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价值取向在政策评价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绍芳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8-69,共2页
在人们的政治生活中 ,政策评价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人作为这种认识活动的主体 ,其自身的能动性表现得尤为突出。政策评价主体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影响着其对评价结果的处理态度。加强公众价值取向的... 在人们的政治生活中 ,政策评价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人作为这种认识活动的主体 ,其自身的能动性表现得尤为突出。政策评价主体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影响着其对评价结果的处理态度。加强公众价值取向的引导 ,对于提高政策评价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价值取向 政策评价 作用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价值取向
2
作者 王洪秋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年第3期22-24,共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即是人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目标即要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性思想批判现实社会并导向未来社会的根本旨意,脱离价值取向谈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将会导致实证化和庸俗化倾向。因此,...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即是人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目标即要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性思想批判现实社会并导向未来社会的根本旨意,脱离价值取向谈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将会导致实证化和庸俗化倾向。因此,面向未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该不断挖掘其价值向度,以此回应当代社会现实的挑战并能更好地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体价值取向 人学 本体论
下载PDF
培养主体型未来教师:师范生教育管理的实践反思
3
作者 王亚晶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9-47,共9页
后师范教育时代的专业化教师教育制度重建,离不开主体教育管理制度的支撑。主体价值取向的教师教育管理,倡导在教师培养主体多元化的同时,坚持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主体性与主导地位,倡导在教师教育管理中尊重个体专业意向,激发主体能动性... 后师范教育时代的专业化教师教育制度重建,离不开主体教育管理制度的支撑。主体价值取向的教师教育管理,倡导在教师培养主体多元化的同时,坚持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主体性与主导地位,倡导在教师教育管理中尊重个体专业意向,激发主体能动性,构建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制度空间。当前师范生培养存在着管理价值取向的“弱师范化”倾向、管理组织机构的非协同化区隔、管理评价标准的工具理性导向等问题。优化未来教师教育管理体制,需要确立凸显专业自主性的教育管理目标,建立利于专业协同的制度条件支撑,形成助推专业知识转化的能力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主体价值取向 教师教育管理 师范生培养
下载PDF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人民性价值取向
4
作者 钟昭锋 潘九根 《求实》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4-16,共3页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历史地拓展了人民群众的主体范围 ,科学地定位了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目标 ,具体地规划了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途径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历史地拓展了人民群众的主体范围 ,科学地定位了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目标 ,具体地规划了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途径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性价值取向 ,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通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的伟大实践架起了新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人民性 价值主体取向 价值目标取向 价值行为取向
下载PDF
中国广电改革中主体价值取向的多维解构
5
作者 任陇婵 《南方电视学刊》 2008年第1期28-32,共5页
广电业改革伴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而推进,广电媒体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原来单一的宣传单位转变为集喉舌功能、公共服务,市场经营于一身的新主体。作为一个负载了三重不同属性,职能的新主体,在中国社会处于整体转... 广电业改革伴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而推进,广电媒体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原来单一的宣传单位转变为集喉舌功能、公共服务,市场经营于一身的新主体。作为一个负载了三重不同属性,职能的新主体,在中国社会处于整体转型期的特殊社会生态中,其主体人格必然呈多维性.多面性的分裂状态,由此必然会在业内形成一套复杂、矛盾,怪异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及行为准则。于是就不难理解当今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国内其他行业都在千方百计地谋求与国际接轨,而广电业却还处在行政割据的“诸侯经济”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价值取向 中国社会 广电改革 “诸侯经济” 解构 政治体制改革 信息化时代 与国际接轨
下载PDF
基于共生理论的上海创意产业集群价值取向探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吴艳 陈秋玲 《经济论坛》 2006年第10期9-10,49,共3页
关键词 产业集群模式 主体价值取向 创意产业 共生理论 上海 地区产业发展 自主发展模式 政府行为 发达国家 产业形成
下载PDF
市民社会市民法私主体权利取向哲思 被引量:1
7
作者 章礼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50-54,共5页
