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仿生行为决策规则的协调运动行为 被引量:4
1
作者 景兴建 王越超 谈大龙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7-410,共4页
为解决多机器人系统不确知环境下的协调运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仿人行为决策规则的多机器人协调运动方法。该方法从仿生的角度入手,给出了多机器人系统的一种实时的协调运动行为决策机制。从仿真实验来看,所提方法是可行的、合理的。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仿生行为 决策规则 协调运动行为 多机器人系统
下载PDF
花生肽亚铁稳定性及胃肠仿生消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肖怀秋 李玉珍 +4 位作者 林亲录 赵谋明 刘军 周全 姜明姣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9-33,共5页
为研究花生肽亚铁口服后的人胃肠仿生消化行为及降解规律,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1.0 kDa、 1.0~3.0 kDa、>3.0 kDa)的花生肽为载体,以氯化亚铁为配体,分别制备L-PPC、M-PPC和H-PPC,考察了其稳定性和胃肠消化耐受性。研究表明:L-PPC... 为研究花生肽亚铁口服后的人胃肠仿生消化行为及降解规律,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1.0 kDa、 1.0~3.0 kDa、>3.0 kDa)的花生肽为载体,以氯化亚铁为配体,分别制备L-PPC、M-PPC和H-PPC,考察了其稳定性和胃肠消化耐受性。研究表明:L-PPC比M-PPC和H-PPC具有更好的pH稳定性且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H-PPC的pH稳定性最差;H-PPC热耐受性最差,特别是温度超过50℃后,亚铁螯合率低于50%,与L-PPC和M-PPC有极显著差异(p<0.01),L-PPC热耐受性最好;L-PPC胃酸耐受性明显高于M-PPC和H-PPC,胃仿生消化30 min,L-PPC和M-PPC亚铁螯合率差异不显著(p>0.05),与H-PPC差异极显著(p<0.01);胃仿生消化90 min和120 min时,M-PPC和H-PPC的亚铁螯合率分别为(71.83%±1.32)%、(56.61±1.16)%和(61.46±1.25)%、(53.90±1.33)%;胃仿生消化120 min时,L-PPC、M-PPC和H-PPC相对于胃仿生消化30 min,亚铁螯合率残存率分别为91.15%、69.05%和74.10%。M-PPC和H-PPC经十二指肠仿生消化60 min时,亚铁螯合率分别下降至(57.93±0.83)%、(45.65±0.87)%,再经小肠仿生消化180 min,亚铁螯合率分别下降至(38.42±0.85)%、(18.34±0.72)%,与L-PPC差异极显著(p<0.01),L-PPC具有较好的肠耐受性,H-PPC肠耐受性最差。结果说明,L-PPC相比M-PPC和H-PPC具有更优良的pH稳定性、热耐受性和胃肠消化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肽亚铁 配位螯合 胃肠仿生消化 仿生消化行为 花生肽
下载PDF
仿生蜥蜴行为的三目标协同进化算法及机构设计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谢能刚 岑豫皖 +1 位作者 王璐 李锐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69,共8页
对3种雄性侧边斑点蜥蜴的行为特点和繁衍生存机理进行仿生,提出一种求解三目标优化问题的协同进化算法。将三个设计目标视为3种蜥蜴,将设计变量映射为蜥蜴种群的染色体,采用计算影响因子和模糊聚类方法,将染色体分割为反映3种蜥蜴各自... 对3种雄性侧边斑点蜥蜴的行为特点和繁衍生存机理进行仿生,提出一种求解三目标优化问题的协同进化算法。将三个设计目标视为3种蜥蜴,将设计变量映射为蜥蜴种群的染色体,采用计算影响因子和模糊聚类方法,将染色体分割为反映3种蜥蜴各自遗传因素的基因段,根据3种蜥蜴的行为特点,建立各自适应函数与三个目标函数的映射关系,用于评价3种蜥蜴个体适应自然的能力。3种蜥蜴分别以自身适应函数为目标进行协同进化,获得各自的最佳基因。3种蜥蜴的最佳基因组成一个新染色体,并根据收敛判别,通过多代进化,获得最好的染色体(解)。以补偿滑轮组变幅机构的三目标优化设计为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目标优化 蜥蜴行为仿生 协同进化算法变幅机构
下载PDF
基于行为动态仿生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罗仕鉴 单萍 +3 位作者 徐菲 王昀 沈诚仪 林欢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0-114,共5页
为满足产品仿生设计的多样化需求,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行为动态仿生产品设计方法,并应用到植物动态仿生空气净化器设计案例中。研究了行为动态仿生领域中的产品设计方法,确定了自上而下的仿生设计思路和产品仿生材料测试及产品原... 为满足产品仿生设计的多样化需求,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行为动态仿生产品设计方法,并应用到植物动态仿生空气净化器设计案例中。研究了行为动态仿生领域中的产品设计方法,确定了自上而下的仿生设计思路和产品仿生材料测试及产品原型可用性测试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产品仿生叶脉形状,并选择了耐用的仿生叶片材料。通过开发产品原型,验证了植物行为动态仿生设计方法应用于空气净化器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行为动态仿生 空气净化器
下载PDF
