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销银器研究刍议——“白银芳华:从外销银器看晚清民初社会和商贸变迁展”策展学术手记
1
作者 李永歌 《国家航海》 2023年第1期55-71,共17页
外销银器发轫于清康熙时期,兴盛于广州一口通商之际,高峰于五口通商之后,式微于抗日战争前夕。学界对晚清民国时期既内销又外销的银器制品是否应纳入外销银器的概念范畴仍存在争议。笔者认为对于这类银器制品,从其工艺和形制传承、商贸... 外销银器发轫于清康熙时期,兴盛于广州一口通商之际,高峰于五口通商之后,式微于抗日战争前夕。学界对晚清民国时期既内销又外销的银器制品是否应纳入外销银器的概念范畴仍存在争议。笔者认为对于这类银器制品,从其工艺和形制传承、商贸属性及为了学术研究之方便,将其纳入广义的外销银器研究范畴,也并无不可。从《粤海关志》文献记载、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清代早中期(1840年代以前)外销银器看,累丝银器是这一时期外销银器的主流。此外,还有少量使用锤揲工艺的银器茶具。不同时期外销银器器形、形制、工艺和纹饰的嬗变正是中西方经贸、文化交流和碰撞的反映。在银器上戳印标识的传统,中西均古已有之,反映了行业的不断繁荣、壮大,其主要目的都是为防伪和广告效应。18~19世纪外销银器上仿英国银器标识的出现是中国银器店铺学习和模仿西方银器款识,并增加自己店铺元素以区别于同行的一种体现,反映出这一时期外销银器工商业的不断繁荣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民国外销银器 《粤海关志》 风格嬗变 仿英国银器标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