西方古代城邦社会实际上就是以城邦为基础的国家。中国古代社会是根据宗法制度建立起来的宗法社会。西方近代政治社会主要是指国家,尤其是指近代国家。与政治社会或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市民社会的含义逐渐演变成国家控制之外的社会和经济... 西方古代城邦社会实际上就是以城邦为基础的国家。中国古代社会是根据宗法制度建立起来的宗法社会。西方近代政治社会主要是指国家,尤其是指近代国家。与政治社会或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市民社会的含义逐渐演变成国家控制之外的社会和经济安排、规划、制度。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法权,一是私权,一是公权;并以此为规范对象分别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两大法律部门,即私法和公法。(市)民法无非是市民社会的法律表现形式,它通过认定权利来维持市民社会的秩序,划定政治国家和其他市民不得随意进入的空间。从价值哲学角度看,市民社会是一个以市民权利为取向的社会,(市)民法亦当是以私主体权利为取向的私法。现今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健全,大面积城市化引致了市民社会的逐步形成与成熟,亟需民法高扬市民即私主体权利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 市民社会 私法 主体权利价值取向
下载PDF
价值取向的抉择应当坚持“四个为本” 被引量:1
8
《理论学习与探索》 1995年第5期70-70,共1页
价值取向的抉择应当坚持“四个为本”许志锐在《经济日报》撰文认为,新时期我国公民价值取向的抉择应当定位于"四个为本"。1、共同价值理想一强国为本。把共同价值理想定位于"强国为本"就是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建设四... 价值取向的抉择应当坚持“四个为本”许志锐在《经济日报》撰文认为,新时期我国公民价值取向的抉择应当定位于"四个为本"。1、共同价值理想一强国为本。把共同价值理想定位于"强国为本"就是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建设四化、振兴中华、强国富民、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取向定位 共同富裕 价值理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主体价值取向 新观念 道德价值取向 人生价值取向
下载PDF
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抉择
9
作者 张志祥 《青年探索》 1998年第3期30-29,共2页
在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历史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也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元性,封闭性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多元性,开放性转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被压抑的利益需求为新的历史条件... 在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历史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也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元性,封闭性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多元性,开放性转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被压抑的利益需求为新的历史条件所激发,功利性的价值观念抬头,并由此带来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价值现象,引起了相当一部分人的价值因惑,使他们陷入了“自我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价值取向 当代青年 价值取向定位 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体制 主体价值取向 市场经济体制 人生价值取向 历史时期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价值取向分析
10
作者 李小辉 罗春梅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11-113,共3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整个变化过程中,人逐渐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价值取向主体。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人为本是当代中国马克思...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整个变化过程中,人逐渐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价值取向主体。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人为本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演进的终极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主体 以人为本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历史演进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7
11
作者 何金伟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5年第5期15-17,共3页
根据不同的标准,高等教育价值观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界存在着过分狭隘的工具主义价值观,这有其正确、真诚和正义的一面,但也有其狭隘、局限和短视的一面,在当今高科技、信息化、全球化为时代特征的背景下,单纯的... 根据不同的标准,高等教育价值观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界存在着过分狭隘的工具主义价值观,这有其正确、真诚和正义的一面,但也有其狭隘、局限和短视的一面,在当今高科技、信息化、全球化为时代特征的背景下,单纯的工具主义高等教育价值现的缺陷更为明显。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多元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主体价值取向尤其应当成为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价值观的主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价值 工具主义 主体价值取向 历史 未来
下载PDF
多元高等教育评价主体价值取向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林正范 贾群生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40,共5页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评价 主体价值取向
原文传递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及其实现
13
作者 段录良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1-15,共5页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价值 社会价值体系 主体价值取向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下载PDF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地位
14
作者 高长春 《呼兰师专学报》 1995年第2期5-8,共4页
