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符号学视域下的戏仿 被引量:7
1
作者 倪爱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8-123,共6页
戏仿是对前文本变调式的仿作,使两个相互冲突的声音同时在场,形成反讽。根据皮尔斯符号三元理论,戏仿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戏仿符号的形式、符号的对象和符号的解释项,其中戏仿符号的形式主要有戏仿语言风格、经典人物形象、经典情节模式... 戏仿是对前文本变调式的仿作,使两个相互冲突的声音同时在场,形成反讽。根据皮尔斯符号三元理论,戏仿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戏仿符号的形式、符号的对象和符号的解释项,其中戏仿符号的形式主要有戏仿语言风格、经典人物形象、经典情节模式、体裁等。戏仿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作为叙事修辞,借助对前文本的有变化的重复来更好地表达作者意图,促进读者接受,而不仅仅是人们常说的滑稽、元小说功能。从雅各布逊的符指过程六因素来看,戏仿在后现代文化中已发生了重要变化,呈现出巴赫金所说的狂欢化特征。戏仿能巧妙地规避或抵抗意识形态,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表意模式。但过度戏仿却具有消极性,会带来主体精神的塌陷,对社会文明的进步是有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 叙述 符号 修辞 反讽 后现代
下载PDF
后现代语境中仿像符号商品文化消费批评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海进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3-126,共4页
西方后现代社会中仿像作为消费的符号商品正随全球化进程进行全球性地传播。正确认识仿像对社会中消费群体的影响,必须先研究其生成诱因、被消费前提及消费产品的属性。符号异变是仿像出场的诱因,超真实性是被消费的前提,消费对象是仿... 西方后现代社会中仿像作为消费的符号商品正随全球化进程进行全球性地传播。正确认识仿像对社会中消费群体的影响,必须先研究其生成诱因、被消费前提及消费产品的属性。符号异变是仿像出场的诱因,超真实性是被消费的前提,消费对象是仿像中的符号象征价值,仿像导致艺术"韵味"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使消费主体丧失了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 符号异变 超真实 象征价值
下载PDF
视觉符号的再现、拟仿在劝服性传播中的表现——以孙悟空形象在广告作品中的传播为文本 被引量:1
3
作者 荆翡 王大桥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31-34,共4页
在产品极大丰富的时代,产品的使用价值渐渐被淡化,而诸如品牌的文化等附加在产品之上的、能彰显消费者地位和品位的延伸价值被放大。这样一种消费需求使得文化消费时代,图像、影像等视觉符号正日益成为我们文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的传播... 在产品极大丰富的时代,产品的使用价值渐渐被淡化,而诸如品牌的文化等附加在产品之上的、能彰显消费者地位和品位的延伸价值被放大。这样一种消费需求使得文化消费时代,图像、影像等视觉符号正日益成为我们文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的传播形式。本文试图以孙悟空形象在广告作品中的传播为文本,分析视觉符号的再现、拟仿在劝服性传播中的表现,为企业如何恰当运用传统文化中经典形象的影响力扩大产品和品牌的知名度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符号 再现 仿 劝服性传播
下载PDF
势能、符号与戏仿的狂欢——《三枪拍案惊奇》的结构动力学
4
作者 安燕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53,共4页
从本体势能、位置势能、变异势能及符号与戏仿的运作来分析《三枪拍案惊奇》的结构动力学,阐述其叙事与反叙事的胶着,组织结构的死法与活法,使其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后现代特征,并指出其类型探索一方面预示了滑稽打闹喜剧片的当代呈现和演... 从本体势能、位置势能、变异势能及符号与戏仿的运作来分析《三枪拍案惊奇》的结构动力学,阐述其叙事与反叙事的胶着,组织结构的死法与活法,使其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后现代特征,并指出其类型探索一方面预示了滑稽打闹喜剧片的当代呈现和演变,一方面也指涉了中国类型电影创作语境及创作态度的根本转变,进而确认其对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进程和类型电影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枪拍案惊奇》结构动力学 势能 符号 仿 狂欢
下载PDF
符号学视野下“妹娃儿”身份仿拟萌属性研究——以湖北恩施利川《龙船调》为个案研究
5
作者 范心恒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49-53,共5页
"妹娃儿"是土家族和苗族人对女性的通称或昵称。身份仿拟对"妹娃儿"萌属性符号有以下三种符义表述方式:首先,"妹娃儿"萌属性语表分析,使妹娃儿萌属性限制在语音共时阈中,说明"妹娃儿"所仿拟的... "妹娃儿"是土家族和苗族人对女性的通称或昵称。身份仿拟对"妹娃儿"萌属性符号有以下三种符义表述方式:首先,"妹娃儿"萌属性语表分析,使妹娃儿萌属性限制在语音共时阈中,说明"妹娃儿"所仿拟的身份具有少女语音符号属性;其次,"妹娃儿"萌属性符义语里分析,表明其具有多种语义符号属性;最后,"妹娃儿"萌属性语用阐释其"时空性"、"可复制性"、"历史文化性"和模糊性符号象征。研究结果表明:符号学视域下的身份仿拟可以将"妹娃儿"真实身份还原即还原妹娃儿少女等多元女性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人类学 身份仿 “妹娃儿” 萌属性
下载PDF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仿拟修辞格在语篇中的翻译——以《艾丽丝漫游奇境记》两个中译本为例
6
作者 刘聪聪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49-151,共3页
