
|
|
11
|
用层控构造学说论油气与盐类的伴生及预测 |
李扬鉴
丁卫平
宣之强
|
《化工矿产地质》
CAS
|
2019 |
2
|
|
12
|
赴法考察综合报导 |
郝子文
|
《四川地质学报》
|
1993 |
0 |
|
13
|
油气地质学中的活动论 |
В.П.Гаврилов
《新疆石油地质》编辑部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4
|
印度-欧亚聚敛带的构造演化 |
J.F.Dewey
朱湘元
|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
1989 |
1
|
|
15
|
扬子古板块构造有关问题探讨 |
罗璋
|
《广西地质》
|
1995 |
4
|
|
16
|
皖中拆离滑脱构造与基底缩短机制探讨 |
朱宗沛
柴明理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2 |
0 |
|
17
|
东北日本岛弧地壳应力状态探讨 |
陆光闾
|
《上海国土资源》
|
1984 |
0 |
|
18
|
环太平洋带构造地层地体 |
D.G.Howell
D.L.Jones
E.R.Schermer
陈程远
|
《世界地质》
CAS
CSCD
|
1989 |
0 |
|
19
|
东北日本岛弧地壳应力状态探讨 |
陆光闾
|
《上海国土资源》
|
1982 |
0 |
|
20
|
湘西板溪群及冷家溪群时代研究 |
俞
|
《四川地质科技情报》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