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做好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18
1
作者 廖子懿 《戏剧之家》 2017年第3期48-48,共1页
戏剧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已经成为世界文化最重要部分。现阶段戏剧表演中,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存在极大的弊端,本文对此展开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戏剧表演 任务形象 塑造
下载PDF
《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2
作者 谢冬乐 《神州》 2019年第3期53-53,共1页
《威尼斯商人》出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之笔,诞生于16世纪末,是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喜剧。本文以《威尼斯商人》这部戏剧作品的人物形象作为研究视角,集中分析了夏洛克、安东尼奥、鲍西亚的人物形象。希望可以为广大高... 《威尼斯商人》出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之笔,诞生于16世纪末,是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喜剧。本文以《威尼斯商人》这部戏剧作品的人物形象作为研究视角,集中分析了夏洛克、安东尼奥、鲍西亚的人物形象。希望可以为广大高中生更好的理解《威尼斯商人》这部作品带去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尼斯商人》 任务形象 分析
下载PDF
《三国演义》对关羽的描绘及其文化意蕴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同书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3-98,共16页
本文认为《三国演义》对关羽形象作了浓墨重彩的描绘,并从事业成败看关羽的神武功绩;从矛盾冲突看关羽的忠肝义胆;从优缺点的交织消长看关羽的风度襟怀;从敌我友的评价看关羽的威望令誉。 《三国演义》关羽这一形象的创造所显示的文化... 本文认为《三国演义》对关羽形象作了浓墨重彩的描绘,并从事业成败看关羽的神武功绩;从矛盾冲突看关羽的忠肝义胆;从优缺点的交织消长看关羽的风度襟怀;从敌我友的评价看关羽的威望令誉。 《三国演义》关羽这一形象的创造所显示的文化意蕴和影响是:灿烂文化的聚焦;民众愿望的寄托;历史辉煌的凝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关羽 任务形象 文化意蕴 表现手法
下载PDF
论电视新闻报道中屏幕肖像的规范和限制
4
作者 张朝杰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电视新闻报道 人物肖像 屏幕 电视记者 任务形象 运动过程 画面语言 形象
下载PDF
浅谈戏剧表演人物塑造
5
作者 翟学凡 《戏剧之家》 2018年第30期26-26,共1页
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戏剧作为传统中华文化精髓在舞台艺术文学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戏剧涉及的人物较广,对于人物塑造的要求也极高,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带动观众进入到戏... 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戏剧作为传统中华文化精髓在舞台艺术文学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戏剧涉及的人物较广,对于人物塑造的要求也极高,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带动观众进入到戏剧故事当中,加深观众对于戏曲核心思想内容的理解能力。接下来本篇文章就针对这一点进行详细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 任务形象 人物塑造 情感体验
下载PDF
谭震林:“群众需要哪张牌就打哪张牌”
6
《新长征》 2017年第6期34-34,共1页
1949年4月,人民军队百万雄师过大江,谭震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政委,率领部队解放浙江、接管城市后,就在农村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工作。他把完成剿匪、反霸、减租、合理负担、生产救灾和建立组织等六大任务形象地比喻为"六张... 1949年4月,人民军队百万雄师过大江,谭震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政委,率领部队解放浙江、接管城市后,就在农村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工作。他把完成剿匪、反霸、减租、合理负担、生产救灾和建立组织等六大任务形象地比喻为"六张牌",要求各级干部从实际出发,"群众需要哪张牌就打哪张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 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9年 从实际出发 人民军队 合理负担 任务形象 谭震林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在中职数学课堂中的教学研究
7
作者 潘丽芬 《世纪之星—高中版》 2021年第22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是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借助“雨课堂”完成对学生课前学习任务的发送和统计 借助“微信”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增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 促使学生做好预习.同时 在课堂上 充分应用动画视频 再现知识产生的动态过程 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应用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充分体现在“做中学 在做中教”的“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
下载PDF
展现大外交家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8
作者 韦廉 张东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16,共4页
关键词 《周恩来万隆之行》 电影艺术 题材选择 艺术创作 周恩来形象 人格魅力 任务形象 艺术语言
原文传递
揭开《红楼梦》之谜
9
作者 徐宁 《红楼》 2002年第2期17-20,共4页
《红楼梦》开篇讲的很清楚,是一部作者的自述传,“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梦幻”即梦幻人生,作者曾有过一段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但不敢明白写出... 《红楼梦》开篇讲的很清楚,是一部作者的自述传,“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梦幻”即梦幻人生,作者曾有过一段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但不敢明白写出来,隐藏在书中。“而借‘通灵’之说”通通都灵,分身法,是借分身法写出此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小说 艺术手法 表现技巧 任务形象
原文传递
高鹗的三骂一梦
10
作者 石建国 《红楼》 2002年第2期36-37,共2页
高鹗,是《红楼梦》第八十一回至第一百二十回(或曰《伪续》)的作者。这后四十回写得背离了原作者曹雪芹的意图,无论从艺术上说,还是从思想上说,都实在不敢恭维。但他说这是雪芹原稿已经散乱,经他加工过的。因而人们给他所续的这部... 高鹗,是《红楼梦》第八十一回至第一百二十回(或曰《伪续》)的作者。这后四十回写得背离了原作者曹雪芹的意图,无论从艺术上说,还是从思想上说,都实在不敢恭维。但他说这是雪芹原稿已经散乱,经他加工过的。因而人们给他所续的这部份名之曰《伪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高鹗 艺术手法 思想表现 任务形象 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右派分子董每戡“三国演义试论”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11
作者 欧阳凡海 《文学遗产》 1957年第180期1-1,共1页
右派分子董每戡所著“三国演义试论”一文,是一篇有毒的东西 “三国演义试论”共分三节。作者的思想、认知,主要反映在一、二两节中。其第三节,无非是通过“三国演义”的任务形象。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董每戡 中心思想 分子 右派 任务形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