导引养生中的动物行为仿生:缘起、分类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海涛 王柏利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98-101,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动物行为仿生学的角度,对导引养生形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挖掘传统导引养生模仿动物行为的仿生学原理,以及在当代社会和仿生学的现实意义。研究认为:人类模仿动物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寻求"长生&qu...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动物行为仿生学的角度,对导引养生形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挖掘传统导引养生模仿动物行为的仿生学原理,以及在当代社会和仿生学的现实意义。研究认为:人类模仿动物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寻求"长生"。传统文化为导引养生的动物行为仿生提供思想源泉。导引养生中的动物行为仿生行为包含有动物觅食行为、动物运动行为等仿生行为。导引养生的动物行为仿生的现代价值表现为:促进健康长寿的时代价值、拓展仿生学研究领域的科学价值和缓解社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养生 动物行为仿生 健康
下载PDF
基于雁阵变换的微型扑翼飞行机器人集群行为控制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丁伟 张峰 +4 位作者 宋敏 崔龙 王宏伟 刘钊铭 缪磊 《无人系统技术》 2023年第3期129-143,共15页
为了解决微型扑翼飞行机器人集群编队目标搜索覆盖效率、避障通过性和多机控制等难题,实现扑翼飞行机器人集群编队的智能控制,提出了基于雁阵变换的扑翼飞行机器人集群行为控制方法。利用仿生集群行为控制函数的参数化特性,实现了飞行... 为了解决微型扑翼飞行机器人集群编队目标搜索覆盖效率、避障通过性和多机控制等难题,实现扑翼飞行机器人集群编队的智能控制,提出了基于雁阵变换的扑翼飞行机器人集群行为控制方法。利用仿生集群行为控制函数的参数化特性,实现了飞行机器人编队的队形变换和角度控制;搭建了多扑翼飞行机器人实验系统,并在多种情况下设计基于仿生行为的多扑翼飞行机器人集群控制方法实验。最终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与传统的多飞行机器人实时控制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大幅提升了集群编队的搜索覆盖效率和避障通过率,在某些作业环境条件下,搜索覆盖率可提升50%以上,障碍通过率可提升60%以上。同时,创新点体现在将雁阵变换应用于多扑翼飞行机器人集群编队控制和将仿生集群行为控制应用于扑翼飞行机器人集群控制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翼飞行机器人 雁阵变换 仿生集群行为控制 多机器人 机器人行为 编队控制
下载PDF
以大数据与物联网为基础的仿生设计方法
7
作者 陈阳 赵亚飞 《建筑节能》 CAS 2017年第4期90-94,99,共6页
当今仿生建筑的发展不仅是环境压力的需要,也是人类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夙愿。越来越多的政府和设计师将环境友好和可持续作为衡量建筑的重要标准。建筑的仿生不仅是形体上的,建筑内部的运行和循环也是一种仿生,这种行为上的仿生符合... 当今仿生建筑的发展不仅是环境压力的需要,也是人类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夙愿。越来越多的政府和设计师将环境友好和可持续作为衡量建筑的重要标准。建筑的仿生不仅是形体上的,建筑内部的运行和循环也是一种仿生,这种行为上的仿生符合自然法则的适应性,使建筑富有生命感。在这种行为仿生的策略中,传感和控制装置作为调节机制,在建筑的运行和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建筑的多样性决定了其调节策略必然是丰富的,完善的调节机制可以使建筑更好地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满足人们体验更自然的内环境的需求,随着开源平台的建立和云计算时代的到来,建筑将变得越来越懂得思考,更具有生命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行为仿生 建筑生命性 建筑智能化 开源式管理 云计算
下载PDF
仿生鱼算法在水下机器人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张浩然 王梓涵 罗浩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4年第17期26-28,共3页
本文探索了仿生鱼行为算法在水下机器人协同通信中的应用。通过模拟鱼群的集体行为和通信机制,该算法为水下机器人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试验验证发现,与单独采用一种通信方式相比,仿生鱼行为算法能够在水下环境中有效提高通信效率和可... 本文探索了仿生鱼行为算法在水下机器人协同通信中的应用。通过模拟鱼群的集体行为和通信机制,该算法为水下机器人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试验验证发现,与单独采用一种通信方式相比,仿生鱼行为算法能够在水下环境中有效提高通信效率和可靠性。该研究为水下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拓展和通信技术改进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 协同通信 仿生行为算法 水下通信 环境感知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空气污染物搜索机器人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熊国虹 王阳 +2 位作者 王勤 杨巧 邵壮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年第14期111-111,共1页
针对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检测问题,设计了一款轮式空气污染物搜索机器人。机器人以STM32为控制核心,搭载多种气体检测传感器,可通过NRF24L01无线模块将气体信息传送到电脑,并设计了基于仿生行为的视嗅觉融合污染源搜索策略。实验验证了该... 针对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检测问题,设计了一款轮式空气污染物搜索机器人。机器人以STM32为控制核心,搭载多种气体检测传感器,可通过NRF24L01无线模块将气体信息传送到电脑,并设计了基于仿生行为的视嗅觉融合污染源搜索策略。实验验证了该机器人能够在无光情况和光线良好情况搜索到室内气体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物搜索 机器人 视嗅觉融合 仿生行为
