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作式共享企业剩余制度选择的动因与功能
1
作者 汪安佑 《科技和产业》 2003年第12期34-37,共4页
本文针对传统的企业剩余分配制度的局限性,提出了新型的“协作式共享企业剩余制度”,并论述了协作式共享企业剩余制度选择的动因与功能。
关键词 协作式共享企业剩余制度 企业剩余分配制度 局限性 激励机制 制度安排 人本管理
下载PDF
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力与企业剩余分配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玉红 张屹山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84,共4页
要素所有者达成合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资源的运用创造更大价值,但如何在合约中确定合理的企业利益分配结构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判别标准。近年来,随着管理和技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断提升,高级管理者及高级技术人员的报酬也不... 要素所有者达成合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资源的运用创造更大价值,但如何在合约中确定合理的企业利益分配结构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判别标准。近年来,随着管理和技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断提升,高级管理者及高级技术人员的报酬也不断增长,或以人力资本形式直接参与对企业剩余的分配,企业利益分配结构不断发生着变化。企业利益分配结构的改变不仅是要素贡献度的改变,更是劳资双方权力结构的改变,高级人才收益的增长不仅是人力资本所有者产权价值的体现,也是企业所创造财富的分配主导权从货币拥有者向财富创造者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权力 企业剩余分配 博弈 人力资本
下载PDF
新企业剩余分配理论在三个纬度上的发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柏培文 孟宪忠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7,共3页
传统的分配理论不能解释当今现实的变化,新的企业剩余分配理论应运而生,它们主要循着三个纬度进行,一是在以交易费用和产权理论为基础、以效率为目标的纬度上开展的现代企业理论的有关探讨,二是在传统的资本享有剩余理论的纬度上进行的... 传统的分配理论不能解释当今现实的变化,新的企业剩余分配理论应运而生,它们主要循着三个纬度进行,一是在以交易费用和产权理论为基础、以效率为目标的纬度上开展的现代企业理论的有关探讨,二是在传统的资本享有剩余理论的纬度上进行的资本延伸理论的有关探讨,三是在公平和稳定的价值观的纬度上进行的有关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剩余 分配
下载PDF
企业产权的动态安排及企业剩余分配的均衡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冰洁 弓宪文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3-146,共4页
按照科斯和阿尔钦等人对公司的定义,企业是一个由各种要素所有者形成的合约。企业的要素从大的方面分为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要素所有者在形成合约时,面临着产权的重新安排,这一安排的前提是双方收益的最大化。企业同时又是区别于其他... 按照科斯和阿尔钦等人对公司的定义,企业是一个由各种要素所有者形成的合约。企业的要素从大的方面分为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要素所有者在形成合约时,面临着产权的重新安排,这一安排的前提是双方收益的最大化。企业同时又是区别于其他一次性交易的特殊合约,因此它的产权安排是动态的,而企业剩余的分配也是动态的。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产权和企业剩余的安排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均衡分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 人力资本 企业剩余
下载PDF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柏培文 孟宪忠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8-180,共3页
从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应当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理论依据出发,从风险承担贡献大小、人力资本价值、单边分享和稀缺性等方面,对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企业剩余
下载PDF
论企业剩余和剩余索取权的界定 被引量:5
6
作者 曾爱青 刘智勇 《科技与管理》 2005年第3期32-33,36,共3页
企业所有权分配事关企业激励约束的有效性,对企业剩余和剩余索取权进行正确界定是企业所有权合理分配的前提。基于对企业性质的认识,界定了企业剩余和剩余索取权:企业剩余是企业在市场交易中获取的不确定的总收入,扣除事先人为约定的固... 企业所有权分配事关企业激励约束的有效性,对企业剩余和剩余索取权进行正确界定是企业所有权合理分配的前提。基于对企业性质的认识,界定了企业剩余和剩余索取权:企业剩余是企业在市场交易中获取的不确定的总收入,扣除事先人为约定的固定性支出后的余额;剩余索取权就是企业的投资者根据其投资额得到的分享企业剩余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索取权 企业剩余 界定 所有权分配 企业所有权 激励约束 合理分配 企业性质 市场交易 总收入 不确定 固定性 投资额 投资者 余额 支出 扣除 分享
下载PDF
基于企业剩余视角的公平分配论——兼论国有企业公平分配 被引量:1
7
作者 汤文华 段艳丰 刘小进 《前沿》 2013年第15期95-97,共3页
实现财富价值是人们的理想。市场经济奉行功利主义逻辑,结果引致收入分配不公,社会贫富分化。克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贫富分化的有效办法是采取公平分配制度:国家通过立法,在初次分配领域中实行企业剩余分享制。
关键词 企业剩余 公平分配 财富价值 功利主义
下载PDF
企业剩余资源与大战略集合模型——对多元化战略的一个新解释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亚军 湛泳 陈海波 《华东经济管理》 2005年第10期74-76,共3页
在关于企业多元化战略的理论中,大战略集合模型从企业外部环境的角度对企业为何多元化、何时多元化给出了一种解释。文章首先分析了此模型在解释上的局限性。作为改进,在模型中加入了“企业剩余资源”这一来自企业自身的因素,并将剩余... 在关于企业多元化战略的理论中,大战略集合模型从企业外部环境的角度对企业为何多元化、何时多元化给出了一种解释。文章首先分析了此模型在解释上的局限性。作为改进,在模型中加入了“企业剩余资源”这一来自企业自身的因素,并将剩余资源分为“暂时过剩”和“永久过剩”资源进行分析。然后用软件工程领域中常用的N-S流程图,分析和描述了企业根据“企业剩余资源”等各种内外因素来进行多元化战略选择的过程,从而对企业多元化战略给出了一个更全面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多元化 大战略集合模型 企业剩余资源 N-S图
