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任豆林的生物量和光能利用率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祝平 何道泉 敖惠修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02-509,共8页
本文研究了粤北石灰岩地区以任豆(Zeniainsignis)为主的自然林(萌生34年)的生产能力,并与任豆人工林(6年生)作对照。结果表明,在1992年7月调查时,自然林和人工林的现存生物量分别是125.38和10.... 本文研究了粤北石灰岩地区以任豆(Zeniainsignis)为主的自然林(萌生34年)的生产能力,并与任豆人工林(6年生)作对照。结果表明,在1992年7月调查时,自然林和人工林的现存生物量分别是125.38和10.34t·hm-2;平均增长量为3.69和1.72t·hm-2·a-1;木材蓄积量为86.35和9.93m3·hm-2;其乔木层总生产力为84284和21510kJ·m-2·a-1;对光合有效辐射能的利用效率为5.43%和1.39%。反映了任豆自然林现存生物系和生产力比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同龄荫生林,在1991年11月调查)现存生物量196t·hm-2低,而比热带和亚热带半干旱区森林植物量分别107和98.7t·hm-2高。任豆人工林因盖度和叶面积指数比自然林低,故总生产力和光能利用率也比较低,说明任豆人工林尚有较高的生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豆 树种 任豆林 生物量 光能利用率
下载PDF
大石山区写下“绿色传奇”——广西退耕还林20年巡礼
2
作者 张雷 付孜 《广西林业》 2019年第6期28-30,共3页
'过去家里的耕地种点玉米,一年到头收入不稳定。搞了退耕还林以后,我家的桃子今年卖了一万多元。'广西东兰县三石镇美逢村村民韦龙康说起退耕还林后带来的变化,脸上满是兴奋的表情。自实施退耕还林以来,东兰县几乎所有的陡坡地... '过去家里的耕地种点玉米,一年到头收入不稳定。搞了退耕还林以后,我家的桃子今年卖了一万多元。'广西东兰县三石镇美逢村村民韦龙康说起退耕还林后带来的变化,脸上满是兴奋的表情。自实施退耕还林以来,东兰县几乎所有的陡坡地、石山裸地以及红水河两岸都披上了绿装,环境有了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石山区 石漠化地区 任豆 业产业发展 业项目 平果县 用材 新一轮退耕还 任豆林
下载PDF
任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邓慧莲 陈乐 +4 位作者 黄必乐 林汉业 罗美东 覃勇荣 刘旭辉 《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196-213,共18页
为了说明不同植被对桂西北岩溶地区土壤质量变化的影响,以中国特有植物任豆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集其根际土壤样品,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特征,测定其土壤基本理化特性和蔗糖酶、脲酶... 为了说明不同植被对桂西北岩溶地区土壤质量变化的影响,以中国特有植物任豆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集其根际土壤样品,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特征,测定其土壤基本理化特性和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并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特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受不同季节大气温度、降雨量、植物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特性等因子的影响,桂西北岩溶地区任豆根际土壤养分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差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也有相应的动态变化,两者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和相关性。2) 任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有比较明显的季节差异。3) 在不同层次的细菌分类水平上,不同季节任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相似,但优势种群的相对丰度有差异。在门水平上,秋冬季与春夏季任豆根际土壤细菌的优势菌门均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但两者丰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后者的稀有菌门相对丰度比前者更高;与秋冬季相比,在门以下的各个水平,春夏季任豆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更加复杂,特有种数量更多,丰富度更高。由此可见,不同季节任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有较明显的变化,春夏季任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比秋冬季复杂,其物种多样性也高于秋冬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豆人工 根际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季节变化
下载PDF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分析——以古周生态恢复重建区为例 被引量:21
4
作者 汪明冲 张新长 +3 位作者 李辉霞 周红艺 魏兴琥 关共凑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7-955,共9页
石漠化最突出的特征是水土和养分的流失,石漠化发展造成地表严重缺土。稀缺的土壤资源是生态恢复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其中,土壤质量是生态恢复重建的关键。研究石漠化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的变化特征,对石漠化区的植被重建和土壤养分的... 石漠化最突出的特征是水土和养分的流失,石漠化发展造成地表严重缺土。稀缺的土壤资源是生态恢复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其中,土壤质量是生态恢复重建的关键。研究石漠化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的变化特征,对石漠化区的植被重建和土壤养分的调控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环江古周生态恢复重建区为研究区,在野外调查和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在研究区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人工任豆(Zenia insignis)林,分别在坡地和洼地按照石漠化的不同程度设置样地。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集土壤样品。研究了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土地及其分层土壤的容重、含水量、pH值、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碱解氮(AN)、有效磷(AP)和速效钾(AK)等土壤质量要素的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石漠化生态恢复过程中,植被系统的恢复促使生物量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变广,土壤养分含量增多。(2)石漠化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不断变好,促进了地表植被的生长,石漠化治理效果明显。因此,土壤质量的向好与石漠化生态恢复过程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并在生态恢复方向和阶段上具有一致性和同步性。(3)从重度石漠化到轻度石漠化,坡地土壤全氮平均含量从1.22 g·kg^(-1)上升到1.88 g·kg^(-1),增幅为54.10%;洼地土壤全氮平均含量从1.13g·kg^(-1)上升到1.36 g·kg^(-1),增幅仅为20.35%。坡地样地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从84.55 mg·kg^(-1)上升到164.31 mg·kg^(-1),增幅为94.33%;洼地样地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从41.90 mg·kg^(-1)上升到82.57 mg·kg^(-1),增幅为97.06%。坡地样地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从36.61 mg·kg^(-1)上升到58.52 mg·kg^(-1),增幅为59.85%;洼地样地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从15.02 mg·kg^(-1)上升到28.09 mg·kg^(-1),增幅为87.02%。(4)研究区内石漠化生态恢复过程与土壤质量状况关系密切,随着石漠化治理状况的好转,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呈现出上升趋势,土壤容重、pH值减小,土壤肥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生态恢复过程 土壤质量 人工任豆林
下载PDF
山区农民与生态重建
5
作者 温远光 卢英柱 《林业与社会》 1999年第4期14-16,共3页
百色石山区的生态环境 广西百色居住着壮、瑶、苗、彝、仫佬、回等少数民族。石山面积占地区总面积的33.1%。在所辖的12个县(市)中,石山面积占县总面积25%以上的有8个。这些地区石峰相连,可耕地极少。
关键词 生态重建 石漠化 山区农民 石山区 生态环境 任豆 任豆林 经济与生态效益 少数民族 胸径生长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