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领导者提高绩效的双重选择——任贤与正己 被引量:1
1
作者 曾练武 罗玺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5-76,共2页
领导绩效是一切领导行为的最终反映,而任贤与正己是两种不同的领导行为。人才是第一资源,优秀的人才不仅对组织、对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领导效率。另外,领导者自身能力与素质的不断加强与提高也极大地影响着领... 领导绩效是一切领导行为的最终反映,而任贤与正己是两种不同的领导行为。人才是第一资源,优秀的人才不仅对组织、对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领导效率。另外,领导者自身能力与素质的不断加强与提高也极大地影响着领导者绩效。而且,正确处理任贤与正己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领导者更好地运用它们提高领导者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贤 正己 领导绩效
下载PDF
任贤与正己:领导者提高绩效的双重选择
2
作者 张隽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领导者 道德品质 任贤 正己 品德 双重选择
下载PDF
刘向著述中的任贤主题及其文学史意义
3
作者 杨波 郝雅惠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81,共4页
刘向基于现实政治,在其编著的《列女传》《说苑》《新序》等文中将春秋战国以来的任贤主题这一文学传统加以继承、彰显,不仅重申了圣主贤臣相遇的模式,而且辨析了什么是贤、贤人及贤臣,更对信贤、任贤与斥不肖之间的关系详加分析。这构... 刘向基于现实政治,在其编著的《列女传》《说苑》《新序》等文中将春秋战国以来的任贤主题这一文学传统加以继承、彰显,不仅重申了圣主贤臣相遇的模式,而且辨析了什么是贤、贤人及贤臣,更对信贤、任贤与斥不肖之间的关系详加分析。这构成了西汉时期重要的文学思潮之一,并体现出衰世文学的某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任贤主题 文学进程
下载PDF
《战国策》任贤思想研究
4
作者 陈南 《大观周刊》 2012年第25期15-15,共1页
《战国策》中蕴含着一种强烈且富于时代精神的任贤思想。这种人才观的核心是重才能而轻门第;且具体表现为名利奖赏、高度信任与平等待士并重的揽才举措。
关键词 《战国策》 任贤思想 礼贤下士 用人策略
下载PDF
论管仲“备长在乎任贤”的人才观
5
作者 刘兴富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80-85,共6页
管子作为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伟大的思想家,相齐四十载,锐意改革吏制,精辟地论述了求贤、选贤、任贤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备长在乎任贤”的人才观,这不仅促使齐国迅达崛起,雄踞五霸之首,而且为后人留下了... 管子作为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伟大的思想家,相齐四十载,锐意改革吏制,精辟地论述了求贤、选贤、任贤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备长在乎任贤”的人才观,这不仅促使齐国迅达崛起,雄踞五霸之首,而且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人才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长任贤 察能授官 省官重绩
下载PDF
韩愈与《鹖冠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清华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3-57,共5页
韩愈以儒学思想修身治国,除了在治国政要上辟佛抑老外,并不一概排斥其他学派思想,对百氏杂家有可取者,不但予以肯定,且兼收并蓄。他的《读〈鹖冠子〉》一文,较全面评说了《鹖冠子》一书的思想。从黄老道家鹖冠子,《博选》之"四稽&q... 韩愈以儒学思想修身治国,除了在治国政要上辟佛抑老外,并不一概排斥其他学派思想,对百氏杂家有可取者,不但予以肯定,且兼收并蓄。他的《读〈鹖冠子〉》一文,较全面评说了《鹖冠子》一书的思想。从黄老道家鹖冠子,《博选》之"四稽""五至"及《学问》之"九道""礼乐仁义忠信"等方面出发,解读韩愈论鹖冠子及其学说,探讨退之肯定鹖冠子的原因及他对别派学说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鹖冠子 庞煖 道家 四稽 五至 博选 任贤用能
下载PDF
柳宗元行政体制论和重民尚贤的行政管理思想浅析
7
作者 张英魁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3,共3页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在一系列的政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政管理思想。反对君权神授,认为行政权威来自于生民之意,坚持吏为民役的观点;反对分封制,主张实行郡县制;反对按时令进行赏罚,主张赏罚务速;反对任人唯亲,主张...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在一系列的政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政管理思想。反对君权神授,认为行政权威来自于生民之意,坚持吏为民役的观点;反对分封制,主张实行郡县制;反对按时令进行赏罚,主张赏罚务速;反对任人唯亲,主张任贤用能;反对苛政,主张重民、爱民。这些思想在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民之意 郡县制 任贤用能 依法行政
下载PDF
论习近平的新时代人才观 被引量:7
8
作者 韩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2-89,共8页