下载PDF
人力资本参与物流企业剩余收益分配的量化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吴粒 胡可果 《物流科技》 2005年第4期89-91,共3页
探索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入分配问题,对于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与健全收入分配机制、加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物流企业是独立于生产领域之外从事物流活动的经济组织,在我国是一个新兴行业,建立一个操作性较强的... 探索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入分配问题,对于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与健全收入分配机制、加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物流企业是独立于生产领域之外从事物流活动的经济组织,在我国是一个新兴行业,建立一个操作性较强的机制促使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配对物流企业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物流企业 收益分配制度 企业剩余收益
下载PDF
经营者分享企业剩余的决定条件和成熟时机——基于经营才能与资本稀缺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柏培文 孟宪忠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09-211,共3页
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应当对称分布,要求经营者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经营者享有企业剩余要成为现实,首先经营者必须是创造出企业净剩余的合格经营者,并且经营才能相对于资本来说具有同等稀缺或更为稀缺。随着资本出现过剩和现代科技迅速发... 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应当对称分布,要求经营者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经营者享有企业剩余要成为现实,首先经营者必须是创造出企业净剩余的合格经营者,并且经营才能相对于资本来说具有同等稀缺或更为稀缺。随着资本出现过剩和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经营才能相对于资本具有同等稀缺或更为稀缺的时代就到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稀缺性 企业剩余 剩余 剩余索取权 控制权
下载PDF
人力资本能否分享企业剩余?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明江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企业剩余 企业 分配问题 产权
下载PDF
企业剩余产生的各生产要素贡献和分配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正模 《天府新论》 2005年第1期47-52,共6页
企业剩余 (利润 )不是单一生产要素的收入 ,而是各生产要素的共同收入。不同的要素按其稀缺程度及边际生产力状况 ,对企业剩余的产生有不同的贡献率或边际收益 ,因而不同的要素的收入份额也不一样。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 企业剩余 (利润 )不是单一生产要素的收入 ,而是各生产要素的共同收入。不同的要素按其稀缺程度及边际生产力状况 ,对企业剩余的产生有不同的贡献率或边际收益 ,因而不同的要素的收入份额也不一样。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产权制度来实现的。现代企业制度事实上已允许管理、技术和劳动等要素一定程度上以一定方式参与利润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剩余 利润 生产要素贡献 分配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合作分享企业剩余权的逻辑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卫东 杨春清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91-196,共6页
建立了企业学习进化模型,模型分析认为:企业治理模式、组织结构等的选择是企业进化的结果,企业应该实时搜索企业生态环境中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并根据关键要素的改变对企业的治理模式以及组织结构等进行修正。实证分析证实,企业学... 建立了企业学习进化模型,模型分析认为:企业治理模式、组织结构等的选择是企业进化的结果,企业应该实时搜索企业生态环境中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并根据关键要素的改变对企业的治理模式以及组织结构等进行修正。实证分析证实,企业学习进化模型是分析利益相关者合作分享企业剩余权的一个合理逻辑,它避免了正统企业理论分析的局限性,也为企业修正治理模式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进化 关键要素 企业剩余 利益相关者
下载PDF
人力资本的企业剩余索取权的计量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保利 黄俊诚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Z期280-280,共1页
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本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对于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程度如何计量众说纷纭,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型。本文通过确定人力资本价值,科学地计量人力资本在企业剩余中的分配比例。
关键词 人力资本 非人力资本 企业剩余
下载PDF
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计量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春玲 尹贻林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67,共3页
