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自然天趣”审美观下的浙派仿汉式创作
1
作者 张云霁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42-45,共4页
面对清初至乾隆时期印坛以临摹汉印代替创作的“赝古”风气,浙派印人不断深入探寻汉印内涵,大胆创新,以“遗貌求神”的“仿汉”观念和文人化改造的创作思路,最终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仿汉式创作面貌,在学习方法上为后人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浙派 西泠八家 仿汉 创作方法
下载PDF
仿拟汉译过程中的译者认知
2
作者 蒋丽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6-69,111,共5页
仿拟以故意效仿或套用现成语言,在众多辞格中表现最为活跃,被广泛地运用到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中,赋予现成的言语意韵新颖,幽默诙谐,带来无限的言语艺术魅力。本文丛认知视角,以Faucolm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为依据,结合图示... 仿拟以故意效仿或套用现成语言,在众多辞格中表现最为活跃,被广泛地运用到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中,赋予现成的言语意韵新颖,幽默诙谐,带来无限的言语艺术魅力。本文丛认知视角,以Faucolm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为依据,结合图示和译例,阐释、论证仿拟汉译过程即是一个概念整合的过程,是译者在意义转换时经历了一系列动态的思维认知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 概念整合 译者 认知
下载PDF
从概念整合看仿拟汉译模式的认知构建
3
作者 蒋丽萍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74-77,共4页
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为作为修辞格的传统仿拟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认知视角。以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整合为理论框架,结合图示和译例分析,提出仿拟汉译常规模式和非常规模式。通过认知分析表明,概念整合理论下仿拟汉译模式的动态构建,... 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为作为修辞格的传统仿拟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认知视角。以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整合为理论框架,结合图示和译例分析,提出仿拟汉译常规模式和非常规模式。通过认知分析表明,概念整合理论下仿拟汉译模式的动态构建,与译者的最优化选择和对映射网络类型的判断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译模式 概念整合 认知构建
下载PDF
清代宫廷文房用具述要之清代宫廷御用砚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丽红 《书画世界》 2017年第2期4-9,2-3+11-13,共6页
此砚为松花江石制,桃式造型,呈绿色,石质细腻,丝丝纹理深浅相间。圆形砚堂,雕小浅池,砚背浅刻“康熙年制”四字款。砚盒为石质,盒面雕桃枝果实。此砚小巧玲珑,构思巧妙,石料砚盒更是别具一格,为康熙御用砚。松花江石因产自满族的发祥地... 此砚为松花江石制,桃式造型,呈绿色,石质细腻,丝丝纹理深浅相间。圆形砚堂,雕小浅池,砚背浅刻“康熙年制”四字款。砚盒为石质,盒面雕桃枝果实。此砚小巧玲珑,构思巧妙,石料砚盒更是别具一格,为康熙御用砚。松花江石因产自满族的发祥地——东北松花江流域而被清朝皇家格外珍视,清康熙时开采此石专制御用砚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宫廷 澄泥砚 端石 砚堂 松花江流域 乾隆朝 暖砚 浅刻 歙石 仿汉石渠阁瓦砚
下载PDF
铜雀台设计返顾
5
作者 何宝通 《古建园林技术》 1996年第3期61-62,64,共3页
铜雀台设计返顾何宝通为拍摄大型连续剧“三国演义”,笔者与汉代建筑结下不解之缘。过去,因教学工作需要,涉猎过中国建筑史,对汉代建筑微有了解,认识皮毛。更未亲自设计过仿汉建筑。自九○年任“三国演义”总美术师以来,先后设计... 铜雀台设计返顾何宝通为拍摄大型连续剧“三国演义”,笔者与汉代建筑结下不解之缘。过去,因教学工作需要,涉猎过中国建筑史,对汉代建筑微有了解,认识皮毛。更未亲自设计过仿汉建筑。自九○年任“三国演义”总美术师以来,先后设计并领导营造了康西草原,“三国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雀台 设计 仿汉建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