仿拟修辞格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其翻译涉及两种符号系统之间意义和功能的传递。以《艾丽丝漫游奇境记》两个中译本为例,探讨社会符号学视角下仿拟修辞格的三种翻译方法以及各种方法在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及语用意义方面在语篇翻译中的... 仿拟修辞格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其翻译涉及两种符号系统之间意义和功能的传递。以《艾丽丝漫游奇境记》两个中译本为例,探讨社会符号学视角下仿拟修辞格的三种翻译方法以及各种方法在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及语用意义方面在语篇翻译中的得失问题和应对策略,能够为仿拟修辞格在语篇中的翻译提供有效的方法和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符号 仿 翻译 语篇
下载PDF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分析鲁迅作品中的仿拟英译
7
作者 秦禺 龚晓斌 《海外英语》 2017年第1期126-127,134,共3页
仿拟作为鲁迅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修辞手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仿拟修辞的翻译给译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该研究将选取鲁迅作品中几个比较典型的仿拟例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杨宪益戴乃迭的英译本,根据陈宏... 仿拟作为鲁迅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修辞手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仿拟修辞的翻译给译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该研究将选取鲁迅作品中几个比较典型的仿拟例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杨宪益戴乃迭的英译本,根据陈宏薇提出的"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翻译标准,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对鲁迅作品中的仿拟英译进行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符号 仿 意义相符 功能相似
下载PDF
基于文化符号意向的手机造型设计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文发 周振 许丽丽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6-118,共3页
基于现有手机市场发展现状,以传承文化为切入点,结合个性时尚的手机造型发展趋势,在符号意向设计理念的指导下,运用仿形设计法,对手机的造型、人机关系、材料、工艺、色彩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设计方案,为手机外观造型设计提供了一... 基于现有手机市场发展现状,以传承文化为切入点,结合个性时尚的手机造型发展趋势,在符号意向设计理念的指导下,运用仿形设计法,对手机的造型、人机关系、材料、工艺、色彩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设计方案,为手机外观造型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符号意向 手机造型 仿形设计法 传统文化
下载PDF
傣族佛幡艺术符号类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果霖 苟双晓 +2 位作者 张雪萍 张天会 徐人平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03-108,共6页
傣族原始宗教化、原始宗教佛教化、佛教傣族全民化,三位一体,深深地贯穿于傣族的历史和文化生活中,而傣族佛幡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鲜活地呈现了这一文化交融的现象。从符号指称对象的角度,即从图像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三种类型进行... 傣族原始宗教化、原始宗教佛教化、佛教傣族全民化,三位一体,深深地贯穿于傣族的历史和文化生活中,而傣族佛幡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鲜活地呈现了这一文化交融的现象。从符号指称对象的角度,即从图像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三种类型进行研究,将有助于认识和理解绚丽而神秘的傣族佛幡艺术符号。傣族佛幡艺术作为一种图像符号,在内容上多取材于大自然,以客观自然物的生态形状为原型进行仿生、演变等,具有仿生性;又由于织锦佛幡编织工艺按纵横(斜)向的数学规律整合处理,并对图像进行适形简化抽象,傣族佛幡在形态上多为几何形。傣族佛幡艺术作为一种指示符号,传达、展现和宣扬了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教义精髓和佛教思想,具有指示教育性;根据材质和工艺,可以区别不同地区的佛幡,具有指示区分性。傣族佛幡艺术作为一种象征符号,佛幡上有佛塔、殿堂和亭阁等建筑物图案,主要用于宗教仪式,具有宗教的神圣性,是一种神圣的象征符号;其用鲜活的生活与景物阐释宗教内涵,充满世俗味和人间情,是一种世俗的象征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佛幡 艺术符号 仿生性 几何性 图像符号 指示符号 象征符号
下载PDF
认同·娱乐·迷思——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符号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曾庆香 张敏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23,共3页
2008年8月8日晚8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隆重举行。本文就开幕式的符号形式、内容和功用进行分析。首先分析这一仪式符号对中华民族的具象化及其引起的民族认同,其次阐述开幕式的仿像逻辑及其娱乐功用,最后从奇观视角探讨开幕式的迷思。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开幕式 符号分析 仿 奇观
