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时代的生产性消费与剥削形式——从剩余价值剥削到外部性剥削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宁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2-216,共15页
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异军突起,学者们围绕平台公司的价值来源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一派学者主张沿用剩余价值剥削理论来解释平台资本对产消者的剥削("剩余价值剥削论")。但另外一派学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平台资本对产消者... 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异军突起,学者们围绕平台公司的价值来源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一派学者主张沿用剩余价值剥削理论来解释平台资本对产消者的剥削("剩余价值剥削论")。但另外一派学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平台资本对产消者的剩余价值剥削,无法充分解释平台公司的价值来源。他们主张从更广的视角来分析平台公司的价值来源("价值的社会创造论")。这两种观点都存在不足,因此提出第三种理论立场,即"外部性剥削论"。在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公司的剥削,从对员工的剩余价值剥削,扩展到了对消费者行为的外部性剥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剥削 外部性剥削 社交媒体 平台 产消者
原文传递
数字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界分、价值积累与价值剥削 被引量:5
2
作者 姜英华 《改革与战略》 2021年第12期13-23,共11页
数字资本主义是数字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和表征。在这一阶段,数字技术与资本的内嵌共谋形成了数字资本这一最新资本样态。在数字资本的统摄下,“非物质劳动”“受众劳动”“数字劳动”“产消者劳动”等新劳动形式的出场使劳动内... 数字资本主义是数字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和表征。在这一阶段,数字技术与资本的内嵌共谋形成了数字资本这一最新资本样态。在数字资本的统摄下,“非物质劳动”“受众劳动”“数字劳动”“产消者劳动”等新劳动形式的出场使劳动内涵、劳动类型和劳资关系发生了革命性变革。数字资本的新结构和新特征使其在一系列数字化变革中以一种更隐匿、更深刻、更全面的逻辑渗透到劳动力的再生产和价值创造过程之中,并全面影响剩余价值的占有模式和分配方式。尽管数字资本显现出活化性和适变性等诸多新属性和新特征,但从全球化的范围和结构来看,数字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价值追求的本质、价值积累的结构和价值剥削的后果,其全球结构和内在矛盾本质也没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 劳动 价值积累 价值剥削
原文传递
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和剥削的理论及我国的现实——温州私营经济实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志国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39,共4页
私营经济、剩余价值和剥削是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必然产物 ;剩余价值的存在 ,是私营企业主投资经营的内在动力 ;剩余价值和剥削也是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客观结果。剩余价值和剥削作为一种激励机制 ,能够调动私营企业主投资经... 私营经济、剩余价值和剥削是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必然产物 ;剩余价值的存在 ,是私营企业主投资经营的内在动力 ;剩余价值和剥削也是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客观结果。剩余价值和剥削作为一种激励机制 ,能够调动私营企业主投资经营的积极性 ,在发展生产、扩大就业、繁荣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营经济 剩余价值剥削 必然性 积极作用
下载PDF
简论人的价值
4
作者 邱全德 《重庆通信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33-38,共6页
人的价值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的统一。本文从人的价值的含义出发,阐述了无产阶级价值观和剥削阶级价值观是根本对立的,并着重论述了如何实现人的价值,使之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关键词 人的价值 无产阶级价值 剥削阶级价值 人生观
全文增补中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网络信息体系与二元城市结构——曼纽尔·卡斯特的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批判 被引量:3
5
作者 温权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0-109,共10页
与货币流通体系媾和的信息交互机制对传统社会景观的冲击,是曼纽尔·卡斯特检视当代资本城市政治效应的切入点之一。他认为,一方面,信息处理系统凭借对之前占主导地位的工业生产模式的重组或颠覆,在银行信贷业催生的实体资本向虚拟... 与货币流通体系媾和的信息交互机制对传统社会景观的冲击,是曼纽尔·卡斯特检视当代资本城市政治效应的切入点之一。他认为,一方面,信息处理系统凭借对之前占主导地位的工业生产模式的重组或颠覆,在银行信贷业催生的实体资本向虚拟资本转化的浪潮中,进一步促使业已脱离地缘限制并为金融机构操控的虚拟货币流被二次虚拟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排除了资本在城市空间游弋时可能遭遇的刚性障碍。另一方面,资本的虚拟化与信息化又在客观上确认了剩余价值的实现将依托信息网络中与之相关的知识创新。这就把原本隶属资本生产诸环节并因此具有不同创造潜力的城市差异性人群,再度按照知识贡献值或信息参与度的大小渐次纳入不平等的社会层级。从而,实现虚拟环境对资本异化社会关系再生产的隐秘干预。它们表明,以二元城市格局为基本特征的更为残酷的社会极化态势正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 二元城市 虚拟资本 发展模式 价值剥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