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喉及下咽部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分析及其临床研究
1
作者 张年邱 《影像技术》 CAS 2015年第2期11-13,共3页
目的:探索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在对喉及下咽部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正常健康人群和20例喉及咽部经病理证实病变的患者行CT仿真内窥镜(3.0mm层厚、1.0mm间隔、1.0螺距)成像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仿真内窥镜成... 目的:探索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在对喉及下咽部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正常健康人群和20例喉及咽部经病理证实病变的患者行CT仿真内窥镜(3.0mm层厚、1.0mm间隔、1.0螺距)成像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对喉及下咽部病变的检查准确率约为90.0%,与临床病理组织检查相比Χ2=1.0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仿真内窥镜对喉及下咽部疾病患者的成像处理,可对异常及正常的喉部及下咽部情况进行反馈,属于非侵袭性的、新型的检查方式,具有广阔的临床运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仿真内窥镜 喉及下咽部病变 成像技术 临床研究
下载PDF
CT仿真内窥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于红 李惠民 肖湘生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2年第5期315-318,共4页
介绍了CT仿真内窥镜的成像原理、操作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经临床应用认为该技术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CT仿真内窥镜 研究进展 输尿管 耳道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气道 成像原理 胃肠道 血管 临床应用 椎管
下载PDF
螺旋CT仿真血管内窥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小兵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3年第4期259-262,共4页
螺旋CT仿真血管内窥镜是一种新的血管成像检查方法,因其可观察血管内表面,可结合其他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技术时血管病变进行全面的观察,有利于血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对螺旋CT仿真血管内窥镜的技术原理、操作方法、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 螺旋CT仿真血管内窥镜是一种新的血管成像检查方法,因其可观察血管内表面,可结合其他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技术时血管病变进行全面的观察,有利于血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对螺旋CT仿真血管内窥镜的技术原理、操作方法、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临床应用价值及限度、应用前景和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仿真血管内窥镜 研究进展 图像质量 诊断 治疗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胆囊息肉的CT仿真内窥镜表现与病理分型的关系
4
作者 娄明武 胡卫东 +1 位作者 杨广夫 鄂占森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24-326,共3页
目的 :研究胆囊息肉的CT仿真内窥镜 (CTVE)表现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选择 3 2例术前行CTVE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息肉者 ,比较其病理类型与CTVE表现的关系。结果 :不同病理类型胆囊息肉的数目、大小、形态、部位、... 目的 :研究胆囊息肉的CT仿真内窥镜 (CTVE)表现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选择 3 2例术前行CTVE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息肉者 ,比较其病理类型与CTVE表现的关系。结果 :不同病理类型胆囊息肉的数目、大小、形态、部位、基底有无蒂结构CTVE所见均不同。结论 :胆囊息肉的CT仿真内窥镜表现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胆固醇息肉是一种多发于体、颈部有蒂的直径小于 10mm的球型或乳头型息肉 ,炎性息肉是一种无蒂的多发于胆囊体部的球型或不规则型息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胆囊息肉 CT仿真内窥镜 病理分型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在喉癌诊断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国良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5年第10期74-74,共1页
仿真内窥镜检查是一种新的影像技术。1994年Vinig首先报道了仿真内窥镜的临床研究。对此技术在空腔器官作了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我院自2002年2月至2005年2月间对30例喉癌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仿真(MSCTVE)检查。
关键词 螺旋CT仿真内窥镜 多层螺旋 喉癌患者 成像技术 仿真内窥镜检查 诊断 影像技术 临床研究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眼、耳、鼻、喉、口腔
6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01年第1期13-17,共5页
010125 眼球损伤的CT诊断/夏振铎…//实用放射学杂志.-2000,16(9).-530~532眼球损伤270例,其中CT检查48例,手术45例。结果:48例中球内金属异物19只占40%,球后金属异物9只占19%;眼环一处或多处断裂38只占78%;晶状体膨大、密度减低5只占1... 010125 眼球损伤的CT诊断/夏振铎…//实用放射学杂志.-2000,16(9).-530~532眼球损伤270例,其中CT检查48例,手术45例。结果:48例中球内金属异物19只占40%,球后金属异物9只占19%;眼环一处或多处断裂38只占78%;晶状体膨大、密度减低5只占10%;晶状体脱落5只占10%,眼球增大3只占6%,眼球缩小9只占19%,眼环增厚16只占33%;前房变浅2只占4%,前房加深8只占17%;玻璃体内出血9只占10%,视网膜下积血2只占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文摘 眼球损伤 解剖学研究 医学影像技术 仿真内窥镜 骨质破坏 临床解剖学 诊断 临床放射学 鼻窦炎
下载PDF
MRI三维重建技术在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李丹 刘阳 +3 位作者 雷苗 李传坤 张明 王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844-850,共7页
目的探讨MRI三维重建技术在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责任血管识别和神经受压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微血管减压术前对91例三叉神经痛及72例面肌痉挛患者行桥小脑角池段颅神经和血管成像,将获得的MRI原始数据分别进行二维和三维水平(曲面... 目的探讨MRI三维重建技术在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责任血管识别和神经受压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微血管减压术前对91例三叉神经痛及72例面肌痉挛患者行桥小脑角池段颅神经和血管成像,将获得的MRI原始数据分别进行二维和三维水平(曲面及仿真内窥镜)重建,多维度评价责任血管的数目、来源和颅神经受压程度,并将影像诊断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结果三维重建技术对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的正确识别率为95.6%,对血管压迫神经判定的准确性为94.5%。此技术对面肌痉挛责任血管的正确识别率为91.7%,对血管压迫神经判定的准确性为89.5%。三维重建技术对责任血管与颅神经单纯性接触的判定准确率明显高于二维图像(P<0.05)。结论MRI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提高责任血管识别的正确率,更加准确地检测颅神经受压程度,对于多支责任血管造成的颅神经复杂性压迫更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 责任血管 曲面重建 仿真内窥镜临床研究注册号:clinicaltrial NCT02713646 NCT04645277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