下载PDF
“语-图”互仿中的图文缝隙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玉勤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68,共6页
语言与图像的关系问题,是文学理论所面对的一个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图像与语言在相互模仿过程中,不仅共生互补、并存互动,而且存在着非对等性、非对称性甚至相互抵牾的特质,由此带来"缝隙"。这种图文缝隙,首先缘于语言文本... 语言与图像的关系问题,是文学理论所面对的一个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图像与语言在相互模仿过程中,不仅共生互补、并存互动,而且存在着非对等性、非对称性甚至相互抵牾的特质,由此带来"缝隙"。这种图文缝隙,首先缘于语言文本和图像文本原本分属于不同的艺术媒介和符号系统:前者联结的是时间叙事,后者联结的是空间叙事;前者属于推论性符号,后者属于表象性符号;前者是实指(强势)符号,后者是虚指(弱势)符号。除了"符号缝隙"外,还有因符号之间的模仿、转换、翻译、传运等行为而引起的"行为缝隙",以及主体理解差异所带来的"接受缝隙"。然而,关注图文缝隙问题,并不意味着"语-图"之间互文性效果的抵消。事实上,"语-图"互文与图文缝隙只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它们共同构成了语言与图像关系中"和而不同"的艺术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图"互仿 图文缝隙 符号缝隙 行为缝隙 接受缝隙
下载PDF
从模仿到虚拟:汉字意象的仿像化及其诗性意蕴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妍 黄静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6-89,共4页
一、汉字:作为模仿生命活动的图像符号系统 文明之初,迫于交流的渴求,出于本能,先民们仰观俯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用描摹刻画的方式模仿物象,创造性地将事物——纷纭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凝结为固定的图像形式——文。
关键词 仿 汉字 诗性 仿 意象 虚拟 符号系统 生命活动
下载PDF
革命符号的反讽式挪用——为了忘却的记忆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计武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75,共7页
对革命符号的反讽式挪用是中国当代艺术普遍采用的一种视觉表征策略。其目的是为了让不可见的文化创伤成为可追忆的视觉文本,并在文本的图像叙事中解构等级化的象征符号秩序。当代艺术对革命符号的挪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视觉语言... 对革命符号的反讽式挪用是中国当代艺术普遍采用的一种视觉表征策略。其目的是为了让不可见的文化创伤成为可追忆的视觉文本,并在文本的图像叙事中解构等级化的象征符号秩序。当代艺术对革命符号的挪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视觉语言的正向挪用与反向挪用;二是视觉形象的置换变形;三是视觉文本的戏仿。当然,并不是所有革命符号的挪用都是反讽式的。判断反讽至少有三个标准:语义的复调性、语境的共享性与效果的间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艺术 革命符号 挪用 反讽 仿 视觉表征
下载PDF
超文本奇观与符号游戏——对新媒体青年恶搞文化的媒介文本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曾一果 李立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2-18,134,共7页
在今日新媒介空间中,活跃着形形色色的青年恶搞亚文化,这些恶搞文化借助日益发达的新媒体技术,运用互文性、拼贴、戏仿和反讽等手段,抵抗主流文化,创造属于自己的意义空间;但另一方面,今天媒体的发达和恶搞的泛滥,也使得不少恶搞文化蜕... 在今日新媒介空间中,活跃着形形色色的青年恶搞亚文化,这些恶搞文化借助日益发达的新媒体技术,运用互文性、拼贴、戏仿和反讽等手段,抵抗主流文化,创造属于自己的意义空间;但另一方面,今天媒体的发达和恶搞的泛滥,也使得不少恶搞文化蜕变为一种超文本奇观和符号游戏,不仅丧失了抵抗精神,甚至沦为一种话语暴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搞文化 互文性 仿 拼贴 超文本奇观 符号游戏
下载PDF
欲望美学的文论与当代中国文论建设——仿象理论与真实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玉能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21,共10页
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对后现代社会的性质——消费社会的研究,揭示了消费社会的文学艺术变成了纯粹的符号再生产,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消费社会成为一个仿象的"超现实"社会。鲍德里亚提出了非常现实的消费文化的理论问题和人类消... 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对后现代社会的性质——消费社会的研究,揭示了消费社会的文学艺术变成了纯粹的符号再生产,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消费社会成为一个仿象的"超现实"社会。鲍德里亚提出了非常现实的消费文化的理论问题和人类消费欲望化的现实问题,给我们建构中国特色当代文论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当代中国文论应该关注日常生活的消费问题、消费欲望化问题,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以真正实现日常生活审美化,防止日常生活的欲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欲望美学 消费社会 符号再生产 仿 消费文化论
下载PDF