市场经济以独立的市场主体(个人和企业)为基础.企业作为独立的、特殊的主体,通过运用竞争性市场定位策略,选择目标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个人作为一般的主体,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如何定位,如何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最大化,这需要构建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以独立的市场主体(个人和企业)为基础.企业作为独立的、特殊的主体,通过运用竞争性市场定位策略,选择目标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个人作为一般的主体,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如何定位,如何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最大化,这需要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地位.一、市场经济应重人的哲学地位人,是许许多多科学研究的对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仍是作为主体地位而纳入哲学的研究领域,而且,倍加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并围绕“以人为中心”而展开诸多的经济理论问题的思考.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的存在由两个层面构成:一面是理性,一面是意志.理性是与人所获得的科学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人的知识化过程;意志是以行为为目标,促使人实现理想与价值的过程.这两个层面紧密地逻辑统一便构成了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哲学人.正确理解与把握知识和价值的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尊重人的哲学地位的基础.世界各国哲学都重视人的知识和价值关系问题.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也非常重视这一问题;在认识两者之间关系时,把价值放在主体地位,即追求的是社会价值、人类价值、宇宙价值等等.因此,中国哲学本质上是价值哲学.用价值来规范知识、人生或人的行为,必然产生价值为本,知识为末.这种价值哲学深沉的肯定和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条件下 人的主体地位 主体价值取向 价值目标 劳动者 主体功能 市场经济条件 哲学地位 价值哲学 哲学思想
下载PDF
心理素质测试在干部考核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继凯 《辽宁经济》 2007年第3期48-49,共2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利益主体价值取向、分配形式日趋多样化。公共管理问题日益具有复杂性、突发性、纠结性的特点,政府所承担的公共事务与日俱增,政府工作人员的施政行为与社会各部门之间产生前所未有的庞杂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利益主体价值取向、分配形式日趋多样化。公共管理问题日益具有复杂性、突发性、纠结性的特点,政府所承担的公共事务与日俱增,政府工作人员的施政行为与社会各部门之间产生前所未有的庞杂关系。中组部部长贺国强表示,中国将改进干部人才考核机制,对一些省部级领导或重要岗位领导的考核评价中,将进行心理素质的考核,对其处理复杂问题时是否能有开阔的心胸和较强的能力,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心理素质测试在干部考核评价中的应用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核评价 心理素质 素质测试 干部 政府工作人员 应用 主体价值取向 人才考核机制
下载PDF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贯彻“以人为本”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小燕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12-13,共2页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应主要从关注学生主体性、关注学生价值取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三方面具体施行。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 主体价值取向 全面发展
下载PDF
“混”——目标失落的必然结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敏恒 《社会》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9-29,共1页
人们对于失去目标是难以忍受的,哪怕这个目标是暂时的失去,它会导致人们在现实中放弃对生活价值的追求。这正是当代青年“混”字背后的一个原因——目标的失落。在改革的过程中,当传统的旧的社会价值体系被打破时,青年以其持有的价值超... 人们对于失去目标是难以忍受的,哪怕这个目标是暂时的失去,它会导致人们在现实中放弃对生活价值的追求。这正是当代青年“混”字背后的一个原因——目标的失落。在改革的过程中,当传统的旧的社会价值体系被打破时,青年以其持有的价值超前特性,迅速地接受社会中那些还只是隐隐若现的价值日际。这时,尽管社会价值目标依然存在,但在青年的心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青年 社会价值体系 社会价值目标 失落 目标实现 生活价值 必然 主体意识 不可避免 主体价值取向
下载PDF
人性之所以善恶的主体性价值趋向——以荀子人性论为例
18
作者 杨本华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71-74,共4页
人性论的讨论由来已久,却历来没有一个结论,人性善恶的判断由于受其主体性价值趋向的影响而结果不同,荀子的人性论认为人性本恶的观点也是人性善恶判断主体性价值趋向的体现,人性之所以善恶的主体性价值趋向普遍存在。
关键词 人性 善恶 主体价值取向 荀子
原文传递
论主持人的文化品位
19
作者 崔晓 《艺术广角》 2003年第2期51-53,共3页
节目主持人在广播电视传媒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不容置疑。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会通过自己的创造建构起名牌栏目,并使节目深受观众喜爱。那么,主持人是靠什么样的魅力博得受众喜爱,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体现魅力的并使其创造的栏目让受众锁... 节目主持人在广播电视传媒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不容置疑。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会通过自己的创造建构起名牌栏目,并使节目深受观众喜爱。那么,主持人是靠什么样的魅力博得受众喜爱,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体现魅力的并使其创造的栏目让受众锁定频道不可不着,甚至废寝忘食或深深依恋呢?在对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浙江电视台《亚妮专访》、凤凰卫视《杨澜在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持人 文化品位 审美取向 主持风格 主体价值取向 社会责任感 电影评述
下载PDF
论科学技术作用的两面性
20
作者 秦康 《沿海企业与科技》 1999年第5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科学技术 主体价值取向 历史价值 消极作用 科技主体 文化系统 政治行为 经济系统 积极作用 文化产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