剩余索取权是指企业对在扣除所有固定的合同支付以后的余额的要求权;剩余控制权是指在合约中没有特别规定的活动的决策权,二者构成了企业所有权。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性使得人力资本非“激励”难以调度,分享企业剩余成为人力资本激励的... 剩余索取权是指企业对在扣除所有固定的合同支付以后的余额的要求权;剩余控制权是指在合约中没有特别规定的活动的决策权,二者构成了企业所有权。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性使得人力资本非“激励”难以调度,分享企业剩余成为人力资本激励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在对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研究中,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人力资本参与剩余分配的宏观政策环境的研究;二是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形式的研究;三是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计量模型的研究。在已有的文献研究中,突出了对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研究。这主要是由于知识型企业区别于以物质资本为主的企业,人力资本成为企业的关键资源,所以知识型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合理安排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从而实现有效激励。在有关的三类研究中,最为关键、最为基础是对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计量模型的研究,这是进行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形式与宏观政策环境研究的先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产权 企业剩余 计量模型 人力资本激励 宏观政策环境 知识型企业 企业人力资本 剩余索取权
下载PDF
国外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配模式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应永胜 《财会月刊(下)》 2008年第6期8-9,共2页
本文比较分析了国外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配的各种模式,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年薪制、员工持股计划等模式在我国各种不同类别及发展水平企业中的适用性。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企业剩余收益 期股 经营者持股
下载PDF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思考与设计 被引量:6
17
作者 任天晓 《金融经济(下半月)》 2012年第8期93-95,共3页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不仅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对于解决贫富两极分化,建立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证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必然性,界定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经济边界,并提出人力资本分配企业剩余的可行性方...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不仅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对于解决贫富两极分化,建立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证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必然性,界定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经济边界,并提出人力资本分配企业剩余的可行性方法与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成本 企业剩余 价值分配
下载PDF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的分配——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名旭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7-31,共5页
人力资本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使得人力资本拥有者也象财务资本所有者那样有权利要求参与企业的剩余分配。人力资本应该以什么形式、方法和方式参与企业剩余的分配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企业剩余分配 财务资本 经营者 管理绩效考核指标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主导企业剩余权的依据
19
作者 袁建昌 魏海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17,共3页
知识经济的到来改变了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知识型企业的经济特征显示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的主导者,人力资本的独特性决定他们是企业价值的真正创造者,知识型企业中人力资本应该主导企业剩余权的分享。
关键词 知识型企业 人力资本 企业剩余
下载PDF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模式探讨——以西安高新技术企业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春 《商场现代化》 2009年第8期64-65,共2页
在高新技术企业中,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中的主要生产要素,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应当在企业的收益分配中享有份额。本文通过对西安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现状调查,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人力资本参与企... 在高新技术企业中,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中的主要生产要素,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应当在企业的收益分配中享有份额。本文通过对西安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现状调查,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模式。希望该模式能为其它类似高新技术企业的收益分配提供一种新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企业剩余分配 高新技术企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