媒介景观中的浪漫絮语——对《非诚勿扰》的符号学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庄鹏涛 《宜宾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22-24,共3页
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非诚勿扰》,可分为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共时方面主要指女性符号的共时出场,她们以不同装扮风格和造型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奢侈性"陈列的女性符号的盛装景观,而盛装景观的表象之下隐蔽的则是男性视角... 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非诚勿扰》,可分为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共时方面主要指女性符号的共时出场,她们以不同装扮风格和造型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奢侈性"陈列的女性符号的盛装景观,而盛装景观的表象之下隐蔽的则是男性视角的观看;历时方面则指向男性符号的历时性出场,在这种嵌套型的叙述结构中,蕴涵着富有活力、个性化的邂逅,充满着变数和未知,所以能形成一次又一次的观影高潮。然而,由这样一种陈列方式和叙事策略精心营造出的浪漫絮语,只能局限于舞台,仅仅是"仿象"的自我生产,根本不具有指涉现实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诚勿扰 符号 仿
下载PDF
作为仿像或叙述的“世界”——从影片《世界》和《扁担·姑娘》谈起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学武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1-123,共3页
贾樟柯在他的新片《世界》中,以一系列象征符号把城市表述为巨大的仿像世界;而同为新生代导演的王小帅的影片《扁担·姑娘》中,城市被表述为传媒中的官方叙述。两人镜头中的城市均是异乡人无法走进的冰冷的存在,他们并试图以“真实... 贾樟柯在他的新片《世界》中,以一系列象征符号把城市表述为巨大的仿像世界;而同为新生代导演的王小帅的影片《扁担·姑娘》中,城市被表述为传媒中的官方叙述。两人镜头中的城市均是异乡人无法走进的冰冷的存在,他们并试图以“真实”来对抗,但这种对抗却是不彻底的,甚至存在自我解构的因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世界》本身正如同他所批判的,也是一个商业社会中的“仿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 “世界” 仿 姑娘 影片 叙述 作为 新生代导演 象征符号 “真实” 商业社会 贾樟柯 城市 王小帅 异乡人 表述 对抗 批判
下载PDF
欲望美学文论与当代中国文论建设——仿象理论的“超现实”和“超真实”的片面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玉能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1期56-60,共5页
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对后现代社会的性质——消费社会的研究,揭示了消费社会的文学艺术变成了纯粹的符号再生产,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消费社会成为了一个仿象的"超现实"社会,提出了非常现实的消费文化的理论问题和人类消费欲望化... 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对后现代社会的性质——消费社会的研究,揭示了消费社会的文学艺术变成了纯粹的符号再生产,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消费社会成为了一个仿象的"超现实"社会,提出了非常现实的消费文化的理论问题和人类消费欲望化的现实问题,给我们建构中国特色当代文论提供了一个参照系:我们的中国当代文论应该关注日常生活的消费问题、消费欲望化问题,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以真正实现日常生活审美化,防止日常生活的欲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欲望美学 消费社会 符号再生产 仿 消费文化论
下载PDF
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三版中医类目使用仿分存在的问题
19
作者 王宗欣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1991年第3期59-60,共2页
仿分是编制图书分类法时统一类目和简化类表的主要措施之一。恰到好处地使用仿分,可以在减少类表篇幅的情况下收到详细分类的效果;同时由于仿分对某些具有共性区分特点的类目采用了同一划分标准和标记符号,因此,便于分类人员理解掌握和... 仿分是编制图书分类法时统一类目和简化类表的主要措施之一。恰到好处地使用仿分,可以在减少类表篇幅的情况下收到详细分类的效果;同时由于仿分对某些具有共性区分特点的类目采用了同一划分标准和标记符号,因此,便于分类人员理解掌握和运用,增加助记性。反之,如果不考虑类目自身的特点,盲目使用仿分,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影响分类法的质量,给分类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 标记符号 《中图法》 中医类 类目设置 复分 分类质量 类号 中医肿瘤学 中国医学类
下载PDF
从空符号到新词──论词汇系统的特点及发展轨迹之一 被引量:15
20
作者 徐国珍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54-59,共6页
从空符号到新词──论词汇系统的特点及发展轨迹之一徐国珍一、语言中的空符号陈建民先生曾谈过这么一件事:一次,他应邀去几位中年教师家作客,每每见到系着围裙的女主人,总是不知如何称呼,甚感尴尬。他指出,类似的尴尬还出现在对... 从空符号到新词──论词汇系统的特点及发展轨迹之一徐国珍一、语言中的空符号陈建民先生曾谈过这么一件事:一次,他应邀去几位中年教师家作客,每每见到系着围裙的女主人,总是不知如何称呼,甚感尴尬。他指出,类似的尴尬还出现在对不知姓名、职业的前辈的爱人、女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 词汇系统 发展轨迹 系统的特点 词汇发展 词汇现象 潜词 仿 王希杰 语言现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