下载PDF
蚁群算法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宝琦 祁文昌 孙世清 《智能机器人》 2019年第2期53-56,共4页
蚁群优化算法是解决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的有效方式。首先建立机器人路径规划的环境模型,选择栅格法对环境信息进行提取、处理和描述,最终实现问题空间的划分。之后讲述了蚁群算法的仿生行为,分析了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数学模型,最后... 蚁群优化算法是解决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的有效方式。首先建立机器人路径规划的环境模型,选择栅格法对环境信息进行提取、处理和描述,最终实现问题空间的划分。之后讲述了蚁群算法的仿生行为,分析了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数学模型,最后利用蚁群算法来搜索模拟环境下的最优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蚁群算法 栅格法 仿生行为
下载PDF
行为仿生在智能家居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菲菲 张恺翎 《西部皮革》 2021年第8期18-19,共2页
现如今,仿生类产品十分常见,但市面上多数的仿生设计局限于造型、色彩等生物表象。为了满足产品仿生设计的多样化表现需求,论文探讨了行为层面的仿生设计,并以智能家居产品为载体,研究了行为仿生应用在智能家居产品中的设计方法。从简... 现如今,仿生类产品十分常见,但市面上多数的仿生设计局限于造型、色彩等生物表象。为了满足产品仿生设计的多样化表现需求,论文探讨了行为层面的仿生设计,并以智能家居产品为载体,研究了行为仿生应用在智能家居产品中的设计方法。从简单模仿形态造型走向借鉴生物行为模式,将大自然中独有的特性应用到产品中,给予其生命力,体现个性和趣味,也旨在为今后智能家居的仿生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仿生 智能家居产品 产品设计
下载PDF
Do animal eyespots really mimic eyes? 被引量:3
12
作者 Martin STEVENS Graeme D RUXTON 《Current Zoolog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6-36,共11页
The diversity of anti-predator adaptations in the natural world has long been an active area of research in evolutionary and behavioural biology. A common visually-obvious feature found on prey are 'eyespots', being... The diversity of anti-predator adaptations in the natural world has long been an active area of research in evolutionary and behavioural biology. A common visually-obvious feature found on prey are 'eyespots', being approximately circular mark- ings often with concentric rings and conspicuous colours. These are found on a range of animals, especially adult and larval Lepidoptera and fish. One of the most widespread functions of eyespots seems to be to intimidate or startle predators: delaying, preventing or halting an attack. However, while the fact that they can influence predators in this way is tmcuntroversial, the mechanism(s) behind why they are effective is debated. Traditionally, they have been assumed to work by mimicking the eyes of the predator's own enemies, and much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s conducted under the implicit or explicit assumption that this theory is correct. However, eyespots might work simply by being highly salient stimuli that promote sensory overload, biases, or neo- phobic reactions in predators. A range of recent studies has aimed to test these alternatives. Here, we critically evaluate this work and what it tells us about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eyespot function. We conclude that although eye mimicry is plausible, there remains a lack of evidence to support it and most observations are at least equally consistent with alternative mechanisms. Finally we also discuss how the debate can be resol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YESPOTS PREDATION Animal coloration MIMICRY Warning signal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