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仿成语的分类及其他
1
作者 秦炯灵 马斌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43-46,共4页
原语同仿语反义的成语叫做反仿成语。可分为两类:一类由语素换用构成,一类由语素变序构成。反仿成语在修辞上具有明显的对比作用。不少成语存在反仿成分,这是客观世界存在相反相对事物在词汇上的反映。反仿成分的固化程度高,定型的已有... 原语同仿语反义的成语叫做反仿成语。可分为两类:一类由语素换用构成,一类由语素变序构成。反仿成语在修辞上具有明显的对比作用。不少成语存在反仿成分,这是客观世界存在相反相对事物在词汇上的反映。反仿成分的固化程度高,定型的已有相当时日的常用反仿成分不应拒之“典”外。运用仿拟辞格创制新词的方法可称仿拟造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成语 成语分类 语素变序 仿拟造词法
下载PDF
汉语仿拟成语的认知语义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懂 史小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29-133,共5页
汉语仿拟成语的生成基础主要有成语结构的相对固定性、成语意义的双层性和关于原成语的概念结构。仿拟成语的在线意义建构方式主要是单域整合和双域整合。
关键词 汉语仿成语 成语概念结构 单域整合 双域整合
下载PDF
仿拟成语中的语音隐喻——一项基于封闭语料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沈志和 《柳州师专学报》 2010年第2期50-54,共5页
语音隐喻这一术语是国外学者Fónagy于1999年提出的,国内学者李弘(2005)在前者论述的基础上,严格基于隐喻的定义"用一个概念域来跨域喻说另一个概念域",对英汉语中的语音隐喻作了论述。本文采纳李弘的观点,同时结合认知... 语音隐喻这一术语是国外学者Fónagy于1999年提出的,国内学者李弘(2005)在前者论述的基础上,严格基于隐喻的定义"用一个概念域来跨域喻说另一个概念域",对英汉语中的语音隐喻作了论述。本文采纳李弘的观点,同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并基于封闭语料对汉语仿拟成语中的语音隐喻进行认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成语 语音隐喻 认知语言学
下载PDF
汉语仿拟成语的“突显-压制”阐释——一项基于封闭语料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沈志和 《柳州师专学报》 2011年第3期35-41,共7页
仿拟成语是一种仿照某现有成语而"拟创"出来一个具有新意、临时性的语言表达形式。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内研究汉语成语仿拟,将突显原则和构式压制理论整合为PC(突显加压制)认知分析模式,并运用该模式对404条仿拟成语进... 仿拟成语是一种仿照某现有成语而"拟创"出来一个具有新意、临时性的语言表达形式。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内研究汉语成语仿拟,将突显原则和构式压制理论整合为PC(突显加压制)认知分析模式,并运用该模式对404条仿拟成语进行系统研究,即从句法、语义、语用和语音四个层面分析仿拟成语的特点及其背后的认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仿成语 突显 压制
下载PDF
成语仿拟广告词生成的认知本质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婉童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29-30,76,共3页
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论出发,重新审视成语仿拟广告词,分析其生成的认知本质,即成语仿拟广告词的生成是在认知参照点作用下择取本体背景和确定仿体图形的认知过程,从而扩展了图形-背景论对语言现象的解释力,同时也丰富了对这一语... 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论出发,重新审视成语仿拟广告词,分析其生成的认知本质,即成语仿拟广告词的生成是在认知参照点作用下择取本体背景和确定仿体图形的认知过程,从而扩展了图形-背景论对语言现象的解释力,同时也丰富了对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背景 成语仿 本体背景 仿体图形
下载PDF
广告中成语仿拟的偏离现象及其认知修复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勇飞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18-122,共5页
本文试从构式语法与转喻协同作用的角度来探讨成语广告语仿拟中的偏离现象及其认知修复过程。研究发现:成语仿拟具有构式的基础,其句法语义适应与构式压制及压制下的语义识解有关。具体而言,构式提供了背景化的语境知识,通过转喻视角化... 本文试从构式语法与转喻协同作用的角度来探讨成语广告语仿拟中的偏离现象及其认知修复过程。研究发现:成语仿拟具有构式的基础,其句法语义适应与构式压制及压制下的语义识解有关。具体而言,构式提供了背景化的语境知识,通过转喻视角化实现真实义突显和赋值。转喻的构式化途径和构式的转喻化机制之间具有互补性,两者协同作用能有效解释成语仿拟偏离现象的生成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语仿 偏离 构式 转喻视角化
下载PDF
从语言学角度看广告中的成语仿用
7
作者 王嫣红 《工会博览(理论研究)》 2008年第10期123-124,共2页