以"辨贤"为中心的识才观、以"尚贤"为中心的爱才观、以"任贤"为中心的用才观、以"恕贤"为中心的容才观、以"引贤"为中心的聚才观,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重要内容。这为新时代... 以"辨贤"为中心的识才观、以"尚贤"为中心的爱才观、以"任贤"为中心的用才观、以"恕贤"为中心的容才观、以"引贤"为中心的聚才观,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重要内容。这为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促进人才评价科学化、人才选拔制度化、人才开发规范化、人才激励多元化、人才保障法治化、人才聚集国际化提供了顶层设计和理论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人才观 辨贤 尚贤 任贤 恕贤 引贤
下载PDF
《三略》的人才收揽战略思想及其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月胜 刘光权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4-127,共4页
本文探讨了秦汉时期著名兵法著作《三略》的人才收揽战略思想,从“观察众人,捕捉人心,人才收揽的重要手段”、“轻徭薄赋,争取人心,人才收揽的重要途径”、“崇礼重禄,网络人心,人才收揽的重要保证”这三个层次入手,重点分析了《三略... 本文探讨了秦汉时期著名兵法著作《三略》的人才收揽战略思想,从“观察众人,捕捉人心,人才收揽的重要手段”、“轻徭薄赋,争取人心,人才收揽的重要途径”、“崇礼重禄,网络人心,人才收揽的重要保证”这三个层次入手,重点分析了《三略·上略》以柔弱胜刚强为指导、以收揽人心为中心,以“任贤擒敌”为宗旨的治国统军的战略思想及其实现的方法,以及对后世兵家的治军思想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收揽 任贤 崇礼重禄
下载PDF
从古代廉洁清正资源中汲取廉政建设的养分 被引量:2
10
作者 舒绍福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46,共5页
建设廉洁政府,应当汲取古今中外资源。中华文明积淀了丰富的廉政资源,"廉"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思想。廉洁为本、戒奢从俭、选贤任能、礼法为要等,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廉政之道。从古代廉洁清正资源中汲取廉政建设的养... 建设廉洁政府,应当汲取古今中外资源。中华文明积淀了丰富的廉政资源,"廉"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思想。廉洁为本、戒奢从俭、选贤任能、礼法为要等,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廉政之道。从古代廉洁清正资源中汲取廉政建设的养分,建设廉洁政府要做到廉洁勤政,正直公正;要做到审慎理财,节俭节用;要建立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要做到德法相济,共促廉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政建设 廉洁勤政 俭以助廉 识才任贤 德法相济
下载PDF
《程氏易传》中的君道思想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纪宇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3-17,共5页
程颐在解释《周易》的过程中特别注意阐发其中所蕴含的政治思想,因此在《程氏易传》中关于君臣之道的表述屡见不鲜。借助于对《周易》中各卦居于五位之爻的注释,程颐充分阐发了其对于君主之道的思考,明确指出了作为君主所应该遵守或遵... 程颐在解释《周易》的过程中特别注意阐发其中所蕴含的政治思想,因此在《程氏易传》中关于君臣之道的表述屡见不鲜。借助于对《周易》中各卦居于五位之爻的注释,程颐充分阐发了其对于君主之道的思考,明确指出了作为君主所应该遵守或遵循的政治原则和行为准则。理解《程氏易传》中的君道观,将有助于了解程颐政治思想的某些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氏易传》 君道思想 任贤 大公
下载PDF
西周时期中低阶层中的贤者和相关人员的向上流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进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3-114,共12页
西周时期的社会阶层可以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其中士阶层中身份较低的成员和士以下的社会阶层构成了中低阶层。虽然西周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度,但是统治者的尚贤意识和任贤行为仍然为中低阶层里贤者的向上流动提供了空间。他... 西周时期的社会阶层可以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其中士阶层中身份较低的成员和士以下的社会阶层构成了中低阶层。虽然西周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度,但是统治者的尚贤意识和任贤行为仍然为中低阶层里贤者的向上流动提供了空间。他们可以通过他人推荐、学校教育、在射礼中的突出表现、建立军功、自我推荐来实现向上流动。西周时期中低阶层中贤者之外也有一些相关人员能实现向上流动,他们的流动途径有忠实地执行王命、与贵族联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时期 社会阶层 社会流动 向上流动 中低阶层 尚贤 任贤
下载PDF
论《左传》的人文精神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美卿 《求索》 CSSCI 2004年第6期210-213,共4页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记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 ,主要体现在天人相分的思想、以民为本的思想、深沉的忧患意识、敬德任贤的思想和实录的审美原则等五个方面。
关键词 《左传》 人文精神 天人相分 民本思想 忧患意识 敬德任贤 实录
下载PDF
论左雄的用人思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洪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862-865,共4页