本文从语言学角度探讨了广告中成语仿词的利与弊,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对待利弊的两种观点。一种是全然赞成,另一种则为全盘否定,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一叶障目的,不利于语言理论及其实践的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广告中成语的仿用。
关键词 成语仿 利与弊 规范
下载PDF
试论英语Parody和汉语仿拟的异同
8
作者 李晓艳 罗赛群 李月梅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35-39,共5页
本文论述了英语Parody和汉语仿拟在定义和形式上的一致性和操作机制的不同性以及它们的修辞作用
关键词 PARODY 仿 修辞 英语 汉语 比较研究 定义 形式 仿 操作机制 仿 仿成语 仿 仿
下载PDF
广告话语中汉语成语翻译的模因观 被引量:2
9
作者 吴丽兴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82-85,共4页
广告话语中的汉语成语套用是一种语言模因现象。文章以模因论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把模因生命周期理论及翻译模因理论应用到解释广告翻译过程,分析广告话语中的成语套用现象,探讨汉语成语作为一种模因在广告话语中的具... 广告话语中的汉语成语套用是一种语言模因现象。文章以模因论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把模因生命周期理论及翻译模因理论应用到解释广告翻译过程,分析广告话语中的成语套用现象,探讨汉语成语作为一种模因在广告话语中的具体应用及翻译策略。只有依附于强势的表现型模因,采用模因选择标准,在充分理解源语的基础上,与译入语大众流行文化相结合,大胆超越原文词和句的限制,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实现结构上的转换和变通,力求达到社交上的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 成语仿 广告 翻译策略
下载PDF
论广告语中成语的使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红桂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82-84,共3页
分析目前广告语中成语使用的类型和效果,重点探讨滥用仿拟成语的消极影响,主张广告语创作中应慎重使用仿拟成语。
关键词 广告语 成语 仿成语
下载PDF
成语仿拟的语用条件及策划 被引量:11
11
作者 蒋庆胜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4,共4页
仿拟识解是一个基于仿点和本体的明示—推理过程。成语仿拟的(可)接受度及新奇度跟仿点与本体的融合度有关。文章发现:本体与仿点相互作用并形成反比关系:本体对仿点的同化程度越高,仿拟接受度越高,但新奇度越低,语用标记值也越低;反之... 仿拟识解是一个基于仿点和本体的明示—推理过程。成语仿拟的(可)接受度及新奇度跟仿点与本体的融合度有关。文章发现:本体与仿点相互作用并形成反比关系:本体对仿点的同化程度越高,仿拟接受度越高,但新奇度越低,语用标记值也越低;反之,当仿点对本体异化作用越大则仿拟的标记值越高,新奇度也越高,但接受度可能越低。同化或异化都基于仿拟者的社会心理、情感—词汇象似性以及成语本体编码的情感因素。据此,文章提出5条良构性成语仿拟的语用条件,认为仿点与本体应以情感为基础维持接受度与新奇度间的切当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语仿 情感-词汇象似性 语用标记值 语用条件
原文传递
广告语中仿拟成语的利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闵毅 向此梁 《才智》 2012年第29期166-167,共2页
成语是沿用已久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它的结构紧密、形式整齐、表意凝炼,具有浓郁的汉民族文化风格,是汉语词汇系统中很有特色的部分。成语的这些特性恰好适应了广告辞的创作要求,因而广告创作中对成语的运用越来越多,从而造成的... 成语是沿用已久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它的结构紧密、形式整齐、表意凝炼,具有浓郁的汉民族文化风格,是汉语词汇系统中很有特色的部分。成语的这些特性恰好适应了广告辞的创作要求,因而广告创作中对成语的运用越来越多,从而造成的众多的广告语仿拟成语现象,而这类广告语中仿拟成语现象有利有弊,但弊大于利,所以社会对广告语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必须坚决纠正,以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语 仿成语 利弊 分析
原文传递
汉语仿拟成语广告的认知分析——基于“有‘杯’无患”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晓牧 《中国报业》 2012年第06X期74-75,共2页
仿拟成语广告是以现有的某个成语为基础创意,拓展延伸出来的具有临时性和全新新意的表现形式。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分析模式——PC(突显加压制)认知分析模式,即将原来突显原则和构造压制理论二者有效地结合运用,同时按... 仿拟成语广告是以现有的某个成语为基础创意,拓展延伸出来的具有临时性和全新新意的表现形式。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分析模式——PC(突显加压制)认知分析模式,即将原来突显原则和构造压制理论二者有效地结合运用,同时按照构造语法的常规思路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和语音四个层面对仿拟成语广告"有‘杯’无患"的认知机制作出全面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仿成语 广告 认知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