左雄对当时腐朽的官僚政治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提出了以任贤用能为核心的政治改革主张。他把着眼点放在选才用人上,反对"私人以官",主张"用贤"和"知人";注重人才选任,主张"限年试才",完善人才培... 左雄对当时腐朽的官僚政治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提出了以任贤用能为核心的政治改革主张。他把着眼点放在选才用人上,反对"私人以官",主张"用贤"和"知人";注重人才选任,主张"限年试才",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和选任机制,加强对官吏的考核;建议任用"儒生清白",提高官吏的文化和道德素养,改善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并通过提高官吏待遇等措施来稳定官僚队伍。他的批判精神和思想主张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雄 用人 任贤 限年试才 儒生清白
下载PDF
论荀子对王符政治思想的影响
15
作者 庄庭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8-32,共5页
王符的治学指归上通荀学,致其政治思想超逸汉代一般学者。荀子以治学修身为政治根本,王符以此为治政前提。王符以礼法为儒家经典的精神实质,是对荀子观念的继承发挥。荀子的礼法关系理论和法治思想被王符继承下来并根据特定的时政进行... 王符的治学指归上通荀学,致其政治思想超逸汉代一般学者。荀子以治学修身为政治根本,王符以此为治政前提。王符以礼法为儒家经典的精神实质,是对荀子观念的继承发挥。荀子的礼法关系理论和法治思想被王符继承下来并根据特定的时政进行了发展。荀子以任贤为治政的基础,王符的贤臣准则突出地体现了和荀子贤臣观的承传关系。王符继承和发展荀子学说,不仅由于学术理论上的承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时事使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王符 治学修身 任贤利民 隆德重威
下载PDF
唐太宗行政管理思想析论
16
作者 张英魁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90-93,共4页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成就最大的皇帝之一,他建立议事制度,防止决策专断;完善科举制,强调任人唯贤;杂治儒道两家思想,强调道德教化、无为而治;完善法制,强调依法行政。其行政管理思想表现出积极行政、重在调节的特征,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成就最大的皇帝之一,他建立议事制度,防止决策专断;完善科举制,强调任人唯贤;杂治儒道两家思想,强调道德教化、无为而治;完善法制,强调依法行政。其行政管理思想表现出积极行政、重在调节的特征,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贤纳谏 杂治儒道 积极行政 重在调节
下载PDF
论《尚书》的治吏思想
17
作者 耿加进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93-100,共8页
《尚书》作为一部政治教科书,在官员选任、为官之道、勤廉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至今依然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思想,可资现代吏治借鉴。在官员选任方面,主张选贤任能。在为官之道方面,主张敬畏天命和民意、加强官德修炼。对腐败现象及其严... 《尚书》作为一部政治教科书,在官员选任、为官之道、勤廉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至今依然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思想,可资现代吏治借鉴。在官员选任方面,主张选贤任能。在为官之道方面,主张敬畏天命和民意、加强官德修炼。对腐败现象及其严重后果,更是有深刻揭示,主张通过考绩、巡视、相互规劝、制官刑等措施对官员进行监督和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任贤 天命 考绩
下载PDF
晏婴的治国理念
18
作者 罗志野 《广东培正学院论丛》 2017年第2期24-27,共4页
晏婴一生为齐国三世诸侯的相国,继承并发展了管仲的社会哲学思想,成为春秋后期杰出政治家和理论家。晏婴的主要治国理念是:忧国忧民,敢于直谏;以民为本,任贤爱民;信顺俭节,德厚安世。孔子对晏婴的评价很高,把他看成是自己的老师。
关键词 晏婴 以民为本 任贤爱民 德厚安世
下载PDF
从“劳于求人,佚于治事”看战国君道论的发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耿昊 《新经济》 2019年第5期62-67,共6页
"劳于求人,佚于治事"为先秦古语,最初意在凸显任贤之必要:"劳于求人"是前提,"佚于治事"是任贤之后的伴随效应。战国诸子君道论从两方面实现超越:一是强调"佚于治事"的约束性意义,反对君主参与... "劳于求人,佚于治事"为先秦古语,最初意在凸显任贤之必要:"劳于求人"是前提,"佚于治事"是任贤之后的伴随效应。战国诸子君道论从两方面实现超越:一是强调"佚于治事"的约束性意义,反对君主参与具体政事;二是重视吏治,填补了"劳佚"观念中吏治思想的缺位。经诸子改造后的"劳于求人,佚于治事"观念成为官僚体制中君道论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道 任贤 君臣分职 吏治
下载PDF
唐代宗新论
20
作者 姜密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122-125,共4页
唐代宗李豫“少属乱,老于军旅,识人间情伪,知稼穑之艰难”。(《旧唐书·史臣曰》)安史乱后收拾残局,以虚弱国力,知轻重,分缓急,或让或争,最终使奸臣一一伏法,忠良得以重用。治下边敌少有侵袭,民生逐渐恢复,颁行的税法... 唐代宗李豫“少属乱,老于军旅,识人间情伪,知稼穑之艰难”。(《旧唐书·史臣曰》)安史乱后收拾残局,以虚弱国力,知轻重,分缓急,或让或争,最终使奸臣一一伏法,忠良得以重用。治下边敌少有侵袭,民生逐渐恢复,颁行的税法奠定了两税法的基础。代宗的治国颇有章法,颇有权谋,尚不能以“昏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宗 任贤 锄奸 税法 治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